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八篇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八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6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八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用腳帶球往前走,培養幼兒腳的控球能力。

2、發展幼兒的目測能力。

3、激發幼兒玩球的積極性。

4、通過活動鍛鍊幼兒的控球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5、讓幼兒知道運動有益於身體健康。

活動準備:

1、熟練掌握多種用手玩球的方法,看過甲A聯賽。

2、人手1球,塑料圈8個,小樹2棵,獎牌4塊。

3、活動場地,足球音樂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一、扮演角色,熱身運動。

幼兒做小運動員,邊走邊拍球進場。

提問:剛纔你們用什麼來拍球的?我們一起邊聽音樂,邊拍花樣球。

現在沒有口令也來做。

二、幼兒探索用腳玩球。

1、提問:你們小手本領真大,球都聽你們的話。你們的小腳會不會玩球?用腳玩球可是一個新本領,試試看。

2、幼兒嘗試用腳玩球,教師觀察並發現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如用腳夾球跳,腳輪流踏球,腳帶球走。分別請個別幼兒示範玩的方法,並帶領大家學學試試。

三、教師示範並講解要領。

教師示範並講解:剛纔他想出的方法叫用腳帶球往前走,我也來玩玩,腳的這邊叫內側,腳的這面叫外側,兩邊都可以踢,要想停住球,可以用腳的內側或外側,也可以用腳尖踩住球。

1、幼兒與老師一起練習。

2、幼兒自己帶球往前走,要求幼兒眼睛看好前方,讓球筆直往前走。

3、帶球過障礙。

繞過幾個障礙物走,如小樹、椅子等。

四、放鬆遊戲"皮球搬家"。

小運動員比賽一下,看哪一隊運動員抱球本領大。

1、先抱2個球,一定要又快又穩。

2、加深難度,抱3個球,3個球都要管好。

3、發獎牌,鼓勵堅持到底的幼兒。

幼兒園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性的操作和判斷,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係。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對等分的興趣。

3、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判斷能力。

二、活動準備:

1.材料:綢帶,紙(圓行,正方形,長方形),等分練習紙。

2.工具:筆,剪刀,直尺。

三、活動過程:

(一)講解演示

1.“小朋友,今天老師的頭髮有什麼變化嗎?(扎兩個辮子)我還要給兩條小辮紮上漂亮的綢帶,現在只有一根綢帶,怎麼辦才能扎兩根小辮呢?”

2. 組織幼兒討論,等充分表達意見後,教師邊講解邊演示,讓幼兒注意觀察。

3. 把綢帶兩頭對摺,剪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使幼兒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次環節以形象直觀的具體事物——綢帶爲材料,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並提出問題,讓幼兒開動腦筋,幫助分綢帶。通過把操作的過程與結果展現給幼兒,使幼兒初步認識“二等分”這一概念。

(二)操作探索

操作一:

1. 爲幼兒提供圓形材料,幼兒動手操作,教師巡迴指導等觀察。

2. 組織幼兒討論等分方法。

3. 小結:把圓形對摺,然後剪成一樣大小的兩份,叫二等分。使幼兒進一步感知二等分的含義。

4. 操作驗證材料的二等分。 “怎樣讓別人相信你的兩份紙是一樣大的呢?”(疊在一起比較) “這兒有個好聽的詞,叫“重疊””。學習詞:“重疊”

5. 討論整體與部分的關係。

(1)請幼兒把剪開後的兩部分與原來的材料作比較,看它們有什麼不同。比一比,等分後的部分是否一樣大,以及原來的圖形和分後的每一部分哪個大?哪個小?

(2)總結:二個部分合起來是原來的一份。 *此環節讓幼兒開動腦筋想出對摺的折法來二等分圓形,得到一樣大小的兩份,然後通過驗證來證實二等分和理解整體和部分的關係,充分感知二等分的實際含義。

操作二:

1. 爲幼兒提供正方形,長方形材料,考慮有沒有其它對摺的辦法來二等分正方形、長方形。

2. 幼兒操作探索,教師觀察指導。

3. 請幼兒介紹新方法。

4. 教師小結:向幼兒介紹講清對角線折、對角折的方法。請沒這樣折過的幼兒重新試一次。*此環節提供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紙,讓幼兒操作,探索多種二等分的方法,給幼兒增加了難度,有個別能力強的幼兒能想出對角線折的方法二等分,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鼓勵,能激發幼兒積極性和獨創精神。教師讓沒有嘗試對角線折和對角折的幼兒一個充分學習的機會,再次鞏固新的二等分方法。

(三)鞏固練習:

遊戲方法:教師把各種幾何圖形等份成二份,一份在桌子上,一份在參加遊戲的幼兒手中。幼兒四散找到和自己手中一份同樣大小的圖形,並把兩份圖形拼成一個整體,看誰找的又快又對。 ⒈教師講評幼兒的活動結果 ⒉幼兒展示自己拼貼的圖形 *此環節爲幼兒鞏固二等分的知識而設計,在活動中幼兒通過判斷,選擇正確的二等分圖形。

四、活動延伸:

正方形的紙能二等分,它還可以進行四等分,八等分呢,怎麼分呢?開動腦筋想想辦法。 *次環節給幼兒思維拓展的空間,爲學習四等分作鋪墊。

五、活動評價:

隨着年齡的提高,大班幼兒對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是熟悉的,因此對圖形進行等分就有可操作性。本次活動從幼兒感興趣的幫助老師分綢帶入手,充分激發了幼兒學習探索的慾望,接着圍着圖形層層展開活動。整個活動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原則,並通過幼兒自己動手探索操作,對認識新事物具有積極意義。第一環節提供圓形可學習用對摺的方法二等分,理解部分與整體的關係。第二環節提供長方形、正方形,幼兒憑自己地思維能力選擇二等分地方法,在講解中學習多種二等分地方法。第三環節,要求幼兒在掌握二等分概念的基礎上進行練習,加以鞏固。第四環節,使知識能力得到提高。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常見的蔬菜感興趣, 初步瞭解蔬菜的不同特徵。

2、觀察發現圖片上的線索, 樂意按的線索積極思考。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ppt。

2、操作板人手一份,紅、黑水彩筆各一支。

活動過程:

一、出示南瓜房子,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教師:這是誰的家?

二、數一數、認一認南瓜爺爺家來的客人。

1、教師:南瓜爺爺家來了很多客人,數數一共有幾個?你是怎麼數出來的?

2、:數一圈的東西要找一個有明顯特徵的,還要記住數過的東西不能再數。

三、猜影子。

1、提問:你們能不能從它們的影子猜一猜它們都是誰?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2、出示正影一一認識。

四、找鄰居。

1、瞭解“鄰居”的概念。

教師:是什麼事情讓這麼多朋友一起來到南瓜爺爺家?(出示字卡“鄰居”)什麼叫鄰居?南瓜爺爺會找誰做鄰居呢?

2、瞭解什麼是“蔬菜”?

(1)幼兒第一次操作。

教師:什麼是蔬菜呢?剛纔看到的8位客人裏邊有蔬菜嗎?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一張記錄表(出示記錄表),請你們找一支黑色的筆,把你覺得是蔬菜的東西打上鉤,記住畫在第一行。

(2)幼兒交流操作結果,教師根據幼兒表述記錄。

(3)教師鞏固蔬菜概念:陳老師看了厚厚的一本書,書上說,蔬菜是種出來的、可以用來炒成菜的植物。

(4)幼兒第二次操作。

教師:現在,再想一想到底哪些是蔬菜,然後找一隻紅色的筆,把是蔬菜的東西打上鉤,畫在第二行。

(5)幼兒再次交流並鞏固蔬菜經驗。

五、給鄰居分配房子

1、教師:小朋友幫南瓜爺爺找到了5個蔬菜鄰居?它們要住進去了,我們看看有幾座房子?4座房子5位客人怎麼住呢?請你們再動腦筋幫南瓜爺爺想個好辦法?那誰和誰擠一起比較好呢?

2、:蔬菜的搭配方法有很多,不管是顏色一樣、形狀一樣、還是高矮、胖瘦搭配,只要是有理由的,是相親相愛的,就可以把它們搭在一起。

3、設疑:陳老師也來給它們搭一搭,我讓土豆和胡蘿蔔住一起,你們能猜到我是怎麼想的嗎?小朋友可以回去想一想,或者問問爸爸媽媽,和爸爸媽媽一起找答案。

小百科:南瓜是喜溫的短日照植物,耐旱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但以肥沃、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爲好。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互相配合練習多人齊步走,努力協作完成遊戲;

2、在活動中感受互相合作的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知道螞蟻在秋天搬運糧食準備過冬的自然現象;

2、螞蟻搬運食物的自然場景,自制螞蟻觸角頭飾若干;

3、沙袋若干作“大米”;

4、小糖果若干;

5、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探索

教師:小朋友最喜歡的小動物是什麼,誰能學學他們走路的樣子?

(和幼兒一起學動物走路的樣子)

(二)練習

1、教師:“哇我們的身體都熱乎乎的了!現在,要學螞蟻寶寶走路了,我們先來看看螞蟻媽媽是怎麼走的?”(幼兒觀察螞蟻媽媽走路的樣子,教師提醒幼兒注意觀察兩人的步伐。螞蟻媽媽漸漸走遠。)

2、教師:“我們一起來試試吧!”(幼兒2-3人一組自由組合,第一個幼兒站立,戴上螞蟻觸角頭飾;第二、第三個幼兒分別彎腰,雙手抱住前面一個幼兒的腰。幼兒嘗試自由練習多人齊步走,教師觀察並適時指導,提醒幼兒一起走路的過程中步伐整齊一致,“螞蟻”各身體部位不分離。)

3、教師:“剛纔我們在學走路的過程中,看到一些小朋友遇到了麻煩。他們走着走着小頭和身體就分開了,而且怎麼也走不快。你們想一想這是爲什麼呢?有沒有什麼好辦法?”(幼兒自由討論,並請走的又快又好的幾組幼兒作示範。鼓勵幼兒積極嘗試,在探索中找出最好的辦法。)

4、小結:“哇,原來啊小螞蟻走路的時候每個部分都要方向一致,後面的小朋友要看着前面的小朋友,前面的小朋友出左腳後面的小朋友也要出左腳,前面出右腳後面也要出右腳,小頭和小身體要一起走才能走得又快又好!”(幼兒再次練習多人齊步走,着重強調多人合作,步伐一致。)

5、教師:螞蟻寶寶們真棒啊,都學會走路了。

(三)遊戲:螞蟻排隊走

現在老師把小螞蟻的頭上貼了標籤,請一樣顏色的螞蟻在一組。

(小組比賽)

(四)運糧食比賽

1、教師:“剛纔寶寶們表現的都不錯,現在冬天到了,小螞蟻們喲儲存糧食過冬了。我們要將這麼多的糧食運到我們的倉庫裏去了,請小螞蟻們注意安全好,我們現在就出發吧!千萬別把糧食送錯倉庫嘍!”(請幼兒將箱子裏的“糧食”搬運至“倉庫”內。)

2、遊戲過程中教師注意幼兒出汗情況;並時刻提醒幼兒注意安全,鼓勵幼兒不怕困難,勇往直前。

要求:一組組的“螞蟻”排好隊行走,注意互相的配合,不摔跤,不碰撞,不踩到別人。

(五)放鬆教

師:“螞蟻寶寶們,糧食都搬完了,一定很累了吧,螞蟻媽媽給我們送來了好吃的!”(將小糖果分發給幼兒品嚐,體驗成功的喜悅。幼兒邊品嚐糖果邊交流遊戲經驗。)

幼兒園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中班幼兒生活經驗較爲豐富,同時隨着心理水平的提高,在智力活動中也體現了積極性。對規則性的遊戲表現出更大的興趣,自制能力也有了一定的增強。因此,音樂遊戲在能是幼兒獲得相應的情緒體驗的同時,也要發展幼兒對音樂的表現技能和在活動中的規則意識。

《機器人》這首遊戲分爲兩個樂段,節奏鮮明,適合做機器人僵硬的動作讓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創編動作,進行合作遊戲,能充分體驗到活動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學習機器人走路、、跳舞的姿態(手、腳伸直,動作僵硬),培養節奏感。

2、能大膽合作創編,體驗遊戲的愉悅。

3、學習遵守遊戲規則。

4、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5、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材料和環境創設:

1、機器人的玩具及圖片。

2、活動前瞭解有關機器人的基礎知識。

3、錄音機、磁帶。

重點與難點:

能大膽合作創編,遵守遊戲的規則。

活動流程:

一、聽樂曲、做動作。

1、幼兒聽樂曲,熟悉樂曲的旋律。

2、引導幼兒聽樂曲學做機器人的基本動作。

二、創編動作,講規則。

1、引導幼兒創編機器人勞動等動作。

2、肯定幼兒創編活動的情況。

3、告訴幼兒音樂遊戲的規則。

三、明規則、做遊戲

1、教師擔任“管理員”,與幼兒一起遊戲一遍。

2、幼兒拖選一名同伴擔任“”管理員”,遊戲進行一遍。

3、引導幼兒評價遊戲的情況後,遊戲繼續進行。

活動反思:

新的課程改革突出了教學過程中以幼兒爲主體,主動探索學習、主動解決問題的理念。教學過程不僅僅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陳舊思想,而是以故事引導,以遊戲形式爲主線,激發幼兒內在的潛能,從而達到玩中學、學中玩的境界。同時結合藝術教研組《在藝術活動中培養幼兒表現力的策略研究》,如何在遊戲過程中、激發幼兒對音樂律動的喜愛,在活動中表現自我,是我設計的所在。本節活動中主人翁“機器人”是幼兒常見的玩具,其動作僵硬、一頓一頓和緩慢的特點無時無刻不吸引着孩子們的眼睛,爲此選取了本節活動。

本節律動活動的音樂很有特點,但旋律不是很明顯,比較新穎有趣。活動中,開題就解決了機器人動作慢,一頓一頓的特點,又在機器人旅行的過程中突破機器人坐着走和站着走的難點動作,第三部分簡單的幾張圖片就完成了教學目標2。整節活動中環節較爲流暢,能夠達到預設目標。

小百科: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認識大蒜、種植大蒜,使充分幼兒感受大蒜的作用並樂意吃大蒜。

2、教幼兒學會種植大蒜的勞動技能,鞏固認識大蒜的生長過程,培養幼兒對種植的興趣。

3、培養幼兒的質疑能力和良好的勞動習慣,在勞動中不怕髒、不怕累。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請家長豐富幼兒有關大蒜的知識。

2、材料準備:每位幼兒兩到三粒大蒜頭;鋤頭、水壺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種植好的大蒜,激發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我這兒有一個寶貝,你們瞧瞧。這是什麼啊?

幼1:這是韭菜。 幼2:這是大蒜。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大蒜。這是已經長大了大蒜,那現在我們來認識大蒜小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出示蒜寶寶)

二、觀察、討論大蒜頭。

1、出示大蒜頭,幼兒觀察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大蒜頭的樣子。

師:你們來說說大蒜寶寶長得像什麼?

幼1:大蒜寶寶像個蘋果。

幼2:大蒜寶寶圓圓的,像個大西瓜。

2、將大蒜頭掰開,讓幼兒觀察大蒜籽,並自由討論大蒜籽長的什麼樣子。

師:大蒜寶寶還可以剝開來。現在老師先來示範,小朋友看好了,呆會也請你們來剝大蒜。老師剝好了,請你們來說說這一個個小小的大蒜籽又像什麼呢?

幼1:大蒜籽像個月亮。 幼2:像個小船。 幼3:它像橘子一瓣一瓣的。

師:小朋友們可真聰明,觀察的真仔細。我們這兒還有很多蒜寶寶,現在要請小朋友來剝一剝了,我們開始吧!

幼:老師,我們都已經剝好了,這些大蒜籽應該怎樣種啊?是不是隻要直接插在泥土裏就好了,是嗎?

3、教師小結:大蒜有一頭尖尖的,那是它的頭,有一頭圓圓的,那是它的屁股。我們種大蒜寶寶的時候,可要把圓圓的屁股插在泥土裏,尖尖的頭朝上,可不能把它們放倒了。

4、教育幼兒要多吃大蒜,不挑食。

師:大蒜長大了可要多吃,它可有營養了,雖然有點臭,但它可神奇了,能把我們肚子裏的細菌都可以殺死,這樣我們就能長得越來越高,身體也就越來越棒!

三、大家一起種植大蒜,激發幼兒種植大蒜的興趣。

1、交代如何種大蒜。

師:種大蒜前,一定要先把泥土翻一翻,讓泥土鬆鬆的。那我們用什麼工具呢?

幼:我們帶來了鋤頭,現在我們可以翻土了。

2、帶領幼兒一起種大蒜。

師:現在我們泥土都已經翻好,可以種大蒜了。剛纔老師說過,種大蒜時一定要注意把屁股插在泥土裏哦!我們開始行動吧!

3、給大蒜寶寶澆水。

師:現在請幾個小朋友給大蒜寶寶澆水,讓它快快長!

四、延伸

老師帶領幼兒去找稻草給大蒜寶寶蓋上,讓它們快快長大。

幼兒園教案 篇7

一、主題活動名稱:水的知識

二、以“水”作爲活動的依據(緣由):

對於大班幼兒而言,正處於一個各種能力逐步發展和提升的年齡段,其有意性行爲開始發展,遊戲活動中的表徵水平逐步提高,對於事物的認識和認知都會有一個新的層次,他們會對我們日常見到的各種事物產生各種各樣的想法,當有人問某個事物的一些知識時,他們會不自覺地表達他們所認爲的別人所不知道的一些方面,以此來顯示他們的聰明。這是小孩子普遍的一種心理行爲。

在我們的生活中,水是一種不接或缺的存在,它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資源,也是生物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當然也是孩子們生活中最爲熟悉的東西。把“水”作爲一個活動的主題,能夠使幼兒更深的瞭解“水”這一物質,通過水這一物質,不僅可以使幼兒感受大自然的奧祕,還可以以這一主題的進行,讓他們拓寬思維,對於其他的東西也有更廣泛、更深刻的見解,由此想到了“水的知識”這一主題。

三、主題目標:

1、通過觀察瞭解水的一些簡單的物理性質,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耐心。

2、嘗試聯繫以前學過的知識和生活中經常用到的知識,爲“水”這一主題增添更多的語文知識,讓幼兒們從小就養成不斷積累知識的習慣。

四、主題網絡圖:

五、活動的的準備(環境、道具、資源等)

1、幼兒活動的地方:知識的講授可以在教室裏進行,團體活動可以在教室或者院子裏或操場開展,實踐體驗就需要孩子們走出學校,到學校外進行實踐。

2、開展這一主題活動要用到的道具有水、筆、紙、畫板、鋼琴或手風琴等樂器、活動過程中,孩子們有表演需要的道具時,可以自行準備。

3、在實踐時,孩子們要在老師的帶領下在公園或一些公衆場合進行一系列的活動。

六、主題活動的具體過程

“水的知識”這一主題活動主要分爲三個部分即有關水的知識講授、有關水的團體遊戲活動、涉及水的方面的一些實踐活動。所以,活動的具體過程就需要三個步驟來完成。

首先,課堂的知識講授是不會像傳統老師上課那樣,只是一上課就告訴孩子們水的一些知識。它是這樣進行的:由老師帶來一杯水,先讓孩子們觀察這杯水一兩分鐘左右,然後讓他們說出他們就眼睛所看到的一些現象,再由老師根據孩子們說到的現象或詞語,向孩子們傳授一些簡單淺顯的的知識,如水的形成過程、分類、用途、對我們生活的影響等。接下來,老師可以就“水”這個字眼,讓孩子們把知道的有關帶“水”的詞語、成語、神話故事等說出來,這個環節中,可以讓孩子們進行搶答,訓練孩子的反應能力和思維能力。再由老師進行補充孩子們不知道的一些知識,這樣有利於幼兒們掌握更多的知識。除了以上這些外,老師還可以擴展一下孩子的思維,例如讓孩子們說一下,看到水他們會聯想到的到什麼、水能用來做些什麼、怎樣的水不能喝等。老師做這些不僅可以是孩子們更多地瞭解水這一物質,更多的是讓孩子們就這一簡單的.課,學會如何對生活中的常見事物進行細緻的瞭解,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獲知慾望,可以是他們不僅僅可以“意會”,還能“言傳”。另外,如果課堂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讓孩子們觀看一些有關水方面的動畫片,讓孩子通過自己喜歡的動畫片對水這一物質產生不同的見解或感情。

其次,是團隊活動的進行。團隊活動可以有音樂、美術和遊戲這三個環節。先就音樂來說,可以讓孩子們2-5人組成一個組,由家人或親人教他們一首有關水的歌曲,例如《小溪流水響叮咚》、《外婆家的澎湖灣》《魚兒水中游》等,然後在學校進行表演。當然,孩子們可以只唱歌或有歌有舞,表演結束後,由幾個老師進行評選,選出最好的三組,進行獎勵。

對於美術這方面,需要孩子們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他們還是按音樂那樣分的小組,要進行小組畫畫。這個活動要在學校課堂上完成,老師會讓孩子們自己小組內部進行分工,畫出他們所認爲的水或有關水的一些東西,任由孩子們發揮想象,老師不要進行干預,直到孩子們自己完成。當然不僅僅是完成一幅畫而已,小組內可以出來一個同學對他們小組的這幅畫做一描述,如果他們小組的其他同學還有要說的,也可以進行補充。老師和其他小組的孩子聽完後,如果有要問的,也可以進行發問。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先讓孩子們通過圖畫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大班的孩子差不多都五六了,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有了他們的想法,對好多的事情都充滿了好奇,以畫畫的方式使他們充分發揮想象力。這些孩子都還是很童真的,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他們很會大膽的想象,不會受到外界的干擾,所創作的圖畫是他們腦中真實的反映,有利於激發他們的想象潛力。進行圖畫的描述,有利於鍛鍊他們的語言能力,可以爲他們以後的語言學習提供一個好的基礎。而提問環節也是至關重要的,提問者可以更好地瞭解別人的想法,知道一些別人能想到而自己想不到的,被提問者可以培養他的臨時應答能力和反應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對孩子來說越早越好。所以這不單單是一堂美術課,更多的是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讓他們從小就具備這些能力,以後的學習會更加的得心應手。當然,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故事內容,喜歡模仿故事人物的走路姿態,並能說出“像……一樣……”。

2.能用一些自己熟悉的象聲詞爲走路的姿勢伴音,增加表現故事的情趣。

3.樂於表達,養成傾聽的習慣。

活動準備:

1.自制“寶寶”“烏龜”“大白鵝”“小灰兔”“大鴕鳥”的指偶,大老虎的手偶一隻。

2.故事《一步一步,走啊走》PPT,電腦、投影儀等。

3.根據活動室的活動場地畫一個最大的圖形,例如長方形。

活動過程:

  一、通過指偶遊戲認識故事中的五個人物,導入故事。

1.我的五個手指頭請來了五個好朋友(出示),小朋友,看一看,跟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它們是誰呀!

2.逐一認識“寶寶”、“烏龜”、“大白鵝”、“小灰兔”和“大鴕鳥”,幼兒能準確地說出五個故事人物的名字

  二、理解故事,模仿五種走路的姿態,能用語言表達五個人物走路的樣子。

1.今天,這五個朋友遇見一件很有趣的事,讓我們看一看,聽一聽。

(播放PPT)提問:寶寶怎樣走來的?(一步一步,走呀走)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問:下面是誰走來了呢?(烏龜)烏龜會怎樣走過來呢?小朋友,讓我們學學烏龜走。

(在幼兒學烏龜走的過程中學習短句:像大烏龜一樣慢慢爬)。

小烏龜們我們休息一下吧,看看故事裏的烏龜怎樣走。

3.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問:下面又是誰走來了呢?這次我想請一個朋友說一說,學一學大白鵝怎樣走。

學習短句:像大白鵝一樣踱着走。看看故事裏的大白鵝怎樣走。

4.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問:誰走來了呢?小灰兔是怎樣走?(蹦蹦跳)我們給小灰兔的跳加上好聽的聲音,跟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想加一個什麼樣的聲音。(嗵,咚……)好,我們來學學小灰兔。學習短句:像小灰兔一樣蹦蹦跳。

5.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問:最後一個誰走來了呢?大鴕鳥怎樣走,老師不知道,請小朋友們一起來走給老師看看(用準字:跨)學習短句:像大鴕鳥一樣大步跨。

6.小朋友,知道了他們怎樣走路了,那麼老師講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一步一步,走啊走》,請小朋友認真看,仔細聽。

(大老虎來了部分暫時不出示)

  三、表演故事,爲故事人物的走路加上象聲詞,增加表演故事的樂趣。

1.(逐一出示指偶)小朋友,我們來跟着他們走一走吧u(幼兒一邊表演一邊講故事)2.(出示老虎手偶)啊嗚!來了一隻大老虎,他們會怎樣跑回家呢?

(組織幼兒討論)3.哦,原來寶寶走、烏龜爬、大白鵝踱、小灰兔跳、大鴕鳥跨,用他們最熟悉的走路方式安全地回到了家。

4.我們小朋友應該怎樣走路最方便、最安全呢?(一步一步,走呀走)四、放鬆、結束活動活動室裏有一個大大的長方形,我們今天聽聽音樂在線上走一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