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一教案 > 《陳情表》優質教學設計

《陳情表》優質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9W 次

  教學目標

《陳情表》優質教學設計

1.感受作品表達的濃濃親情,正確評價和理解文本的觀點和思想感情;

2.藉助註釋和工具書,梳理、積累文中重要的詞語和語文知識;

3.學習文本通過記敘生活瑣事表達情感的寫法,學會表達自己感受到的親情。

  教學輔助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以下話語導入課文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蘇軾

 二、整體感知

1.解題。

表,是古代奏章的一種,是臣子寫給皇帝的書信。我國古代臣子寫給君主的呈文有各種不同的名稱。戰國時期統稱爲“書”,如李斯《諫逐客書》。到了漢代,這類文字分成章、奏、表、議四小類。“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文心雕龍》)此外,還有一種專議朝政的文章,又統稱“表”。“表”的基本特徵是“動之以情”。課文是李密寫給晉武帝司馬炎的一封信。

李密,西晉文學家。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成人。李密原是蜀漢後主劉禪的郎官。公元263年,司馬昭滅蜀漢,爲了籠絡西蜀人士,大力征召西蜀名賢到朝中做官,李密也是其中之一。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於鄉里。晉武帝爲穩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爲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爲“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應召。後來晉武帝徵召他爲太子洗馬,催逼甚緊,如不應詔,會被誤認爲“矜守名節”,不與司馬氏王朝合作,招來殺身之禍,於是寫下了《陳情表》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爲理由婉言辭謝。

2.學生聽課文朗讀,正音正字。

3.學生朗讀課文,藉助註釋,疏通字詞。

4.學生默讀課文,藉助註釋,初知文意,並標記疑惑之處。

5.教師點撥,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明確:第一段,作者陳述家庭的特殊不幸和自己與祖母“更相爲命”的情狀,以使武帝化嚴爲慈,化對立態度的逞威爲同一立場的體恤。

第二段,歷敘朝廷多次徵召,優禮有加,但由於“劉病日篤”而處在“報國恩”和“徇私情”不可兼顧的兩難之中,作者旨在消除晉武帝的疑慮,爲下文請求“終養”埋下伏筆。

第三段,提出晉朝“以孝治天下”這個治國綱領,陳述作者特別孤苦的處境和作者的從政歷史、人生態度以及政治思想,以便進一步打消晉武帝的疑慮。

第四段,明確提出“願乞終養”,表示要先盡孝後盡忠,以期感動武帝達到陳情目的。

  三、研讀討論

1.開頭“臣密言”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奏表開頭的一般格式。

2.“臣以險釁,夙遭閔凶。”該句在全段中起到什麼作用?它關係着哪幾個方面?

明確:總攝作用。

第一,半歲喪父,四歲母嫁,祖母撫養;

第二,年幼多病,九歲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兩輩單傳,內外無親,形影相弔;第四:祖母年邁,夙嬰疾病,臥牀不起。

3.第一段中作者爲什麼不用第一人稱“臣”而用第三人稱“孩”?

明確:旨在客觀陳述苦情以使武帝動心。

4.李密最擔心晉武帝懷疑他哪一點?他是怎麼爲自己辯解的?

明確:矜守名節。

古代崇尚一種觀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晉文人名士最重氣節。晉武帝同樣怕李密也是矜守名節。本圖宦達→至微至陋→過蒙拔擢→豈敢盤桓。

5.學生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蘊含的感情。

6.藝術特色。

明確:(1)文筆委婉懇切,耐人尋味;(2)以“情”編織全文,情真意切;(3)寓理於情,情理交融;(4)語言駢散相間,參差交錯,有極強的感染力。

7.師生共同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語

示例:孤苦伶仃;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急於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8.學生暢談閱讀課文的感受,體味親情,反思自我。

  四、梳理積累

1.文言實詞。

(1)臣以險釁,夙遭閔凶

險釁:指災難禍患。 夙:早。 閔凶:憂傷不幸的事。

(2)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見背:離開我,指去世。 背,背離、離開。

(3)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祚:福氣,福分。 薄:淺薄。 息:子。

(4)煢煢孑立,形影相弔

煢煢:孤單的樣子。 孑:孤單。 吊:安慰。

(5)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尋:不久。 除:授予官職。

(6)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盤桓:徘徊不進的樣子。 希冀:這裏指非分的願望。

(7)臣具以表聞

具:詳盡。

(8)則劉病日篤

篤:病重。

(9)臣之進退,實爲狼狽

狼狽:形容進退兩難。

(10)猶蒙矜育

矜:憐憫。

(11)但以劉日薄西山

薄:迫近。

(12)更相爲命

更,交互。

(13)聽臣微志,庶劉僥倖,保卒餘年

聽:聽任。 庶:或許。 卒:終。

2.文言虛詞。

(1)介詞,總是跟名詞、代詞或短語結合,構成介賓短語修飾動詞、形容詞,表示多種組合關係。

①引進動作的時間、處所、範圍、對象、方面、原因等,視情況可譯爲“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從”“跟”“同”“對”“對於”“給”“由於”等。如:

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陳情表》)表示動作的對象,可譯爲“對”“向”。

故燕王欲結於君。(《廉頗藺相如列傳》)表示動作的對象,可譯爲“與”。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師說》)表示動作的對象,可譯爲“對於”。

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赤壁之戰》)表示動作的對象,可譯爲“向”。

得復見將軍於此。(《鴻門宴》)表示動作的處所,可譯爲“在”。

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出師表》)表示動作的範圍,可譯爲“在”。

權起更衣,肅追於宇下。(《赤壁之戰》)表示動作的處所,可譯爲“到”。

②放在形容詞之後,表示比較,一般可譯爲“比”,有時可譯爲“勝過”。如:

急於星火。《陳情表》

良曰:“長於臣。”(《鴻門宴》)

冰,水爲之,而寒於水。(《勸學》)

③放在動詞之後,引進行爲的主動者,可譯爲“被”,有時動詞前還有“見”“受”等字和它相應。如:

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五人墓碑記》)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衆,受制於人。(《赤壁之戰》)

(2)複音虛詞“於是”,用法與現代漢語的“於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開頭。表前後句的承接或因果關係,與現在的承接連詞或因果連詞相同。現代漢語也這樣用。如:

於是秦王不懌,爲一擊缶。(《廉頗藺相如列傳》)

吳之民方痛心焉,於是乘其厲聲以呵,則噪而相逐。(《五人墓碑記》)

②放在謂語之前或謂語之後,“於是”屬介賓短語作狀語或補語。可根據“於”的不同用法,分別理解爲“在這”“從這”等。如:

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捕蛇者說》)可譯爲“在這職業上”。

於是餘有嘆焉。(《遊褒禪山記》)可譯爲“對這件事”。

(1)介詞

①表動作、行爲所用或所憑藉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譯爲“用、拿、憑、依據、按照、用(憑)……身份”等。如:

臣具以表聞……(《陳情表》)表示動作的`工具或憑藉,可譯爲“用”。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陳情表》)表示動作的工具或憑藉,可譯爲“用”“憑藉”。

願以十五城請易璧。(《廉頗藺相如列傳》)表示憑藉,可譯爲“拿”“用”。

何以戰?(《曹劌論戰》)表示憑藉,可譯爲“憑”“依靠”。

餘船以次俱進。(《赤壁之戰》)表示依據,可譯爲“按照”。

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爲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記》)表示身份,可譯爲“憑藉”。

②表示動作、行爲產生的原因,可譯爲“因”“由於”。如:

臣以險釁……(《陳情表》)表示原因,可譯爲“因爲”。

且以一璧之故逆強秦之歡,不可。(《廉頗藺相如列傳》)可譯爲“因爲”。

時操軍兼以飢疫,死者大半。(《赤壁之戰》)可譯爲“因爲”。

③引進動作、行爲發生的時間和處所,用法同“於”,可譯爲“在”“從”。如:

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至於泰安。(《登泰山記》)表示時間,可譯爲“在”。

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漢書·西南夷傳》)表示處所,可譯爲“從”。

④表示動作、行爲的對象,用法同“與”,可譯爲“和”“跟”;有時可譯爲“率領”。如:

天下有變,王割漢中以楚和。(《戰國策·周策》)可譯爲“和”。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軍,與趙俱死。(《信陵君竊符救趙》)可譯爲“率領”。

(2)連詞。用法和“而”有較多的相同點,只是不能用於轉折關係。

①表示並列或遞進關係,常用來連接動詞、形容詞(包括以動詞、形容詞爲中心的短語),可譯爲“而”“又”“而且”“並且”等,或者省去。

猥以微賤……(《陳情表》)表示並列,可譯爲“並且”或不譯。

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遊褒禪山記》)表示並列,可譯爲“並且”或不譯。

②表示承接關係,“以”前的動作行爲,往往是後一動作行爲的手段或方式,可譯爲“而”或不譯。如:

餘與四人擁火以入。(《遊褒禪山記》)可不譯。

③表示目的關係,“以”後的動作行爲,往往是前一動作行爲的目的或結果,可譯爲“而”“來”“用來”“以致”等。如:

謹拜表以聞……(《陳情表》)表示目的,可譯爲“來”。

作《師說》以貽之。(《師說》)可譯爲“來”。

斂貲財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記》)可譯爲“來”。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諫之路也。(《出師表》)可譯爲“來”。

④表示因果關係,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譯爲“因爲”。如:

臣以供養無主……(《陳情表》)表示原因,可譯爲“因爲”。

但以劉日薄西山……表示原因,可譯爲“因爲”。

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信陵君竊符救趙》)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

⑤表示修飾關係,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譯爲“而”或省去。如: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歸去來兮辭》)

(3)副詞。通“已”,已經。如:

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

(4)複音虛詞“以是”“是以”,相當於“因此”,引出事理髮展或推斷的結果。如: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表示原因,可譯爲“因爲”。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送東陽馬生序》)表示原因,可譯爲“因爲”。

餘是以記之,蓋嘆酈元之簡,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鐘山記》)表示原因,可譯爲“因爲”。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庖丁解牛》)表示原因,可譯爲“因爲”。

(5)無以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無以,固定結構,可譯爲“沒有用來……的”“沒有辦法”。

3.詞類活用。

(1)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上:名詞作狀語,向上。

(2)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犬馬:名詞作狀語,像犬馬一樣。

(3)則劉病日篤。日:名詞作狀語,一天天。 篤:形容詞用作動詞,加重。

(4)夙遭閔凶。閔凶:形容詞用作名詞,憂患不幸的事。

(5)猥以微賤。微賤:形容詞用作名詞,卑微低賤的身份。

(6)臣少多疾病。疾病:名詞用作動詞,生病。

(7)臣具以表聞;謹拜表以聞。 聞:使動用法,使……聞,使……知道。

(8)臣少仕僞朝。仕:名詞作動詞,做官。

(9)歷職郎署。職:名詞作動詞,任職。

(10)謹拜表以聞。表:名詞作動詞,上奏表。

(1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外:名詞作狀語,在家外。

(12)內無應門五尺之僮。內,名詞作狀語,在家內。

(13)臣之進退。進退:動詞作名詞,進退兩難。

(14)凡在故老。故老:形容詞作名詞,年老而有功德的舊臣。

(15)無以終餘年。終:使動用法,使……終。

(16)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遠:形容詞作動詞,離開。

(17)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孝廉,秀才:名詞作動詞,做孝廉,做秀才。

4.師生共同找出課文中的通假字。

(1)夙遭閔凶。 閔,通“憫”。

(2)零丁孤苦。 零丁,通“伶仃”,孤單的樣子。

(3)臣今年四十有四。 有,通“又”。

(4)常在牀蓐。 蓐,通“褥”,草蓆。

5.古今異義詞。

(1)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不行 句中義:不能走路,這裏是說柔弱。今義:不可以。

成立 句中義:成人自立。今義:①(組織機構等)籌備成功,開始存在;② (理論、意見)有根據,站得住。

(2)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告訴 句中義:申訴。今義:①受害人向法院告發;②說給人聽,使人知道。

(3)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

辛苦 句中義:辛酸苦楚。今義:身心勞苦。

(學生找出其他古今異義詞。)

6.文言句式。

(1)急於星火 狀語後置

(2)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 狀語後置

(3)而劉夙嬰疾病 被動句

(4)拜臣(爲)郎中 省略句

(5)前太守臣逵察臣(爲)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爲)秀才 省略句

(6)今臣亡國賤俘 判斷句

(7)則告訴不許 被動句

7.古代官職變化詞語。

(1)察、舉:考察舉薦,漢代以來選拔人才的一種方式。

如“察臣孝廉”“舉臣秀才”。

(2)拜:授予官職,任命,多指帝王授臣下官職。

如“拜臣郎中”;又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以相如功大,拜爲上卿。”《張衡傳》:“公車特徵拜爲郎中。”

(3)除:任命、授職,一般指免去舊職、授予新職。

如“除臣洗馬”;又如文天祥《指南錄後序》:“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如果是“左除”,則是降級授職之意。

(4)賞:是由皇帝特旨頒佈,賜予官職、官銜或爵位。

如《譚嗣同》:“八月初一日,上召見袁世凱,特賞侍郎。”

(5)擢:由選拔而提升。

如《海瑞傳》:“是瑞已擢嘉興通判,坐謫興國州判官。”

“超擢”則是越級破格提升的意思。

如《譚嗣同》:“皇上超擢四品卿銜軍機章京,與楊銳、林旭、劉光第等同參預新政。”

(6)遷:改官。用法較複雜,常見的有三種情況。

一是升遷,如《海瑞傳》:“遷淳安知縣。”海瑞由原教諭官提升爲知縣。

二是改任,相當於轉調原職品級的官職,如《張衡傳》:“拜郎中,再遷爲太史令。”新職太史令與舊職郎中官職級別相同。

三是降職,即“左遷”。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即指被降爲江州司馬。

(7)徙:改任官職,多指一般的調職。

如《張衡傳》:“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即說張衡所居官職一直未得到改任。

(8)謫:官吏降級,相當於貶。

如白居易《琵琶行》:“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9)出:指出京受任。

如《張衡傳》“永和初,出爲河間相”中的“出”,就是指張衡離京任河間王的相。

(10)去:卸職。

如《張衡傳》:“自去史職,五載復還。”這裏的“去”,就是卸職之意。

(11)黜:廢免,革職免官。

如《屈原列傳》:“屈原既黜,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

要注意,“黜”與“貶謫”相同,但有區別,貶謫是出自皇帝的詔令,黜有時則是上司對下屬官員的處分,《書博雞者事》中“黜臧使者”的“黜”就是指“臺臣”對“臧使者”的處分。

(12)放:放逐。

如《史記·屈原列傳》“舉世混濁而我獨清,衆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中的“放”就是貶謫放逐的意思。

“放”有時也指京官調任外地,如《譚嗣同》“即放寧夏知府,旋升爲寧夏道”中的“放”就是“委任委派”的意思。

(13)陟:升遷,指官吏的提升和進用。

如諸葛亮《出師表》:“宮中府中,俱爲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陟”即指提升和進用。

“陟”常和“黜”連用表示人才的進退,降官曰“黜”,升官曰“陟”。如韓愈《送李願歸盤谷序》:“理亂不知,黜陟不聞。”

(14)奪:罷官免職。

如《書博雞者事》:“使者遂逮守,脅服奪其官。”

(15)罷:革除官職。

如《書博雞者事》“又投間蔑污使君,使罷”中的“罷”是指被革去了官職。

(16)復:恢復舊職。

如《書博雞者事》中“爲復守官而黜臧使者”中的“復”指重新任命,恢復舊職的意思。

  五、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

2.筆譯全文。

 附板書設計:

陳情表

李密

祖孫情深 (盡孝) 盡孝日短 先盡孝

君臣義重 (盡忠) 盡忠日長 後盡忠

揭示矛盾 分析矛盾 解決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