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初三上學期:《不求甚解》教學設計

初三上學期:《不求甚解》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7W 次

 【教學目標】

初三上學期:《不求甚解》教學設計

1、學習作者進行駁論的論述方法。

2、揣摩精練有力的語言,體會表達效果。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分析文章的論證方式,揣摩精練有力的語言,體會表達效果。

難點:理解“不求甚解”和“會意”之間的關係。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1、導人新課:

我們早就在陶淵明的《五柳先生傳》裏知道“不求甚解”這個詞了,當時我們就對這個詞加以了討論,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作者也對這個詞加以了自己的見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2、整體感知:

讓一個學生朗讀全文,其餘的同學一邊聽一邊勾畫生字詞。(學生要對朗讀的同學做出自己的客觀評價,提出自己的見解和想法。)

⑴ 學生勾畫中可能會涉及的字詞有(課件):闡明 要訣 咬文嚼字 不求甚解 狂妄自大 因小失大 豁然貫通 開卷有益

⑵ 作者一開頭就提出了一般人常常認爲的觀點“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對此,作者又是怎樣看得呢?

明確:“盲目反對不求甚解的態度同樣沒有充分的理由”“這是古人讀書的正確態度,我們應該虛心學習,完全不應該對他濫加粗暴的不講道理的非議。”

⑶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以前我們在講議論文的相關知識時,提到如果作者先提出一個錯誤的觀點(樹靶子),然後加以論證,最終證明這個觀點是錯誤的,從而更有力地表明正確的觀點,我們稱這種文章叫什麼文章?(駁論文)

3、研讀課文:

⑴ 作者是怎麼駁斥那個“對任何問題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錯誤觀點的呢?也就是說,作者是怎樣來論證的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談談本文的論證思路。

學生獨立思考,再同座位討論,明確:首先,介紹“不求甚解”的出處;其次,闡述了“不求甚解”四字的兩層含義;再次,作者從正反兩方面舉例(諸葛亮、普列漢諾夫)論證讀書的要訣在於虛心、會意;接着全面、更明確地解釋“不求甚解”的含義;最後提出自己所認可的讀書方法(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覆閱讀)。

課件:豎靶子→引出處→釋新義→援例子→引語錄→結上文

⑵ 你能否談談你從這種論證上學習到什麼寫作方法。(讓學生學會寫作的方法)

答案是多面的,如寫作思路一定要清晰,要符合人的思維過程;如在論述自己的觀點時,一定要舉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讓文章更具說服力,權威性;再如論證一定要完整,語言表述一定要嚴密、準確。還有,論證時一定要明確而清晰地表明自己的見解或觀點。

4、探究:

本文中作者對“不求甚解”四個字賦予了兩層含義:虛心;不固執一點,不咬文嚼字,而要前後貫通,瞭解大意。你能對這兩層含義談談你個人的見解或看法嗎?再者,你也可以談談你個人對“不求甚解”這個詞的理解。

課件:名人的讀書觀

幾種常見的讀書方法

5、拓展訓練:請同學們用“別人都說……而我覺得……因爲……的句式說一段話,學習運用駁論。可對下列成語進行辯證分析,運用求異思維,口述新的立意。

⑴ “見風使舵”新解

⑵ “班門弄斧”辯

⑶ “濫竿充數”辯

明確:成語新解,重在從不同的角度去詮釋,劃清必要的界限,從正名人手,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緊密聯繫實際,借題發揮,做到有感而發,有的放矢。

⑴“見風使舵”一詞,多用於那些不講原則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們賦予“風”以新的含義,喻指實際情況的變化或者規律,我們可以翻出新意;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掌握方向,採取相應的措施,推動社會向前發展。這樣聯繫現實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嗎?

⑵ “班門弄斧”這個成語,可以從故事人手,翻出“不迷信權威,敢於向權威挑戰”的新意。

⑶ “濫竿充數”這個成語,也可以從故事人手,翻出“濫竿之所以能充數,在於欣賞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

6、作業:

⑴ 完成練習冊上的相關練習。

⑵ 在拓展練習中找一個相關的詞,仿照本篇課文,寫一篇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