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10篇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06K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有關幼兒園教案模板10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內容:幫母雞找蛋

活動目標:1、體驗撕紙活動的樂趣。

2、初步嘗試沿記號進行撕紙活動。

活動準備:1、教具:“母ji下蛋”課件一份,大的草地ji窩圖一張,大的ji蛋操作圖2張。

2、ji蛋操作紙若干、草地ji窩圖若干、糨糊13盒、抹布7塊。

活動過程:

一、以課件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母ji叫)聽,誰來了?

(一母ji出來)猜猜這隻母ji到草地上來幹什麼?

看看它在幹什麼?(一母ji下蛋,蛋都跑到草地上)。

師:母ji生了很多蛋寶寶,可是蛋寶寶太調皮了,看,都跑出ji窩了?ji媽媽找不到寶寶很着急,我們一起幫它把蛋寶寶找回ji窩好嗎?

二、示範撕蛋、貼蛋

1、第一次示範

師:看,我找到一個蛋寶寶,它躲在盒子裏,我來把它取出來。先把盒子撕捏住盒子,慢慢地撕,小手慢慢地移。沿着這上面的圓點點把蛋寶寶取出來。找到了蛋寶寶,我們應該把它送回哪裏?(ji窩)

師:沾點糨糊,塗在蛋寶寶身上,然後輕輕地送回ji窩。

2、第二次示範

師:啊,我又找到一個蛋寶寶,我們一起把它取出來。小手伸出來,先撕開一個口子,然後一手捏住蛋寶寶,一手盒子,慢慢地撕,沿着圓點點把蛋寶寶取出來。

師:把蛋寶寶送回ji窩。(示貼在ji窩上)這樣貼對嗎?(蛋寶寶會滾下來的)

(示貼在空中)這樣呢?(掉下來,蛋寶寶會碎的)。

師:應該貼在ji窩裏。(示正確的方位)

3、師:還有很多蛋寶寶沒有回家,ji媽媽很着急,我們小朋友一起幫它找到蛋寶寶,送回ji窩好嗎?

三、幼兒創作,教師指導

1、引導幼兒沿着圓點進行撕紙。

2、提醒幼兒注意衛生,把撕下來的廢紙扔在籃子裏。

四、欣賞,評價

1、師:你喜歡哪幅圖上的蛋寶寶?爲什麼?

2、師介紹一幅撕的光滑,構圖到位的畫。

幼兒園教案 篇2

 教具構成:世界地圖嵌板

活動目標:

1、認識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稱。

2、提高孩子對地球的興趣。

活動準備:

1、世界地圖嵌板。

2、彩色地球儀。

活動過程:

一、走線活動:播放舒緩的走線音樂,幼兒自然進行走線活動。

二、在線上活動:

三、數學工作內容―世界地圖拼圖

1、出示彩色地球儀和世界地圖。

2、教師拿起彩色地球儀說:“這個代表地球,當我們擁有了這個小小的地球模型,我們就可以更容易地看清楚地球的樣子。然後把地球儀放在一邊。

3、指着世界地圖嵌板說:有時看平面的地球圖會更方便一些。這是地球的平面圖,分成兩部分,左邊是代表地球的西半球,右邊是代表東半球。

幼兒園教案 篇3

  遊戲玩法建議

1、遊戲:"點豆豆"。在初步熟悉歌曲內容之後,帶幼兒完整跟唱歌曲時,教師可以和小朋友一起伸出食指,從第一個幼兒開始隨着音樂節拍邊唱歌邊一個一個點小朋友,歌曲唱到最後一句,"裝進我的小褲兜",老師張開手臂"裝"小朋友,大家一起數一數"裝了幾個豆豆"。再以此請個別小朋友"點豆豆"。

2、遊戲:"豆豆鑽兜兜"請兩名配班教師手拉手搭成小橋的樣子變一個"大兜兜",老師也變成"豆豆"和所有''小豆豆們"拉着衣服變成"一長串豆豆",大家一起邊唱歌邊用小腳-下-下踏着節拍從"大兜兜"下面鑽過,唱玩歌曲最後一句,兩名配班老師放下手"裝豆豆",數數一共裝了幾個"豆豆"。

  演唱部分動作建議:

1--2小節,伸出右手食指,隨音樂節奏做"數"的動作。

3-4小節,兩手相對做"圓"的動作。

5-6小節,第五小節做"數"的動作,第六小節雙手攤開。

7-8小節,兩手隨音樂節奏做"裝進褲兜"的動作。

二、教學活動建議【活動目標】

1、掌握樂曲節拍,能夠邊用手打節拍邊學習演唱歌曲。

2、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嘗試變遊戲邊學唱和鞏固歌曲,通過觀察玩遊戲的方法,分辨遊戲所蘊含的規則。

3、在遊戲過程中嘗試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合怍遊戲,初步體驗集體遊戲的樂趣。

  【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數豆豆(l)教師出示一個淺淺的盤子,裏面有若干顏色鮮亮,大小適中的豆豆,請小朋友看一看這些豆豆,描述豆豆的樣子(教師可提示:"圓溜溜"的),教師事先告訴幼兒,這些豆豆是和小朋友玩遊戲的,不是吃的,做完遊戲了老師再給小朋友一些乾淨的豆豆吃。

(2)先看看老師是怎麼和豆豆玩遊戲的,教師伸出食指,-下-下"點豆豆",同時完整地清唱歌曲一遍:"一、二、三、四,數豆豆,豆兒豆兒圓溜溜,五、六、七、八,哎呦呦,裝進我的小褲兜。"唱完歌曲,教師將幾個豆豆放進褲兜,問小朋友:"豆豆裝到哪裏了?…'裝了幾個豆豆?"小朋友猜一猜。教師從褲兜裏拿出豆豆,放在透明袋子裏,和小朋友一起數一數,裝了幾個豆豆。

2、學唱歌曲(1)教師提問:"老師剛纔是怎麼數豆豆的?"和幼兒一起回憶、熟悉歌詞。教師用動作帶幼兒 說一遍歌詞,然後鼓勵幼兒伸出食指,和老師一起邊唱歌曲邊"點豆豆","猜豆豆"(2)請個別小朋友到前面來"和豆豆玩遊戲",大家一起唱歌,唱完歌曲這名小朋友裝幾個豆豆放進自己的褲兜,其他小朋友猜一猜他裝了幾個豆豆。再請他從褲兜裏拿出豆豆放在透明袋子裏,小朋友一起數數他裝了幾個豆豆。

3、跟鋼琴伴奏唱歌、玩一佔、豆豆"遊戲(1)小朋友們變變變,變成各種各樣的豆豆,做出不同的豆豆造型,說說自己是什麼樣的豆豆,老師變成一個大兜兜,大家來玩一個"點豆豆"的遊戲。教師走到幼兒面前,和小朋友一起伸出食指,從第一個幼兒開始隨着音樂節拍邊唱歌邊一個一個點小朋友,歌曲唱到最後一句,"裝進我的小褲兜",老師張開手臂"裝"小朋友,大家一起數一數"裝了幾個豆豆"。

(2)接下來請一名幼兒在圈內一下一下"點豆豆"(點小朋友),"裝豆豆"(雙臂張開抱小朋友),"數豆豆"(數一數"裝"了幾個小朋友),接下來再由這名小朋友請下一個小朋友繼續遊戲,依次進行3-4名幼兒。

4、遊戲:"豆豆鑽兜兜"(1)請兩名配班教師手拉手搭成小橋的樣子變一個"大兜兜",老師也變成"豆豆"和所有"小豆豆們"拉着衣服變成"一長串豆豆",大家一起邊唱歇邊用小腳-下-下踏着節拍從"大兜兜"下面鑽過,唱玩歌曲最後一句,兩名配班老師放下手"裝豆豆",數數一共裝了幾個"豆豆"。

(2)請客人老師當"大兜兜",所有小朋友和客人老師一起唱歌玩遊戲5、結束活動:跳個"豆豆舞"播放歌曲音樂,客人老師和小朋友一起跟着音樂邊唱歌邊跳"豆豆舞",結束活動。

播放歌曲原唱,小朋友在跟唱的同時,教師可引導幼兒加入動作表現歌曲內容,在間奏部份教師可通過"豆豆拉拉手""豆豆轉個圈"等提示,讓幼兒互相配合拉拉手、轉個圈等,最後一句可互相抱一抱,進一步欣賞歌曲、感受歌曲,表現歌曲。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在寒冷的冬天,讓孩子一邊聽《臘八粥的故事》一邊品嚐美味的臘八粥,讓孩子深切的體會中國的傳統節日與文化。

活動目標

1.瞭解臘八節的來歷,瞭解民俗臘八節的常識。

2.認識臘八粥的材料,學習製作臘八粥,提高幼兒的生活能力。

3. 願意與同伴合作,體驗勞動的快樂。

4. 激發幼兒對生活的熱愛,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對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5 學念兒歌:臘八粥,感受過節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幼兒認識製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製作臘八粥

活動準備

1.課件《臘八粥》、

2. 臘八粥製作材料(實物):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成品臘八粥。

3. 臘八粥製作工具:電飯煲或者普通鍋、火、水等等

4. 識字卡片:米、臘八節、棗、紅糖、豆、蓮子、花生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一、觀察圖片,激發興趣

1. 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過臘八節,讓幼兒瞭解臘八節的由來。

二、認識臘八粥的製作材料

1. 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材料,解說臘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等很多種材料熬成的。

2. 展示實物材料,讓幼兒從視覺、觸覺認識這幾種材料。

3. 分組合成材料。每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適。

三、我做臘八粥

1. 認識電飯煲,清洗材料,學習使用電飯煲。

2. 引導討論製作臘八粥的方法,熬製臘八粥。

3. 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成品粥。讓幼兒瞭解臘八粥的多樣性。

四、品嚐臘八粥

1. 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品嚐臘八粥,讓孩子們說說課件裏的小朋友們們在做什麼?他們高興嗎?爲什麼?你們做的臘八粥分給誰一起品嚐?(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還有小朋友們),培養幼兒對老人的尊敬和關心。

2. 學念兒歌:

臘八粥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羊肉。

二十七殺只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煮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3. 全體幼兒品嚐製作的臘八粥,感受勞動的成果,感受臘八節的快樂

五、認識卡片上的字。

以遊戲的形式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識字:米、棗、紅糖、豆、蓮子、花生、臘八節、

教學反思

在本節課上,由於內容較多,所以我沒有對上課時間進行限制,完全將本節課的內容上完,所以超時是本節課的最大問題。而在這節課上孩子的學習興趣的還是非常強烈的,每一個環節孩子都積極的參與其中,教學效果很不錯。但是由於內容較多孩子在課後也略顯疲憊,如果重新再上本節課我將會把本節課的內容進行刪減,力求精煉的講完本節課,讓孩子在有限的課上時間充分學習且不佔用孩子的娛樂時間。

幼兒園教案 篇5

目標:

1.願意擔任小指揮,明確指揮在打擊樂器演奏活動中的職責。

2.嘗試聽音樂指圖譜,指揮同伴演奏樂器,進一步感受節奏及樂曲的結構。

3.能與同伴輪流擔當小指揮。

準備:

1.選擇幼兒已經學習過的打擊樂作品,如《爺爺爲我打月餅》,在大紙上繪製圖譜。

2.將該打擊樂作品配上提示語錄製成音頻資料保存於u盤中。

音樂開始前的提示語:今天的小指揮是誰呢(停頓,給幼兒時間確定指揮的人選)請其他的小朋友看着圖譜,選擇一件樂器,做好準備(停頓,給幼兒留出選樂器的時間)準備好了嗎請大家看着小指揮,我們的演奏就要開始了!

音樂結束時的提示語:節目表演完了,感謝小指揮的指揮,感謝小朋友們的演奏,請把小樂器送回家哦!

3.鈴鼓、小鈴、圓舞板等樂器,每種4~6個。

玩法說明:

幼兒自主播放音頻,在提示語的引導下確定小指揮,其他幼兒根據圖譜選擇樂器。音樂開始後,小指揮聽音樂指圖譜,其他幼兒看圖譜演奏樂器。

指導要點:

1.幼兒獨立擔任指揮對他們來說有一定的挑戰性,如果剛開始沒有幼兒主動表示願意擔當小指揮,教師可鼓勵能力較強的幼兒試一試,並表示“你有困難時,老師可以和你一起指揮”,以幫助幼兒克服畏難隋緒。如有兩個以上幼兒同時想要擔任小指揮,教師可先讓幼兒嘗試自行解決矛盾,如果幼兒無法解決矛盾,則可以建議他們用“猜拳”或“黑白配”的方法決定誰先擔當小指揮,並鼓勵幼兒輪流擔當小指揮。

2.如果幼兒演奏樂器時無法合樂,教師可用肢體動作提示、帶動。

小貼士:

幼兒在集體活動中學習了新的打擊樂作品後,教師可及時將其添加到音樂區節目菜單中,以激發幼兒指揮、演奏的興趣。

幼兒園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通過欣賞音樂《獅子與小鳥》,讓學生初步感知各種不同動物的不同音樂形象與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律動:什麼動物出來玩

師:小朋友,你們看,春天已經悄悄的來了,森林裏各種小動物都出來玩,有小鳥,小兔子,小雞,小鴨,小貓。你們想不想和它們一起玩呢?

(多媒體畫面:森林裏各種各樣的小動物,插入音樂歌曲〈什麼動物出來玩〉)

2、具體形象感知:

師:小朋友們玩得真高興啊!這時候森林裏的大王獅子也來啦,你們看!(插入畫面:一隻獅子邊吼叫邊出現在第一張畫面上)剛纔獅子是怎樣出現的?(插入獅吼聲)你們來學一學。(學生學獅吼聲)

師:學的真像,劉老師好像真的看到了一隻威武的大獅子;這時候,小鳥看到了森林之王連忙說:“歡迎,歡迎”你們聽:(插入小鳥叫聲)小鳥的聲音好聽嗎?

師小鳥的特點:靈巧,獅子:威武。(插入有小鳥與獅子圖像的畫面)

二、欣賞教學:

1、師:老師這裏有紅綠兩個音樂盒,請小朋友們仔細的聽一聽,聽完後告訴老師,你們分別聯想到了哪兩種動物?(插入有音樂盒的畫面和樂曲《獅子》,《小鳥》)

2、學生聽完音樂後回答;紅色音樂盒放出的音樂聯想到小鳥,而綠色盒子的音樂聯想到獅子。

3、師:答得對!小朋友們聽得很認真,這兩段音樂的`名字就叫《獅子》,《小鳥》(插入畫面:課題)

4、音樂形象與動物形象結合啓發學生思維:

師:小朋友,爲什麼你們聽到第一段音樂回想到小鳥,而第二段音樂會想到獅子呢?

生略

師:小朋友們講得都不錯!因爲第一段音樂比較歡快使人一聽就想到靈巧的動物,比如小鳥:而第二段音樂速度慢,給人一種很沉重的感覺,好象一隻威武的大獅子向我們慢慢的走來!(回到第二張畫面)

5、表現音樂:

學生隨音樂模仿獅子與小鳥進行律動。

(插入畫面有獅子與小鳥動畫和音樂)

幼兒園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增進頭、身體、手、腳的協調能力。

2. 體會競賽的樂趣。

3. 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4. 喜歡與同伴合作,體驗運動的挑戰與快樂。

活動準備:

1. 中型呼啦圈、棍子,快樂圓圈圈玩法。

活動過程:

1. 將呼啦圈綁在棍子上,固定好後把呼啦圈吊起來。

2. 將幼兒分成2到3組。

3.老師先指導幼兒並示範,如先以青蛙跳的方式跳到呼啦圈前,然後穿過呼啦圈(穿越呼啦圈時,先跨一隻腳再縮脖子,另一隻腳再跨出);穿越後再用青蛙跳返回,和下一位小朋友拍完手後,下一位小朋友方可跳出。

4. 按序完成,先做完的組即爲優勝組。

活動建議:

1.呼啦圈離地面的高度約10釐米左右。

2. 由於呼啦圈會轉動,示範時應讓圈穩住以便身體順利穿過。

3.進行遊戲時,要留意幼兒的體力限度並注意安全。

延伸活動:可用走平衡木或鑽紙箱的方式替代青蛙跳,以增加幼兒的學習經驗。

活動反思

在體育活動中把活潑好動的天性還給孩子,讓他們體驗運動和遊戲帶來的快樂,激發他們創造的願望和激情,這是貫徹課改精神的具體體現。我爲這堂課上孩子們參與運動的積極性和合作精神而驚訝,也爲真切感受體育課堂能充滿生命的活力而驚喜。活動中孩子們興趣盎然的參與場面和合作探究的專注神態還歷歷在目。本次活動旨在讓幼兒玩,玩出花樣,玩得高興,結構化程度比較低,幼兒非常放得開,想出了多種玩法,有自己玩的,也有多人合作玩的,從始至終,興趣一直很高。而且,玩的水平也很高,好多孩子學會了在脖子上轉、在腿上轉等難度很高的動作和連在一起當火車、擺在一起做山洞等合作性很強的玩法。並且,初次學做記錄,記得也相當好,既簡單又形象。整個活動體現出孩子是主體,孩子的主動發展。

小百科:呼啦圈可用藝術體操的圈代替,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練習者通過四肢或身體其他部位繞環運動,使呼拉圈繞身體旋轉。

幼兒園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在幼兒的生活中,孩子們每天都能接觸到好多不同的聲音,這些源於生活,源於大自然的聲音,怎樣來挖掘它實質潛在的教育資源呢?根據中班幼兒愛玩、好動的特點和已有的初步的科學探索經驗,我想通過尋找聲音、製造聲音、分辨聲音,避免一味的老師說,幼兒聽的守舊模式,引導幼兒發現生活中聲音的奇妙,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瞭解噪音和樂音,懂得在生活中去避免噪音,培養良好的說話習慣,感受體驗科學探索的樂趣。

活動目標:

1.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的,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2.發展幼兒的聽辨能力,能夠對探索周圍世界感興趣。

3.瞭解噪音的危害,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

重點:知道物體通過振動產生聲音,不同材料的物體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

難點:知道噪音的危害,在生活中避免噪音。

活動準備:

1.樂器鈴鼓、三角鐵、木魚、碰鈴等若干件,琴一架,大鼓一面。

2.樂音和噪音的錄音.

活動過程:

一、尋找聲音

(一)聽聲音,通過遊戲激發對聲音的興趣。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幾樣東西,這幾樣東西能產生聲音,小朋友仔細聽一聽,猜猜是什麼物體發出的聲音?(師在遮布後面,先後敲鼓、搖鈴鐺、拍打響板請幼兒辨別是什麼聲音。)

(二)瞭解當物體發生碰撞振動時就會發出聲音,並感知不同材料的物體發出的聲音不同。

1. 出示樂器,幼兒自由實驗交流,怎樣可以讓樂器發出聲音。

2.幼兒分組進行樂器操作,操作後請幼兒回答:你的樂器叫什麼,它是怎樣發聲的?(例如,我的樂器叫三角鐵它是通過敲打發出聲音的)。

3.選擇不同的樂器,感知不同材料的物體發出的聲音不同。幼兒再次感知樂器是怎樣發聲的,並說出和剛纔的樂器發出的聲音一樣嗎?

教師小結:物體發生碰撞振動就會發出聲音;不同材料的物體,經過打擊碰撞後發出的聲音不一樣。

(三)利用實驗遊戲,幫助幼兒瞭解物體振動就能產生聲音,停止振動,聲音也就沒有了。

1.教師報幕:“下一個表演節目的是花生米,它要在大鼓上爲大家表演舞蹈。”教師把花生米放在大鼓上,花生米不動。教師:“咿?花生米不跳呢?怎麼回事呢?你知道爲什麼嗎?哦,我忘了,花生米說要大鼓給她唱歌她才跳舞。要怎樣讓大鼓唱歌呢?”(幼兒回答擊打大鼓)教師用鼓槌敲擊鼓面,花生米跳起了舞。提問:花生米爲什麼要用大鼓伴奏才肯跳舞呢?(引導幼兒感知鼓槌必須和鼓面發生碰撞,鼓面振動而發出鼓聲)。

2.先請兩、三名幼兒把一隻手放在鼓面上,師用力敲擊鼓面,說說有什麼感覺?(鼓面在動)

3.玩遊戲,怎樣叫我的樂器閉上嘴。首先讓樂器發出聲音,然後馬上阻止震動,看看有什麼變化?(引導幼兒發現物體沒有震動就沒有聲音,進一步理解聲音是通過振動產生的)。

二、製造聲音

(一)提問:除了樂器還有什麼物體也能能發出聲音呢?幼兒根據生活中的經驗說說會發出聲音的物品,並說出通過什麼方法讓它發出聲音的。

(二)請小朋友找一找我們的身體什麼地方能發聲音?你怎樣叫它發聲的?幼兒自由在身體尋找聲音。例如:我的小手會發聲,雙手一拍就出聲。

三、分辨聲音

(一)分別播放兩段音樂錄音,請幼兒聽一聽有什麼不同的感覺?教師提問:第一段是什麼聲音?(歌曲的聲音,打擊樂的聲音)。第二段是什麼聲音?(也是打擊樂的聲音,很吵)提問:這兩段聲音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幼兒:第一段聲音好聽,第二段的聲音不好聽。)教師:你聽到不好聽的聲音有什麼感覺?(幼兒:很不舒服,耳朵難受你)

(二)好聽的聲音是樂音,不好聽的是噪音。你們喜歡哪種聲音?爲什麼?那我們應該怎麼樣才能避免噪音呢?(輕聲說話,輕輕走路,輕輕拿放物品)

四、結束活動。

教師小結:我們生活中的很多物體都是通過震動和碰撞發出聲音的,有好聽的聲音,有不好聽的聲音,聽多了不好的聲音,有害人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平時要輕輕的說話,輕輕走路,拿放物體輕拿輕放等,在家裏也要這樣,不要把電視、音響開得太響,養成良好的習慣。等下我們把這些減少噪音的方法,告訴其它班上的小朋友好不好?請幼兒輕輕走出教室。

五、活動延伸

1.戶外遊戲《我學小貓悄悄走》。

2.找出聲音給我們帶來的方便之處,我們以後該如何利用聲音。

幼兒園中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奇妙的連接大師:螺絲

幼兒園中班科學教案――奇妙的連接大師:螺絲

幼兒園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瞭解故事內容,理解詞語:飄、誘人、冒的含義。(重點)

2、能大膽想象,學習創編故事結尾。(難點)

3、初步懂得“使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的道理。

 【活動準備】課件、生日歌

  【活動過程】

  一、欣賞歌曲導入。

1、播放一段“生日快樂”的音樂,提問:

(1)剛纔我們聽的是什麼歌?

(2)什麼時候我們會來唱這首歌呢?(過生日的時候)

2、過生日的時候我們還會吃什麼?(出示生日蛋糕的圖片)

3、有一隻小熊,他也想做生日蛋糕呢。不過他的蛋糕可神奇了,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嗎?請小朋友仔細聽故事,看看故事裏會有誰?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二、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結合ppt,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2、教師提問:

(1)你看見故事裏都有誰啊?

(2)他們都在做一件什麼事情呢?

(3)這是在爲誰做的生日蛋糕呢?

(4)吃了蛋糕之後,又發生了什麼神奇的事情呢?這是一個什麼樣的蛋糕呢?(會唱歌的生日蛋糕)

(5)歌聲是從哪冒出來的啊?

3、故事真好聽,聽完了一遍故事,你們知道小熊一共做了幾次蛋糕啊?(2次)那我們分開來再聽一聽故事吧。

  三、分段欣賞故事。

1、欣賞故事的前面一段:

(1)小熊是怎麼做蛋糕的?(邊…邊…)

(2)“烤箱裏飄出了誘人的香味”中“誘人”是什麼意思呢?誰來做一個“誘人”的樣子給大家看看呢?大家一起來做做誘人的樣子。

(3)小熊吃了生日蛋糕,從肚臍眼裏冒出了好聽的歌,他的心情怎樣?

2、欣賞故事的後一段:

(1)小熊爲什麼要把蛋糕分給小豬小狗小羊呢?(因爲他們是好朋友,從而引導小朋友之間有好東西要相互一起分享)

(2)爲什麼這些小動物要幫助小熊一起做生日蛋糕,一起來唱生日快樂的歌呢?(引導小朋友之間要相互幫助,要尊敬老人。)

3、想一想說一說,我們小朋友之間有沒有相互幫助相互關心的事情呢?幫助和關心自己的朋友之後你的心情怎樣的呢?使幼兒懂得“使別人快樂自己也快樂”的道理。

  四、創編故事結尾。

1、他們把蛋糕給外婆送去了,外婆吃了蛋糕之後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外婆哈哈大笑,感覺很快樂。)

2、如果你也要給熊外婆過生日,你會送給她怎樣的蛋糕呢?想一想,說一說。

幼兒園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簡單瞭解重陽節的來歷,以及重陽節的一些風俗習慣。

2、知道爺爺奶奶的辛苦,懂得爺爺奶奶年紀大了,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孝順他們。

  活動準備:

邀請爺爺奶奶來園;爲幼兒準備一些桔子;請爸爸媽媽和孩子事先爲老人準備一份畫。

  活動過程:

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歡迎您。

1、看看今天來了誰,誰願意來給我們介紹一下。

2、爲什麼要請來這些爺爺奶奶。

3、教師給孩子們介紹重陽節。

二、介紹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1、今天你們家誰參加我們的重陽節活動,請小朋友們把他(她)介紹給大家。

2、你喜歡他嗎?爲什麼喜歡,他給家裏做了些什麼事情。

3、你們的爺爺奶奶都給家裏做了些什麼事情。

4、教師總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辛苦了,先把我們的爸爸媽媽養大,現在還要來照顧我們,爲我們每天做很多的事情。

三、歡迎我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表演節目。

四、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件事情

1、請我們的小朋友爲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剝桔子。

2、把和爸爸媽媽一起畫的畫送給爺爺奶奶,送畫的時候要對爺爺奶奶說一句好聽的話?

3、教師總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他們年紀大了,我們小朋友要聽他們的話,爲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給他們錘錘腿,敲敲背,做個懂事的好寶寶。

  教學反思:

農曆的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爲"重九"。在《易經》中,將"九"定爲陽數,所以,重九又叫"重陽"。九月初九又稱"重陽節"、"重九節"。這一日正逢秋高氣爽,是郊遊登高望遠的好時候。在古代,重陽節又被稱爲"登高節"。登高、遊園、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等是重陽節活動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