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課文《青山不老》教學設計及反思

六年級課文《青山不老》教學設計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教學目標:

六年級課文《青山不老》教學設計及反思

1.正確讀寫“治理、歸宿、盪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2.通過深入閱讀,學生能比較準確、全面地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寫出讀文後的感受,聯繫他們認識課文的實際,體會作者的感受。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能比較準確、全面地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理解語言背後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時間安排: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展示:我國晉西北地區的圖片與青蔥臨海的畫面,引導學生暢談感受: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

  二、讓學生暢所欲言。

師:今天我們就去了解一個和他有關的奇蹟。

  (三)預習探究。

1檢查預習

(1)檢查課前學生主動積累詞句等情況.

(2)指名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指名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內容?

2合作交流

(1)請同學們瀏覽課文,回憶你在預習時自學到了哪些字詞,選擇一個你最想讓大家積累的介紹給我們。

(要講清楚、講正確;還要講清自己積累的方法和爲什麼要積累。)

(2)師:對於這篇文章來說,僅說出老人創造綠洲,就完整了嗎?還缺點兒什麼嗎?看來把主要內容概括清楚、全面,還需要我們深入閱讀啊。”

(3)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這奇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創造的?做一做簡要批註。

(4)交流批註。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總結出什麼情況?什麼奇蹟?概括出板書:自然環境惡劣生活條件艱苦造福於人。

(5)看,我們深入閱讀後,對於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不是又有了更全面的認識。同桌兩個人再相互說說主要內容。指名說。

(6)閱讀記敘文時儘管我們都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去概括主要內容,但我們還要注重事件存在的特殊性。

3品讀感悟:引導學生寫出讀文後的感受,聯繫他們認識課文的實際,體會作者的感受:

(1)作者說青山是不會老的,讀過課文後,你又有什麼感受呢?我們也來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吧。學生寫感受。

(2)學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師總結出學生可以從課文的主要內容上、老人的精神品格方面,以及老人的精神是永存的三個角度去寫感受。

(3)是呀,連綿的青山代代常綠;老人無私奉獻、造福後代的精神也必將永存![板書紅字:精神永存]讓我們回到課文中,找出作者的感受,畫下來,再讀一讀吧。指名朗讀。

(4)師小結:“作者的感受寫得含蓄,富有哲理,讓我們學到了雖然表達同樣的意思,還可以用這樣的語言、這樣的句式來表達,特別是他在結尾用了一句更加含蓄凝練的話,概括出了他結識老人後的感受,那就是——“青山是不會老的。”

 三、拓展延伸

1.簡介課文中的真實人物,以情感人,引起師生共鳴。

  四、課後小練筆

請以“我的拯救行動”爲題,寫一篇小作文,寫一寫自己做過的或想做的在環保方面的有意義的事情。

 《青山不老》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閱讀提示要求學生“默讀課文,想一想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這一奇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創造的;聯繫課文內容,想一想作者爲什麼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根據提示,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然後默讀自悟。我請學生根據提示充分默讀,在讀中思考,在讀中解決問題。接着請學生先來交流“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蹟”,學生都找到有關的自然段:“……這是多麼了不起的奇蹟。”“爲什麼說這是個奇蹟呢?”把學生引入“這一奇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創造的”的交流。通過一個個的數字的列舉,學生不難理解這是個奇蹟。最後理解“青山是不會老的”,這是本文的中心,先請學生說說老漢改造山林的作用,理解“另一種東西”,通過“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的表層意思和內在含義,體會到這“另一種東西”是——老人與環境鬥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最後自然便理解“青山是不會老去”的含義了。

本課教學再結尾又加入了故事中的真人真事,讓學生不禁能夠增長知識,加深對課文更深入的理解,更能使本課的中心思想更加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