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案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瞭解馬克思一生的偉大成就,學習他爲全人類無產階級解放事業奮鬥不息的精神。下面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教案

教學目的

1.理解本文論述的嚴密的邏輯性,瞭解各段落之間的緊密聯繫。

2.把握重點語句,掌握關鍵詞語,體會文中詞語的感情色彩。

3.瞭解馬克思的偉大貢獻,學習馬克思的偉大人格。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第2、6段在文章結構中的作用;第3、7段的分析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年5月5日,是馬克思誕辰183週年,由此引出話題:

調查:讀過《共產黨宣言》的同學請舉手。(美國高中生的必讀書。)

卡爾馬克思(1818-1883)是飲譽世界的思想家、科學家、社會活動家、他以畢生精力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影響了20世紀的人類生活,並將繼續推動人類社會的發展。

2.提示學生:以馬克思精神學習這篇關於馬克思的文章。

您喜愛的座右銘?思考一切。這是一百多年前,馬克思和女兒的一次對話。這充分反映了作爲思想家、科學家和革命家的馬克思一貫的性格,那就是獨立思考。這種獨立思考精神,是馬克思偉大創造精神的起點,也是我們今天每一位中學生應該具備的可貴品質。

今天,我們應該以獨立思考的精神來研究探討這篇著名的文章。學生、教師、作者平等對話。

二、簡介悼詞的一般要求。悼詞一般分爲四個部分:

1.介紹去世者的姓名、去世時間、地點、原因、享年等。

2.介紹去世者的簡歷。

3.頌揚去世者的主要業績和主要的優秀品質等,肯定其社會意義和社會價值

4.給去世者以綜合評價,寄託哀思,並慰問去世者家屬。

三、讓學生快速閱讀本文,並結合悼詞的一般要求,思考本文的段落劃分。由學生髮言,教師歸納。全文可分爲三部分:第1段爲第一部分,交代馬克思逝世時的情況;第2至第8段爲第二部分,評述馬克思的偉大貢獻和影響;第9段爲第三部分,表達對馬克思的悼念之情。

四、分析第二部分結構。

提問(1):馬克思在哪些方面有偉大貢獻?第二部分中有沒有關於這一點的概括性語句?若有,該句在本部分結構中起什麼作用?

明確:在第二部分,恩格斯表明馬克思的貢獻包括理論和實踐兩方面。這一點在第2段中有明確而概括的語句來說明,即“這個人的逝世,對於歐美戰鬥着的無產階級,對於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其中,第一個“對於”,突出了作爲革命家的馬克思在無產階級實際鬥爭中的領導作用,領起下文第7段;第二個“對於”,則突出了馬克思在社會科學研究領域中的傑出成就,領起課文第3、4、5段。

提問(2):①第二部分第6段在結構上的作用是什麼?②第8段首句“正因爲這樣”在結構上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①:承上啓下。

明確②:第8段首句“正因爲這樣”的“這樣”緊承第7段列舉的馬克思所參加的一系列革命實踐活動,第8段內容又是在敘述這些活動對馬克思的影響,因此第8段應與第7段結合在一起以表現作爲革命家的馬克思。

五、講解第3、4、5段。

提問(1):①第3段中“簡單事實”後的冒號領起哪些內容?②“簡單事實”的內容與“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中的“規律”是什麼關係③如何理解這一“規律”?④爲什麼要用達爾文的發現作比較?

明確①:冒號領起的內容應到“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明確②:“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是單句,“規律”是此單句賓語的中心語;“簡單事實”的內容是由六個分句構成的複句來說明的。這個複句是對“簡單事實”的復指,也是對單句賓語“規律”的進一步復指。總起來說,這是個比較特殊的複雜單句。這六個分句是對馬克思歷史唯物主義學說的概括。恩格斯僅用六個分句便將馬克思的學說講述得清楚明白,顯示出他那高度的理論水平和概括能力。

明確④:用“馬克思發現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同“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進行類比,是爲了說明馬克思發現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的劃時代意義。

提問(2):①第4段中“不僅如此”的“此”指的是什麼?②第5段中“一生能有這樣兩個發現”指的是哪兩個發現?③哪些重點句概括馬克思作爲科學家的偉大貢獻?

明確①:“不僅如此”的“此”即指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由人類歷史發展的一般規律進而又發現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即剩餘價值學說,使文章內容又推進一層。“不僅如此”是由一般向特殊的過渡和深入。

明確②:“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現”指代的是“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和“剩餘價值學說”這兩個發現。這句話是對3、4段的概括。由“兩個發現”過渡到“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是由“點”到“面”的概括。表明了其研究領域之廣(“每一個領域”),鑽研之深(“不是膚淺地研究”),價值之大(“都有獨到的發現”)。

明確③:概括馬克思在歷史科學方面的偉大貢獻的是:他“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發現了“剩餘價值學說”;作爲科學家,他還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膚淺地研究的。”

六、總結。(略)

七、作業。

1.結合書下註解認真閱讀第6、7、8段。

2.思考題:

①第6段偏重於肯定理論還是實踐?爲什麼?

②第7段爲什麼要列舉一系列報紙名稱?

③第2段中兩個“對於”順序顛倒一下好不好?爲什麼?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分析第6、7、8段,練習分析語句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複習:簡要敘述作爲科學家的馬克思在理論方面的傑出成就。

二、分析第6、7、8段。

提問(1)①“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這句話概括了馬克思對什麼問題的基本觀點?②在第6段中列舉了馬克思的兩種“喜悅”,這兩種喜悅的程度有什麼不同?說明什麼?

明確①:這句話高度概括了馬克思對科學的作用的基本觀點,也可以說是馬克思的科學觀。他的科學觀是與他所發現的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相一致的。馬克思認爲科學的進步將改變人們賴以生存的物質資料的生產,將導致經濟基礎的變化,所以歸根結底將導致人類歷史的前進和飛躍。這在歷史上不乏其例。比如18世紀60年代始於英國的產業革命,就是資產階級革命勝利後,資產階級廣泛採用新技術的一場革命。先以紡織業開始,到了80年代又發明了蒸汽機,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使產業革命得到進一步發展,遍及化學、冶金、採掘、機器製造等部門。這次產業革命使資產主義生產由工場手工業過渡到機器大工業,大大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基於這一系列認識,馬克思對科學給予了高度重視。

明確②:第6段列舉的兩種程度不同的“喜悅”。後者的“喜悅”程度更深些。既然兩種科學發現都令馬克思感到喜悅,就表明馬克思對任何科學理論均高度重視;但後者喜悅程度深,則表明馬克思對與實踐有密切聯繫的科學發現興趣尤爲濃厚。由此可見,馬克思是站在實踐的高度上看待科學理論,他認爲理論的最終目的是應用於實踐,理論必須在實踐中得以檢驗和發展。他不是爲科學而科學,他更強調科學在實踐中的應用。這一點在第7段中表現得更爲突出。

提問(2):①如何理解“因爲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②“他的畢生的使命”是什麼?第7段第2句話的要點是什麼?如何概括?③爲什麼要列舉一系列報紙?④如何理解馬克思的革命理論與他的革命實踐的關係?

明確①:這句話是說,與馬克思在革命理論方面的成就相比較,他在革命實踐中的貢獻更爲重要。加“首先”以示強調。這句話與第6段中“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相呼應。

明確②:“他的畢生的使命”是兩個“參加”所領起的.短語。第7段第2句抓住兩個“參加”,兩個“意識到”,即可將全句概括爲:馬克思革命實踐的內容和成果。這裏用的“第一次”表明馬克思所參加的革命實踐同他的理論創造一樣,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明確③:閱讀一系列報紙的名稱時應注意後面註明的時間,這些時間有它們的連續性,這些名稱和時間的背後隱含着一段輾轉遷徙的革命生涯,1842年馬克思在德國,爲《萊茵報》撰稿,後又任該報主編,他以犀利的筆鋒抨擊反動政府,1843年被迫遷居巴黎,1844年爲巴黎《前進報》撰搞,抨擊普魯士反動制度,1845年被逐出法國,遷居比利時布魯塞爾,1847年又成爲《德意志—布魯塞爾報》的經常撰稿人,1848年至1849年歐洲革命期間,又與恩格斯一同回德國創辦《新萊茵報》,1849年5月,又被逐出普魯士,先到巴黎,後又定居倫敦,1852年至1861年經常爲該報撰搞。可見馬克思的革命活動並不因屢被驅逐所阻止,報紙名稱實際上是他參加革命鬥爭的標誌,用以說明“他進行鬥爭的熱烈、頑強和卓有成效”。說明“卓有成效”的還有“創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

明確④:由馬克思這一系列的革命實踐可知,正是由於他卓有成效地參加了推翻資本主義制度,解放無產階級的偉大實踐,才創立出偉大的歷史科學理論,並在革命實踐中不斷的改進、完善自己的理論,革命實踐是革命理論的基礎。他創立革命理論的最終目的也是爲了推動革命實踐的前進。可以說馬克思用自己的行動真正地實踐了他的科學觀、理論觀。所以馬克思首先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同時還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只是兩者相比較,馬克思在革命實踐中的作用更爲光輝,意義更加重要些,故把革命家排在首位。由此可見,課文第2段中的兩個“對於”位置也是不可更易的。

三、練習指導。

結合〔思考和練習〕二,訓練學生通過分析語句的表達特點,理解語句的含義。

理解語句內涵的途徑很多,其中較重要的一條便是通過分析語句的表達特點,即分析:①關鍵詞語的選用;②所採用的修辭手法;③所選用的特殊句式等。在分析文章的過程中,我們已運用過這樣的方法,例如:分析第6段中的兩種不同程度的“喜悅”,突出馬克思對理論應用於實踐的重視。再舉練習題中的例子:

例2 這位巨人逝世後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

明確:重點分析“空白”,表明馬克思逝世造成的損失是無法彌補的。

例5 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

明確:重點分析“敵人”與“私敵”,表明馬克思光明磊落的品德,他所從事的鬥爭並非出自個人的私利。

課文中可拿來做此類練習的句子還很多:

(1)分析“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的豐富含義。

參考答案:時間精確到時、刻,表明了作者鄭重的態度和極度悲痛的心情。“最偉大的思想家”突出強調了馬克思的重要地位和他的去世產生的影響。

“停止思想”突出了作者對作爲思想家的馬克思去世的遺憾、惋惜和哀悼之情。

(2)分析“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做蛛絲一樣輕輕抹去,只在萬分必要時纔給予答覆。”

參加答案:“像蛛絲一樣”表明馬克思對敵人的嫉恨和誣衊的極度蔑視,這些誣衊和誹謗絲毫不令他掛懷。必要時纔給予“答覆”,表明馬克思對敵人的那種居高臨下的態度。

四、作業。

1、完成《精編》上有關的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