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湘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

湘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4W 次

作爲一名爲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湘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湘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

湘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理解文言文中虛詞的含義。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課後註釋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文言文和議論文的意義,感受捨生取義的真諦。

重難點:理解文言文中虛詞的含義。結合註釋理解課文內容。

教材分析:

《捨生取義》節選自孟子的《魚我所欲也》,是一篇富含哲理的議論文。“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這個論點是有“魚”和“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爲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更爲美者合乎情理也呵護邏輯。

教學設想:

學生由淺入深的理解課文,從題意入手,層層深入,理解捨生取義的真諦。

教學過程:

一、遊戲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五年的語文了,你們一定積累了很多的成語,今天,我們來玩個成語接龍的遊戲好不好?師:眉開眼笑。生接龍。我們再來玩個看字想成語的遊戲,師板書:義。你們想到了哪些成語?生答。(隨機板書:大義凜然、義不容辭、義無反顧)

師:看到這些成語,你們想到了哪些人誰?用上這些詞。(學生回答想到的英雄)

師:這三個成語中,你認爲哪個字的分量最重?生答:義。

師:因爲義,纔不畏懼,因爲義纔不容辭,因爲義才無反顧。義是一個永恆的話題。我們一起看看兩千多年前的孟子是怎麼說的。

二、初讀課文,走進作者

1、出示豎版文言文

師:我們這是第幾次接觸文言文了?(第二次)對於學習文言文,你們有哪些好的方法?生答。那麼這篇文言文和我們以往學過的有什麼不同?(豎版的,沒有標點)有誰知道這其中的原因呢?

2、初讀文言文

自由讀一讀這沒有標點的文章,看誰能讀好?(指名讀文)

師:現在我們將這段文字還原成今天的寫法,誰有信心讀得更好?(再指名讀文)

3、走進作者

我們看文中說“孟子曰”,曰是什麼意思?孟子又是誰呢?誰能把你課前瞭解的孟子介紹給大家?(生利用課前蒐集的資料彙報)師出示關於孟子的資料。

4、揭示課題

孟子共說了幾句話?指名分別讀句子。孟子的話說了幾層意思呢?(兩層)分層讀句子。孟子的話道出了一個什麼觀點?用一個詞來概括。(捨生取義)師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三、再讀課文,理解意思

1、請同學們再讀一讀課文,看一看你們有什麼發現?生答。

師:也字在句子末尾有什麼作用呢?(也是語氣詞)你們還知道哪些語氣詞呢?那麼也字在句子中該讀哪一種語氣呢?出示句子: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指名讀句子)者也又是怎麼讀呢?出示: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兩句放一起,你再來讀一讀,比較一下有什麼不同?那麼下兩句怎麼讀呢?

2、現在老師考一考大家,得兼,我們現在怎麼說?(兼得)爲何古人說得兼呢?(古漢語倒裝現象)

3、打開書,默讀課文和註釋,你又會有什麼發現?(註釋給的不同)誰來讀一讀註釋?我們知道了大意之後,就以小組爲單位,討論交流給這篇文言文字詞做註釋。(小組推薦一名彙報註釋)

4、嘗試給文言文做註釋,讓我們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現在我們來看“生與義”選擇,孟子的觀點我們隊容易捕捉的一種選擇是?(捨生取義)

那是不是孟子就不珍愛生命了呢?從哪看出來的?(生,亦我所欲也。)孟子最不希望看到的選擇是?(舍義取生)孟子的擔心是不是多餘的,我們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人?以下的種.種行爲,你會想到哪些成語?用上“義”字。

(出示漫畫)不法商販爲一己之私不惜坑蒙拐騙。兇殘的狼要吃掉救其生命的東郭先生。德國法西斯撕毀與蘇聯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出動5000多架飛機向蘇聯發動襲擊。師板書:見利忘義、忘恩負義、背信棄義

5、舍義取生者在,捨生取義者更在。古往今來,又有多少人追隨孟子先賢?

出示: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這句話裏體現出義了嗎?用詩句中的詞表示?對於譚嗣同而言他所追求的義師生命?

出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齊讀。這裏有沒有義?哪個詞告訴我們了?你還蒐集了哪些這樣個關於捨生取義的詩句。

時代不同,人物不同,但是他們卻用相同的行動追尋孟子先賢,做出了人生的抉擇。齊讀。

文天祥英勇就義後,人們在他的衣袋間找到這樣的人生絕筆:(出示句子)誰來讀讀?找到孟子說的話了嗎?誰能解釋一下這句話?文天祥他後悔了嗎?從哪看出來的?面對生與義抉擇,她會義無反顧的說,齊讀句子。

四、拓展延伸

師:生命誠可貴,道義價更高。我們來聽一段老藝術家的詩歌朗誦《相信》。聽一聽,這段朗誦中讚揚了那些人?他們的義在哪裏?

這是現在的義。這是繁體的義,上面是一個羊但不出頭,下面是一個我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繁體的義多麼複雜,今天的義看似簡單,卻又多麼不簡單。幾千年來,義字由繁到簡,但內涵去亙古不變。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一切正是緣於他們不同的選擇,看看這些成語,假如這就是我們認識需要面對的選擇,你會擦去哪個?

五、 總結

同學們讀得好,說得好,也要做得好,將來,也許你們會成爲英雄,也許平凡一生,但老師希望“捨生取義”成爲你們永恆的追求。

湘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2

教學目標:

1、熟練、流利的背誦課文。

2、能結合教師的講解和課文的注註釋理解文意。能通過舉例子的方式把“義”的內涵說清楚。

3、積累名言警句,瞭解文化常識如“萬鍾”“心之四端”

教學準備:

名家誦讀音頻嗟來之食、辭祿萬鐘的視頻

教學過程:

一、背誦引入導入新課

1.背誦------《大學修身爲本》。

2.板書:捨生取義

齊讀課題。

義是什麼意思?它在字典中有以下義項。請根據下面的一項選擇。

具有這個意思的詞語還有很多:義不容辭、大義凜然、義無反顧、

義正詞嚴、義憤填膺、義薄雲天、俠肝義膽。請同學們認真的讀一讀。

讓我們再齊讀課題。

二、範讀課文、認真聽讀

認真聽讀,注意字音,語氣節奏、句子停頓。

三、自讀課文讀通讀順

1.大聲朗讀,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好句子的節奏和停頓,要讀的流暢,朗朗上口。

3.檢查反饋:課文有幾句話,指名學生讀,糾正字音。注意斷句,不讀破句子。

4.齊讀課文。

四、熟讀讀文理解文意

1.認真閱讀譯文,句句對照理解。

2.出示譯文,說原句。

3.思考:爲什麼要舍魚而取熊掌呢?爲什麼要捨生而取義呢?

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齊讀1、2句。

4.同學們,捨生取義捨生就意味着犧牲生命啊。我們都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寶貴的。難道孟子真的不重視生命麼,很看輕生命麼?

出示句子: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爲苟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講解“兼”字,出示圖片。拓展詞語:德才兼備、兼容幷包、兼容幷蓄、兼聽則明。】

再讀句子。

5. 小結拓展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一言,警醒了幾千年來多少仁人志士追隨着取義之路,把捨生取義奉爲行爲準則。

五、探析義理明辨是非

【同學們,孟子是主張性善的。他認爲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他包括四種本心: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仁義禮智的道德規範由此產生。爲了說明這一點】

出示視頻:嗟來之食

1.對於一個有骨氣、有正氣的人,面對嗟來之食該怎麼做?

出示句子: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嘑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

指名讀句子。

2.然而生活中還有這樣的人?

讀句子:萬鍾則不辨禮儀而受之。

這樣的人是怎樣的人?

3.面對萬鍾,孟子又是什麼態度呢?

出示視頻:辭祿萬鍾

讀句子: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爲苟得也;

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六、總結、背誦

這節課,我們走進了孟子,聆聽了他意味深長的教誨,從而感受了孟子人格的偉岸,思想的深邃。讓我們再一次誦讀《捨生取義》。

湘教版語文五年級上冊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和技能:

1、理解文言文中虛詞的含義。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結合書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感知文言文和議論文的意義。

過程和方法

通過反覆閱讀理解課文內容,聯繫生活實際,從正反兩個方面體會捨生取義的內涵。

情感目標:

體會捨生取義的內涵,感受捨生取義的真諦。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捨生取義的內涵。

難點:感受捨生取義的真諦,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

教學準備:課件、題卡

教學過程:

一、借“義”引申,導入新課。

今天毛老師要和我們班的同學共同上一節語文課,請同學們把你秀的一面展示給在座的所有老師,有信心上好這節課嗎?(有)老師期待着這堂課能帶給你們,也帶給我更多的收穫和思考。

師:下面,老師寫一個字(教師在黑板上板書“義”字。)認識這個字嗎?這是繁體的義字,今天我們這樣寫。你能說出哪些帶“義”字的成語?

師:老師這裏也收集了一些成語,請同學們齊讀。(課件出示)

師:這麼多成語中,你認爲這三個成語中分量最重的是哪個字?

師:因爲義,纔不畏懼;因爲義,纔不容辭;因爲義,才無反顧。“義”是一個永恆的話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二千多年前的孟子是怎麼說的。

二、提示課題,讀懂課文。

1、初讀課文,提示課題。

師:好多同學都流露出詫異的神情。請看老師出示的這篇文言文和你們接觸過的.有怎樣的不同?你知道這其中的原因嗎?(古代漢語的行文方式是自上而下的,而且古人是以右爲尊的,所以文言文的讀法是從上到下,自右至向的。)

師:請同學們出聲讀一讀,體會一下。(學生自由出聲讀。)

師:誰願意站起來讀?其他同學認真聽,在心裏面跟着默讀。(指名讀)。

師:聽他讀完你覺得他讀得怎麼樣?哪兒讀得好?

師:這段文字選子《孟子告子上》,你對孟子有多少了解呢?找同學來讀小資料。

師:現在我們將這段文字還原成今天的寫法,誰有信心讀得更好?

生1讀。準確流利,很好。哪位同學能再試試?注意讀出感情。

生2讀。字正腔圓,頗有儒者之風。

師:我們再看課文,第一句:“孟子曰”,“曰”什麼意思? (說)

師:沒錯,“孟子曰”,也就是孟子說。──孟子一共說了幾句話?(四句)誰來讀第一句?讀第二句?第三句?最後一句──我們一起讀吧。

師:孟子的四句話說了幾層意思?誰來讀第一層?第二層?指名讀。

師:孟子的話道出了一個什麼觀點?誰能用一個詞來概括。

師:這也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課文的題目。(教師把課題補充完整)

師:同學們齊讀課題。

師:逝者如斯,假如你就是2000多年前的孟子,這個詞應該怎麼讀?齊讀:捨生取義。(讀得再堅定一些──讀得再壯烈些)同學們一齊再讀。

2、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師:下面請同學們對照自學提綱,把書翻到97而自由出聲讀兩遍讀孟子的這幾句話,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a這篇文言文第一層意思與第二層意思句式結構(相近),都有(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而取…)。

b在孟子的眼中,(魚)和(熊掌)相比(熊掌)更珍貴,所以他選擇(熊掌)。(生)和(義)相比(義)更珍貴,所以他選擇(義)。這是採用了(對比)的修辭方法。

c本文還採用了什麼修辭方法?其實本文還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開頭以魚和熊掌設下比喻,得出舍魚而取熊掌,實際上是用魚和熊掌來比喻生和義。在結尾引出捨生而取義。也就是本文的中心論點。

d這篇文言文也是一篇議論文,中心論點(孟子所要表明的觀點)是(捨生取義)。

師:回過頭來,我們看一下剛纔同學們一共有幾個發現?找到了本文的中心論點、句式結構相近、採用對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

3、品讀課文,解釋詞語。

師:同學們的發現是非常有價值的。請同學們將書翻到97頁,默讀課文和註釋,你又有什麼新的發現?本文的註釋與以往有什麼不同?平時我們給的是字詞的註釋;這篇課文給的是整篇的譯文。

師:出聲讀一讀。哪位同學願意讀一下譯文?

師:瞭解大意後,請同學們挑戰給文言文做註釋,有信心嗎?你知道我們學習文言文有哪些好的方法嗎?

生:聯繫上下文。生:查工具書。生:聯繫生活實際。生:對照譯文……

師:大家有這麼多好的方法,現在就把它應用到實際學習中去,試着給這篇文言文字詞做註釋。

師:誰願意彙報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其他同學認真聽,對比一下和你們的理解是否相同?

對於所做的這些註釋,有不一樣理解嗎?誰願意解釋“也”這個字,沒人知道,那老師告訴你們,“也”出現在文言文的句子末尾說明它是一個虛詞,一個陳述性的語氣詞,不用翻譯,在本文中,也可以翻譯成“的”。那麼這個語氣詞應該怎麼讀呢?請同學們試着讀第一句。這樣讀好嗎?(重讀)應該像“啊,呢,嗎”等語氣詞一樣,輕讀。

師:誰能再對“得兼”這個詞說說你的理解。今天我們通常習慣會說“兼得”兼指同時,得指得到,兼得就是同時得到。既然是“兼得”古人爲什麼要說成“得兼”呢?這是古漢語的特殊現象——詞語倒裝。請隨老師說一遍“詞語倒裝”。

師:有一個成語叫“德才兼備”。你知道這個成語什麼意思嗎?德行和才能同時具備。

師:這也是老師對你們的期望。

4、悟讀課文,挖掘內涵。

師:嘗試給文言文做註釋,讓我們對課文有了更深的理解。現在我們來看“生與義”的選擇,孟子的觀點我們很容易看得出?他的選擇是什麼?捨生取義。

師:捨棄魚而要熊掌,是因爲熊掌更貴重、更稀有,而孟子爲什麼寧可犧牲生命也不違背道義呢?

生:因爲孟子認爲道義比生命更可貴,更使他嚮往和快樂,更值得擁有。而如果反過來讓他以背棄道義來換取生命,那將使他自己更痛苦,更難以忍受。兩害相權取其輕,所以他選擇了“捨生取義”。

師:那麼孟子是不是一個不珍惜生命的人呢?本文還暗含了一種選擇是什麼?到底孟子想要生還是想要義呢?(生義兼備)

師:從哪裏可以看出孟子並不反對生義兼備?反而希望生義兼備。說明孟子也是十分熱愛生命的。

師:生命寶貴。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去尊重、去珍惜、去熱愛。

三、聯繫生活,體會主旨。

師:孟子擔心是不是多餘的,生活中有沒有這樣的人?以下種.種行爲,你會想到那些成語?用上“義”字。同學們可以從你收集的成語當中選擇一個最恰當,最合適的。

課件出示:

不法商販爲了一己之私不惜坑蒙拐騙。(見利忘義)

兇殘的狼要吃掉救其性命的東郭先生。(忘恩負義)

1941年6月,德國法西斯撕毀與蘇聯簽訂的互不侵犯條約,出動190個師、5000多架飛機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 (背信棄義)

(教師板書:見利忘義、忘恩負義、背信棄義)

師:舍義取生者在,“捨生取義”者──更在!請看:你認識他們嗎?

(宋代的岳飛,大義凜然、精忠報國、反抗金朝、義無反顧。

南宋英雄文天祥,受俘期間,元世祖以{________}厚祿勸降,文天祥寧死不屈,從容赴義,捨生取義。

明朝的于謙,身披戰甲帶領士卒抵抗敵軍,義無反顧。

董存瑞捨身炸暗堡。

邱少雲烈火中永生。

黃繼光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槍口

教導主任譚千秋在地震發生的一瞬間,張開雙臂趴在課桌上,身下死死護着四個學生,四個學生獲救了,他卻不幸遇難。

他是香港的黃福榮,是一名汽車司機,在玉樹地震中他作爲一名志願者,爲了救三名兒童和一位老師,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這些人的“義”體現在哪?

師:時代不同,人物不同,但他們卻用相同的行動追尋孟子先賢,做出了人生的抉擇,寫出了許多令人振奮千古名句。請同學們讀一讀。@20

師:面對生與義,他們做出的是怎樣的選擇呢?請同學們用書中的話大聲的告訴老師。@21讀:

師:“捨生取義”是英雄的壯舉,也是平凡人的責任,無數人用自己弱小的身軀挺起了民族的脊樑。在生與義之間,他們這樣做,也會這樣說。

師: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這一切正是緣於他們不同的選擇。看看黑板上的這些成語,假如這就是我們人生需要面對的選擇,你會擦去哪個?保留哪個?請說出理由。

師:還有其他的選擇嗎?如果生義不可得兼,我們要怎樣選擇?捨生取義。

師:大家都支持這樣的選擇嗎?老師真爲你們高興。讓我們一起爲自己的選擇——鼓掌。

師:再次來讀孟子的這段話,請用你們的聲音做出選擇。老師聽到了你們堅定的聲音,能不能把孟子的這段話背誦下來。試一試。

四、小結

師:同學們讀得好,說得好,背得好,也要做得好。將來,也許你們會成爲英雄,也許會平凡一生,但毛老師希望“捨生取義”成爲你們人生永恆的追求。

老師爲大家準備了一個思考題,請同學們課下思考。(有人說“好死不如賴活”,這與孟子的“捨生取義”的觀點是否矛盾?你是怎樣看待這兩種觀點。)

同學們的表現非常優秀,謝謝你們。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