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部編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2《丁香結》教案及反思

部編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2《丁香結》教案及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部編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2《丁香結》教案及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部編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2《丁香結》教案及反思

[教學目標]

1.會寫“綴、幽”等11個生字,會寫“宅院、幽雅”等19個詞語。

2.瞭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丁香的,品味優美的語言。

3.體會由事物引發聯想的表達方式,並能說出自己的理解。【語文要素】

 [教學重難點]

1.瞭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丁香的,品味優美的語言。

2.體會由事物引發聯想的表達方式,並能說出自己的理解。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寫11個生字,會寫19個詞語。

2.瞭解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寫丁香的,品味優美的語言。(重點)

一、交流預學,初賞丁香

1.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跟隨老舍先生走進了遼闊的《草原》。今天我們跟隨宗璞先生去賞丁香。(板書課題:丁香結,並齊讀)

2.放聲朗讀課文,看看宗璞先生筆下的丁香是怎樣的。(生自由讀)

3.藉助預學單,小組分享重點字詞。

4.指導書寫:“幽、薄”兩個字。

幽,半包圍結構,筆順是先內後外,先寫一豎,再寫兩個“幺”,最後寫豎折和豎。

薄,上下結構,不要寫成左右結構。

5.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宅院 幽雅 伏案 渾濁 笨拙 眼簾 參差 單薄 照耀 文思

夢想 迷濛 模糊 花蕾 衣襟 恍然 愁怨 順心 平淡

6.出示句子,朗讀體會。

最好的是圖書館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種有十數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

在細雨迷濛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花牆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前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二、整體感知,再賞丁香

(一)理解內容,提問質疑。

1.說一說,在預習當中,你批註了哪些讀不懂的地方?

預設:課文題目是“丁香結”,爲什麼還寫了丁香花呢?

2.爲什麼“月光下的丁香白的瀟灑,紫的朦朧”呢?

3.爲什麼說丁香“瑩白”,但綠葉“參差”呢?

4.直向窗前的瑩白“滲”過來,是什麼意思呢?

……

(二)梳理疑問,聚焦問題。

作者筆下的丁香到底有多美?

(三)整體把握,理出脈絡。

再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丁香的?(板書結構圖,見板書設計)

預設:

課文第一部分寫丁香花,是“賞花”部分。

課文第二部分寫丁香結,是“悟花”部分。

課文第一部分描寫丁香花的顏色、香味、形狀,以及丁香花陪伴“我”寫作。

三、品讀語句,三賞丁香

(一)自由讀文,批註丁香之美。

主問題:作者筆下的丁香到底有多美?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畫出描寫丁香花的語句,批註自己認爲最美的畫面描寫。

(二)從和諧的色彩感受“美”。

從你們批畫的語句看,文中有不少描寫丁香色彩的語句:月光下的丁香,春來窗前的丁香,細雨中的丁香,呈現出不同的色彩美。

1.創設情境,感受月光下丁香的色彩美。

“最好的是圖書館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種有十數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

(1)感受表達效果:想一想,這樣寫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2)創設情境讀:一輪明月掛在夜空中,潔白的月光像流水一樣傾瀉而下。看那白丁香,好像更有光澤了,它們——(學生接)還有那紫丁香,紫得更柔和了,它們——(學生接)

2.想象畫面,感受窗前丁香的色彩美。

“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白下面透出參差的綠,然後才見那兩扇紅窗。”

抓顏色想象:瑩白、綠、紅,各種色彩交相輝映,是一幅多美的畫面啊!

抓對比想象:一片瑩白中透出參差的綠,可見花團錦簇,擠擠挨挨,綠葉只能從花的縫隙裏鑽出來啊!

抓順序想象:作者從外面回來,她的觀察順序是怎樣的呢?最先看到的是花,然後是葉,最後纔是兩扇紅窗,這紅窗恰似畫框一般。賞花就成了賞畫。

3.藉助圖片,感受雨中丁香的色彩美。

“在細雨迷濛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花牆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前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1)展示印象派的畫,發現雨中丁香特點。

讓我們來欣賞幾幅印象派的代表作,印象派突出光和色彩,不強調清晰、細膩。再讀讀句子,雨中的丁香就是這樣的一幅印象派畫作。

(2)理解“滲”過來,感受色彩的交融。

這紫色因爲線條模糊,沒有了限制,彷彿流動起來,直向窗前的瑩白“滲”過來,於是兩種顏色交融在了一起——(學生讀句子)。

(3)配樂讀,感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聯繫上下文,再讀一讀,爲什麼作者說“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音樂起)在細雨迷濛中——(學生讀)

(三)從生動的描寫感受“美”。

1.“有的宅院裏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牆上窺着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這裏將花寫成了什麼?你從哪些詞語讀到的?

預設:“星星”——小巧、亮。

“窺”——活潑、靈動,像孩子一樣。

2.“每到春來,伏案時擡頭便看見檐前積雪。雪色映進窗來,香氣直透毫端。”

預設:讀到“檐前積雪”,你想到了哪首詩?——“遙知不是雪,爲有暗香來。”

作者寫丁香與王安石寫梅,有異曲同工之妙。

3.“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夢想。”

預設:朗讀句子說畫面。

說說作者的描寫順序是怎樣的。

丁香對作者有怎樣的影響呢?

窗外的丁香,也許增益了作者的文思,更引起了作者尺幅千里的想象……

四、理解提升,回味丁香

1.朗讀、回味丁香美。

讀作者筆下的丁香,更能觸摸到自然的可愛——

“有的宅院裏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牆上窺着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最好的是圖書館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種有十數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

“每到春來,伏案時擡頭便看見檐前積雪。雪色映進窗來,香氣直透毫端。”

“從外面回來時,最先映入眼簾的,也是那一片瑩白,白下面透出參差的綠,然後才見那兩扇紅窗。”

“那十字小白花,那樣小,卻不顯得單薄。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夢想。”

“在細雨迷濛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花牆邊兩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畫,線條模糊了,直向窗前的瑩白滲過來。讓人覺得,丁香確實該和微雨連在一起。”

2.質疑引入“丁香結”。

作者不止寫了丁香花的美,在賞花美之後,還展開聯想,感悟了“丁香結”,這“丁香結”到底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呢?

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丁香結》,去感悟“丁香結”背後的人生啓示。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描寫丁香結的部分,聯繫上下文理解關鍵語句。

2.體會由事物引發聯想的表達方式,並能說出自己的理解。(難點)

一、複習引入,初讀“丁香結”

1.直接引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丁香結》這篇課文。上節課我們一起欣賞了丁香花的美,這節課我們聚焦丁香結,看看它會帶給我們怎樣的啓示。

2.整體感知,再讀課文,回顧丁香結這部分作者都寫了些什麼呢?你還有什麼疑問嗎?

預設:古人爲什麼發明了丁香結這樣的說法?

爲什麼說丁香結負擔着解不開的愁怨呢?

“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3.聚焦主問題:丁香結引發了作者對人生怎樣的思考?

二、朗讀理解,讀懂“丁香結”

(一)感受形似

“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結。”

1.請你觀察課文插圖,看一看丁香花苞的形狀,你有什麼發現?

2.欣賞古代服飾,再結合古代服飾中女子衣服上的盤花扣,你又有什麼發現?

原來,丁香花苞,小小的,圓圓的,鼓鼓的,恰如盤花扣,正是丁香結啊!

(二)瞭解象徵

1.品讀文中詩句,這些詩句描寫了怎樣的意境?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釋義:蕉心緊裹未展,丁香花蕾,叢生如結。同是春風吹拂,而二人異地同心,都在爲不得與對方相會而愁苦。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釋義:青鳥無法傳遞遠方思念的人的音訊,那綿綿的春雨中綻開的丁香花蕾讓我想起凝結的愁怨。

2.拓讀鏈接詩句,不僅這幾句詩,我們還會讀到——

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誕春。——陸龜蒙《丁香》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馮延巳《醉花間》

可見,自古以來,丁香結都有愁怨難解的象徵意義。

(三)領悟思考

從古至今,有關丁香結的詩句被傳承着,丁香結的意象被繼承着,人的生命、情感有許多的共通之處。正如作者所寫——“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

但是,作者對丁香結卻有了新的感悟——“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嗎?”

1.聯繫上下文,朗讀思考:你讀懂了什麼?

2.聯繫生活實際,說一說:你懂得了什麼?

預設:學習壓力很大考試中失利與朋友發生爭吵

聯繫生活實際,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你和作者是不是也有共鳴?既然“結”是難免的,我們何不積極面對?如果生活總是一帆風順,豈不太平淡無味了嗎?面對“結”,解開“結”,這也是生活的滋味。

三、拓展練筆,延讀“丁香結”

1.同學們,《丁香結》原文還有一個結尾,讀讀——“小文成後一直擱置,轉眼春光已逝。要看滿城丁香,需待來年了。來年又有新的結待人去解——誰知道是否解得開呢?”

2.默讀課文,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你的心中此時有什麼想說的嗎?請批註在課文結尾處。

  [教學反思]

在進行本課的教學設計時,我基於單元人文主題,以第一課爲起點,導入第二課,體現上掛下聯。通過自由朗讀課文,初步感受優美語句,感受丁香的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由於本文是一篇散文,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不足,難以全面、準確地回答文章從哪幾個方面寫丁香的這個課後問題。我引導學生課前質疑,梳理主問題,同時,對文章的結構進行整體把握。此環節,抓住關鍵點,找準着力點,從兩個方面提升學生整體感知的能力。逐步深入文本,引導學生從和諧的色彩和生動的描寫兩個角度品味語言,欣賞丁香之美。通過再現經典語句片段,回味丁香的美,並由“丁香美”自然過渡到“丁香結”。引導學生讀懂“丁香結”意象的文化內涵,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讀懂了文章主旨的深刻內涵,解決了學生的人生經歷尚不豐富,對文章中“丁香結”引發的人生思考體會不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