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柳永《望海潮》教學設計(附教學反思)

柳永《望海潮》教學設計(附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教學目標:

柳永《望海潮》教學設計(附教學反思)

1.反覆誦讀,感受詞的聲韻之美;

2.品味語言,學習意象鑑賞之法。

  教學重點:

學習詩詞意象鑑賞方法。

 教學難點:

品詞識人,通過意象分析把握此詞的內涵。

  教學方法:

講授法、引導法、分組討論法、探究法。

 教學用具:

多媒體、粉筆、黑板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圖片和詩歌比較導入

綠竹半含籜,

新梢纔出牆。 (附上竹子圖片)

色侵書帙晚,

隱過酒罅涼。

雨洗娟娟淨,

風吹細細香。

但令無翦伐,

會見拂雲長。

——杜甫《嚴鄭公宅同詠竹》

問題:請問詩中之竹與圖片中的竹子有何別?

明確:詩中之竹乃意象,溶入了作者的情感,不再是單獨的客體。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事物)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問題:請找出《望海潮》中的意象。

明確:煙柳畫橋,風簾翠幕,雲樹,怒濤,珠璣,羅綺

桂子,荷花,煙霞等。

 二、作品鑑賞

1. 讀文入情,評詞識人

“三分鑑賞七分讀”,注意讀音,把握節奏,體悟情感

都會(dū) 參差(cī) 堤沙(dī)

天塹(qiàn) 珠璣(jī) 豪奢(shē)

重湖(chóng) 菱歌(líng) 羅綺(qǐ)

疊巘(yǎn) 羌管(qiāng) 釣叟(sǒu)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柳永,(約987年—約1053年),字耆卿,漢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詞人,婉約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原名三變,字景莊。後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宋仁宗朝進士,官至屯田員外郎,故世稱柳屯田。他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以畢生精力作詞,並以“白衣卿相”自許。

2.內容歸納

結合註釋,抓住意象,用自己的語言概括本詞的基本內容。作者筆下的杭州是怎樣的一番景象?

明確:上闋寫杭州美麗的環境和繁榮的經濟,下闋寫杭州人民祥和安定的生活。

全篇描繪出一幅太平、富庶、安定、祥和的都市生活景象。

3.合作探究

誦讀之後,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是哪一句?試嘗試分析。

據說金主完顏亮讀罷柳永的《望海潮》一詞,稱讚杭州之美:“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馬吳山之志”,隔年以六十萬大軍南下攻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

4.情感把握

通過意象的解讀,你覺得這首詞中表達了柳永什麼樣的情感?

明確:此詞乃柳永前期投贈之作,對杭州繁華景象的描繪實際上是對孫何政績的肯定。

5.遷移訓練

請從意象的角度入手來分析下面這首詞。

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6.小結概括

此詞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

  三、板書設計

地理位置:形勝

歷史傳統:繁華

市場面貌:富庶 “鋪敘”“點染”

自然景觀:優美

百姓生活:安定

  四、課後作業

思考:1.爲什麼柳詞風格在後來發生了變化?比如後文的《雨霖鈴》。(提示:結合柳永的生平經歷思考。)

2.試總結古詩詞中常見的意象,如“月亮”,“柳”。

 《望海潮》教學反思

這是一節公開課,一直以來的觀點就是公開課不需要特殊,將日常課堂裏的“說教”去掉,那就是公開課。由於課前的高度重視,壓力頗大,一時惴惴不安。此課準備將近一個月,中間不時有老師給予專業指導,提出寶貴意見,在此表示感謝!

課程結束了,有不足,有收穫,在此記下幾點心得體會

一、課前準備

剛剛選擇這首詞的時候很多老師給予寶貴的意見,說這首詞不容易上,因爲是柳永前期之作,不能充分反映柳詞的特點,建議我另選一首。《望海潮》確實是柳永年輕的作品,在這首詞裏能夠發現他的抱負與理想,而不是我們所瞭解的那個“整日出入於青樓歌館”的柳七。是什麼原因使得柳永後來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我覺得這個應該跟學生說清楚,選擇《望海潮》的目的就是想通過前後的對比讓學生明確柳永變化的原因,引導學生自己去查閱資料,學會分析。備課時,通過上網查看柳永的生平經歷,閱讀資深人士對柳詞的評價從而獲取柳永的相關信息,以便在課堂上給學生做出分析,加深對柳永的瞭解。

二、課堂教學

導入課堂的時候運用了圖文比較法,即展示一幅圖片和一首詩,讓學生從中進行比較,從而引入意象的概念,提出鑑賞詩詞的方法。接着就進入《望海潮》,找出此詞中的意象,概括出其內容。情感可以滲透到內容中間,通過意象的分析使得學生能夠自己去慢慢體會其中意味。對於難以理解,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可以稍作提示。如賞析句子的時候,可以明確要求,寫景好的或者抒情好的,使學生明確要求,能夠對症下藥。課後作業的佈置方面進行鞏固意象的練習,加深意象概念,掌握意象鑑賞的方法。

三、課後體會

由於是公開課,學生配合很默契,這是課前沒有想得的。鑑於教學目標的要求及授課時的感受,發覺自己在理論方面有所欠缺。此次公開課全稱爲“新課程背景下的展示課”,強調的是師生互動,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課堂教學應該是生成的,而不是預想的,所以在以後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注重學生的自主能動性。給學生一次機會,學生會還你一個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