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集錦15篇)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集錦15篇)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讀讀記記“魔力、通融、刻薄、武斷、熔岩、窘況、闊佬、攆跑、雅緻、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託德和老闆的性格特點,學習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3.激發學生閱讀外國名著的興趣。

教學重點

根據課文內容瞭解託德和老闆的性格特點,體會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並在以後的寫作中學會運用。

教學準備:

瞭解馬克土溫的相關資料及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預習探究

1.孩子們,前段時間老師聽到這樣一件事,一個衣着樸素的老奶奶在一家電器商店選電冰箱,當她向服務員諮詢時,卻遭到白眼。後來這個老奶奶到旁邊的一家百貨商店去爲她的兒女買了兩臺電冰箱,先前那家商店的服務員看到後瞠目結舌,不後悔莫及。

聽了這件事後,你們有什麼想法?

2.嗯,剛纔孩子們說得很好,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馬克吐溫筆下的人物在金錢面前是怎樣的反應,表現出什麼樣的特點?

二、合作交流

1.孩子們自己讀課文,感知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讀準生字讀音,查字典,理解詞語意思。(蹩腳、刻薄、武斷、窘況、興致勃勃、攆跑、妙不可言、十全十美)

3.根據詞語理解再讀課文,同桌說說課文中出現了哪幾個人物,主要講他們之間的什麼事情。

三、品讀體驗

1.出示自學提示:

(1)在“我”拿出鈔票前後,託德的態度有什麼不同?

(2)老闆看到鈔票後又是怎樣的態度?

(3)從他們倆的態度,你體會到他們倆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學生分組討論學習

2.彙報討論結果,相機理解重點語句。

(1)“啊,是嗎?哼,當然我也料到了你沒有帶零錢。我看像你這樣的闊人是隻會帶大票子的。”(這話說得很刻薄,充滿了歧視與輕蔑。“料到了你沒有帶零錢……只會帶大票子”,說的是反話,意即你根本沒有錢,挖苦、諷刺至極。透過這句話,一個藐視窮人,在窮人面前傲慢無禮的形象躍然紙上。)

(2)“他微笑着接了過去,那種笑容是遍佈滿臉的……滿是蛆蟲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作家用誇張和辛辣的筆墨,先寫託德見錢後的笑容,笑容遍佈滿臉,裏面還有“紋”──折紋、皺紋、螺旋紋。一個見錢眼開的傢伙,託德見是大錢後的笑容,牢牢地凝結起來,像一片一片的熔岩。這“凝結起來的笑容裏”有難堪,有窘迫,更多的還是對錢的貪戀,可能託德從未見過這麼大的鈔票,已呆若木雞,不知所措。)

馬克·吐溫先生不愧爲語言大師,簡單幾筆,則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了託德這個勢利的拜金主義者令人作嘔的醜態。

(3)“您說得很對,先生,您說得很對。您請稍等一會兒──我送您出去,先生。好吧──再見,先生,再見。”(此時站在老闆面前的是位百萬富翁,見錢眼開的老闆已語無倫次,極盡奉承之能事,反反覆覆,囉囉唆唆,透過這言語,不難看出老闆那副奴才相。)

3.請孩子們再看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作者受到的待遇怎樣?爲什麼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

四、鞏固延伸

作者通過了哪些描寫,用了什麼寫作方法來把文中的人物形象寫得如此鮮明?

(語言、動作、神態的前後對比,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課堂作業:

1.看《百萬英磅》全文。

2.照課文的寫作方法進行一次人物描寫。

板書設計金錢的魔力

老闆:見錢眼開、金錢的努力

託德:以貌取人、刻薄世故

教學反思

通過學習,學生能感情朗讀課文,把握託德、老闆的性格特點;瞭解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的前後對比,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基本讀懂課文,感受作者對童年的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

從作者憶童年生活的幾個片斷中體會童趣,感受作者的懷念之情。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最後兩段。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準備

1.教師多媒體課件

2.同學收集作者的相關信息

教學過程

(一)歌曲激情,解釋課題

1.上課前,咱們先一起來聽一支歌,會唱的跟着一起唱,認真聽注意歌詞。(課件播放歌曲:《童年》)

2.誰能說說歌詞都寫了什麼?(生自由說,師板書題目)

3.這個題目與俺們平時學過的課文題目有何不同?(題目的三個詞語中間有兩個間隔符號)。

老師讀題目,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感受一下,在你的腦海中浮現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在溫暖的冬陽下,一羣駱駝隊從遠處走來,駝鈴聲悅耳動聽,童年的“俺”站在旁邊靜靜地看着。)

這個題目把三種事物編織在一起,充溢詩情畫意,會令俺們發生許多遐想。每個人都有美好的童年,童年發生的事往往充溢稚趣,又很有意思,它們像一顆顆閃亮的珍珠收藏在俺們的記憶裏,今天就讓俺們和作者一起回憶他那充溢稚氣的童年往事吧,齊讀課題。

(二)交流信息,簡介作者與背景

1.全班交流課前收集的相關信息。

2.教師總結,出示:

“冬陽下的駱駝隊”是作者林海音女士童年記憶最深刻的一個畫面。林海音是俺國現代著名作家。她原籍臺灣,1918年出生於日本,童年時隨家長回國住在北京城南,1948年舉家遷回臺灣。林海音女士根據在北京生活的點點滴滴寫成了《城南舊事》一書,深受讀者喜愛。《冬陽?童年?駱駝隊》一文正是《城南舊事》這本書的序言。

(三)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1.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課件出示):

①藉助文中注音和工具書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②考慮:

課文以什麼順序記敘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作者回憶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幾個片斷,分別在課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2.全班彙報、交流(教師及時板書)

①注意指導同學區分文中兩個“嚼”字的不同讀音。

②課文以季節的推移爲順序記敘了作者的童年生活。作者回憶了童年生活中的這幾個片斷:先講冬天“俺”看駱駝咀嚼(4自然段);再講了“俺”關於駱駝系鈴鐺的想象(5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五年級語文下冊第四組教案

課 題 14 再見了,親人設計

第二課時

課 題 16 橋設計

第二課時

一、抓住言行,研讀體會

1、指名讀第七到第二十三自然段,找出描寫老漢動作、神態、語言的句子,仔細讀一讀,然後再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感受。

2、課堂交流,教師隨機指導。

(1)出示句子:“老漢清瘦的臉上淌着雨水。他不說話,盯着亂哄哄的人們。他像一座大山。”

①老漢“不說話”,卻使人們停住了腳步,不再瘋一樣地擁上木橋。老漢真是“一座山”嗎?爲什麼?

老漢先村民到來到木橋前,卻沒有奪路而逃生,真是一個爲村着想,爲民着想的好書記,怪不得他受人“擁戴”,老漢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

②聯繫上下文,理解:擁戴。老漢爲什麼會受村民“擁戴”呢?想象老村書爲村着想,爲民着想的事例。

③指導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2)出示句子:“老漢突然衝上前,從隊伍裏揪出一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①比較句子:

◇老漢突然衝上前,從隊伍裏揪出一個小夥子,吼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兇得像只豹子。

◇老漢突然跑上前,從隊伍里拉出一個小夥子,叫道:“你還算是個黨員嗎?排到後面去!”老漢兇得很。

“衝、揪、吼、像只豹子”寫出了什麼?(動作果斷,不容置疑。)

②老漢明知道這是自己的兒子,是自己生命的後代,爲什麼還一定要小夥子排到最後去?這是一個怎麼樣的老漢?(堅持原則,秉公辦事,不殉私情,捨己爲人)

③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3)出示句子:“老漢似乎要喊什麼,猛然間,一個浪頭也吞沒了他。”

①老漢如果能喊,要喊的是什麼?寫下來。

交流朗讀學生所寫的句子。

②這是一位怎麼的老漢?

老漢是村支書記,也是一位父親,他血氣方鋼,他也充滿父愛。但是,當個人與大家的利益相沖突時,他毅然選擇的是“先人後己”!所以,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想說的太多太多……

3、再讀加深感受:再選擇第七到二十三自然段中令你最感動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

二、啓發想象,體驗感悟

1、洪水退了,村民們得救了。但老漢卻與自己的兒子卻永遠離開了自己的親人。齊讀最後四自然段。

2、同學們,老漢犧牲後,村民們會怎麼做,怎麼說?想象當時的一個場景,以不同的身份,寫個片斷。參考題目:

爺爺,我們想您!

老支書,慢走!

揮淚送別老支書!

我們永遠紀念您!

洪水退後……

四、領悟寫法,激發情感

1、自由朗讀全文,想想課文在表達方式上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根據學生的理解和領悟,隨機指導學生在課文中發現。

(1)巧妙的設置懸念。討論:課文爲什麼最後才交代老漢與小夥子的關係?

(2)用環境描寫烘托緊張的氣氛,突出人物形象。

(3)語言簡練,語句簡短。

……

五、作業

1、摘錄課文中有特色的句子。

2、排演課本劇。

課 題 17 夢想的力量設計

教學目標1、通讀課文,瞭解瑞恩的夢想和他爲實現夢想而做出的努力,體會瑞恩爲他人着想的美好心靈

2、能從課文的具體描寫中體會到“夢想的力量”,感受人們對非洲人民的同情和愛,能畫出有關的語句,並用自己的話說說。

3、認識本課6個生字,摘錄瑞恩說的話。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課前準備 蒐集資料瞭解非洲缺水的狀況

課 時1

教學過程 一、“夢想”的質疑

1、出示課題:夢想的力量

2、讀了課題,有什麼想知道的?

根據學生的質疑,教師要梳理歸納:

(1)誰的夢想?

(2)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樣的夢想?

(3)夢想是怎麼實現的?

(4)這個夢想究竟有什麼力量?

二、“夢想”是什麼

1、自由讀課文,自學生字,讀通課文。

2、嘗試理解“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樣的夢想?”

(1)默讀課文,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

◇“我要給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讓他們又幹淨的水喝。”

◇“他們不應該過這樣的生活……我一定要爲他們挖一口井。”

◇“我想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2)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3)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寫了一個怎樣的夢想?”

瑞恩的夢想在不斷地變大,從挖一口井到要讓非洲的每一個人都能喝上潔淨的水。

三、“夢想”怎樣實現的

1、默讀課文,思考:瑞恩的夢想是怎樣變成現實的?

2、學生自由討論,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意見,進一步深入理解。

(1)瑞恩爲攢夠這七十塊錢,做了很多額外的家務活。

①在課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務活的句段,大聲朗讀。

“瑞恩的第一項工作是爲地毯吸塵……瑞恩把得到的錢,都放進了那個餅乾盒裏。”

②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瑞恩還是一個孩子,是什麼使他放棄玩耍的機會,做那麼多的家務活。當時瑞恩心裏會怎麼想的?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段話。

(2)瑞恩的同情心感動了很多人,得到了同學、老師和其他很多人的支持。

①在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段。

◇“一週以後,瑞恩受到了一張25元的支票……瑞恩籌齊了大一口井的錢。”

◇“瑞恩的老師沒想到……是瑞恩和同學們更非洲的孩子們通上了信。”

②當人們在報刊、雜誌、電視電臺中聽到瑞恩的故事後,他們會怎麼想的?

③有感情地朗讀這兩段話。

3、再次默讀課文,深入地思考:是什麼是瑞恩的夢想成真?

實現夢想不僅僅是錢,更是人們的同情心和愛心。

四、“夢想”的力量

1、默讀課文,思考:瑞恩的夢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2、課堂交流。

(1)打好了瑞恩的第一口井。

①朗讀課文第14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

②當瑞恩來到非洲後,站在“瑞恩的井”邊時,他會像些什麼?

③瑞恩和他的父母爲什麼而激動?爲什麼而幸福地流淚?

④有感情地朗讀句子“是啊,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

(2)“瑞恩的井”基金會成立,已經爲非洲打了30口井。

3、討論:你還認爲“夢想的力量”大在哪裏?

夢想的力量,能夠喚起人們的愛心,能夠爲非洲人民帶來生存的希望,能夠爲非洲建設作出貢獻。

五、作業

1、摘錄瑞恩說的話。

2、瑞恩滿懷希望的去募捐,當他得知七十塊錢只夠買一個水泵時,幼稚的他並沒有失望,他只是興奮地說:“那我再多幹些活掙更多的錢吧!”雖然這非常非常難,但瑞恩依然執着地做着。他的執着感動了媽媽的一位朋友。她決定幫幫這個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他把瑞恩的事寫成了。

如果你就是媽媽的朋友,你會在中寫些什麼呢?請結合上下文,結合自己的感受,寫一段話。參考題目:《執着的瑞恩》、《瑞恩的夢想》、《瑞恩的井》……也可以自己命題。

課 題 口語交際四 感動設計

教學目標1、圍繞“感動”這個話題,訴說故事,暢談想法,感動心靈。

2、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敢於表達自己的想法的習慣,做到表達時有條理、有感情;在聽他人說話要認真,有耐心。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課前準備 1、公益廣告片段;劉翔的圖片;音樂《丹頂鶴的故事》;

2、蒐集古今中外讓自己感動的故事。

課 時1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入,交流感受

1、播放電視廣告。配音:每天晚上,年輕的媽媽打好熱騰騰的水,給年邁的老奶奶洗腳。她日復一日不變的行爲,溫暖了奶奶蒼老的心靈。她不知道,無意中,她教會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2、看了這則公益廣告,你有什麼感受?

二、開拓視野,感受“感動”

像電視廣告中這樣的令人感動的故事還有許多許多。古代歷史上就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請同學們來說說這些故事。

1、講古代感動的故事。如黃香溫席、孔融讓梨……

2、隨機設問:你爲什麼而感動?

3、不僅我國古代有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這樣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層出不窮。小組說說感動的故事。推選其中說得最好的一位同學來講講。

4、不僅有許多感動的故事,我們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動的圖片或音樂。

5、配樂引出《丹頂鶴的故事》:有一個女孩,她從小就愛養丹頂鶴,在她大學畢業以後,她仍回到她養鶴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爲了救那隻受傷的丹頂鶴,卻滑進了沼澤地,就再也沒有上來。(音樂響起)

6、聽了這個故事和音樂,你有什麼感受?

7、出示劉翔的圖片。這是誰?你喜歡他嗎?說說他的故事。

再聽劉翔獲冠時響起的國歌聲。同學們,當我們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臘雅典,重溫那激動人心的一刻,你感動嗎?爲什麼?

8、小結:感動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因爲我們善良,所以我們學會了感動,學會了感恩。

三、互動交流,重溫“感動”:

1、同學們,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經歷過讓自己感動的事呢?

指名說話。

一位同學說完後,請其他同學當記者,現場進行“答記者問”。引導學生說最感動的地方,說清感動的原因。

2、組織小組進行“感動20xx”比賽活動(根據上課時間自由調整),評選出最讓人感動的小故事。引導學生擬定評選條件:把感動的事件說清楚,說具體;表達時口齒清楚,聲音響亮。

3、開展活動。在音樂《感恩的心》中結束。

課 題 習作四 感動設計

教學目標1、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選一件令人感動的小事記下來。內容要具體,語句要通順,感情要真實。

2、能把一件事的來龍去脈交代清楚,力爭寫得具體、生動。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課前準備 例文一篇

課 時2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例文:

1、怎麼樣才能把一件感動的事寫具體呢?

出示例文《感動的心》

(1)自由讀故事,劃出讓自己感動的地方。

(2)交流:課文是怎麼把這些感動的地方寫具體的?

夜,深了,端茶、喂水還在進行着,瘋女人還在不停地說着。忽然,她對着一位二十多歲的乘務員叫了一聲“媽媽”,那位乘務員居然毫不猶豫地答應着,就是這一聲“哎”,卻深深地感動了一個神經不正常人,它讓一個瘋女人說出了一聲久違了的“謝謝”。 X b1.c

爲什麼用上“居然”?去掉行嗎?爲什麼?

(3)再讀,哪些句子寫得特別有感情,劃下來,有感情地進行朗讀。

(4)交流朗讀,小結:抓住故事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來具體描寫,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就能把寫具體。

二、指導寫作

1、選擇自己最感動的故事的片斷,寫下來。

2、交流寫作:請學生把自己寫的片斷展示出來,讀後,請同學評一評,哪裏寫得好?哪裏還可以改進?

3、按方法小組評改。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完成習作:

1、把這篇全部寫下來。題目自定。

2、教師巡迴指導。

二、講評習作:

1、指名讀,說說寫得好的地方,再提出修改意見。

2、獨立修改。

附:例文

感動心靈

今年七月,我到北京參加第三屆全國“少年之星”創新作文大賽頒獎大會,在返程的北京西站——重慶T9次列車13號車廂上,發生了驚人的一幕。

像晴天霹靂,一個瘋女人攪亂了旅客們的興致。

她一上車就說個不停,開始,人們似乎沒有察覺到她的反常,不一會兒,就發現她是一個神經不正常的人。有人報告了列車長,列車長帶着兩名乘務員立即來到了13車廂,並在13車廂的旅客中找到了一位醫生,那位醫生很樂意地爲這位病人看病,並將自己隨身帶的安定藥給那位病人服下。

爲了照顧好這位瘋女人,列車長決定,派兩名乘務員日夜守護在她身邊,以確保病人和乘客的安全,那位醫生也把自己的下鋪讓給了那位病人,自己就睡在那位病人的中鋪,以便隨時照顧她。

就這樣,乘務員、醫生、乘客他們並沒有嫌棄那位瘋子,而是用愛心演繹了一段人間真情。

列車長和乘客們開始爲這位瘋女人的命運擔憂起來,她是哪裏人?家在哪裏?爲什麼沒有人護送?列車長說:“從她的行李中沒有找到可以證明她身份的證件,她既然上了我們的這次列車,我們就要對她負責,保證安全地把她送到重慶站,然後再想辦法聯繫家人。”

乘務員輪流照看着這位瘋子女人,他們既要耐心地聽她說個不停,又要防備她對乘客的傷害,列車每到一站,乘務員都要特別小心,將她緊緊地拉住,以防她下車跑了。一位乘務員阿姨說:“我當了二十幾年乘務員,遇到這種特殊的旅客還是第一次,我們要盡力照顧好她。”他們爲她買來了方便麪、麪包等。

乘務員們的愛心深深地感動着乘客們,幾位好心的乘客也毫不猶豫地加入到看護那位瘋女人的隊伍中,他們有意地去和她說話,然後給她東西吃,給她水喝。在他們愛的呵護下,那瘋女人似乎有一些清醒了,她說她叫穆仕晴,三十三歲,在北京做清潔工,家在貴州, 其它什麼都不知道了。

夜,深了,端茶、喂水還在進行着,瘋女人還在不停地說着。忽然,她對着一位二十多歲的乘務員叫了一聲“媽媽”,那位乘務員居然毫不猶豫地答應着,就是這一聲“哎”,卻深深地感動了一個神經不正常人,它讓一個瘋女人說出了一聲久違了的“謝謝”。

愛是多麼偉大,她可以讓沒有正常思維的人心靈感動。

用愛撫平寒冷的心扉,讓心靈去感動心靈,使黑暗的世界打開一扇光明的大門。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文,瞭解生字,正確讀“逝、隆、頓、轉瞬即逝、善良淳厚這幾個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瞭解詩歌的表達方式。

3、使學生知道微笑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與人之間應當和諧相處。

教學重點:

瞭解詩歌的表達方式

教學難點:

使學生知道微笑在我們生活中的作用,知道人與人之間應當和諧相處。

教學準備:

多媒體、錄音帶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教學活動

學生學習活動

情境導入

1、教師播放錄音帶《歌聲與微笑》。

2、聽了歌曲你有什麼樣的感受?

聽歌說感受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師播放錄音,提要求:

(1)本文爲什麼以《微笑》爲主題?

(2)課文中幾次提到微笑?

再讀課文

教師指導學生談自己的感受。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相似的關鍵語句,啓發學生聯繫實際談對文中詩人爲什麼把微笑比喻成”的身份證“的理解?

文章前五個自然段,都是提到微笑給我們生活中帶來的美好與幸福,讓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有時一個微笑就以足矣!第六自然段作者筆鋒一轉,提示我們”我忘記對你微笑,你能否給我一個微笑?“這應該是本文中的經典,告誡我們彼此之間要相互理解,和諧相處。

學生自由朗讀,詩人爲什麼把微笑比喻成”的身份證“?你是怎樣理解?

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談談自己的看法。

拓展延伸暢所欲言

你經常把微笑送給別人嗎?你曾感激的接受過別人的微笑嗎?

學生聯繫實際談經歷。

學生把談到的實際生活中的感受寫下來。

作業設計

有感情的朗讀並背誦課文。

在實際生活中體會感受微笑的重要意義,並隨時記錄下來。

板書設計

微笑

花費很少,價值卻很高

時間很短,留下美好回憶

無論窮富,都需要微笑

巨大的作用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5

教學目標:

1。體味詩的意境之美

2。詩意的多解性

3。理解作者寄寓於詩中的情感及人生哲理

4。詩人的形象

 教學過程:

導語:山水詩是中國古代詩歌花園中的一朵奇葩,《滁州西澗》就是山水詩中的名篇,也是韋應物七言詩中少有的佳作。詩作不僅描繪了美麗的自然之景,也寄託了詩人的情感,闡發了人生哲理。

一、文學常識

1。山水詩:山水詩,是指描寫山水風景的詩。產生於魏晉時期,興盛於唐朝。詩人通過描寫山水,表達思想情感,寄託政治理想,闡發人生哲理。

2。韋應物:唐代詩人,因做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

二、讀

語速,語調,節奏

三、釋題,背景

詩人時任滁州刺史。詩人眼見唐朝政治日漸腐敗,想要改革又無力迴天。因此,常有歸隱之心。

 四、賞析

1。獨:獨自。表現了作者怎樣怎樣的心緒? ——無人相伴,只能獨自一人徘徊在西澗邊上,表現了作者孤獨彷徨的心緒。

2。憐:憐愛,愛惜。幽草:幽深的草叢。這是從哪個角度寫的景物? ——視覺角度。草叢幽深,色彩清麗。靜景。

3。深樹:樹陰深處。這句詩告訴們,除了幽草之外,西澗邊還有哪些事物? ——這句詩告訴我們,西澗邊上不僅有幽深的草叢,更有高大茂密的樹木。

4。第二句是從哪個角度描寫的景物? ——是從聽覺的角度寫的景物,是動景。黃鸝隱藏於茂密的樹陰中,只聞其聲,不見其形。

5。詩的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流露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這兩句詩一寫靜,一寫動,一個從視覺的角度描繪了清麗的色彩,一個從聽覺角度摹了清脆的鳥鳴,兩句詩相得益彰,相映成趣,流露了詩人恬淡的胸懷。

6。春潮:春季因冰雪融化或降雨而產生的江河水位上漲的現象。按道理,應是有了春雨,纔有春潮,應該是“雨帶春潮”,可詩人卻說“春潮帶雨”,這是爲什麼?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這是詩人的主觀感受。春潮是如此的急速,彷彿春雨都是由它裹挾而來。這樣寫就形象地表現了春潮的速度與力量。

7。這句詩中的“晚”字點出了作者獨遊西澗的時間,另一方面也增強了西澗環境的幽靜感。

8。野:野外,郊外。渡:渡口。自:自在,隨意。橫:成橫狀,橫着。最後這句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圖? ——最後這一句詩,用“野”“無人”,寫出了一片荒涼之意。系在岸邊的渡船上也沒有人影,一個“自”字描繪出渡船在春潮春雨中自在橫斜的情景,有一種自然的美感。詩中最重要的一個字就“自”字,舟“自”橫,幽草又何嘗不是“自”生,黃鸝鳥又何嘗不是“自”鳴,春水又何嘗不是“自”來?詩歌尤其詩的最後兩句,爲我們營造了一個清幽靜寂的意境,表現了詩人恬淡自適(如那葉任意橫斜的小船)的意趣。

9。意境:境,就是環境,意,就是情感。詩人通過描寫環境(景物),來表達一種思想情感,這種帶有濃郁的詩人主觀思想情感的“境”,就叫“意境”。“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讀了這首詩,我們的心頭是不是涌起了陣陣涼意?國爲它爲我們營造了一種蒼涼的意境,表達詩人的淒涼、孤獨、寂寞之感;“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讀了這句詩,你是不是感覺胸懷無限開闊?因爲它爲我們營造了壯闊豪邁的意境,表達了詩人胸懷天下席捲宇宙的`雄心壯志。

10。詩意:有爭議。比較常見的說法是,詩人對唐朝中期的政治腐敗非常不滿,但又無力改革,因爲官職太小。他覺得自己不在其位,不得其用。這正像那隻在春潮中橫斜的小船:按說春潮來臨,渡口的船隻應忙碌起來,但因這隻船在郊外,無人擺渡,閒置起來。詩人自己雖任刺史,但也因官職小,無所作爲,因此,詩中蘊含着詩人不在其們不得其用的憂傷。

11。讀了這首詩,你看到了一位怎樣的詩人?——他在幽閒地漫步在西澗邊上,雖然春雨襲來,他仍然不慌不忙。草自生,鳥自鳴,雨自下,水自流,舟自橫,人——詩人,自在。但是,在這自由在外表下,我們看到了一顆爲國事而憂傷的心。

小結:

寫作特色

1。寫景如畫,閒遠疏淡,清麗幽美,意境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6

設計說明

布魯納說:“獲得的知識,如果沒有完美的結構把它們連在一起,那是一種多半會被遺忘的知識。”因此,本方案着眼於整體,聯繫上下文,採用變序教學法,從結尾段中的中心句入手,以“疑”爲線索,以“思”爲核心,精心地設計“引疑—質疑—析疑—解疑”的教學思路,努力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積極探究中獲得思想啓迪,提高語文素養。帶着問題去讀,去思考,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蒐集整理《鳥的天堂》的相關資料,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蒐集巴金的資料和與“鳥的天堂”有關的文字資料及圖片。

課時安排:2課時。

五年級語文《鳥的天堂》一等獎教案,不愧是名師,學生都不想下課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題引趣

1.(播放多媒體課件“百鳥朝鳳”音樂。)提問:同學們,你們聽到了什麼?誰來談一談?

2.導入:同學們很有想象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和鳥有關的文章。(板書:鳥的天堂)

設計意圖:以樂曲引入新課,調動學生的多重感官參與到學習中來,從而讓學生把聽到的與想到的結合起來,加深印象,自然引出課文題目,爲下個環節做好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新詞,在不明白的地方打上問號。

2.檢查反饋。

(1)學習字詞。出示會認字:槳、樁、暇。

①指名認讀,讀準三拼音節“槳”,翹舌音“樁”。

②理解詞語:船槳、應接不暇。

“船槳”可結合圖片或實物來理解;“應接不暇”可結合生活實際來理解。

(2)談談對“鳥的天堂”的認識。

(3)個別讀課文,通過讀文檢查預習情況,師生交流有關資料。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知,解決文中生字、新詞,爲下面深入學習課文打下基礎。

三、再讀課文,理清結構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思考:(1)“鳥的天堂”指的是什麼?作者去了幾次?看到的景象有何不同?(2)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

①自己讀一讀,畫一畫,想一想。

②同桌討論,重點討論“爲什麼”。

2.檢查反饋:

(1)“榕樹”和“鳥”這兩部分,喜歡哪部分就讀哪部分,把特別喜歡的語句畫下來,在旁邊寫上批註。

(2)讀文理清層次:

第一部分(第1~9自然段):寫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時近看大榕樹的情景。

第二部分(第10~14自然段):寫作者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時看到羣鳥歡騰的景象。

(板書:第一次大榕樹;第二次羣鳥)

設計意圖:再讀課文,讓學生深入思考,進一步熟知文章內容,在此基礎上,理清文章結構,爲下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四、通讀課文,感受情趣

1.輕聲讀課文,朗讀時要注意讀出榕樹的靜態美和百鳥齊飛的動態美。

2.談一談: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爲了讓學生對課文有更深刻的認識和體驗,爲下面疑難問題的解決埋下伏筆。

五、教師示範,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本課會寫字。

2.教師選擇難寫字範寫。

暇:右部右邊上面不是“口”。

拋:“”要托住“力”。

3.學生隨教師書空。

4.互相評價,找出寫字的優缺點。

5.學生練寫其他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指導學生寫好漢字,是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寫字教學是小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小學教學的始終。培養學生的書寫興趣,培養學生在寫字時的注意力、觀察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等,這些都非常重要。

五年級語文《鳥的天堂》一等獎教案,不愧是名師,學生都不想下課

第二課時

一、回顧導入,設疑啓思

1.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想一想作者最深的感受是什麼。請同學們快速讀文,用書上的一句話說一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

2.導入:爲什麼第一個“鳥的天堂”要加引號,而第二個“鳥的天堂”卻不加引號呢?爲什麼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讓我們再次閱讀,展開想象的翅膀,一起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設計意圖:從中心句入手,引導學生質疑問難,突出重點,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質疑解疑成爲理解內化的學習過程。

二、精讀理解,體會情感

1.自由朗讀課文,仔細品讀描寫大榕樹的語句,邊讀邊想象畫面。

全班交流:

(1)作者在課文中是怎樣描寫榕樹的呢?你讀懂了寫榕樹的哪些詞語或句子?(相機板書:幹、枝、根、葉、不可計數)“不可計數”是什麼意思?(生介紹大榕樹的有關資料)(師隨機板書:枝上生根)

(2)(出示多媒體課件:榕樹近景。指名上臺指出圖中榕樹枝、根、葉的位置。)寫榕樹的“大”,除了這兩處還有什麼地方呢?(榕樹正值茂盛的時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給我們看。)看着這株榕樹,作者不禁發出了怎樣的讚歎?(這美麗的南國的樹!)作者讚美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美麗的大自然,我們應該帶着什麼樣的感情讀這句話?(師隨機板書:直垂地上充滿生機)

①重點讀課文第8自然段,思考:最能突出榕樹茂盛的句子是什麼?作者是怎樣描寫綠葉的?

②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了解榕樹的特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技巧。抓住“似乎”“新的生命在顫動”進行啓發想象,體會作者的喜愛之情。

③圍繞描寫榕樹枝幹多、葉子密的相關語句,啓發學生聯繫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

(3)作者通過描寫榕樹的枝、幹、根、葉,寫出了榕樹大和茂盛的特點,寫出了榕樹那靜靜的樣子,作者主要用了什麼描寫方法?(靜態描寫)讓讀者感受到了作者心中涌動的對榕樹的熱愛、引導學生了解

讚美之情,讓我們帶着這樣的感情什麼是靜態描寫。

來讀讀這部分內容吧!

2.看着這株美麗奇特的大榕樹,朋友說這裏是“鳥的天堂”,作者聽了有什麼感受?(“鳥的天堂”裏沒有一隻鳥,我不禁這樣想。)可是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時他又有什麼感受?(我感到一點兒留戀。)作者的感受怎麼會有這樣的變化?爲什麼兩次看到的景象如此不同?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找到相關的語句畫一畫,並在旁邊寫上批註。(教師巡視並指導。)

全班交流:

(1)爲什麼說“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這個問題現在大家明白了嗎?誰來談一談。(作者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在傍晚,那時鳥兒都休息了。而作者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在早晨,鳥兒都出來活動了。)作者又是怎樣寫鳥的,課文哪幾處具體寫了鳥?看看你最喜歡寫鳥的哪句話。(師相機板書:“叫”“飛”“撲”)從這幾個寫鳥的動詞來看,你們覺得鳥兒怎麼樣?

(2)和榕樹比較,作者對鳥兒採取了什麼描寫方法?(動態描寫)作者抓住鳥

引導學生了解什麼是動態描寫。

兒活潑好動的特點,主要從聲音、位置的變化和動作等方面進行動態描寫。

①“應接不暇”是什麼意思?練習用這個詞語說話,體會羣鳥紛飛的景象。請同學們欣賞這部分內容的課件。(播放多媒體課件:羣鳥在大榕樹上紛飛歡鬧。)

②看了這段視頻,你們有什麼感受?(這個地方真是鳥兒幸福生活的樂園。)這就是第二個“鳥的天堂”的含義。那爲什麼作者在第一個“鳥的天堂”上加引號?(第一個“鳥的天堂”特指那株被人們稱作“鳥的天堂”的茂盛的大榕樹。)

(3)看來同學們和作者一樣深深地愛上了這裏,讓我們帶着肯定和讚美的感情讀讀最後這句話。把這句話放在課文結尾有什麼作用?同學們還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體會到作者在課文中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樣表達的?

3.小結:這一靜一動,互相映襯,突出了“鳥的天堂”的美好,充分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住重點問題理解課文內容,同時滲透“邊讀邊想象”的學習方法;藉助現代化的電教手段,真實地再現了衆鳥紛飛的壯觀景象,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從而加深了對內容的理解,激發了學習興趣。

三、熟讀課文,體會寫法

1.自由讀課文第一、二部分有關內容,比較兩個部分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二部分有關語句,嘗試用靜態描寫、動態描寫的方法描寫一處景物。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欣賞作者遣詞造句的藝術技巧,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進行小練筆,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1.快速默讀課文。

(1)思考:“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這句話的意思。

(2)討論:這茂盛的大榕樹爲什麼會成爲鳥的天堂?

2.反饋交流:

(1)第一個“鳥的天堂”指的是這棵大榕樹,是特指,所以加引號;第二個“鳥的天堂”指的是真真正正的鳥的天堂,所以不加引號。

(2)榕樹爲鳥類提供了生存空間,當地的居民愛鳥、護鳥。同時鳥的糞便成爲榕樹生長的肥料,使這棵榕樹長得愈加繁茂。鳥兒在這裏棲息繁衍,過着幸福的生活,所以說這裏是鳥的天堂。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那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

4.觀看《鳥的天堂》完整的多媒體課件,結合課文內容和自己查找的資料,請你以導遊或小鳥的身份,向遊人介紹這裏的風景。

5.推薦閱讀:出示課後閱讀鏈接的內容。

(1)再次瞭解作者巴金,閱讀《築渝道上》的片段。

(2)感受巴金對大地、大自然的熱愛,對生命的熱愛之情。

(3)齊讀課後的閱讀鏈接的內容,讀出情感。

(4)佈置閱讀任務,蒐集《築渝道上》這篇文章,認真閱讀,有能力的加上讀書批註。

設計意圖:播放課件給學生以直觀的感受,再回到文章中去感悟語言,並結合自己蒐集的一些資料編寫導遊詞,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綜合整理和寫作能力。提出背誦的要求,有助於提高學生的語言積累能力。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失重、心馳神往、廣袤無垠、嶙峋”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文章主要內容,理清文章思路,瞭解人類登月的知識。

3.理解人類首次登月的偉大的意義,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教學重難點:

理解人類首次登月的偉大的意義,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培養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人類一直夢想着能夠登上月球,現在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月球之旅》,看看作者是怎樣記敘這一真實歷程的。(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讀課文的情況。

2.詞語的讀音和寫法指導。

三、自由讀文,理清記敘順序,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思考:登月分幾個階段,用自己的話概括每階段的要點。

2.指名複述登月過程中的幾個階段。教師根據學生複述,板書其要點。

3.登月的全過程有三個階段:

(1)飛船升空;

(2)登月成功;

(3)勝利返航。

明確:按事情發展的時間順序,將有關表示時間的短語在書上圈點。

四、研讀賞析,激發興趣,品味語言特色

1.自主學習。

教師指導學生質疑並共同探究,深入體會。

(1)宇航員從月球到返航經歷了多長時間?宇航員是怎樣生活的?

(2)宇航員登月後做了哪些事?人類登月有什麼意義?

(3)課文在表達上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請舉例說明。

2.合作探究:

對以上問題,小組研討並在教師指導下達成共識:

(1)人類第一次踏上月球來回經歷76千米,歷時95個小時。失重狀態下吃飯和睡覺很有趣和特別。

(2)宇航員登月採集月壤和月岩樣品,拍攝了許多照片。“阿波羅”登月計劃成功,使人類的夢想變成了現實,人類開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現代科學技術已經達到向外層空間發展的水平。這既是人類巨大的飛躍,也是人類邁出的第一步。

(3)語言方面:恰當的描述,用數字說明,敘述中有議論。

3.拓展延伸,聯想和想象。

可以啓發學生思考,讓學生看插圖,引導想象。

(1)科學家爲什麼要蒐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2)假如你駕駛着宇宙飛船登月,你有什麼感受?你會做些什麼?展開想象,寫一篇小短文。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8

教材說明

〔解題〕

“滴水穿石的啓示”是一個偏正詞組。中心詞是“啓示”。“啓示”是受某種事物的觸發,引起聯想或有所領悟。本文用《滴水穿石的啓示》作題目,表明本文是議論文,人們引起的聯想或領悟是由滴水穿石現象引起的。“滴水穿石”,即水滴經久不息地滴落在堅硬的石頭上,最終把石頭穿透。這是大自然中常有的現象。本文介紹這種現象,並列舉事例,論證這個現象給人們的啓示,即做事應該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美好的理想。

〔結構分析〕

本文的結構是提出論點———擺出事例進行論證———得出結論。可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提出論點。文章從安徽廣德太極洞內的滴水穿石現象,引出本文論點: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就會使事業成功。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擺出事例進行論證。文章採用例證法論證本文論點,例舉了李時珍、愛迪生、齊白石3位中外名人的故事,論證本文論點的正確性。

第三部分(第4自然段),得出結論。由分析天上雨水不能穿石的原因入手,從反面證明論點正確。進而歸納出本文的結論,迴應了開頭。

〔語意理解〕

“水滴鍥而不捨,日雕月琢,終於滴穿了這塊石頭,使之成爲今天太極洞內的一大奇觀。”

這句說明太極洞中石頭上圓洞的形成原因。“鍥而不捨”,雕刻一件東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恆心,有毅力。“日雕月琢”,每日每月都在雕琢,比喻長時間不間斷地做一件事情。“鍥而不捨”和“日雕月琢”是滴水穿石的原因。水滴中含有一定的化學元素,滴落石面,能引起些微化學反應,再加上重力的衝撞,日久天長,就可能使石頭出現圓坑或圓洞。“太極洞”,指安徽廣德的太極洞,是道家修煉的場所。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所以能把石頭滴穿。如果我們也能像水滴那樣,還有什麼事情做不成呢?”

這句講的是滴水穿石現象給人們的啓示,點明瞭課題,也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論點: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就能做成任何事情。第1句分析滴水穿石的原因:第一要目標專一,就是關注一個目標,不分散注意力,這樣獲取成功的機率就大。這是從目標選擇策略上講的。第二,持之以恆,就是長久地堅持下去,有毅力,有恆心。這樣,“咬定青山不放鬆”,一個勁兒地堅持做下去,一定能贏得勝利。這是從工作態度與人的品格上講的。第2句是反問句,指出滴水穿石啓示了人們,只有具備滴水穿石精神,才能做好任何事情。

“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業的人,在前進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這種‘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塊塊‘頑石’,最終取得成功的嗎?”

這個反問句是對前面三個事例的總結,指出,全世界一切成功人士,都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古今中外”,指包括一切時間,一切空間。“滴水穿石的精神”,就是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精神。“滴穿”指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工作過程。“頑石”,堅硬的石頭,這裏比喻艱苦的工作或事業,許多工作或事業都十分有難度,不是輕而易舉能幹好的,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與代價。要獲取工作的成效與事業的成功,就必須有“滴水穿石”的精神。前文例舉愛迪生的事例中,提到“孜孜不倦”和“專利”。“孜孜不倦”,形容勤勉,不知疲倦。“專利”,法律保障創造發明者在一定時期內由於創造發明而獨自享有的利益。在例舉齊白石的事例中,提到“揮毫”“條幅”和“爐火純青”。“揮毫”指用毛筆寫字或畫畫。動物身上細長而尖的毛叫“毫”,毛筆是用“毫”做成的,人們便用“毫”指代毛筆。“條幅”,指直掛的長條的字畫,單幅的叫單條,成組的叫屏條。“爐火純青”,相傳道家煉丹,到爐子裏的火發出純青色的火焰的時候,就算成功了。比喻學問、技術或事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地步。

〔寫作特點〕

論證過程嚴密。

作爲議論文,講究分析與論證。本文儘量減少理論分析,而強化事例論證,即採用了例證法。開頭用事例引出論點,中間舉3個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印證論點的正確性。在歸納結論前,又引反面事例,從另一角度論證論點。這樣,正面論,反面論,“事實勝於雄辯”,論點就在大量事實印證下牢牢地立了起來,讓人信服。作者之所以採用例證法,主要考慮讀者的特殊性。本文是寫給兒童讀的。少年兒童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抽象思維不強。採用例證法,兒童容易理解和接受文章的觀點。

本文例證很周密、嚴謹,舉的3個名人事例都很典型。李時珍是中國明代醫藥學家,愛迪生是美國19世紀大發明家,這兩位是歷史上的傑出人才,應“古今中外”中的“古”;齊白石是我國現代書畫家,應“古今中外”中的“今”;李時珍與齊白石是我國的名人,應“古今中外”中的“中”;愛迪生是美國的名人,應“古今中外”中的“外”。3個名人中有醫藥學家、、發明家、書畫家,概指各項事業。文章用這些事例說明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領域的傑出人士都憑“滴水穿石精神”而獲成功,進而證明了論點。

教學建議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9

【學習目的】

1、熟讀課文,瞭解故事發生的情境,能從內心批評和唾棄託德和老闆在金錢面前的醜惡嘴臉。

2、通過對描寫人物的語言的揣測,掌握託德和老闆的特點,感受課文神態描寫和語言描寫的傳神之處。

3、認知課文中的4個生字,積累有關語言。

【學前準備】

課前介紹《百萬英鎊》的故事梗概。

【課時佈置】

1課時。

【教學內容】

一、新課導入

1、談話:

感受了中國文學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形象,讓俺們再來看看外國作家筆下的人。下面這篇課文選自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土溫寫的短篇小說《百萬英鎊》。

2、瞭解故事梗概:

一個富豪之家的兩兄弟,從銀行中取出面額爲一百萬英鎊的鈔票,藉此驗證這一百萬的價值。他們選擇了身無分文的年輕人作爲實驗品。於是一個流落倫敦街頭的窮光蛋忽然之間得到了一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他的生活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變……

3、揭題:

24、金錢的魔力

二、自讀課文,暢談體會

1、靜心讀文,想想可以用哪些詞語概括老闆和託德的特點,課文的哪些描寫突出了這些特點。

(在書上作批註。)

2、交流閱讀感受:

⑴同學在四人學習小組交流,談談對兩個人物的評價。推選代表準備全班交流。

⑵派代表分別在寫有“老闆”和“託德”的題板上寫上概括性的詞語,例:

老闆:見錢眼開、金錢的奴隸……

託德:以貌取人、刻薄、世故……

3、各學習小組針對其中一個人物選取課文中一處最精彩的描寫讀一讀,談談體會。教師結合同學的交流,相機指導:

⑴關於“託德”:

①入木三分的語言描寫:

那個傢伙擺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臉,說道:“啊,是嗎?哼,當然俺也料到了你沒有帶零錢。俺看像你這樣的闊人是隻會帶大票子的。”

(抓住:“刻薄的嘴臉”,讀出“刻薄的語氣”。)

他一聽這些話,態度稍微改了一點兒,但是他仍舊有點兒擺着架子回答俺:“俺並沒有惡意……恰恰相反,俺們換得開!”

(抓住“仍舊”“擺着架子”,讀出“善變”。)

②細緻入微的神情刻畫:

他微笑着接了過去,那種笑容是遍及滿臉的,……恰像你所看到的維蘇威火山邊上那些小塊平地上凝固起來的波狀的、満是蛆蟲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你體會到什麼?是怎麼讀懂的?

(點撥:託德神情的變化:“笑容是遍及滿臉的”——“凝結”、“毫無光彩”;通過表情朗讀體會比喻的妙用。)

⑵關於“老闆”:

①動作描寫:

老闆望了一眼,吹了一聲輕快的口哨,一下子鑽進那一堆顧客拒絕接受的衣服裏,把它來回翻動,同時一直很地說着話,好像在自言自語似的:

(引導抓住:“鑽進”“來回翻動”“興奮地說着話”,想象人物的連續動作,體會人物的心情。)

②生動傳神的語言描寫(課文12~18自然段):

同學自由試讀十二自然段,談談感受。分角色朗讀。

(較快的語速,體現人物的金錢的奴隸媚態。)

4、小結、提煉:

讀了文章,託德與老闆的可恥嘴臉及性格躍然紙上,呼之欲出,這都緣於作者對人物的生動傳神的動作描寫,細緻入微的神情刻畫,入木三分的語言描寫。

三、知識延伸,引發閱讀興趣

一個富豪之家的兩兄弟,從銀行中取出面額爲一百萬英鎊的鈔票,藉此驗證這一百萬的價值。他們選擇了身無分文的年輕人作爲實驗品。於是一個流落倫敦街頭的窮光蛋忽然之間得到了一張一百萬英鎊的鈔票,他的生活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引起了他生活方式的突變……想知道故事的原文嗎?

(這段放在前面,介紹背景,協助小朋友更好地理解課文。)

1、在《百萬英鎊》這篇短篇小說中處處可尋覓到這樣的生動描寫。感興趣的同學可讀原文,進一步感受作家筆下的人物特點。

2、瞭解作者——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是美國批判實際主義文學的奠基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說大師。他經歷了美國從“自由”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其思想和創作也表示爲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失望厭世的發展階段。馬克吐溫的《鍍金時代》、《湯姆索亞歷險記》《王子與乞丐》等作品,描繪了一幅幅形象資本主義社會的幽默畫。這些作品讀來親切、自然,充溢輕鬆的幽默又蘊涵深刻的批判意義,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和喜愛。

四、作業

閱讀一篇文章,做一則讀書筆記: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

教學目標:

1.認識“姊、詭、匿、愕”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阿里山雲霧景觀美,領略課文的語言美,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瞭解阿里山的雲霧在沒有風的時候和起風的時候分別有哪些特點。

2.理解課文最後一句“給人留下了莫名的驚愕與喜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組阿里山風景圖片(其中有關阿里山雲霧的圖片最精彩),問學生:最喜歡哪一張?知道這是哪裏嗎?這是我國的阿里山的風光,今天讓我們跟着作者去領略一下阿里山的雲霧這一神奇的美景。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二、小組初讀

1.第一遍:讀通課文,讀準字音自己認爲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第二遍: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通讀課文。

3.第三遍:默讀,有什麼問題要同學幫忙解決,一會兒提出來。

4.反饋交流

三、抓住重點仔細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2、3自然段,說一說沒有風的時候,雲霧有哪些特點;起風的時候,雲霧有哪些特點。

2.小組內討論交流。

3.全班交流。

共同討論總結如下:

四、質疑解疑

1.學到這兒,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重點解決:作者爲什麼會對阿里山的雲霧產生“莫名的驚愕與喜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與作者產生共鳴。

五、總結全文

1.作者爲什麼能把阿里山的雲霧寫得如此之美?(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2.這篇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再次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六、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你還知道的哪些風景名勝,同學之間互相交流。

附: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通過了解阿里山雲霧的特點,激發學生對美麗神奇的自然景觀的熱愛。通過對課文的賞析,體會課文的語言文字美、意境美,受到美的陶冶,培養愛美情趣。課堂上,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幫助者、服務者、引導者、促進者,引導學生去自主研究與發現。教學重點是瞭解阿里山在沒有風的時候和起風的時候分別有哪些特點。教學的難點是理解課文最後一句話“給人留下了莫名的驚愕與喜悅”。教師引導學生通過讀、思、議、說和看、聽等多種形式來探究課文。在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教師適時適當給予點撥。由於課前佈置學生蒐集瞭解風景名勝等信息,課堂還組織學生進行了相互交流。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1

教學設計說明】

《貓》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是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短小,通篇不過71個單句,478個字,但內容具體,描述生動,剪裁得當,構思精巧,是一篇令人百讀不厭的優秀範文。

作者通過長期細緻的觀察,對成年貓的古怪性格及剛滿月的小貓的淘氣可愛作了細膩、生動而又逼真的描述,字裏行間流露出對貓的十分喜愛的感情。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課文的一個主要特點就是每段都緊緊圍繞總起句進行具體描述,語言精當,層次分明,上下連貫,結構嚴謹。因此,教學這篇課文就要根據其自身的特點,抓住總起句,層層深入,環環緊扣,如同剝竹筍一樣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方面的紮實訓練,以期達到“加強基礎,培養能力”的目的。

教學這篇課文,主要抓住以下三個環節:

(1)找出總起句並理解句意。

(2)課文圍繞總起句寫了哪些內容,是怎麼寫這些內容的;

(3)找出並理解重點詞、句是如何表現中心的。

這樣教學,符合閱讀教學的一般規律,即從整體入手,再到部分,使學生不僅理解課文內容,而且學到了閱讀此類課文的方法。

根據課文特點,擬定四方面的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是怎樣具體生動地描述成年貓的古怪性格和小貓的淘氣可愛,激發學生仔細觀察事物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抓住特點觀察事物的能力。

2.學習按不同內容給課文分段的方法,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段意,並歸納主要內容;學習圍繞總起句具體描述的方法。

3.分析判斷句子的正確性,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4.學會本課生字,掌握多音字:和、折;理解課後詞語的意思,會用“彼此”、“無憂無慮”造句。

本課建議安排兩教時。第一教時檢查預習,初讀課文,感知內容,劃分段落,重點講讀第一段。第二教時講讀第二段,指導背誦第四節,總結課文,有感情朗讀,小練筆(圍繞總起句寫一段具體的話。)

【教學主要步驟】

一、課前預習,提出要求。

1.藉助字典,自學生字新詞。

2.想想課文寫了有關“貓”的哪些內容?

3.想想從作者對貓的描述中,表現了怎樣的感情?哪些詞語和句子表現了這種感情?

二、揭示課題,讀通課文,初步感知全文內容,並分清段落。

1.指名讀課文,思考並討論預習題。

2.課文寫了有關“貓”的哪些內容?

(讓學生明確:課文寫了有關“貓”的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成年貓的古怪性格;二是小貓的活潑可愛。)

三、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學習課文是如何圍繞總起句具體生動描述的,並通過理解重點詞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講讀第一段。

(1)默讀課文,找出本段的重點句,並想想句子的意思。(討論後明確:本段的重點句是:“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這也是本段的總起句。)

(2)輕聲讀課文,思考:貓的古怪性格表現在哪些地方?(討論後明確:貓的古怪性格表現在:貓既“老實”,又“貪玩”,雖“貪玩”卻“盡職”;以及“高興”時,比誰都“溫柔可親”,“不高興”時,“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都一聲不吭;既“勇敢”又“膽小”。)

(3)提問:貓的“老實”表現在哪些地方?(找出並板書重點詞語:乖、睡大覺、不過問。結合理解“無憂無慮”,並口頭造句。)

(4)接問:課文中是怎樣描寫貓的“貪玩”的?(找出並板書重點詞語:一天一夜、任憑……也。)

(5)再問:貓的盡職又表現在什麼地方?(找出並板書重點詞語:閉息凝視、非……不可。)

(6)追問:爲什麼從“閉息凝視”、“非……不可”這些詞句中可以看出貓是“盡職”的?(討論後明確:從“閉息凝視”可以看出貓捕捉老鼠時的專注的精神;從“非……不可”可以看出貓等不到老鼠決不罷休的決心。)

(7)提問:課文在寫貓的“老實”與“貪玩”之間,“貪玩”與“盡職”之間是用一個什麼詞連起來的?(討論後明確:連接“老實”、“貪玩”和“盡職”這三個內容的詞是“可是”,懂得“可是”這個詞在文中的作用:意思上是起轉折作用,語句上是起連貫作用。)

(8)輕讀課文,思考:貓的“老實”、“貪玩”、“盡職”的性格與“古怪”有什麼關係?(討論後明確:“老實”與“貪玩”是一對矛盾,“貪玩”與“盡職”也是一對矛盾,而這些矛盾性格都集中在貓的身上,因此,貓的性格是古怪的。)

(9)集體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

(10)指名讀第二節,思考並討論:貓高興時給人的感覺是什麼?(結合解釋:溫柔可親。)課文是怎樣從貓的動作和叫聲兩方面寫貓的“溫柔可親”的?(板書:蹭、跳、叫喚、咕嚕。)

(11)提問:這裏的“幾條小梅花”指的是什麼?爲什麼將腳印比作小梅花?這個比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對貓的叫喚用了“豐富多腔”、“變化多端”來形容,可以看出什麼?(討論後明確:作者把貓的腳印比作“小梅花”,把貓的叫聲說成“豐富多腔”、“變化多端”,可見作者是多麼喜愛貓。)

(12)再問:課文又是怎樣寫貓不高興時的表現的?(板書:無論……也)

(13)默讀第三節,想想貓的古怪性格還表現在什麼地方?(明確“膽小”與“勇猛”。)哪些詞語反映了貓的“膽小”和“勇猛”?(討論後板書:藏起來、不要說……就是……)

(14)小結第一段:①課文圍繞“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作者寫貓的古怪性格,可以看出作者的什麼感情?②想想剛纔我們是怎樣一步一步學習第一段的?(歸納出:首先找出總起句並理解句意;接着弄清課文圍繞總起句寫了哪些內容,是如何寫這些內容的;最後找出並理解重點詞、句,看看這些詞句是如何表現中心的。)

2.講讀第二段。

(1)輕聲讀課文,找出本段的總起句,並想想句子的意思。

(2)提問:第二段與第一段是怎麼連接的?哪一個詞最重要?爲什麼?(明確:“滿月的小貓更可愛”這一句承上啓下,“更”這個詞是把小貓與成年貓的性格相比,說明成年貓可愛,而小貓格外可愛。表現了作者愛貓,更愛小貓的感情。)

(3)默讀課文,看看課文圍繞小貓的“可愛”寫了哪些內容?是怎麼具體寫這些內容的?劃出重點詞句。(討論後明確:圍繞小貓的“可愛”,主要寫了小貓玩雞毛、線團,摔交,打鞦韆。板書重點詞語:耍個沒完沒了、再跑再跌、撞疼了也不哭、摔交、打鞦韆。)

(4)提問:作者對小貓懷有什麼感情?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明確:作者喜愛小貓,表現在“絕不會責打它們”等詞語。因爲作者從小貓的淘氣可愛中看出它們的“生氣勃勃”。結合理解“生氣勃勃”。)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在講清內容,理清層次,弄清句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背誦課文。也可引背,引語如下:小貓怎樣的可愛?它們是怎麼玩耍的?它們的膽子大到什麼程度?作者爲什麼不會責打它們?

四、反覆誦讀,體會感情;總結全篇,練習仿寫。

1.師述:課文通篇洋溢着作者喜愛貓的感情,想一想,應怎樣朗讀,才能充分體現作者的感情?(明確:作者的感情基調是親切,因此朗讀時語調要輕,感情要充沛。)

2.教師指板書,進一步幫助學生梳理課文,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

3.學生瀏覽課文,想想本文最顯著的特點是什麼?(明確:本文圍繞總起句寫,內容具體,描寫生動。)

師述:你能學習課文的寫法,圍繞總起句寫一段具體的話嗎?

出示總起句(任選一題):

(1)貓真老實。

(2)貓很盡職。

(3)課間活動豐富多彩。

(4)這堂自習課真靜啊!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2

一、導入。

1、出示一件運動衫的圖畫,觀察後,學生說說是怎樣的一件運動衫。

2、學習一篇有關運動衫的小故事。

二、讀課文預習提示,明確問題。

三、默讀課文。

解決預習提示第一個問題: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主人公是誰。(板書:換)

四、再讀課文,畫出小男孩喜愛和購買運動衫的過程。

1、學生自由說。

2、師引導整體回憶喜愛和購買的過程。

板書:注意看“問”“想”“說”“買”“穿”。(注意引導學生回憶小男孩是怎樣看的?怎樣問的?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他對這件衣服的喜愛之情)

3、問:爲什麼喜歡還要把運動衫換掉?你喜歡的東西在什麼情況下會去換呢?(體會小男孩對老人的關愛)

4、寫法引導:課文沒有直接地寫小男孩怎樣關愛老人,而是通過寫小男孩對運動衫的喜愛去表現他對老人的關心,這種以一種事物突出表現另一事物的方法叫做襯托。

5、拓展:你以前見過這樣的寫法嗎?

五、解決問題3。

1、課文的結尾你想到了?你原來是怎樣想?

2、看到文章的結尾,你有什麼想法?

3、文章對小男孩換鞋的過程進行了描寫,但卻沒有寫老人的做法,你能想象一下康威老人的行爲嗎?

4、當男孩看到運動衫的時候,心裏會想些什麼?

六、拓展思維。

1、從換字你體會到了?

2、誰能再說說這是一件什麼樣的運動衫?

3、再看看文章中涉及到的媽媽,售貨員,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呢?

4、面對一羣這樣善良的人們,你心裏最深的感觸是什麼?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3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泰國人與大象和諧相處的境界。

2、認讀課文8個生字,能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的意思。

【課前準備】

蒐集有關泰國、大象表演節目、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文字、圖像資料,做成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初識泰象

1、談話:

泰國有“大象之邦”稱譽,腿粗如柱,身似城牆的龐然大象,在泰國人民的心目中是吉祥的像徵。有泰國人向遊人炫耀說,泰國的大象,善解人意,勤勞能幹,聰明靈性,既是廉價的勞動力,又是乖巧的旅遊寵物。

2、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出示後,請學生讀一讀,讀通順說說:

讀了這一段,你對泰國的大象有什麼印象?

3、出示課題:

與象共舞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泰象

1、自由讀課文:

把文中的生字新詞讀準確。

2、讀了課文:

說說你喜歡泰國的大象嗎?爲什麼?

學生自由發表自己的想法,比如:

泰國的大象勤勞、善良,有時調皮,有時乖巧,有時活潑。泰國大象已經成爲泰國的一分子。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大象。

三、抓住重點,深入瞭解泰象

1、泰國人的生活已經和大象融爲一體。何以見得呢?自由讀課文,劃出有關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

2、自由交流,根據學生的回答可以概括成這樣幾個方面:

⑴象是泰國的國寶。

⑵象與人之間沒有距離。

⑶象是一種聰明而有靈氣的動物,愛與人開玩笑。

⑷看大象跳舞是一種享受。

3、隨機指導:

⑴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象是泰國的國寶。課文是怎麼具體寫的?你瞭解到泰國的大象還爲當地人做哪些事?

①馱着武士衝鋒陷陣;爲泰國人做工服役;充當旅遊大使;表演雜技,帶去歡樂……

②你還知道大象能幹哪些事?在泰國,沒有大象行嗎?爲什麼?

③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④讀後說話訓練:

在戰場上,泰象與人是( )關係;在舞臺上,泰象與人一樣是( );在國際上,泰象充當的是( )角色;當遇到困難時,泰象則是( );在農場裏,泰象就是( );在……可見在泰國,大象與人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⑵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

①哪些地方寫出了大象的聰明、靈氣?

②引導學生朗讀課文中的描寫。

③如果你就躺在地上,讓大象按摩,你敢嗎?引導學生抓住“小心翼翼、輕輕地撫弄”等詞,什麼才叫“撫弄”?這個詞寫出了什麼?

④出示大象逗女士的一段話:

找出描寫大象動物神態的詞,讀一讀,這些詞寫出了什麼?

⑤這一段是用哪幾個句子把幾層不同的事例連在一起的?

出示三句話:

A、據說象是一種聰明而有靈氣的動物。

B、最有意思的是大象爲人做按摩。

C、有趣的是,它偶然也會跟人開開玩笑。

這三句話可以去掉嗎?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⑥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四、總結課文,領會寫法

1、讀了課文,你喜歡泰國的大象嗎?你最喜歡它的什麼?有感情地朗讀相應的段落。

2、透過泰國的大象,你看出泰國是怎樣的國家?泰國人有怎樣的性格?

3、仿照課文總分結構寫一道話介紹泰國的大象。可以自己寫總起句,也可以選擇:

泰國的大象十分熱情。

泰國的大象是友誼的使者。

泰國的大象是勞動的能手……

4、課堂交流。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4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11個生字.

2.朗讀使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

3.瞭解本文的說明順序,方法.

4.增長學生的知識,激發學生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課前準備:

教師關於松鼠形態及生活習性的課件.

2.學生查找有關松鼠的資料.

3.學生自讀課文,準備字典幫助掃清生字障礙.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三、默讀思考,合作交流

◆默讀課文,想: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

◆在學生思考後,在小組內交流、討論自學結果,教師參與交流,適當點撥.

四、圍繞重點,全班研討

◆松鼠是一種怎樣的動物?齊讀第一句話,體會它統領全文的作用.

◆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介紹小松鼠的?鼓勵學生從不同方面回答,教師加以歸納.

五、閱讀感悟.體會寫法

◆松鼠爲什麼討人喜歡?你喜歡它哪些方面?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讀一讀,說一說爲什麼喜歡這段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找出文章多處運用比較的語句,體會表達特點.

◆把你最喜歡的段落或語句進行摘抄、積累.

思維拓展.練習表達

◆作者向我們準確、生動地介紹了松鼠的特徵及生活習性.除了文章中介紹的松鼠特點外,你知道松鼠還有哪些特點嗎?請學生補充課外資料.

◆假如你是一隻可愛的小松鼠,你該如何介紹自己呢?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5

閱讀大地的徐霞客教學目標:

基礎性目標:

1. 學會本課生字詞。

※2. 通過反覆閱讀,知道徐霞客“奇”在哪裏,領悟課題中“閱讀大地”的含義。

△3.品詞析句,體會徐霞客淡泊名利、不畏艱難、鍥而不捨、求真求實的科學研究精神。

發展性目標:

1.品詞析句,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

3. 激發學生探索自然奧祕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質疑激趣。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閱讀大地的徐霞客》,看到課題你有哪些疑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2.學習生字。

3.提問:課文主要講了什麼事?

三、細讀課文,品詞析句。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思考:徐霞客“奇”在哪裏?邊讀邊做批註。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現在讓我們再來看課題《閱讀大地的徐霞客》,你對閱讀大地是怎樣理解的?

此時你對徐霞客這位奇人產生了怎樣的感情?讓我們帶着這種感情,再來讀一讀課題。

五、作業超市。 人看病,觀衆在家中通過網絡觀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