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夜書所見》優秀教學設計兩篇

《夜書所見》優秀教學設計兩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2W 次

  《夜書所見》優秀教學設計1

  課文分析

《夜書所見》優秀教學設計兩篇

《夜書所見》描繪了秋天夜景圖,表現詩人孤身在外孤獨、寂寞的心情。抒發了一種思鄉念親、懷想故園的感情。詩中一、二兩句寫梧葉飄飛,寒聲陣陣,秋風瑟瑟,江船漂泊,有力地烘托出詩人客居他鄉、輾轉漂泊的淒涼心境。三、四兩句描寫兒童挑燈夜遊、捉弄蟋蟀的生活場景,自然容易引發詩人的聯想。他會想起自己童年時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開心有趣;他會想起故土家園的溫馨美好,他想起親人朋友的音容笑貌……一種如歸故里,如返童年的親切感油然而生。詩文傳達了詩人久居在外、歸家不得、思家念親的思想感情。

 學習目標

1、認識“促”生字,會寫“促、深”兩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背誦課文。

3、懂得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課前準備

1、ppt課件。

2、學生課前查閱古詩及作者的有關資料。

3、學生蒐集描寫秋景或表達思念家鄉的古詩,讀讀背背。

 一、導入

1、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絢麗瑰寶,是詩人思想心境的凝華。一二年級我們已經學過一些古詩。那位同學來背一背李白的《靜夜思》?(齊背)這首詩寫了什麼內容呢,表現了詩人的什麼感情?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首關於思鄉的古詩。他便是我國宋代詩人葉紹翁寫的《夜書所見》。

(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2、見是什麼意思?書是什麼意思?

(見:看見 書:寫、記錄)

3、那作者在夜晚見到了什麼呢?讓我們邊看圖片,邊讀一讀,想一想,不懂的詞語查查註釋。

(出示課文中的插圖。)

  二、學習古詩

1.出示生字詞。

(蕭蕭、梧葉、促織)

2.指名學生讀、齊讀。

3.認識了生字,我想我們能更好的讀這首詩了,現在請大家把詩和圖畫結合起來,並讀給你的同桌聽。

4、這首詩描寫的是什麼季節的?從哪裏可以看出來?

5、在這樣一個秋天的晚上,通過畫面,你看到了什麼?

(學生交流看到了什麼?)·

6、你們說的這些在詩中都能找到,想不想讀讀這首詩呢?

7、指名朗讀,感悟

·我們先來讀讀前面兩句。

(生自由讀)

·現在誰來給我們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

(指名多人朗讀)

·老師發現你在蕭蕭梧葉後面停頓了一下,我也覺得該這樣讀,我們學着他的樣子來讀讀。

8、詩句理解:

·蕭蕭是什麼意思?

(風聲)

這是秋風吹動梧桐葉發出的聲音,一起讀:蕭蕭

·蕭蕭梧葉送寒聲,還送來了什麼?“寒”給他組個詞(寒冷)

蕭蕭梧葉使詩人感到寒冷。

(讀詩句)

·這個秋風,不僅吹動了落葉,還動了什麼?讀第二句。

·對於動客情有什麼疑問?

(誰是客,爲什麼是客?)

·詩人一個人在別的地方,心裏難免會感到孤獨,在這個月圓的夜晚,又會勾起對家鄉的思念,試着體會詩人孤獨的情緒,讀,指名讀。

·讀得真好,老師越來越明顯地體會到了詩人當時的那種身處異鄉的孤獨,於是詩人便產生了思鄉之情。

9、帶着思鄉之情,誰來讀讀後面兩句?

10、作者看到了什麼又勾起他的思想情緒了呢?

(挑促織)

·此時詩人看到這些情景,又會想到什麼呢?

(自己童年時的夥伴。)

·是啊,他可能會想到自己童年時跟小夥伴們一起捉蟋蟀的場景,可能會想到小時候一起玩時有趣的事,可能會情不自禁地笑出聲來,可是現在呢?自己一個人在外地,童年的夥伴們還能記得我嗎?再讀一讀,好嗎?

11、夜深籬落一燈明,什麼是一燈明?

(只有一盞燈,多麼孤單啊!)

·離開家鄉,又這麼孤單,你們想想,詩人除了想念自己的夥伴外,最想念誰?

(父母、親人)

12、是啊,他可能會想到自己童年跟小夥伴一起捉蟋蟀的場景,可能會想到小時候一起玩時有趣的事,可現在卻是一個人在異地,童年的夥伴和親人都不在身邊,體會一下這種心情,再讀一讀好嗎?

(齊讀)

13、“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這句詩是什麼意思嗎?

14、看來你們已經能很好地理解這首詩了,帶着你們的理解,讀——(全詩)

15、體會情感:假如你就是這個離鄉背井、獨自在外的詩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心情?

(一是動思鄉之情,二是勾起對童年往事的回憶。)

16、在這樣的一個秋天的晚上,本應該和家人團聚,而你卻身處異鄉,又看到蕭蕭桐葉、籬落一燈明,你的心情會怎樣?

·讓我們一起來體會一下這種孤獨、淒涼、思鄉的感覺,一起來

17、我發現你們都已經很深的感受到了詩人當時的感受,成了一個小詩人了,那麼想不想把這首詩給背下來呢?

·學生自由背誦

·老師要來檢查一下你們背的怎麼樣了,我說每句詩的前面兩個字,你們說出後面的字

·我來說前面一句,你們對後面的一句

·背給你的同桌聽

·指名背

·我們一起來背,站起來,配上音樂

  三、拓展

1、對對子游戲。“山中春雨綿綿——江上秋風蕭蕭”

2、你還讀過那些詩人所作的描寫秋景的古詩,讀或背給同學聽聽。

3、讀一讀,連一連。

  四、板書

夜書所見

葉紹翁

梧葉

秋風

挑促織 動客情

  《夜書所見》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 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會認“促、深、憶、蕭、梧”五個生字,會寫“促、深、憶”三個生字。

(2) 朗讀、背誦詩文。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詩文,體會詩中的感情,背誦詩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詩人孤獨、寂寞的心境以及對故鄉、親人的深切思念,讓我們熱愛家鄉珍惜親情。

  重難點、關鍵:

  1. 體會詩文的意境,體味詩人的感情。

2. 朗讀詩文做到“字字有情,句句含情”,在讀中有所感悟。

教具準備:

課文掛圖。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美圖導入,營造詩境

1. 出示掛圖,請學生說出掛圖中的景物、人物,然後互相交流,根據自己的想像創編小故事。

2. “同學們的故事很精彩,老師真是佩服呢!這樣美的畫面寫成詩也一定會很精彩!來,我們一起走進《夜書所見》!

(從形象直觀的圖畫入手,符合兒童的認識規律。通過圖片營造詩文意境並在此基礎上創編故事,一是爲了訓練口語表達的能力,二是爲了有一個輕鬆的開始,創造自由的學習氛圍。在老師的引導下提高同學們的閱讀期待,預熱課堂。)

  二、初讀詩文,感知詩情

1. 理解“書”、“所見”的意思,近而解題。

2. 齊讀題目。

3. 根據拼音、註釋同桌互讀詩文,要求讀通、讀順。

4. 老師正音、師生討論生字的認法。

5. 老師範讀,劃出朗讀節奏,男女生分組讀。

6. 告訴老師你從詩中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猜一猜詩人在想什麼?

(從整體入手,把握詩意,避免了機械的分析,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生通過整體感悟文章內容,邊讀邊想,實現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三、精讀詩文,感悟詩意

1. 詩的題目是《夜書所見》,那詩人在這樣的月夜看到了哪些景物呢?默讀詩文,在你認爲的重點詞語下面劃線,說說感受。

2. 在這樣淒涼的秋夜,詩人的心裏有什麼感覺?他想到什麼呢?(板書“動客情”。)

3. 請同學帶着自己的感受齊讀寫景部分。(讀中感悟,讀中悟情,以讀促思,尊重學生個性化朗讀的感受,激發了他們的閱讀興趣。)

4. 圖文結合,自由讀文,聯繫上下文討論“知”的意思。(品“挑”)(品詞析句,積極思維,展開聯想,凸顯學生的個性化和自主性。)

5. 在圖中標出從詩文中摘到的詞,給圖畫配上“註釋”。(看圖也是閱讀的一種方式,鮮明的圖畫激發了學生的創造力,圖文結合是第二學段閱讀的重要途徑。)

6. 作者看到孩子們玩得那麼投入,就會想到什麼?(家鄉、童年。)是的,這就是“江上秋風動客情”中的“動客情”,也就是-詩人思念自己的家鄉和童年。

7. “動客情”就是全詩的中心句,文字中融進了詩人思鄉之情,我們讀的時候就要把“想家”、“鄉愁”的味道讀出來,讀得濃濃的。你覺得應該怎樣讀才能讀出這種感覺?

(抓住文中的字詞來理解詩文內容,讓學生聯繫上下文分析想像,使之感受更爲深入,學生體悟了詩內涵,也學會了閱讀。)

 四、誦讀詩文,品味詩蘊

1.指名讀詩,師生評價,評出“朗讀之星”。(多元化的評價、激勵方式激發學生朗讀興趣及熱情,避免出現“朗讀疲勞”。)

2.齊背詩文。(注重合作精神的培養,讓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學會合作,學會與人共處,同時進一步昇華了詩歌的情感。)

3.說說自己的感受,你想對詩人說些什麼?

(以學定教,順學而導。與文中人物對話,學生在情境中將自己融入其中,與作者的思想產生共鳴,加深了對詩文的理解。)

4.回憶一下關於思鄉的詩,如《靜夜思》。(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繫,迴應本課情感體驗。)

  五、小小詩人,再現詩韻

把這篇古詩改寫成一篇優美的現代詩。

(注重積累與表達的訓練,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激發學生對文字的興趣,很自然地完成讀寫結合。樹立了“生活中學語文,生活中用語文”的大語文教學觀,拓寬學生學習語文、運用語文的空間。給學生留下自主空間,可做課堂小練筆,也可課下寫成,下節交流。)

  板書:

見:梧葉 挑促織 一燈明

夜書所見 聽:寒聲 秋風 思鄉、孤獨

感:動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