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公開課)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公開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8W 次

  教學目的

《只有一個地球》教案(公開課)

1、使學生知道地球是全人類共有的家園,人類的衣食住行和經濟發展的各種需要,都要從地球上索到。

2、使學生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長過快,資源和能源緊張,環境污染等世界性的社會問題。

3、使學生知道地球只有一個,爲了人類社會的持續發展發展愛護地球,以及如何以實際行動愛護地球。

4、使學生知道確定“地球日”是爲了宣傳和呼籲保護人類的家園——地球。

 教學重點

本課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知道地球是人類共有的家園,使學生明白應該怎樣對等地球。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明確目標:

1、[板書:猜謎]想猜嗎?請讀謎面:“不用發動日夜轉,春夏秋冬自己變,每天能行八萬裏,滿載人類千千萬。”(評:一猜就準。)[學生板書:地球]

2、出示地球圖:這就是咱們腳下的地球,關於地球,你知道些什麼?怎麼知道的?

小結:同學們知道得真多。電視、書籍、網絡等都能讓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大家得多和它們交朋友。

  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剛纔講得很多,我們人類的生活、生存離不開地球。地球是我們共有家園. 2.同學們想不想上太空看一看我們可愛的地球呢?(出示音樂及飛船升空的片段)

1 . 師:宇航員在太空看見地球發出怎樣的感嘆?

2. 出示“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也太容易破碎了!

3.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的讀課文,從哪兒能看出地球“可愛”,從哪兒看出來地球容易“破碎”?

4.學生讀課文進行學習

5.小組彙報:“ 可愛” 部分

你讀了課文了解到了什麼?你給大家彙報下:

A:讀了課文,我們知道了在太空看地球是“美麗而渺小”的。(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你們看這披着水蘭色紗衣的球體是什麼呢?是的,他就是地球,我們可以看到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遍佈它的全身。難道它不美麗,不可愛嗎?(邊說邊看圖)

B:因爲有了地球纔有人類和一切生命。因此說地球是“母親”,是“搖籃”。出示課文內容:“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提問學生:這句用了什麼方法來形象的說明地球的可愛?

生回答:用了比喻手法,,把什麼比着什麼?

C:出示:(地球儀,學生邊說邊指出)“地球的半徑只有6300多公里,在羣星璀璨的宇宙裏就像一葉扁舟。它只有這麼大,不會再長大。地球的表面積是51億平方公里,人類生活的陸地大約只佔其中的五分之一。”(讓學生體會數字的作用,體會比喻句的好處。)“6300多公里”“51億平方公里”大陸的面積是好多?提問

6 . 通過這一部分你們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自由回答:A:我體會到了地球太美麗,太壯觀了。

B:我感覺到地球真是太小了,人類生活的範圍更是小又小,我們應該珍惜它。

7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地球的2個特點。

是啊,我們是應該好好的愛撫地球,但是有些人卻不瞭解我們所生活的環境,隨意的破壞。

引入:

學生彙報“易碎”部分:

你讀了課文了解到了什麼?你給大家彙報下:

A:我讀了課文知道了我們地球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

B:我知道了科學家把這些自然資源分爲了2種:一種是“不可再生資源,”通常是指礦產資源,;而另一中是可再生資源,包括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等。出示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煤,鐵,石油,木材,談水,紙張,糧食,大熊貓

(讓學生說出是可再生的,還是不可再生的。)

除了課文以外你還了解關於地球易碎的哪些情況?

學生彙報:A.我查閱了資料,看到水資源本來是可以再生的。但是,因爲大家隨意破壞,向江河裏排放各種廢水廢物特別是有毒的化學品,清潔的水源就不能再生了。面對這麼多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有人提出移居其他星球的想法,這樣行嗎?爲什麼?

學生彙報:A:科學家提出了人類移居其他星球的設想,經過多方面的調查,這個設想是非常遙遠的事情。

B:人類不能移居有2個原因。第一是至少在40億公里的範圍裏(至少這個詞語是什麼意思?

第二是火星或者月球上缺少人類生活必不可少的水和空氣等。少數人也許有可能,但是人多了就不行了。因此說:“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

8.老師引導:這部分是用什麼方法告訴人們不能移居的呢

9 .有感情的朗讀這一部分內容。

老師引導:這部分告訴我們不能移居別的星球,實際上是說什麼?

(破壞了地球,我們將別無去處。地球是我們唯一可以生存的星球)

10.補充課題《只有一個地球》 而地球只有一個,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

11.學了這篇課文,聯繫我們身邊的實際我們應該怎麼保護地球?請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

分小組交流, 然後全班彙報.

三、總結

同學們都認識到地球的重要,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地球的愛,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從現在起做一個環保的小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