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語文下冊《金色的魚鉤》教案優質

六年級語文下冊《金色的魚鉤》教案優質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2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下冊《金色的魚鉤》教案優質,歡迎大家分享。

六年級語文下冊《金色的魚鉤》教案優質

六年級語文下冊《金色的魚鉤》教案優質1

學習目標

1.學會“澡、械”等5個生字,正確書寫“誕生、洗澡、漩渦、花圃、逆時針、司空見慣、無獨有偶、見微知著、鍥而不捨”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對自己有啓發的語句。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認識到到凡事多問幾個爲什麼的重要性。

4.體會本文語言生動、準確的特色,學習用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與本文事例相關的圖片或錄像資料,生字、新詞、重點語句的課件。

2.鼓勵學生通過各種途徑查閱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請學生談談對課題的理解。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看看通過學習,我們會有哪些新的認識和收穫。

二、自主預習,初讀感知。

1.自由練習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指導較難寫生字的書寫,本課5個生字要求會認會寫。

2.再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通過查字、詞典,聯繫上下文,看圖或小組討論等方法解決。

3.指生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得正確、通順,重點指導較難讀的句子。

4.整體感知課文,理清課文的順序。

①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說明一個什麼觀點?

②作者用哪些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③作者是按什麼順序寫的?

第二課時

一、回顧舊知,導入新課

1.認讀聽寫生字詞,

2.作者通過這篇文章要說明一個什麼觀點?用哪些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

3.默讀全文,畫出文中對自己有啓發的句子,反覆朗讀。

二、品讀感悟,全班研討

以第二自然段爲線索展開學習,先學習具體事例部分,後學習前後兩部分。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生朗讀,就這段內容提出問題。

問題預設:“司空見慣”“追根求源”是什麼意思?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指的是什麼?不斷髮問,都會問什麼?這裏的“?”“!”各指的是什麼?

讓我們帶着這些問題去到文中所舉的三個例子中,去找尋答案。

2.學習第一個事例。

⑴自讀第三自然段,找出謝皮羅教授發現的細小的、司空見慣的現象,說說這個現象細小在哪,司空見慣在哪?

⑵再讀第三自然段,說說謝皮羅教授問了些什麼問題?

⑶再讀第三自然段,交流謝皮羅教授的研究結果。

⑷讀第二自然段加深對這段話的理解。

在讀書交流的同時設置填寫表格:

人物發現現象不斷髮問找到真理

謝皮羅教授洗澡水的漩渦爲什麼總朝逆時針方向旋轉?旋渦的方向與地球的自轉有關。

3.學習第二個事例。

⑴總結學習第一個實例的具體學習步驟。

⑵按步驟自主學習第二個事例。

⑶全班交流學習體會,在交流時注意以讀爲主,讀悟結合,共同填寫上面的表格。

⑷讀第二自然段加深對這段話的理解。

4.學習第三個事例。

以自學爲主,自己填寫表格,在小組內交流學習體會。

讀第二自然段加深對這段話的理解。

5.學習一、二自然段。

讀一、二自然段,圍繞着課初就這段所提出的問題展開交流,重點研討:這裏的“?”“!”各指的是什麼?作者這樣表達有什麼好處?注意讀悟結合,切忌光談不讀。

6.學習六、七、八自然段。

⑴自讀六、七、八自然段。

⑵小組交流對自己有啓發的語句。

⑶全班重點研討“見微知著”是什麼意思?這句話和課文開頭有什麼聯繫。

三、迴歸整體,總結收穫

1.回讀全文,談談課題的含義。

2.全班同學交流學習收穫,可從文章內容和表達方法等方面談,教師重點強調用具體事實說明道理的寫法。

3.作業:

摘抄對自己有啓發的語句。

小練筆,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用具體事實說明一個觀點。

六年級語文下冊《金色的魚鉤》教案優質2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讀讀記記“顴骨、兩鬢、抽噎、喜出望外、奄奄一息”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受到忠於革命、捨己爲人的品質的教育。

3、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展現人物內心的表達方法。

4、練習快速閱讀,簡要地複述故事。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在這個長滿了紅鏽的魚鉤上,閃爍着燦爛的金色的光芒”這句話的含義。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課前佈置收集有關長征的圖片、文字等資料,通過課前閱讀,熟悉課文。

一、預習探究

長征是世界軍事史上一個偉大的奇蹟,一個由偉大的中國工農紅軍創造的奇蹟。在這個奇蹟的背後,是紅軍戰士歷盡的千難萬險,是無數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一個老班長的故事。

(板書課題,生讀課題。)

二、合作交流

1、請同學快速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再次快速默讀課文,讀時注意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變化,讀後談談感受。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暢談初讀後的感受,學生會談到會被班長爲革命,爲他人犧牲自己的品質感動。這樣能及時釋放學生心中的感動,又能根據學情來展開下面的教學。

三、品讀體驗

1、同學們都被班長盡心盡力地照顧傷員而不顧自己的崇高品質所感動。帶着這份感動再次走進課文,細細品讀描寫老班長的句子,想想它們爲什麼讓你感動。

2、品讀重點句:

從外貌體會中心:

⑴“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臉上佈滿皺紋,兩鬢斑白,顯得十分蒼老。”

①三十多歲的老班長爲什麼會有五六十歲老人的外貌特徵?

(“滿臉的皺紋”證明他經歷長期艱苦的革命鬥爭。“斑白的兩鬢”說明他飽經風霜的考驗。他“比我們還瘦得厲害”,反映他內心爲病號的擔憂和焦慮。)

②抓住表現“蒼老”的重點詞朗讀,讀出感動。

⑵“瘦得只剩皮包骨頭,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還一直用飽滿的情緒鼓勵着我們。”

老班長勝利地完成了上級交給他的任務,可自己已經衰弱到不能支撐的地步。這充分說明他對戰友的滿腔熱愛,對黨的高度忠誠。)

從語言、行動、神情體會中心:⑴學習“硬嚥草根魚骨頭”片段:

①指名朗讀,讀後議論:爲什麼這個段落令人感動?

(抓住“皺緊眉頭”、“硬嚥”等詞和“我”當時的心情,體會老班長的品質。)

②感情朗讀,注意體會人物的內心。

⑵學習“夜裏釣魚摸野菜”片段:

①自由朗讀,讀後議論:爲什麼這個片段令人感動?

(老班長非常辛苦,尋找食物極其艱難。他是用革命的意志,對黨的忠誠在堅持。)

②抓住“翻了多少草皮”、“一棵一棵地摸”等重點詞朗讀。

⑶學習“耐心勸導小樑”片斷:

“小聲點兒,小樑!咱們倆是黨員,你既然知道了,可不要告訴別人。”

“指導員把你們三個交給我。……我怎麼向黨彙報?難道我能說‘指導員,我把同志們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難出來了’?”

六年級語文下冊《金色的魚鉤》教案優質3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並掌握本課14個生字,並積累相關詞語“軍閥、恐怖、憲兵、皮靴、苦刑、匪徒、舅姥爺”等詞語。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對課文內容進行整體把握。

教學難點:

初步感受李大釗同志的革命精神。

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