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一年級教案 >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通用15篇)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通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4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通用15篇)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篇1

《小壁虎借尾巴》在原來的教材中也有的課文,很多人作爲公開課講過。要想出新,上出新意,是不容易的。最後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定在高效,兩課時的任務,在一節課上完成。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朗讀。要想在課堂上達到高效,對於低年級來說,不是硬塞,而是在方法上下功夫。

1、隨文識字更高效

枯燥無味的漢字怎麼才能記住?其實最“土”的一個方法,也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多見面。見面多了,自然就認識了。但是如果只是一遍遍機械地去讀,孩子們會覺得無味。於是,我分散本課的九個生字,讓孩子的學習課文時,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識字,學生就會對生字有更深的認識。

2、大膽取捨,直奔重點

《小壁虎借尾巴》是本冊篇幅較長的一篇文章。課堂上我抓住了文章的重點段3、4、5段,這三個段落構段方式一樣。重點是對話指導。我本着朗讀的這一目標,採用扶放結合的形式,重點指導小壁虎和小魚的對話。在讀中,孩子們感悟到小魚、老牛、燕子,它們尾巴有着不同的作用。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和結果,一筆帶過。因爲這些內容孩子在預習不難理解。

3、創設情境,指導朗讀

在進行朗讀指導時,我採用了變換角色的形式,讓老師和學生進入不同角色,相互對話。讓學生在不同的角色中提升朗讀。最後到演角色水到渠成。

4、書寫指導,重視方法

寫字是低年級的重點也是難點。老師的方法指導更是重中之重。寫字前,我告訴孩子三注意:一是注意結構,二是注意在田字格的位置,三是注意筆順。寫時,還有一注意:書寫姿勢,通過兒歌強化孩子的正確的書寫姿勢。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篇2

今天語文課堂氣氛十分和諧,無論是朗讀、回答還是拓展交流,學生表現都出奇的好。在欣慰之餘,覺得我的課堂引入設計起了作用。

首先,我故作神祕地問:誰能告訴我,什麼動物有尾巴?孩子們的興趣被我激發,根據平時看到的聽到的,都紛紛舉手回答。接着我又問“誰知道哪隻小動物的尾巴救了他的性命嗎?”學生都瞪大了眼睛,由此導入新課,引入課文的學習。

教學中我提出了三個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

1、小壁虎爲什麼借尾巴?

2、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小動物的尾巴有什麼用?

3、小壁虎借到了沒有?

學生四人一組討論後,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學生基本能畫出來回答對,以後應該大膽讓學生去自主的學。注意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

在課堂上我還讓學生分別扮演老牛、燕子、小魚並做動作引導學生朗讀,體會小壁虎借尾巴時的焦急和說話時講文明、有禮貌。進行禮貌教育。有意識的指導朗讀。

在總結時,我問學生老牛它們爲什麼不把尾巴借給小壁虎。學生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老牛它們有自己的生活,不好打擾;動物的尾巴各有用處,不能缺少;小壁虎尾巴的作用是逃避危難(我順勢告訴學生這叫再生功能,有這種功能的動物還有很多如蚯蚓等);動物沒了尾巴就像我們人沒有手一樣……

因此要想學生學得好,關鍵還是教師的引導得法,教學設計合理。這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篇3

首先,以謎語的形式導入,後講解壁虎的相關知識,後出示“尾巴”這個詞語,引導學生複習上個學期學過的課文《比尾巴》,學生在舊知識的啓發下能很快地進入情景,在播放錄音之前,我給學生一些學習要求:

一、標上小節號;

二、將課後的生字在課文中標出來。課文的動畫課件學生看起來特別的感興趣,所以對於文章所講的內容記憶也就特別深刻,而在第二次播放錄音的時候,我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想一想在這篇課文中小壁虎先後向哪幾種小動物借用了尾巴?都是怎麼借的?結果怎樣?學生有了明確的目的,自然在聽課文的時候便能注意到這些問題。

教學反思:首先,我先複習了上節課的內容,用板書示圖來表示小壁虎的借尾過程,並讓學生根據示圖用自己的話來描述,這種簡易的示圖可以幫助學生記憶課文的內容,也可是讓學生髮揮充分的想象力,鍛鍊了口語交際的能力。在指導朗讀方面,我讓學生假想一下自己就是那隻小壁虎,當自己的心情高興時是怎樣的語氣,當自己的心情悲傷時又該是怎樣的語氣,這樣學生會感同身受,讀的效果也自然好一些。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篇4

《小壁虎借尾巴》這篇童話故事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通過小壁虎向小魚姐姐、黃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讓學生認識到小魚、黃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處,瞭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點。本課生動有趣,語言優美,具有濃重的感情色彩,適合有感情地朗讀。在教學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等,使學生在較輕鬆的課堂氣氛中理解了課文內容。

一、學生讀通課文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多讀,才能真正地理解課文內容和掌握閱讀方法。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我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機會,採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文、小組讀文、朗讀、齊讀等,不求形式統一,只求學生真正投入。在開始教學時,我讓學生自由讀文,給每位學生一個比較個體的自由散讀的空間,起到讀通課文,掃清生字障礙的作用;其間,又展開小組讀文,理清課文的主脈,瞭解文章的內容,知道魚、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後,女生齊讀,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總之,只有讓學生充分地讀文,纔能有所感知,纔能有所感悟,同時也培養了語感。

二、學生表演課文

表演是語文學習的實踐,更重要的目的在於積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讓學生按小組針對課文第三、四、五小節的內容進行演示排練。其間我深入小組,與組員共同探討。在這一個環節中,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並不急於表演交流,而是給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去積累語句,把它們牢牢地記在腦子裏,在這基礎上,再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反饋給我看。這樣,不但起到了積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法,爲說話、寫作打下了結實的奠基。

三、學生表達課文

表達是培養學生思維、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我減去了教材中重複的環節,留出時間空間進行擴展閱讀,讓學生自己去悟。首先,在教學中讓學生悟出課文是用童話的形式把知識寫出來的,積累了語言表達方式;然後,我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課外閱讀——《尾巴的妙用》,通過填表格,書面表達出動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和各種作用;最後,學生根據個人的喜好自由選擇方式進行表達,在此基礎上我創造各種表達的機會,激發學生表達的願望。這樣學生就會樂意表達,而且有內容可說。

四、學生交流課文

我在教學中讓學生有充足的交流時間,圍繞課文的重點問題和疑難問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髮表獨到的見解。由於學生思維的不同,對問題的理解也不同,因此,就得通過討論、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針對小壁虎的尾巴是被蛇咬斷的,還是自己掙斷的這一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在交流的過程中,同學們通過讀文、演示,取得共識。這樣交流,既有利於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有利於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

總之,這節課的教學,我盡力創造出一種氛圍,使孩子們能自然而然地將情感釋放於朗讀中,使他們的感情在朗讀中得以淋漓盡致的宣泄。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篇5

這是一篇沒有注音的課文,連生字也沒有注音。學生習慣了藉助拼音識字,一下子沒有了拼音,學生如何讀課文認識生字呢?

學習新課之前,我習慣讓學生先預習,這篇課文我事先沒有讓學生預習。因爲我覺得這是一篇極好的鍛鍊學生自主識字的好素材。

要讓學生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首先讓學生對課文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引課:今天我們要認識一位新朋友:小壁虎(板書:小壁虎)。誰來說說小壁虎長什麼樣兒呀?(出示課件:小壁虎)可是有一天,小壁虎的尾巴沒有了,沒有尾巴多難看呀!小壁虎決定去借尾巴(板書:借尾巴)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了?它藉着了嗎?

觀察書上的插圖。這篇課文可有意思啦,請大家看書上68、69頁的彩圖。書上一共有幾幅圖呀?誰來給大家講第一幅圖?學生一副一副地講,然後把六幅圖連起來講,降低難度又有了整體的把握。

讀課文。

“大家喜歡這個故事嗎?看看書上是怎麼寫的?”我範讀課文。教師富有感情的朗讀,爲學生喜歡讀又塗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李老師讀的好嗎?相信大家也能讀得這麼好!同學們,你們發現了麼,這篇課文有拼音麼?那遇到了不認識的生字怎麼辦?”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問老師,有的說問同桌。

“今天比一比,看誰學會了自己認字。我提議大家把不認識的生字先畫上橫線,三個人一小組,畫完後三個人交流不認識的字,互相教一教記住繩子的方法。如果你們三個都不認識,就畫上三角,一會兒我們集體學。

”學生自主識字,我巡視指導。一開始個別小組知道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有的小組急於求成畫課後橫條裏的二類字。我馬上給予全班學生提要求,按老師的要求做,自己先讀課文,邊讀邊畫不認識的生字。學生慢慢進入狀態,我在給予個別指導。然後交流小組內不認識的字,此時我並不急於教孩子,而是提問別的小組有沒有認識的,動用全班學生的力量,說說識字的方法。有了這樣一個過程,二類字一類字學生都已掌握,只需集體鞏固即可。提出最多的是:斷和檐兩個字,進行了集體識記。

進行了這樣的訓練,旨在教給學生自主識字的方法,方法有了,識字問題將不再是個難題。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篇6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圖學文的童話故事。課文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經過,講了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再生的特點和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用處,課文較爲簡單、易懂。

一、在教法上

在教學上,孩子們在讀書上感覺有口無心,不少學生自讀課文僅停留在讀通順、識字的階段,不會結合書本配的圖片進行思考。可能自己在引導方面出錯,沒有思考:我自己到底要教什麼,傳授給學生什麼,沒有明確自己的教學目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似乎思路有點亂。應該就先簡要的介紹了一下壁虎的特點,告訴了他們壁虎尾巴有自衛的功能,然後去抓住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對話,知道幾種動物尾巴的功能和特點。

二、在讀文上

本篇課文,教學重點放在“讀”上,讓學生進入角色,充分練習實質性的朗讀,多種方式的朗讀,然後交流評議,讀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禮貌,着急,傷心;感悟語言表達方式。而我卻沒有抓住尾巴這個特點,遐想一下自己就是那隻小壁虎,當自己的心情高興時是怎樣的語氣,當自己悲傷時又該這樣的語氣。這樣學生才能感同身受,讀的效果也自然好一些。雖然,在之後的教學中,學生沒有了新鮮感,但是也順利地完成了這堂課,只是很平淡,學生沒有自己的新發現。也許不該給學生提問題,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更好一些。師傅在課後進行耐心,細緻的輔導講評,讓我恍然大悟,學習頗多。

這是我在《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後的幾點想法。希望在今後的課堂實踐中不斷地提高、學習。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篇7

這次視導,我上了《小壁虎借尾巴》一課,課前我本着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自主地學習,教師應該變知識的“傳授者”爲學習的“組織者”,把課堂時間讓給學生,充分地讓學生去讀文、思考、交流、表達、表演爲目的,進行了精心地備課,準備課件。課後通過和教研員的交流,自己有了很大收穫。

一、讀文古人云: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只有多讀,才能真正地理解課文內容和掌握閱讀方法。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我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機會,採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文、小組讀文、指名朗讀、齊讀、分角色讀等,不求形式統一,只求學生真正投入。在開始教學時,我讓學生自由讀文,給每位學生一個比較個體的自由散讀的空間,起到讀通課文,掃清生字障礙的作用;其間,又展開小組讀文,理清課文的主脈,瞭解文章的內容,知道魚、牛、燕子尾巴的功能;總之,只有讓學生充分地讀文,纔能有所感知,纔能有所感悟,同時也培養了語感。

二、表達

表達是培養學生思維、語言能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瞭解魚、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時,這三段內容形式相似,我用“小壁虎爬到了哪兒?看到了什麼?說了什麼?它爲什麼沒有借到尾巴?”這幾個問題幫助學生揣摩文章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法,爲說話、寫作打下了結實的奠基,並留出時間空間進行擴展閱讀,展示學生和老師收集的資料,表達出動物的尾巴形形色色,各有各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學生根據個人的喜好自由選擇一個內容練習表達。教師創造各種表達的機會,激發學生表達的願望。這樣學生就會樂意表達,而且有內容可說,積累了語言表達方式。

三、不足

課的前半部分學生表現還好,可到後面學習課文內容時,學生不在狀態,究其原因,我的設計沒有關注學生的已有認知,沒有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雖然本着以“學生爲主體”進行備課,卻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只想着老師如何去教,沒有考慮學生。因爲學生已經進行了充分的預習,課文內容基本懂了,“小壁虎爬到了哪兒?看到了什麼?說了什麼?它爲什麼沒有借到尾巴?”這樣的問題沒有什麼思考價值。教學的重點就放在“讀”上,讓學生進入角色,充分練習讀,然後交流評議,讀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禮貌,着急,傷心;感悟語言表達方式。老師要了解學生的已有認知,然後提升,訓練有一定的空間,要善於抓住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跳一跳,夠得到,學得有興趣。

以上是《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後的幾點想法。我要在今後的課堂實踐中不斷地提高、學習。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篇8

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課時,根據低年級學生愛幻想,常把物體擬人化的特點,我先利用多媒體課件呈現出課文的動畫,學生被優美的圖像所吸引,學習熱情隨之高漲起來,我抓住學生熱情較高的有機時機進行教學。在學習過程中課件中展出了小燕子、小魚和老黃牛的尾巴是怎樣擺動的,學生通過觀察形象直觀的圖象,知道了這三中小動物尾巴的作用。同學們觀察得非常仔細,在仔細的觀察中,發現了小壁虎的尾巴的特點:遇到危險時會自己切斷尾巴,保護自己,過一段時間,尾巴可以再生。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提到:"觀察是認識的出發點,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是正常思維的必要條件。"小學生存在着注意力分散,缺乏一定的目的意識支配,帶有情緒性。而多媒體技術爲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圖文音像資料,鮮豔的色彩,生動活潑的界面,逼真的音響效果,使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且使注意力持續時間延長,利於學生的深度觀察與發現。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篇9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圖學文的童話故事。課文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經過,講了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再生的特點和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用處,課文較爲簡單、易懂。教學中,我以讀、演、說爲主要形式,把課堂時間讓給學生,充分地讓學生去讀文、思考、交流、表達、表演。

一、讀,採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小組讀、齊讀等,不求形式統一,只求學生真正投入。給每位學生一個比較個體的自由散讀的空間,起到讀通課文,掃清生字障礙的作用;其間,又展開小組讀文,理清課文的主脈,瞭解文章的內容,知道魚、牛、燕子尾巴的功能;最後,女生齊讀,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同時,讓學生在讀中發現各個自然段之間相同點和不同點。學生找得很準:都是小壁虎爬呀爬,爬到什麼地方,看到誰在幹什麼,就對誰說:(),把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說:不行啊,我的尾巴搖用來呢。不同在借的對象,尾巴的作用,尾巴的動作。

二、演。表演是語文學習的實踐,更重要的目的在於積累。在《小壁虎借尾巴》中,我讓學生按小組針對課文第三、四、五小節的內容進行演示排練。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去積累語句,把它們牢牢地記在腦子裏,在這基礎上,再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反饋給教師看。這樣,不但起到了積累的目的,也揣摩文章的寫作思路和表達方法,爲說話、寫作打下了基礎。

三、說。找到規律後,我讓學生記着這個方法,在此基礎上,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課外閱讀——《尾巴的妙用》。在交流完動物尾巴的作用這個資料之後,讓學生模仿課文的寫法繼續編寫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學生因爲有之前的鋪墊,仿寫顯得不是很困難,有的說:小壁虎爬呀爬,他爬到水池邊,看見鱷魚拖着長長的尾巴在水裏游來游去,就對鱷魚說:鱷魚大叔,把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鱷魚說:不行啊,我的尾巴要用來拖獵物下水呢!有的說小壁虎來到高山上,看到老虎豎着尾巴威風凜凜的蹲在那裏,對老虎說:老虎大伯,您的尾巴借給我行嗎?老虎說:不行啊,我的尾巴搖用來攻擊敵人呢。--------由於瞭解了各種動物尾巴的作用,再加上朗讀中對語段形式的把握到位,這一次的仿說很成功。學生也在模仿中感受到了自己編說故事的樂趣,此時的課文才真正是學生通向更廣闊的世界的窗口,此時的課堂才真正是學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篇10

我們一(3)班的學生表現能力強、朗讀很有特色,因此在一年級家長開放活動中,我挑選了這篇有趣的童話故事《小壁虎借尾巴》。

課文通過小壁虎向小魚、黃牛、燕子借尾巴的經過,講了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可以再生的特點和小魚、黃牛、燕子尾巴的用處。課文較爲簡單、易懂,在教學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等,使學生在較輕鬆的課堂氣氛中理解了課文內容。

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我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機會,採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文、小組讀文、朗讀、齊讀等,不求形式統一,只求學生真正投入,讓他們瞭解文章的內容,知道魚、牛、燕子尾巴的功能。學生通過充分地、饒有興趣地讀文,理解了課文,培養了語感。

另外識字教學也是本堂課的特色。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生已經具備了自學生字的能力。課堂中,他們一個個登臺亮相,做小老師,聲音響亮,語句連貫,滿是自信,家長們紛紛向孩子翹起了大拇指。

課堂的不足:由於識字教學用時過多,導致後面的內容明顯縮水,沒有時間進行寫字指導,看來如何提高新教材的課堂效率,還得繼續研究。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篇11

本課是一篇童話故事。通過小壁虎向小魚、老黃牛、燕子借尾巴的故事,講了魚、牛、燕子尾巴的用處和壁虎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課文用擬人的手法,給小動物們安排不同的身份,運用對話,使文章生動形象。

在教學本課時我採用瞭如下方法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看圖。通過看圖瞭解“小壁虎、牆角、蚊子、蛇”等詞語;“沒有尾巴多難看哪!”等句子。

2、做動作。本課有不少講尾巴怎麼動的詞,如“搖、撥水、甩、趕蠅子”等,通過引導學生做示意動作來理解。並通過做動作幫助學生掌握詞語的區別,如“搖”用手做搖擺的動作,“甩”通過甩一根繩子(頭上拴些東西)來理解。

3、聯繫生活實際。如讀到燕子尾巴時,讓學生聯繫方向盤來理解“擺、掌握方向”。

4、朗讀。本文對話多,感情色彩濃,朗讀時我很注重引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語調。如,文中反覆出現的問句——“您把尾巴借給我行嗎?”不僅應讀出小壁虎難過、焦急的心情,還要注意小壁虎說話的禮貌,重音放在“借給我”三字上,然後稍停頓一下,再讀“行嗎”。讀小魚、牛、燕子的話時,要把“撥水”“趕蠅子”“掌握方向”讀重一點,以表達它們不借尾巴的理由和它們各自尾巴的作用。讀老牛的話時,聲音應比小魚、小壁虎等的聲音低沉一些。

在朗讀中,學生之間的關係是平等的、合作的、互動的,學生互相啓發,提高了認識,教師也以學習夥伴的身份來到學習中。

“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這是我們課改中最響亮的呼聲。“課堂上老師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還必須善於駕馭學生的主動性,並從中得到更大的收穫。”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篇12

《小壁虎借尾巴》對我來說是一篇很熟悉的課文,不是說我教學熟悉,而是這篇課文我在上小學的時候也學過,感覺特別親切。初次講這篇課文感覺還是不錯的。

在講這篇課文時,我通過壁虎的圖片引出題目,然後讓學生跟我一起板書課題,感覺最成功的地方還是接下來的學生對課題的質疑。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學生質疑的都不錯,有的學生說“小壁虎爲什麼借尾巴?”有的說“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有的說“小壁虎是怎樣借尾巴的?”“小壁虎借到尾巴了嗎?”這幾個問題都滲透到了課文的內容中,所以藉助學生的質疑,我們就走進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將質疑解決掉。課文的學習中,我重點讓學生自己讀課文,自己解決問題,結果學生的表現都不錯,通過各種動物之間對話的分角色朗讀,學生了解了不同動物的尾巴的作用,通過最後一段的學習,學生也知道了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點。

這篇課文層次清晰,很適合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堂上的表現也確實證明了這一點。所以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根據課文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使課堂效果達到高效。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篇13

《小壁虎借尾巴》這篇童話故事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通過小壁虎向小魚姐姐、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事,讓學生認識到小魚、黃牛、燕子的尾巴各有用處,瞭解小壁虎的尾巴有再生的特點。本課生動有趣,語言優美,具有濃重的感情色彩,適合有感情地朗讀。本文通篇沒有拼音,這爲學生的朗讀帶來了困難,因此在教學中我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較輕鬆的課堂氣氛中理解了課文內容。

一、以讀爲本

教學《小壁虎借尾巴》時,我給學生足夠的讀書機會,採用多種形式,如:自由讀、同桌合作讀、分角色讀、齊讀等,讓學生真正投入讀書之中。並在讀書中自然引導識記生字,在反覆讀書中掃清了生字障礙。開展小組讀文,理清課文的主脈,瞭解文章的內容,知道魚、牛、燕子尾巴的功能;通過齊讀,揭示小壁虎不用借尾巴的原因。總之,只有讓學生充分地讀文,纔能有所收穫。

二、重視交流

我在教學中讓學生有充足的交流時間,圍繞課文的重點問題展開討論,鼓勵學生髮表獨到的見解。圍繞着小壁虎向別人借尾巴的句子,去找找小壁虎的禮貌用語。並創設情境讓學生向同學借學習用品等的對話交流。同時讓學生明白小壁虎已經很有禮貌了,他們爲什麼還不把尾巴借給他。

三、增長見識

學生了解到小壁虎長出了新尾巴之後,我問孩子們“你知道這是種什麼能力?”讓學生明白“再生能力”。在學完課文後我佈置了課後去了解動物尾巴的妙用,到課堂上來講一講。引導孩子們豐富自然科學知識。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篇14

本節課的教學立足以“361”助學課堂模式,着力於體現學生的自學和研學。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發揮。爲了有效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自主的學習,教師應該變知識的“傳授者”爲學習的“組織者”,把課堂時間讓給學生。在《小壁虎借尾巴》教學中,雖然以學生爲主體,但是對一年級的學生,不可能完全放手讓他們自己學。老師如何去教,如何去引導,是非常關鍵的。問題的設計要在瞭解學生的已有認知的基礎上提出,然後交流討論,讀中感悟小壁虎的有禮貌、着急、傷心,感悟語言的表達方式。加上老師的範讀、師生的評價,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抓住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跳一跳,夠得到,學得有興趣。

在寫字環節中,我採用了小組合作學習、彙報交流的方式,學習效果很好,體現了“361”助學課堂模式中的自學和研學,以學生爲主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教學不足之處:有的學生思考問題時拓展不開,分角色朗讀時不夠到位。今後,我應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上下功夫,注重培養學生回答問題聲音宏亮。如何發揮小組長的作用,體現小組學習的有效性。

總之,這是我教學後的幾點想法。我要在今後的課堂實踐中不斷地提高、學習。

《小壁虎借尾巴》教學反思 篇15

《小壁虎借尾巴》一文藉助形象化擬人得手法,通過小壁虎向魚姐姐、黃牛伯伯、燕子阿姨借尾巴的故事,將魚、牛、燕子、壁虎的尾巴特點一一揭示,讓學生認識到動物尾巴都有用這樣的一個道理,文章生動有趣,把小動物有禮貌和它們之間真誠相待的美好形象表述得栩栩如生,符合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是想學生進行科普教育,發展學生觀察能力,審美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課文以連環畫的形式出現,沒有注音,目的是讓學生藉助圖畫或其他手段識字閱讀。圍繞教學目標,我的教學程序是這樣安排的:

一、回顧複習,順勢導入

上個學期,我們班上的公開課叫《比尾巴》,學生記憶深刻,於是我提議讓學生背誦這篇課文,並提出我們今天仍將學習一篇關於尾巴的課文。這樣設計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使學生投入自覺的全身心的自主的學習,引導學生由特定情感轉移在老師所設置得氛圍中。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讀課題兩遍後,我讓學生質疑:“你有什麼疑問?”根據學生回答整理成3個問題:

1、小壁虎爲什麼要借尾巴?

2、小壁虎都向誰借尾巴?借到了沒有?

3、結果怎麼樣?

圍繞這3個問題,我讓學生把“小壁虎借尾巴”這個故事認真讀一遍,再來回答這3個問題。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有目的聽說訓練對整篇課文有一個深刻的印象,能初步的感知畫面和課文內容,培養了學生在快速中捕捉信息的能力。

三、深入課文、插入難點。

引導學生探究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有兩點,讓他們初步學會總結問題。向誰借尾巴時,我抓住一個細講,然後剩餘兩個學生自己總結,並學會續編故事。

通過畫面學生真實的看到小壁虎自己長出了一條新尾巴,這是他的特殊功能——再生,接着我便補充其他動物尾巴的作用。

四、分層作業,各顯神通。

我佈置了四個作業,層次分明,適合不同程度的學生。

反思這節課,由於考慮這是本單元的最後一課,課文學生學過,而且課文沒有注音,所以本節課的重點放在了閱讀方法的指導上,讓學生學會如何分析段落,如何歸納問題,分析段落中的字詞句,然後具體運用。由於自己的掉以輕心,過分相信學生,所以沒有在別班試講,以至於一些環節太囉嗦,左後沒有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

工作四年來,教了兩年中年級,第一次教授一年級,還沒真正認識一年級的教學重點是識字,所以本堂課有些拔高了。下一步應該思考如何搞好一年級的識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