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三年級上冊《拉薩的天空》教後反思三則

三年級上冊《拉薩的天空》教後反思三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拉薩的天空》教後反思1

《拉薩的天空》是一篇寫景美文,本文語言優美,飽含深情地向我們展現了拉薩天空的湛藍、透亮;展現了布達拉宮的雄偉與壯麗。但本課所講的這些明顯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現有知識儲備狀態較遠。因此,在教學前,我花很長時間仔細查找了有關拉薩天空的圖片資料及文字資料,並且製作了精美的多媒體教學課件。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感受美景、細細品讀語言,讓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語文能力逐步得到培養。

三年級上冊《拉薩的天空》教後反思三則

《拉薩的天空》,通觀全文,一個“藍”字貫穿始終。“湛藍,藍寶石,藍天,藍得讓人神往,藍晶晶”等詞語讓人無限神遊於拉薩的天空上。對於置身北方黃土高原的孩童而言,它的天空藍得如何獨特,沒有真切的感受。因此,一開始我就利用多媒體充分地向學生展示各種拉薩藍天的圖片,把學生引領進遼闊、純淨、如仙境般的天地。此時讓孩子們用一個詞來形容拉薩的天時,他們異口同聲從心中喊出了“藍!”。情境的創設一下子拉近了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在品味文中描述藍天的語句時,他們憑藉多媒體畫面與自己既有的生活經驗,在心中涌起了對這美麗的天空的無限遐想,產生了獨特而到位的體驗。所以在讀第一自然段中的比喻句(也是全文的中心句)“那裏的天空總是那麼湛藍、透亮,好像用清水洗過的藍寶石一樣。”學生在瞭解拉薩天空的特點後,並通過讀,把自己的.感受讀出來。

拉薩的天空總是那麼湛藍、透亮,課文是怎麼具體來描寫的呢?自然過渡到後文的閱讀。自由閱讀二、三、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並用筆把那些最能體現拉薩天空特點的語句勾畫出來。同桌交流後,從這幾個自然段中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來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在畫畫、讀讀、評評中,在與文本的多次對話中,學生們對拉薩天空的特點有了進一步的瞭解,也透過語言文字,感受到拉薩的美。在培養學生各種語文能力的過程中也受到了美的教育。

在這一課教學中,我藉助了多媒體課件的演示,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縱情馳騁,引導學生在反覆的誦讀中沉入作品,在與文本的反覆對話中細細地感悟,與作者產生共鳴,在獲得審美享受、感情陶冶、精神淨化的同時,也培養了語感,內化了語言。收到了較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拉薩的天空》教後反思2

拉薩離我們比較遙遠,同學們對她的認識很少,但能從圖文中深感受到那天空之藍。文中用詞用句優美,如:“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摸到藍天。”彷彿一切事物都被這藍所浸潤,包容,已經到了觸手可及的境地。“掬一捧藍天可以洗臉”描繪出這藍天如水的意境。在教學時藉助圖文讓學生親身感受拉薩天空的遼闊、蔚藍,通過朗讀與作者產生共鳴。

拉薩的天空爲何會如此之藍?在教學時。我有機的結合我們這的天空與拉薩所呈現給我們的天空進行比較,同學們一看就體會到了其中的差別。我們這的天空基本是灰白結合,確實沒有了書中所描寫的藍的感覺,經常寫的藍天白雲只是自己所想的:天空原本應該是這樣的。拉薩的天空是那麼的藍,透亮、晶瑩,沒有任何的雜質。爲何會有此區別,不是同在一片藍天下嗎?——環境。是的,同學們一語道破。兩地天空的不同,從側面也就體現了我們所處環境的不同。我們這環境已遭受破壞,空氣已經不純淨了,工業廢氣把原本湛藍的天空遮住了,讓我們難見天日了。拉薩幾乎沒有工業污染,環境得到了良好的保護,因此纔有那麼藍晶晶的,令人神往的天空。在教學中,同學深深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知道了要保護環境就要從我們每個人做起,從我們身邊做起,從我們的教室,我們的校園做起,做一個保護環境的小衛士。

  《拉薩的天空》教後反思3

這是本單元中的又一篇散文,文筆優美。教學前,吸取了教學西湖一課時預習不足的教訓,我讓孩子們在預習時就把課文背出,儘管當時有學生嘟着小嘴,一副課文還沒有教完就讓我們背誦的不滿樣兒,但是大多數同學還是先背上了。

課始,我以一首《青藏高原》,帶領學生走進美麗的拉薩。在具有濃郁藏族風情的音樂渲染之下,在優美的拉薩自然風光中,學生學習文本的激情被點燃了。

教學過程中,我緊抓一個“藍”字貫穿始終,指導學生品味文中描述藍天的語句,由於學生課前都預習到位,學的自然也很輕鬆,整堂課,學生都沉浸在個體悟讀、集體精讀中,在反覆欣賞中體悟明淨的、純潔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