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中班遊戲教案:滾動的寶寶

幼兒園中班遊戲教案:滾動的寶寶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4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中班遊戲教案:滾動的寶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中班遊戲教案:滾動的寶寶

設計思路:

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席子、塑料檯布自制成的滾筒,讓幼兒嘗試進行運動,幼兒可以用身體趴着或站着將席子、塑料檯布自制成的滾筒向前進行滾動,還可以用其它的辦法來玩,激發幼兒對玩此遊戲的興趣,讓幼兒在玩中其樂融融。

運動目標:

1、有興趣嘗試“滾動的寶寶”的運動遊戲。

2、體驗合作玩的快樂。

運動材料:席子、塑料檯布自制成的滾筒若干。

運動過程:

一、教師介紹運動內容,激發興趣

二、幼兒嘗試運動

1、這些用席子、塑料檯布自制成的滾筒可以怎麼玩?

2、怎樣玩才能使席子、塑料檯布自制成的滾筒向前移動?(幼兒討論)

3、幼兒自選器械嘗試運動

幼兒在嘗試運動過程中,教師進行觀察,並進行適時引導。

三、幼兒展示交流

1、幼兒集中,請部分幼兒將自己的玩法進行展示與交流。

2、教師和幼兒共同進行評價。

3、教師進行提示:

(1)除了用身體趴着將滾筒向前進行滾動外,我們還可以怎麼樣將其向前滾動?

(2)合作玩怎樣玩?

四、幼兒再次進行運動

幼兒再次進行運動時,教師觀察幼兒是否有新的玩法產生。

重點:引導幼兒能合作玩。

案例一:滾動的寶寶

教師們爲中班的幼兒自制了“滾動的寶寶”戶外運動區域器械,這些器械是用席子、塑料花臺布和透明臺布製成的,將這些材料做成圓形讓幼兒鑽在裏面進行滾動,由於教師急於投放,讓幼兒直接玩了起來,結果,能力強的幼兒玩起來了,而且也較感興趣,能力弱的幼兒只在旁邊觀看,但是在教師的催動下,這些幼兒也願意嘗試,玩着玩着他們都一一走掉了。

分析:

用生活中的材料席子、塑料花臺布和透明臺布製成的幼兒運動器械,教師很有創意。但是在投放前,教師缺少興趣的激發,由於自制的滾動器械是用生活中的材料席子、塑料花臺布和透明臺布製成的,不象買來的滾動器械那麼漂亮,而且買來的滾動器械直接就是撐着的。可是自制的滾動器械是撐不起來的,要靠幼兒的鑽進去的身體來支撐,一邊支撐一邊向前爬,這對剛升入中班的幼兒要完成這樣的遊戲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採取的指導策略應該是:

1、先請大班的幼兒作示範,還可以請班上能力強的幼兒作示範,從而引起幼兒玩的興趣。

2、讓能力強的幼兒和能力弱的幼兒一起玩,已此帶動。

3、教師用語言進行鼓勵,幼兒一邊玩一邊不斷地進行鼓勵,對有進步的幼兒在全班再進行表揚,還可以適當進行一些小的獎勵,比如:用小的粘紙貼在幼兒的手上或額頭上,這樣做有利於提高幼兒玩的興趣。

案例二:滾動寶寶變成船寶寶……

經過教師的引導,中二班幼兒終於對滾動寶寶的遊戲開始感興趣,並積極去嘗試去玩,也玩的很開心。一天、兩天,一個星期、兩個星期,漸漸地幼兒玩此遊戲的興趣又降了下來,只見金金說:“我不想玩了”玲玲說:“我爬得累死了” 等等,有的幼兒還將席子攤在地上,索性整個人躺在上面。教師見此情景馬上想到,是不是在前期幼兒對此遊戲的基礎進行變動,於是教師就說:“爬得累了,躺在席子上休息也是一種辦法”。經教師這麼一說,在爬動的幼兒也都模仿了躺在席子上休息的動作,接着,教師又說:“滾動寶寶是不是能變成其他的寶寶”。這時只見萊萊和琪琪馬上將席子變成船寶寶,兩人站在席子裏面,小心的走着,教師問她們,你們開着什麼呀?萊萊和琪琪說:“我們是船寶寶,開小船”。於是許多條小船開出來了。接着肖肖等幼兒都用席子或塑料檯布搭起了房子,人在裏面蹲着、跪着……。幼兒玩的辦法多了起來,玩的興趣也高了起來。

分析:

幼兒運動的興趣是靠教師去激發的,而興趣的`延續也是靠教師的引導去維持的,案例中當幼兒對玩“滾動寶寶”的遊戲興趣開始降低時,教師能意識到出現的問題,並及時進行恰當的引導,同時進行逐步的推動,使幼兒下降的興趣重新點燃。如果教師缺乏這方面的意識,幼兒對運動的興趣與積極性就會消失,他們會玩不下去而離開,現在正因爲教師能及時進行推動,幼兒對玩席子滾桶的遊戲又得到了延續。

案例三:我們會……

“滾動的寶寶”遊戲歇了一陣子後,今天又開始玩此遊戲了,有的幼兒趴在席子滾筒中向前爬動、有的幼兒把席子滾筒當做小房子,還有的幼兒兩個、三個合作,將席子和塑料滾筒當做小船在慢慢的向前開……,“揚揚”突然說:“我會站在席子筒裏面向前滾動”接着他起勁地叫老師看,叫小朋友看,並起勁的作示範,只見他人站在裏面,用手撐住席子筒的頂部,用雙腳踩住席子筒的底部,將席子向前移動。真象一隻火車輪子在滾動。這時,又見琪琪和琳琳兩人鑽進一個透明的塑料筒裏,兩人配合慢慢地將其滾動,當滾動到一根旗杆下,琪琪突然說:“我們轉彎爬”,說完,琪琪和琳琳兩人一轉身將其反向滾動,只見她倆一邊笑一邊滾,好象一對蝸牛朋友趴在玻璃牀上。老師見其狀後,馬上召集幼兒過來,讓他(她)們再次示範給大家看。

最後,老師用觀察的眼光又掃了一掃整個草地,都見幼兒在積極的玩此運動遊戲。

分析:

當幼兒對一樣運動器械玩了一段時間後,會感到不新鮮,容易玩膩,教師採用暫停一段時間的方法,吊吊幼兒的胃口,其實這也是策略,當幼兒暫停一段時間後,再讓幼兒玩此運動,他們運動的積極性會更高漲,運動中創造的潛能更會發揮出來。象“揚揚”站在把席子筒裏面向前滾動、琪琪和琳琳碰到障礙物會想辦法急轉身等等,這些舉動都是在前期的基礎上發揮出來的,幼兒在運動中創造性的發揮不是教師刻意的去教的,而是在經驗的積累上自發的,這種自發是在一種良好的運動環境中產生的,因此,當幼兒的創造潛能發揮出來後,我們教師要善於發現,給予肯定和鼓勵,並將他們的創造潛得以輻射。只有這樣,幼兒的創造潛能在運動中才能不斷釋放。

案例四:“小船”變“火車”

中(2)班幼兒玩“滾動的寶寶”活動已有一段時間了,在老師的帶領與推動下,幼兒對該活動始終處於高漲的熱情,她(他)們在原有玩的基礎上,繼續滾動着用席子、透明塑料檯布、塑料花臺布做成的滾筒,幼兒滾着、爬着、走着、笑着。

這時,草地上慧慧和華華兩人正套在用席子滾筒中做開小船的遊戲,開着開着突然和前面的小船碰着了,大家會心的笑了起來,於是慧慧說,我們把小船變成火車吧”,邊說邊用手拉住前面的席子筒,就這樣一列“火車”產生了,她(他)們小心的開着,誰也不願散開。

看這她(他)們的火車,其他幼兒接着也模仿了起來,於是草地上許多列火車又產生了。

分析:

根據中班幼兒的特點,教師爲幼兒創設了良好的運動環境,在教師的帶領下,該班幼兒玩此遊戲的興趣一直在持續,“小船”變“火車”其實是幼兒運動經驗的遷移,她(他)們在“小船”的經驗上就想出了“火車”。“火車”的產生吸引了其他幼兒,她(他)們進行了模仿,積極的在體驗。其實模仿也是一種學習,再說,中班幼兒喜歡模仿。因此,讓幼兒在模仿中體驗新遊戲的玩法以及感受新遊戲的快樂,這也是一種積極運動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