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上冊人教版《伯牙絕弦》教案

六年級上冊人教版《伯牙絕弦》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人生苦短,知音難求;雲煙萬里,佳話千載。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六年級上冊人教版《伯牙絕弦》教案,歡迎大家閱讀!

六年級上冊人教版《伯牙絕弦》教案

一、教材分析

《伯牙絕弦》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接觸的第二篇文言文,全文共77字,5句話,語言凝鍊典雅,抑揚頓挫,內涵豐富,堪稱中華優秀經典詩文中的經典,是引導學生運用一定的方法學習文言文,感受藝術魅力,並受到傳統文化薰陶的典範之作。基於教材的特點,從年段教學目標“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語調、韻律、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出發,結合本冊教學目標將精讀課文後的習題作爲教學課文時主要依據的要求以及本專題“感受藝術魅力”的教學目標,確定本課教學思路爲“讀—背—說—講”。教學以讀爲主,指導學生熟讀成誦,在讀中領悟學習古文的方法,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並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是本課教學的重點,理解“知音”的真正內涵是本課教學的難點。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基礎,對伯牙、子期那種高山流水般的志向和胸懷理解上有一定難度,因此在文本的人文內涵上不作過度挖掘,而是相應地降低難度,通過朗讀、背誦、自學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

二、教學目標

1.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能通過自讀自悟,運用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等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詞句意思,讀懂故事內容,並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 積累中華經典詩文,感受朋友間真摯的友情。

三、教學準備

本文古今字義差別不大,較容易理解,雖然在學習本文之前,學生在五年級學過《楊氏之子》,已有一些文言文的閱讀基礎,但對文言文的閱讀體驗還是太少,因此,課前讓學生準備課文的預習。教學中,我準備了相關的'音樂和簡單的教學課件。

四、教學時間

五、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一)師板書課題,生書空,師簡述“絕”字的本意。

(二)指導讀好課題

(三)質疑導入。

二、縱情吟誦

(一)嘗試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相信反覆練習後,一定能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二)聚焦第一至第四句,多角度、多層次指導朗讀、背誦。

1. 展示讀──按句子朗讀。(出示四句話)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能讀得正確、流利即可。

2. 模仿讀──按人物朗讀。把四句話變換爲:

伯牙善鼓琴,

鍾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

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

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

鍾子期必得之。

師生合作讀,在範讀中指導學生讀出停頓、韻味。

3. 思考讀──按總分結構讀並理解字詞:

⑴出示插圖,瞭解伯牙、子期何許人,找出寫出兩人特點的句子(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並找出具體體現伯牙善鼓琴而鍾子期善聽的句子(二至四句)。

⑵出示:(第一句字體的顏色與其餘三句不同)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朗讀句子,引導學生從朗讀中去發現一至四句先總後分的結構。

⑶理解“善鼓琴、善聽”的“善”與二、三句中 “善哉”的“善”字義的不同。

⑷理解“念”與“得”在文中的具體體現。

出示: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此句字體顏色不同)

通過朗讀明確第四句是二、三句的總結句。

⑸強化總分結構:這一念,一得,(板書:念 得)可不是一般的朋友能做到的默契啊!咱們再來讀一讀,感受這種默契。

出示句羣讀。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

4. 想象讀──語言表達訓練:

⑴分角色讀二、三句,作好仿寫鋪墊。

⑵展開想象,仿照課文二、三句的句式寫句子,滲透寫字要求。

⑶學生彙報,分角色朗讀。

5.拓展讀──拓展課文(將仿寫的句子加入原文: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志在清風 ,鍾子期曰:“善哉,徐徐兮若清風 !”志在細雨 ,鍾子期曰:“善哉,濛濛兮若細雨!”……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朗讀。

再次引出“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這句話,明白“所念”“必得”的意思。

6.誦讀──由扶到放,指導背誦:

三、讀懂故事

(一)學習古文,我們不僅要會讀,會背,還要讀懂。把課文第五句話加進去,試着說說每句話的意思。還原課文,學生練說。

(二)指名說說課文的大意。相機小結藉助註釋、聯繫上下文等學習古文的方法。

(三)多形式檢測學生對字詞以及個別句子的理解:出示個別詞語,生說意思,出示個別句子譯文,生說句子。

(四)鼓勵學生再次練習用自己的話跟同桌講一講這個故事,再指名說。(板書:知音)

(五)師:是啊,有道是相識滿天下,知音能幾人?傳說伯牙和子期的這次相遇讓他們彼此都相見恨晚,他們約定第二年中秋再相會,可就在相會之日,伯牙見到的不是子期,而是一座冰冷的墓碑!(音樂起)

引出最後一句話(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配樂朗讀。

(六)口頭表達訓練:假如你就是苦苦等待知音的伯牙,面對子期冰冷的墓碑,你會說些什麼?

(七)拓展課外資料,師生朗誦伯牙在子期墓前寫下的短歌: 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 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 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雲。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三尺瑤琴爲君死,此曲終兮不復彈!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言!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八)解決問題:現在你知道伯牙爲什麼要絕弦了嗎?

四、傳唱知音

(一)瀏覽資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傳。

(二)播放《高山流水》樂曲,誦讀全文。

(三)佈置學生回家後把這個故事講給家人,讓更多的人把“知音”的典故傳誦下去。

板書:

伯牙絕弦

所念

知 音

課文:

伯牙絕弦

伯牙善鼓琴,鍾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鍾子期曰:“善哉,峨峨細弱泰山!”志在流水,鍾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