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蘇武傳》教案設計

《蘇武傳》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1W 次

《蘇武傳》這篇課文通過蘇武以死報國的行動,刻畫了他剛烈難犯、義不受辱的堅強個性。目前,“學案導學”的模式已經廣泛運用於實際教學中,爲方便教學,語文網小編整理了蘇武傳導學教案,下面,跟語文小編一起來學習這篇導學案是怎樣做到教與學有機結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蘇武傳導學教案由小編整理,僅供參考。

《蘇武傳》教案設計

  [學習目標]

1、瞭解班固和《漢書》的相關知識。

2、朗讀斷句,講述課文故事梗概。

3、積累文言常見的字詞和句式。

4、學習蘇武的英雄氣概,增強民族自豪感。

【學習重點】積累和歸納整理文言常見的字詞和句式。

【學習難點】引導學生學習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

【學習方法】誦讀法、比較法、合作探究

【教學課時】3課時

  [預習自測]

1、寫出下面漢字的拼音

廄( ) 且( )鞮( )侯 單( )於 緱( )王 昆( )邪( )浞( ) 野( ) 侯 閼( ) 氏( ) 左伊秩訾( ) 旃( ) 羝( ) 去( ) 輦( ) 雍( ) 棫( )陽宮 斧鉞( ) 湯鑊( )

2、注意斷句:

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送匈奴使留在漢者

會緱王與長水虞常等謀反(於)匈奴中。

陰相與謀劫單于母閼氏歸漢

常能爲漢伏弩射殺之

虞常等七十餘人慾發,其一人夜亡

單于使衛律召武受辭

3、文學常識

《漢書》是我國第一部 體, 史,記敘了自漢高祖元年至王莽地皇四年共290年的史實。《漢書》體例上全承《史記》,只是改“ ”爲“志”,取消“世家”併入“ ”,全書有十二本紀、八表、十志、七十列傳,共一百篇,八十餘萬字。其中,八表和十志中的“天文志”是 死後由他的妹妹班昭、妹夫馬續續寫的。“二十四史”是指由《史記》至《明史》的二十四部紀傳體史書。它的前四史是 、 、 和 。

班固,東漢著名的 、 ,《漢書》開創了“包舉一代”的 體例,是繼《史記》之後又一部歷史與文學鉅著。文學史上,司馬遷與班固並稱 。班固又是東漢最著名的的辭賦家, 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4、分組整理文言常見字詞。(見資料)

  [質疑探究]

(一)本文在刻畫各種人物特別是傳主的性格特徵上,用什麼寫作方法?

1.學生討論:文章如何從環境及細節描寫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徵的?

【參考答案】爲了表現蘇武的性格、氣節及始終不渝的愛國精神,文章在記“行”時又着力於環境及細節的描寫。蘇武出使匈奴,因突發事變,被扣幽禁。在他的周圍,有操生殺予奪之權的單于和衛律的屠刀,有貪生怕死的副使張勝的屈降,有曾爲同事、朋友的李陵的聲淚俱下的勸降。而冰天雪地廩食不至的北海牧羊,蘇武更是被置之死地。這些典型環境,把蘇武這個人物推到了矛盾鬥爭的風口浪尖上,讓人物一展風采。作者又通過一些細節描寫,表現了蘇武不屈的民族氣節。如蘇武自刺一節,被置於地坎溫火之上,“蹈背出血,氣絕復甦”,充滿悲壯色彩。而周圍人的反應是“衛律驚,自抱持武”“惠等哭,輿歸營”“單于壯其節”。這一驚、一哭、一壯的細節描寫充分襯托出蘇武的錚錚鐵骨及高尚情操。又如寫蘇武被幽禁在大窖中,“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流放北海,“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臥起操持,節旄盡落”等。文章語言千錘百煉,儉省精淨,刻畫人物入骨三分,將史家筆法與文學語言較好地結合起來。

2.學生討論:文章並不具體描述蘇武的每一事蹟,而是有詳有略,比如文章對衛律和李陵勸降的部分就描寫得特別詳細,爲什麼作者要這樣處理,用意是什麼?

【參考答案】衛律和李陵對蘇武的勸降是最能表現蘇武的氣節的,所謂“真金不怕火煉”,面對威逼利誘,面對死亡威脅,多少所謂的英雄好漢都經受不住考驗而變節投降,唯有蘇武始終信念如磐石般堅定,寧死不屈,忠貞不渝。

3.學生仔細研讀衛律和李陵對蘇武的勸降這部分內容。

①學生分角色朗讀,體會人物個性化的語言。

②學生分別總結衛律、李陵的性格特徵,再次感受蘇武的人格魅力。(分組討論、探究)

衛律:傲慢自大、陰險狡詐,是個賣國求榮的小人。

李陵:李陵和衛律不一樣,他不是徹底的賣國之人。他對漢朝還有感情,對自己叛國的行爲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夠堅定,對國家不夠忠誠,因爲一己之私背叛祖國而投靠匈奴,而後又後悔不已,說明這個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堅定。

4.文章裏個性鮮明的各種人物對蘇武也起了對比映襯的作用,請同學們把文章裏各種人物的性格和蘇武作一個對比,看看他們的映襯分別凸現了蘇武怎樣的性格特徵。

(1)張勝:糊塗地幫助了緱王的謀反,事情敗露後又經受不住考驗,叛變投降。

蘇武:清醒地認識到使節行爲不當會引起兩國紛爭,欲以死息禍;面對匈奴的勸降始終保持着可貴的民族氣節。

(2)衛律:賣國求榮,陰險狡詐,氣焰囂張,不可一世

蘇武:爲國效命,忠貞不二,不卑不亢一身正氣,光明磊落

(3)李陵:爲一己之私而叛國,懦弱,意志不堅,矛盾,痛苦

蘇武:以國家的利益爲先,忠貞不渝,堅韌不拔,無怨無悔

5.學生初步總結蘇武的人物性格。

忠君愛國、威武不屈、貧賤不移、忠貞不渝、堅韌不拔(答案不限)

6.教師小結:

在各種人物的對比映襯下,我們看到了一個豐滿立體的蘇武,他有清醒的外交意識,待人接物不卑不亢,面對威逼利誘堅貞不二,長達十九年守節的堅韌不拔。蘇武的這些性格在那些或屈或降的人物的對比下,更加具有勾魂攝魄的人格魅力,千古流芳!

(二)學生總結文章塑造人物的藝術手法。

1. 從環境及細節描寫入手,深入挖掘人物的性格特徵。

2. 詳略得當的情節安排。

3. 用個性化的語言表現人物。(前面的總結中已經談及)

4.次要人物的對比、襯托。

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重點分析了各種人物特別是傳主的性格特徵,我們爲這樣一個有血有肉、不卑不亢、忠貞不渝的蘇武而深深感動。同時我們還點出了文章塑造人物的藝術手法:環境及細節描寫、詳略得當的情節、個性化的人物語言、次要人物的對比映襯。

四、課後作業;

試結合課文和李陵作《答蘇武書》,談談你對蘇武這一歷史人物的認識。

  [瞭望高考]

(2011年湖南卷)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題。

嚴祺先文集序 歸莊

韓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其詩亦怪怪奇奇,獨闢門戶,而考亭先生嘗病其俗,曰《上宰相書》、《讀書城南詩》是也。豈非以其汲汲於求知幹進,志在利祿乎?故吾嘗謂文章之事,未論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後可。今天下多文人矣,身在草莽,而通姓名於大人先生,且朝作一文,暮鐫於梓,往往成巨帙,干謁貴人及結納知名之士,則挾以爲贄,如此,文雖佳,俗矣。吾讀嚴子祺先之文,深嘆其能矯然拔俗也。無錫自顧端文、高忠憲兩先生講道東林,遠紹絕學,流風未遠。嚴子生於其鄉,誦遺書,沐餘教,被服儒者,邃於經學。平日重名節,慎行藏,視世之名位利祿,若將浼①焉。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爲迂者。韓子嘗言:“人笑之,則心以爲喜。”夫人之笑韓子者,特以其文辭爲流俗所笑,猶傑然爲一代儒宗;若立言之旨爲流俗所笑,不又加於古人一等乎!雖然,使韓子而居今之世,其立言之旨,當亦如嚴子之迂,必不至有上宰相之書、城南之詩,取譏於大儒矣。嚴子之文,餘所見止數十篇,論理論事,明快嚴峭,恂恂儒者而筆能殺人,文辭之工如此!然吾以爲文辭之工,今世文人之不免於俗者,亦或能之;其所以矯然拔俗,乃在立言之旨,世所共笑爲迂者也。夫世共笑爲迂,餘獨不以爲迂,而欣賞嘆詫,則餘亦迂甚矣哉!

(選自《陶莊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新1版)

[注]①浼(měi):玷污。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而考亭先生嘗病其俗 病:批評

B.深嘆其能矯然拔俗也 拔:拔除

C.遠紹絕學,流風未遠 紹:繼承

D.不又加於古人一等乎 加:超過

答案【B】

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其”字,與“其詩亦怪怪奇奇”的“其”字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則或咎其欲出者

B.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

C.吾令人望其氣,皆爲龍虎,成五采

D.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答案【C】

7.下列用“/”給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爲迂者

A.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爲迂者

B.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爲迂者

C.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爲迂者

D.感憤鬱塞/觸事而發故/其文立言之旨/多今人之笑者爲迂者

答案【A】

8.結合文意,請你談談作者對嚴祺先的文章“欣賞嘆詫”的原因。(4分)

答:因爲嚴祺先的文章:①命意立論,卓爾不羣,不被世間平庸的人所理解而受到譏笑;②說理敘事,明白曉暢,嚴峻犀利。(只答“恂恂儒者而筆能殺人”或“文辭之工如此”也可)

9.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韓文公之文,起八代之衰。(3分)

譯文:韓文公的文章,振起了八個朝代以來的衰頹(文風)。

(2)故吾嘗謂文章之事,未論其他,必先去其俗而後可。(5分)

譯文:所以我曾經說,寫文章的事情,不說別的,必須首先去除它的俗氣才行。

(3)則餘亦迂甚矣哉!(2分)

譯文:那麼我也迂腐得厲害啦!

  [課後延伸]

(一)關於蘇武

蘇武年輕時憑著父蘇建的庇廕,與兄蘇嘉、弟蘇賢皆爲郎,後升爲栘中廄監。時漢朝不斷討伐匈奴,多次派使節互相偵察。匈奴扣留了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後十餘批人,漢朝也扣留匈奴使節以相抵。

(蘇武出使匈奴略)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蘇武回到長安。昭帝下令蘇武帶一份祭品拜謁武帝園廟。官拜典屬國,俸祿中二千石;賜錢二百萬,官田二頃,住宅一處。常惠、徐聖、趙終根都官拜中郎,賜絲綢各二百匹。其餘六人因年老而返鄉,各賜錢十萬,終身免徭役。

上官謀反昭帝始元七年(前80年),左將軍上官桀、驃騎將軍上官安父子與御史大夫桑弘羊、燕王劉旦、鄂邑公主謀反,蘇武之子蘇元因參與陰謀,而被處死。

起初,上官桀、上官安與大司馬大將軍霍光爭權。上官桀父子屢次記下霍光的過失交給燕王劉旦,使劉旦上書昭帝,告發霍光。又說蘇武出使匈奴二十年不肯降。但回到漢朝後,只爲典屬國。然而霍光屬下長史並無功勞,卻被升爲搜粟都尉,霍光專權放肆。直到劉旦等人被處死,追查同謀者。蘇武與上官桀、桑弘羊有舊,燕王又因蘇武功高而官小數次上書,其子又參與謀反。廷尉上書請求逮捕蘇武。霍光把奏章擱置,只將蘇武免官。

宣帝時期昭帝元平元年(前74年),宣帝即位。宣帝賜爵蘇武關內侯,食邑三百戶。後衛將軍張安世推薦蘇武通悉典章制度、出使持節不降。於是宣帝召蘇武在宦者署聽候宣召,多次進見。拜右曹典屬國。因蘇武是德高望重的老臣,只令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日入朝,尊稱爲“祭酒”。蘇武把所得賞賜,全部施送給弟弟和過去的鄰里朋友,家中不留一點財物。恭哀皇后父平恩侯許廣漢、宣帝舅平昌侯王無故和樂昌侯王武、車騎將軍韓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都很敬重蘇武。

此時蘇武年事已高,宣帝問左右:“武在匈奴久,豈有子乎?”蘇武透過平恩侯許廣漢向宣帝陳述:“前發匈奴時,胡婦適產一子通國,有聲問來,願因使者致金帛贖之。”宣帝許之。後蘇通國隨漢使回漢朝,宣帝命其爲郎。又讓蘇賢之子做了右曹。

蘇武活到八十餘歲,宣帝神爵二年(前60年)去世。

蘇武牧羊歌曲的歌詞據說是在20世紀20、30年代北京一位中學教師所撰寫。

蘇武留胡節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飲雪,飢吞氈,牧羊北海邊。心存漢社稷,旄落猶未還。歷盡難中難,心如鐵石堅。夜在塞上時聽笳聲,入耳痛心酸。

蘇武留胡節不辱。轉眼北風吹,雁羣漢關飛。白髮娘,望兒歸,紅妝守空帷。三更同入夢,兩地誰夢誰?任海枯石爛,大節定不虧。能使匈奴驚心碎膽,共服漢德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