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掌聲》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掌聲》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學習目標:

《掌聲》 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教案

1、學會尊重別人,關愛別人,特別是給身處困境的人鼓勵與幫助。

2、認識十個生字,能結合課文理解“猶豫、憂鬱、驟然、歧視等詞的意思。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重點:

理解一些詞語意思,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流程:

一、前測激趣

剛纔同學們在進行晨會時,臺上的同學講完故事,臺下便響起熱烈的掌聲,說說爲什麼給他們幾位掌聲?(請一個在臺上講故事的同學)你得到別人給你的掌聲,心情怎麼樣,會怎麼想?在什麼場合下我們經常聽到掌聲?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課文:29 掌聲(板書)

1、齊讀課題。

2、說說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誰鼓掌?這掌聲是給誰的?爲什麼給她掌聲?……

過度:看來同學們心中的疑問還真多!下面同學們帶着這些心中的問題自由讀課文,讀完之後再把本課的生字認讀,呆會兒老師會檢查。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讀課文後檢查學生認字情況。

(1) 出示小黑板A指名認讀B齊認,C擦去拼音認

(2) 請同學說說這些生字在課文中所帶出的一些詞語

(3) 出示小黑板:學生齊讀詞語:

小兒麻痹症 姿勢 落下了 殘疾 情況 鎮定

講述 情緒 調來

a、講解兩個多音字:落調

b、解釋小兒麻痹症

2、學生自由說你剛纔讀課文你讀懂了什麼?

3、隨機講讀課文的重點段

(1)出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英子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你是從哪看出來的?

(文靜、膽小、自卑……)

如果用書上的一個詞來概括,你會想到哪個詞?

(2)隨機板書憂鬱,並請同學說說它的意思。

(3)課文中有一段中的英子與第一段中的英子截然不同表現,同學們找找是哪個自然段?這一段中的英子又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快樂、自信、愛與人交往、開朗……)

(4)練習朗讀第一段與第四段

(第一自然段要讀出她一種自卑心理,所以語氣要低沉緩慢一些,第四自然段要讀出快樂自信的心理,所以要讀得高興,跳躍一點)

a 、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b、讀後評議。

過渡:一個自卑、憂鬱的孩子後來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小女孩,瞧,一對反義詞同時出現在她的同學身上,是什麼讓她有如此大的轉變,同學們學了課文2、3自然段便知道了。

4、學生默讀課文,讀後說說英子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轉變?

5、老師隨機講解第3自然段的第一句:

(1)英子爲什麼猶豫呢?這個時候她是一種怎樣的心理?(緊張、自卑、痛苦)

(2)指導朗讀這一句。(要讀出那種難受,那種緊張的心理)

6、同學們爲她鼓了幾次掌?

7、第二次同學們是因爲什麼而鼓掌?

8、指名讀描寫第一次掌聲的句子。

9、如果英子是我們中的一員,此時你想對她說什麼?隨機解釋驟然。

(你真勇敢,你能行,我們相信你,你終於克服了自卑心理)

10、這一次掌聲代表什麼?(是對英子走上講臺的讚許,是對英子走出陰影的肯定和鼓勵)

11、看插圖:找出課文中的句子描述這幅圖。

12、這次響起掌聲是因爲什麼?這次掌聲代表了什麼?(讚揚,也有鼓勵)

13、從這兩次掌聲裏,你體會到什麼?(分小組交流,再彙報)

14、學生彙報。

(尊重、理解、鼓勵可以改變一個人,當別人身處困境時要給他們鼓勵和幫助,幫助別人,自己也會體會到快樂……)

15、感情朗讀2、3自然段

16、出示小黑板:

(老師這有一段英子長大後給作者的來信,其中一段是這樣寫的)

(1)齊讀

(2)聯繫全文:從英子的變化中,說說你會想到什麼?或是有什麼感受?

(隨機講解歧視的意思)

①站在英子的角度,作爲英子應該正視自己的缺陷,反正快樂是一天,不快樂也是一天,這何不快樂一點)

②我們對殘疾人充滿關愛,不能歧視,要多給他們鼓勵與幫助)

過渡:一個自卑憂鬱的小女孩,在同學們的掌聲鼓勵下,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礙,並微笑面對以後的生活,這掌聲所代表的是什麼?(是一種愛)

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尊重、關愛,在生活中,愛還可能是什麼?(學生自由說,說完之後,老師出示小詩讓學生朗誦)

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愛是一句友善的講話

愛是炎炎夏日一縷清涼的風

愛是寒冷嚴冬的一杯熱茶

愛是瓢潑大雨中的一把小花傘

愛是黑暗中的一支蠟燭

師:是呀,這個世界是由曖維繫成的,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板書:

29 掌聲

原先的英子:文靜、默默、早早、最後不願意(憂鬱)

↓熱烈的掌聲(關愛)→受到鼓勵、鼓起勇氣

改變的英子:快樂 說笑 跳舞(開朗)

教學反思

1、在學生與本文之間架起一座橋樑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研究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爲此,教學本課時我採用了“以讀代講,角色感受”的方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讀書,促進學生思維和情感體驗,讓學生悄然走進文本,當學生調積起已有的生活體驗,把自己當成是課文中的英子,像她那樣去想一想的時候,學生便不再是他們自己了,他們便不知不覺中游離於文本之內,學生就具有了自己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我覺得這樣學生更好地把握住英子的性格特點,她能激發學生關愛殘疾人的愛心,並由此產生一種強烈的關愛他人的願望。教學中,我有多處這樣的設計:假如你是英子,你走上講臺前心裏會想什麼?當你聽到掌聲以後心裏又會怎樣想?假如你是臺上的同學,你想對英子說什麼?等等,這樣的設計就是爲了更好地讓學生的思考和朗讀與文本能直接的對話,其實,這樣的機會也是靠老師多給學生創造的。

2、重視朗讀的指導

“書聲朗朗”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大特徵。朗讀並不是僅僅靠傳統的“讀書百遍”就能湊效的,在寶貴的40分鐘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朗讀的指導就起着“引路人”的作用。

在第1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在兩段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段讀,並想想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出英子的不同性格特點。在第三自然段中,我注重指導學生該怎樣讀好英子猶豫的心裏、英子激動的心情,以及英子那種感激的心裏。我在教學中注重調動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讓他們自己尋找感受英子不同的內心世界,通過不同的語氣朗讀,學生能更好地把握英子的不同性格,並在朗讀當中表現出對英子的同情和對英子改變後的開心心情,真正地做到了讀中體味,在讀中感悟,真正地讓學生在朗讀教學中具有了獨特的內心體驗。教師在課堂上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讓學生讀出自己真實的感受。

3、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詞意

中年級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不能直接給出解釋,也不能讓他們按字典解釋照搬,而應結合課文,在具體的語境中進行。在課文中有幾個這樣的詞語:猶豫,憂鬱,歧視等。“猶豫”一詞我在教學中結合後面的“慢吞吞”來理解,說明英子不願意走上講臺,但是老師的要求又不能不做,因此拿不定主意。“憂鬱”和“歧視”可以放在一起來指導這兩個詞雖然都是在課文的後半部分纔出現,但含義在前半部分已經顯露出來。例如第一自然段:“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這其實就是英子憂鬱的表現,而爲什麼英子會這麼憂鬱,起上講臺時又那麼猶豫呢?就是因爲英子很自卑,害怕同學們歧視她。在這樣的語境下來理解“歧視”,學生就能知道這裏“歧視”的意思是“看不起她”。在教學中多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理解詞意,學生這方面的能力就會相應的提高。

評課

一、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整堂課都以學生爲主,教師爲輔,教師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教學中,老師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學生需要出發,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情感,爲他們營造了一個良好氛圍,讓他們以小主人的身份討論他的話應該怎樣讀,用自己理解的方式朗讀出來,使學生在說、讀、演練中形成師生互動,學生在學中獲得快樂,得到發展。

二、正確把握課文重點、難點,優化了課堂結構

語文課不像數學課那樣層次清楚,條分縷析,由易到難,環環相扣,它融整體層次性的明確和相對的模糊性爲一體,所以語文課特別需要認真設計課堂內容,明確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這樣老師講起來纔有所側重,學生聽起來才目標明確。《掌聲》這堂課主要用對比的教學方式:如原先的英子和後來的英子對比,第一次掌聲和第二次掌聲對比,由淺入深,刪繁就簡,化整爲零,從而使學生理解“掌聲”的意義,從而理解課文內容,受到思想教育。

三、創造性的教學實踐活動,優化了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1)、課堂以“活”爲原則,激活學生的思維,劉老師授課時不是僅僅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是注重於激發學生的思維,讓課堂上充滿了學生思維的火花,讓課堂成爲學生思維演練的主陣地,劉老師在這堂課上自始至終都做到了這點。例如:學生的質疑問難,想像當時英子的想法,談自己的看法,感受等等,無不體現一個“活”字,課文以朗讀爲主,朗讀形式多種多樣,有個別讀,分組讀,齊讀,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在讀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2)以“新”延伸課堂內容,使學生感到課有終了,學習無窮盡,例如:教師設計的拓展練習,生活中哪些是愛,可以說是學生對教材的再認識,也是學生主動性的體現,從而使學生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

當然,這堂課也存在一些小小的不足之處,在一些細節方面還處理得不夠好,有些話要說的淺一些,儘量能讓學生更好一些。

總之,整堂課始終貫穿了自主、合作、創新這一些教學理念,是我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