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蘇教版六上《鞋匠的兒子》教學反思

蘇教版六上《鞋匠的兒子》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我們應該教給孩子們些什麼

蘇教版六上《鞋匠的兒子》教學反思

  ——《鞋匠的兒子》教學反思

前幾天就看了網友們關於《鞋匠的兒子》的爭論,應該說這次爭論也相當於一次頭腦風暴,讓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文本。

在教學此課時,像大多數老師一樣,我把着眼點放在了林肯的寬容大度、襟懷坦蕩、真情真性上,而忽略了這三段話的內在聯繫。誠如高林生老師所說,《課程標準》中對高年級的閱讀教學有“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的要求;課文中這三段話也提供了這方面的範例。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可以進行這方面的探索和嘗試,那怕是暫時還不到位,也沒有關係,學習的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但如果只是地說誠懇、寬容大度、平等,而沒有進行這方面的探究,那就太可惜這份資源了。我個人總是覺得,老師的重要作用是引領,而引領的重點是哪些學生“跳一跳夠得到”的領域或問題,重點不是那些學生自己能夠讀懂和明白的問題。

一語驚醒夢中人,是啊。在教學此課時,我採用了閱讀感悟寫批註的方法。學生都能體會出林肯對父親深深的愛、尊敬和感激,體會出林肯的寬容大度,襟懷坦蕩。對於三段話的邏輯聯繫上,我卻並未多加關注,想來也是失敗的課堂。唯一能讓我滿意的是我抓住了第二段話中的“做鞋子的藝術”,我問學生“做鞋子的藝術”指的是什麼?有名學生並未思考,一下子站起來說會修鞋子了。我說,聯繫上文來看,有這層意思。但我又提醒他們這裏用的是“藝術”而不是“技術”。學生再讀課文,我稍加點撥。學生明白這裏並不僅僅是指做鞋子的技術,而且還指爲人服務的思想;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思想;人人平等的思想(在鞋子的面前,人與人都是一樣的);勤勞的工作態度等等。

事實上,聽了大家的討論,回頭再讀課文,我發現第一段話是林肯以退爲進,表達對父親的愛戴、尊敬,強調“我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麼好。”第二段話是說,我可以幫你(那個參議員)修鞋,因爲我從父親那裏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就是人人平等,那是爲人服務的思想。在這裏,做鞋子跟治理國家是一樣的道理啊。第三段話是說對所有參議員說的同樣的道理,再次強調我做總統無法像父親那麼偉大,父親的手藝是無人能比的。

這樣三段話的內在聯繫就很清晰了,至於演講的技巧,林肯的回擊,我不太贊成跟學生說。因爲感動參議員的畢竟是林肯的寬宏大度,是林肯的真情真性,是林肯的智慧和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