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九年級教案 > 文言文《捕蛇者說》評課稿

文言文《捕蛇者說》評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捕蛇者說》是一篇文言文。錢老師在執教時,遵照了“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訓練爲主線”的教育思想,展示了“教師帶領學生讀書”的課堂教學形式。

文言文《捕蛇者說》評課稿

“教師爲主導”,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於領導、支配的地位,教師發揮其主導作用必須以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爲前提,通過“引導”而不是“牽拉”的方式來實現。這是本課教學重點實踐的理念。

“以學生爲主體”,就是確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是認識和發展的主體,是具有獨立意志和認識潛能的實踐者。“訓練爲主線”,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的有目的的聽、說、讀、寫實踐。這種實踐活動,始終是在教師的領導下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的,是有特定教育目標的訓練過程。這兩點教育思想在本課的`教學中並沒有明顯的體現。

錢夢龍老師講讀本課的教學目標是:積累詞語;理解文言句意;瞭解對偶、對仗的特點和作用;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學習本文“立意非奇,奇於蓄勢”寫作手法,練習寫文章評論。

教學目標中,積累詞語,理解句意是以語文基礎知識:字、詞、段、篇的學習爲主,紮實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教學對偶、對仗的特點和作用,是在引導學生理解文言文常用的修辭手法。學生理解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在教學過程中逐步完成的。以“立意非奇,奇於蓄勢”來指導學生注意本文的寫作手法,並結合寫作練習,做到讀寫結合,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加深理解,設計獨到。

錢夢龍在教學中,主要使用了“講讀法”和“提問法”,教師屬於“主講”和“主問”的角色,學生的主體活動時間被擠佔,學生的主體地位並沒有得到體現。從文本角度來說,這也是《捕蛇者說》的文體所決定的。對於文言文,理解字詞句的任務重,困難大。教師用“講授”和“提問”的教學方法,課堂容量會比較大,便於提高教學效率。還有,錢夢龍很注重引用材料、使用板書來幫助學生理解難點。

例:錢老師問學生蛇“異”在何處?學生就將描寫蛇的句子讀了一遍,並沒有概括出蛇的“異”處。錢老師就根據學生的回答,帶着學生又讀了一遍,相機板書“異:色、毒、用”並解釋了“用”概括的是蛇的藥用價值。對於有難度的問題,教師直接講授,更直接,更省時。如果用討論的方法,學生也未必能說出,反而耗時很多。此處教學,教師提問明確,學生回答有基礎。

錢老師要求學生在文中尋找蔣氏大戚的原因時,直接板書“六十年存亡、逼租時安危、平居時憂樂”,並說課文是從這三個方面對比蔣氏和村民的不幸,從而證明“斯役之不幸不如賦斂之不幸”。如此高難度的內容概括,不便交給學生。

錢老師講讀課文,不停地帶領學生讀書,落實字詞、語句翻譯和內容概括。在將“捕蛇之害”和“納稅之害”作比較時,錢夢龍着重講解了對偶和對仗的修辭手法,並指導學生分析和朗讀。錢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滲透了文章的中心思想:賦斂之毒有甚是蛇,並藉助文中的“苛政猛於虎”一句總結了中心思想。最後他對文章的寫作方法進行了解讀,歸納爲“立意非奇,奇於蓄勢”,並講解了這種寫法,讓學生以之爲題寫一篇《捕蛇者說》的簡析。

本課的教學,最明顯的不足之處就是他對學生的引導, 實質上時時在暗示學生去迎合教師希望他們掌握的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學生的獨特體驗和個性化的閱讀。錢老師幾乎預設了所有的問題,沒有根據課堂實際去生成,學生學習比較被動,沒有提出一個問題。教師也沒有調整教學方法,引導學生提出多樣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