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母雞》教學設計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母雞》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W 次

一、教學目標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母雞》教學設計

  知識與技能: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母雞的特點。

2.學生能以一定的速度進行朗讀,能夠體會老舍筆下的《白鵝》《母雞》兩篇文章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3.熟讀自己喜歡的句子,讀懂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1.朗讀課文,體會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2.通過比較使孩子們體會到相同的人寫不同類型的事物,語言也各具特色。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表現,感受作者對母雞的情感經歷。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瞭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找重點詞、句,反覆朗讀,從而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從母雞動作、神態的句子中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

三、教學策略

《母雞》這篇課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膾炙人口的佳作,描寫了作者對母雞看法的變化,表達了對母愛的讚頌之情。課文以作者的情感變化爲線索,前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本文的語言風格比較口語化,直白自然,散發着濃郁的生活氣息,讀起來令人感到親切舒服。教學時可以採取如下策略。

1.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教師不妨更加放手地讓學生去自主朗讀感悟,引導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體會一些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

2.以質疑明確學習方向,以自讀自悟體會課文內涵。把閱讀、理解、品味感悟留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語文的主人,把點撥、啓發、引導、激勵留給教師,讓教師真正爲學生的學習服務,以質疑明確學習方向,以自讀自悟體會課文內涵,以合作交流加深理解作者的語言風格,加強語言實踐。

3.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體會母愛的偉大並通過比較老舍兩篇文章的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加強語言實踐。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朋友──出示母雞圖片,請大聲叫出它的名字吧。

2.用你喜歡的詞來誇誇它。

3.在老舍先生筆下這又是一隻怎樣的母雞呢?讓我們一同走進他的文章。

【設計意圖】建立學生前後聯繫讀課文的意識並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導讀導學

1.師生共同制定閱讀目標。

(1)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認真朗讀課文,可以做到讀流利、讀正確。

(3)弄清課前“導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2.思考: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隻怎樣的母雞?

3.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課文在寫法上各有哪些特點?

4.前後四位同學組成四人小組,每個成員在小組裏朗讀一遍課文,出現的問題互相幫助糾正,評選最佳選手。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去自主朗讀感悟,引導學生運用在精讀課文中獲得的知識與方法,自己把課文讀懂並在讀中漸漸習得基本的讀書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三)自讀感悟“討厭母雞”

1.是什麼原因使作者一向討厭母雞呢?學生自己去課文中找出原因。

2.學生彙報:討厭的原因有那些?(指名回答)

無論在什麼地方、什麼情況下它那嘎嘎的叫聲總是──(沒結沒完)

特別是到下蛋的時候,母雞差不多是──(發了狂)

3.師問:它真是一隻令所有的人都感到怎麼樣的母雞?(討厭)

4.練習朗讀課文一至二自然段。

(四)研讀“不敢再討厭母雞”

1.一隻如此令人討厭的母雞,又是什麼原因後來作者不敢再討厭它了呢?文中有一段話清楚地告訴我們,比比看誰先找到並畫上曲線。

2.指名彙報,課件出示提示。

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因爲它有了一羣雞雛。它偉大,因爲它是母親。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3.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具體體現在哪些方面?請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學習。

課件出示合作學習要求:文中哪些句子具體描寫了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辛苦?找出來多讀幾次,讀出自己的感受。

4.反饋、交流:哪些句子體現母雞的負責?指名回答。

(1)出示句子──負責。

不論是在院裏,還是在院外,它總是挺着脖兒,表示出世界上並沒有可怕的東西。一隻鳥兒飛過,或是什麼東西響了一聲,它立刻警戒起來,歪着頭聽;挺着身兒預備作戰;看看前,看看後,咕咕地警告雞雛要馬上集合到它身邊來。

引導理解:它總是挺着脖兒,這個樣子看上去好象是在告訴所有的人什麼?(好象是在告訴所有的人我什麼都不怕)

只要有一點點聲音,它立刻警戒起來,歪着頭兒,挺着身兒預備作戰;看看前,看看後,它好象是在聽什麼?爲什麼要預備作戰?它爲什麼還要到處看看?(它好象在聽是不是有抓小雞的壞蛋接近發出了聲音;爲了保護小雞雛做好準備作戰;它還不放心所以到處看看是不是真的來了抓小雞的壞蛋。)

母雞的一舉一動,讓你感覺到它是一隻怎樣的.母雞?(負責)

看到一隻這麼負責的母雞你們會討厭嗎?(不會),所以作者說──(學生齊說)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2)出示句子──慈愛。

當它發現了一點可吃的東西,就咕咕地緊叫,啄一啄那個東西,馬上便放下,叫它的兒女吃,結果,每一隻雞雛的肚子都圓圓地下垂,像剛裝了一兩個湯圓兒似的,它自己卻消瘦了許多。

引導理解:它爲什麼要先啄一啄?又爲什麼要放下呢?(啄一啄是爲了試試能不能吃;放下是爲了讓小雞吃。)

“每一隻雞雛的肚子都圓圓地下垂,它自己卻消瘦了許多”。它爲什麼消瘦了?(因爲它把吃的都讓給了小雞雛,自己還餓着,所以消瘦了。)

母雞爲了自己的兒女,寧可自己捱餓,很明顯地讓我們感覺到它是一隻怎樣的母雞?(慈愛)

身邊有一隻那麼慈愛的母雞你們還會討厭嗎?(不會)所以作者說──(學生齊說)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3)出示句子──勇敢。

假如有別的大雞來搶食,它一定出擊,把它們趕出老遠,連大公雞也怕它三分。在夜間若有什麼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悽慘,使任何貪睡的人也得起來看看,是不是來了黃鼠狼。

引導理解:爲什麼大公雞會怕它?(因爲爲了讓小雞能吃飽,它敢和大公雞拼命,所以大公雞怕它。)

“在夜間若有什麼動靜,它便放聲啼叫,頂尖銳,頂悽慘”“頂”是什麼意思?它發出那麼大的聲音難道不怕黃鼠狼發現,首先就把它吃掉嗎?(頂是很、非常的意思;爲了小雞它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危,所以它不怕被吃掉。)

它的每一次放聲啼叫、每一次出擊都是爲了兒女,你們認爲它是一隻怎樣的母雞?(勇敢)

身邊有一隻如此勇敢的母雞你還能討厭它嗎?(不會)所以作者要大聲告訴所有的人──(學生齊讀)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4)出示句子──辛苦。

它教雞雛們啄食,掘土,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

引導理解:多少多少次到底是多少次?母雞爲什麼一天要教雞雛這麼多次?它累不累?(很多次、無數次;它很累。)

它爲了兒女,任勞任怨,你感覺它是一隻怎樣的母雞呢?(辛苦)帶着這種感受,學生比賽朗讀。

看到如此辛苦的母雞你還忍心討厭它嗎?(不忍心)所以作者說──(學生齊讀)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5.句子比較“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和“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哪句更好?爲什麼?

(前一句好,因爲可以看出作者不僅僅喜愛它,還帶着對它的崇敬。)它有什麼值得作者崇敬的?(因爲它負責、慈愛、勇敢、辛苦。)

6.帶着崇敬之意,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7.小結:是啊,負責、慈愛、勇敢、辛苦是有了一羣小雞雛的母雞所有品質最好的濃縮。

8.當你讀到“它偉大,因爲它是母親。一個母親必定是一位英雄”時難道你還僅僅認爲作者只是在讚美母雞嗎?他還在讚美誰?(讚美母親)

【設計意圖】以讀爲主,讀中感悟,同時通過多媒體手段,配樂,圖片欣賞等從母雞形象入手,以讀解文,在讀中表達情感。

(五)拓展文本,昇華母愛

1.說說自己的媽媽爲自己做了哪些令你感動的事?(讓學生自由說)

2.你們還想聽有關母愛感人的故事嗎?(想)那就靜下心來好好聽吧!

3.指名說說聽完故事後的感受。(母愛偉大)

4.師:是啊,天下所有的母親爲了兒女,任勞任怨、無私奉獻,當災難來臨時,她毫不猶豫地用自己寶貴的生命換取兒女活的希望,如果一定要給母親下一個定義的話,我想你們一定會說──(學生齊讀):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設計意圖】讓學生體會作者感情變化以及發生這種原因,體會“一個母親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道理。通過課文內容的前後對比,體會作者情感的變化和母愛的偉大;還要注意結合具體語句來體會,使學生認識到,母雞就是一個無私無畏、日夜操勞的偉大母親。

(六)反覆回味,走近作者

1.師生對話,交流各自讀過《貓》和《母雞》後,對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賞析名篇的方法。

(1)兩篇文章的結構都非常清晰。《貓》寫了貓的性格古怪和淘氣可愛,由兩部分構成,並以“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爲過渡句,將兩部分內容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母雞》可以明顯分爲母雞孵雞雛前和孵出雞雛後兩部分,以過渡段使文章渾然一體。

(2)在敘述動物的特點時,作者善於用總分段式。如,寫貓先寫“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再具體寫它的表現。寫母雞時,先寫“我一向討厭母雞”,再寫它令人生厭的三個方面。

(3)在表現小動物的特點時,作者用事實說話,通過對點滴小事生動具體的描寫,使筆下的動物呼之欲出。

(4)在情感的表達上,《貓》通篇都在寫貓的可愛,無論是貓的古怪,還是貓的淘氣,從始至終都是一種喜愛之情;而《母雞》則寫了由“討厭”到“不敢討厭”的情感變化,用前後的強烈對比,加深了對母愛的讚頌。

(5)在語言的運用上,是老舍先生一貫無雕飾的生活化的語言風格。在《母雞》中,運用的幾乎都是羣衆口語,有着濃郁的“京味”。如,“聽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後院,由後院再嘎嘎到前院,沒完沒了,並且沒有什麼理由,討厭!”“使人心中立刻結起個小疙瘩來”,“咬下一撮兒毛來”“就是聾子也會被它吵得受不了”。讀這些文字時,使人感覺不是在讀,而是在聽街坊鄰居說,是那樣生動鮮明而又通俗易懂。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然後互相交流閱讀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比較老舍兩篇文章的特點,感悟作者的語言風格,加強語言實踐。

(七)佈置作業

說說讚美媽媽的話,把讚美媽媽的話謄寫在精美的卡片上,送給自己的媽媽。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體會並感恩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