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2017年高考閱讀複習題以及答案

2017年高考閱讀複習題以及答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42K 次

  撲進畫框

韓少功

2017年高考閱讀複習題以及答案

我一眼就看上了這片湖水。

汽車爬高已經力不從心的時候,車頭大喘一聲,突然一落。一片巨大的藍色冷不防冒出來,使乘客們的心境頓時空闊和清涼。前面還在修路,汽車停在大壩上,不能再往前走了。乘客如果還要前行,投訪藍色水面那一邊的迷濛之處,就只能收拾自己的行李,疲憊地去水邊找船。這使我想起了古典小說裏的場面:好漢們窮途末路來到水邊,幸有酒保前來接頭,一支響箭向湖中,蘆葦泊裏便有造反者的快船閃出……這支從古代射來的響箭,射穿了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民國新中國,疾風嗖嗖又餘音嫋嫋——我今天也在這裏落草?

我從沒見過這個水庫——它建於上個世紀70年代中期,是我離開了這裏之後。據說它與另外兩個大水庫讓山外數十萬畝農田受益,也給老山裏的人帶來了駕船與打魚一類新的生計。這讓我多少有些好奇。

當時這裏也有知青點,其中大部分是我中學的同學,曾給我提供過紅薯和餈粑,用竹筒一次次爲我吹燃火塘裏的火苗。他們落戶的地點,如今已被大水淹沒,一片碧波浩渺中無處可尋。當機動木船突突突犁開碧浪時,我沒有參與本地船客們的說笑,只是默默地觀察和測量着水面。我知道,就在此刻,就在腳下,在船下暗無天日的水深之處,有我熟悉的石階和牆垣正在飄移,有我熟悉的竈臺和門檻已經殘腐,正在被魚蝦探訪。某一塊石板上可能還留有我當年的刻痕:一個不成形的棋盤。

巴童渾不寢,夜半有行舟。這是杜甫的詩。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是張繼的詩。獨行潭底影,數息樹邊身。這是賈長江的詩。蘆荻荒寒野水平,四周唧唧夜蟲聲。長眠人亦眠難穩,獨倚枯鬆看月明。這是《閱微草堂筆記》中俞君祺的詩。……機船剪破一匹匹水中的山林倒影,繞過一個個湖心荒島,進入了老山一道越來越窄的皺摺,沉落在兩山間一道越來越窄的天空之下。我感覺到這船不光是在空間裏航行,而且是在中國歷史文化的畫廊裏巡遊,駛入古人幽深的詩境。

我用手機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在柴油機的轟鬧中聽不太清楚,只聽到他一句驚訝:“你在哪裏?你真的去了八景?”——他是說這個鄉的名字

爲什麼不?

“你就打算住在那裏?”

不行嗎?

我覺得他的停頓有些奇怪。

融入山水的生活,經常流汗勞動的生活,難道不是一種最自由和最清潔的生活?接近土地和五穀的生活,難道不是一種最可靠和最本真的生活?我被城市接納和滋養了三十年,如果不故作矯情,當心懷感激和長存思念。我的很多親人和朋友都在城市。我的工作也離不開城市。但城市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已越來越陌生,在我的急匆匆上下班的線路兩旁與我越來越沒有關係,很難被我細看一眼;在媒體中的罪案新聞和八卦新聞與我也格格不入,哪怕看一眼也會心生厭倦。我一直不願被城市的高樓所擠壓,不願被城市的噪聲所燒灼,不願被城市的電梯和沙發一次次拘押。大街上汽車交織如梭的鋼鐵鼠流,還有樓牆上佈滿空調機盒子的鋼鐵肉斑,如同現代的鼠疫和麻風,更讓我一次次驚悚,差點以爲古代災疫又一次入城。侏羅紀也出現了,水泥的巨蜥和水泥的恐龍已經以立交橋的名義,張牙舞爪撲向了我的窗口。

“生活有什麼意義呢?”酒吧裏的男女們疲憊地追問,大多找不出答案。就像一臺老式留聲機出了故障,唱針永遠停留在不斷反覆的這一句,無法再讀取往後的聲音。這些男女通常會在自己的牆頭掛一些帶框的風光照片或風光繪畫,算是他們記憶童年和記憶大自然的三兩存根,或者是對自己許諾美好未來的幾張期票。未來遲遲無法兌現,也許永遠無法兌現——他們是被什麼力量久久困鎖在畫框之外?對於都市人來說,畫框裏的山山水水真是那樣遙不可及?

我不相信,於是撲嗵一聲撲進畫框裏來了。

(節選自韓少功《山居心情》)

注①:從2000年始,韓少功的手每年六個月在海口“握筆”,盡他海南省文聯主席的“本分”;另六個月在湖南汨羅八景峒大同村“把鋤”,在兩千年前屈原行吟之所養雞、種地。韓少功說:“《山居心情》也是在山地裏刨出來的,今天刨一鋤頭,明天刨一鋤頭,零零星星、斷斷續續地……六年過去了,我總算對這些日子有了交代。”這是一本帶有紀實性、自傳性的散文集。

19.寫出“響箭”在文中的含義和作用。(4分)

20.文中劃線的語段間接地映射出了作者的“山居心情”。請根據劃線語段的內容推想作者理想中的生活情景。(4分)

21.閱讀全文,概括作者“撲進畫框”的幾個理由。(6分)

22.下列對本文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作者由“在水邊找船”,想起了古典小說裏的好漢們窮途末路時的落草場面,感嘆自己現在的處境也和他們一樣。

B.第四段作者提及某一石板上自己留着的“當年的刻痕”。通過這一細節的描寫,表現出作者一種複雜的情感:對往昔歡樂生活的回憶與留戀以及對今日不能實地探訪的些許嘆惋。

C.第五段引用古人詩句,意在說明作者夜遊八景,憶起了當年的生活,沉醉於幽深的詩境而不能寐。

D.現代都市男女在不斷質疑都市生活的同時,卻又無法逃離這種生活,這種矛盾的心態與作者“撲入畫框”、親近山水的生活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E.作者自如地穿行於農村與城市、歷史與現實之間,散步在詩境之中,表現了作者對自由、本真生活的追求。語言樸實,意境深遠。

  參考答案

「講評試卷的時候,要突出強調文章最後的書名是《山居心情》、文後註解①對閱讀理解的作用」

19.(4分)“響箭”歷來是落草者的門票(或通行證)。是追求新生活的起點。其作用是作者以此表明自己是一個逃離城市生活前來此地落草的“反叛者”。爲此行的目的定下了基調。(共4分。寫出1點給2分。)

20.(4分)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沒有因不斷拆遷新建所帶來的陌生感。②民風淳樸,無罪案和八卦新聞。③環境清靜,工作無拘無束,自由自在。④交通便捷,無“車流”“立交”;氣候冬暖夏涼無“麻瘋”“災疫”的恐懼。

21.(6分)理由一,湖光山色讓人心境“空闊和清涼”。理由二,畫框是回憶以往歲月的“存根”。理由三,畫框是感受或體驗“古人幽深的詩境”的勝地。理由四,融入山水,流汗勞動的生活是自由本真的生活。理由五,也是最主要的理由,城市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缺乏詩意,枯燥乏味,對作家來說,很難讓人產生創作的靈感。(答出理由五得2分,其餘答出一個理由給1分。)

22.(4分)AC

  清歡

林清玄

(1)少年時代讀到蘇軾的一闋詞,非常喜歡。這闋詞,寫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裏喝了浮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裏的蓼菜、茼篙、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記這闋詞,主要是愛極了最後的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2)那麼,“清歡”是什麼呢?

(3)清歡,不同於“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於“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盡情歡樂,也不同於“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的那種無奈。當一個人感覺野菜的清香勝過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邊的石頭也許比鑽石更有魅力,或者覺得聆聽林間鳥鳴比提籠遛鳥更令人感動,或者體會了靜靜品一壺茶比吃一頓喧鬧的晚宴更能清洗心靈……他就懂得了“清歡”。

(4)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領略過千百種人生。可是,享受“清歡”就難了!尤其是生活在現代的人,差不多是沒有清歡的。

(5)我們想在路邊好好地散個步,可是人聲車聲不斷地呼吼而過,一天裏,幾乎沒有純然安靜的一刻。

(6)我們到館子裏,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幾乎不可得。過多的油、過多的醬、過多的鹽和味精已經成爲中國菜最大的特色。

(7)我們有時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飲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約會的地方,即便是山中或海邊。凡是人的足跡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穢和吵鬧。

(8)我當學生的時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圓通寺的山下,我們常常沿着上山的石階,走走,坐坐,停停,看看。我們順手拈下山道兩旁熟透的朱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覺清香勝蜜,心裏遂有一種春天才會有的歡愉。

(9)後來,朋友到國外去了。我又去了一趟圓通寺,寺院的門口擺滿各種攤子。有一攤是兒童坐的機器馬,嘰哩咕嚕的童歌震撼半山。有兩攤是賣香腸的攤子,烤烘香腸的白煙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飄去。一位母親因爲不准她的孩子吃香腸而揍打着兩個孩子,高亢的哭聲尖厲而急促……我連圓通寺的寺門都沒有進去,便沉默地轉身離開了。

(10)下山時的心情只是惆悵,心中浮起一首李覯的詩:“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雲遮!”那時正是黃昏,在都市煙塵矇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種悲劇似的橙色。

(11)生在這個時代,眼要清歡,找不到青山綠水;耳要清歡,找不到寧靜和諧;鼻要清歡,找不到乾淨空氣;舌要清歡,找不到蓼茸蒿筍;身要清歡,找不到清涼淨土;意要清歡,找不到智慧明心。現代人的歡樂,是到油煙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見天日的卡拉OK去亂唱一氣,是到胡亂搭成的鄉間山莊去豪飲一番,是到狹小的房間裏做重複摸牌的方城之戲……爲什麼現代人反而以濁爲歡、以清爲苦呢?

(12)清歡是不講究物質條件的,它只講究心靈的品味。我們擁有的物質世界愈大,清歡就愈容易失去。

(13)這使我想起東坡的另一首詩來: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14)滿城都飛着柳絮時,梨花也開了遍地,一株梨花卻從深青的柳樹間伸了出來,彷彿雪一樣的清麗,但是,人生,看這麼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幾回呢?這正是千古風流人物的性情,正如清朝畫家盛大士在《谿山臥遊錄》中說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機智。多一分機智,即少卻一分高雅。”此言極是。

(15)第一流人物是什麼人物?第一流人物,是能體會人間清歡滋味的人物!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濁的人間也能找到清歡滋味的人物!(選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刪改)

18. 本文以“清歡”爲題,根據文意用自己的話解釋“清歡”二字的具體含義。第(4)段作者認爲“清歡”難享,文章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的?(5分)

19. 作者在文中先後引了李覯的詩(“人言落日是天涯”)和蘇軾的詩(“梨花淡白柳深青”),分別說說這兩首詩在文中所起的作用。(6分)

20. 在作者看來,人們怎樣才能獲得清歡?(4分)

21. 本文第(3)段和第(11)段大量運用了排比的手法,在語言上很有特色。請任選其中一組排比句分析其妙處。(3分)

  參考答案

18. ①從平淡(平靜)、簡單(簡樸)生活中得到的人生歡樂(享受到的人生真味)。

②散步(安靜的環境幾乎不可得);吃飯(清淡的小菜幾乎不可得);約會(清潔、清靜的處所幾乎不可得)。[評分標準:本題5分。第一問2分,只答“清淡的歡樂”,給1分。第二問3分,每點1分。]

19. ①引李覯的詩,意在表現失去清歡的惆悵和清歡難尋的悲哀(2分),進而引出下文——鼓勵現代人追求清歡,做個能品味生活的人(1分)。

②引蘇軾的詩,意在表現對清歡的追求體現了人的心靈品位(或“高雅性情”)(2分),從而與開頭呼應,表達作者對清歡的喜愛與推崇(1分)。

[評分標準:本題6分,每問3分。每問由思想內容與結構形式兩個方面賦分。若認爲引詩的目的只是“以彰文采”,最多給1分。]

20. ①不過度追求物質生活,多講究心靈的品味。②少一些世故,少一些機智,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性情)。[評分標準:本題4分,每點2分。每一點答案表述不完全,不能得滿分。]

21. ①“清歡,不同於……不同於……也不同於……。”排比的使用,將“清歡”與自我放逐、盡情歡樂、無奈等情感體驗區別開來,條理清晰,能夠很好地引發讀者的思考。②“當一個人……或者……或者……或者……”排比的使用,將“什麼是‘清歡’”用生活實例加以解釋,闡釋透徹,能夠很好地引發讀者的聯想、思考與感悟。③“生在這個時代,眼要清歡,找不到青山綠水……意要清歡,找不到智慧明心。”排比的使用,從各種感官的角度將“清歡”難尋論述得透徹、有力,語言明快流暢,富有節奏感。④“現代人的歡樂,是到……是到……是到……是到……”排比的使用,將現代人以濁爲歡的生活描述得很真實,富於表現力,能夠激發讀者的思考,強化讀者的認識。[評分標準:本題3分,任選一組排比句作答。修辭原理,1分;結合作品分析,2分。]

  秋光裏的黃金樹

這裏就正是秋天。

它輝煌的告別儀式正在山野間、河谷裏轟轟烈烈地展開:它纔不管城市尚餘的那三分熱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麼萎蔫憔悴呢,它說“我管那些?”說完,就在闊野間放肆地躺下來,凝視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那樣一種專注,一派寧靜;它不驕不躁,卻洋溢着平穩的熱烈;它不想不怨,卻透出了包容一切的淒涼。

在這輝煌的儀式中,它開始奢侈,它有了一種本能的發自生命本體的揮霍欲。一夜之間就把全部流動着嫩綠汁液的葉子鑄成金幣,揮撒,或者掛滿樹枝,叮噹作響,擲地有聲。

誰又肯躬身趨前拾起它們呢?在這樣豪華慷慨的饋贈面前,人表現得冷漠而又高傲。

只有一個孩子,一個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葉,金紅斑斕的,宛如樹的大鳥身上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過這片葉子去看太陽,光芒便透射過來,使這枚秋葉通體透明,脈絡清晰如描。彷彿一個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臟六腑,一塵不染,經絡優美。“呀!”那女孩子說,“它的五臟六腑就像是一幅畫!”

還有一個老人,一個瘦老頭,他用掃帚掃院子,結果掃起了一堆落葉。他在旁邊坐下來吸菸,順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葉,看不見火焰,卻有一股灰藍色的煙從葉縫間流瀉出來。這是那樣一種煙,焚香似的煙,細流輕繞,柔紗舒捲,白髮長鬚似地飄出一股佛家思緒。這思想帶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黃葉慢慢燃燒涅磐的香味,醒人鼻腦。老人吸着這兩種煙,精神和肉體都有了某種休憩棲息的愉悅。

這時的每一棵樹,都是一棵站在秋光裏的黃金樹,在如儀的告別式上端莊肅立。它們與落日和諧,與朝陽也和諧;它們站立的姿式高雅優美,你若細細端詳,便可發現那是一種人類無法摹仿的高貴站姿,令人驚羨。它們此時正豐富燦爛得恰到好處,渾身披滿了待落的美羽,就像一羣繽紛的傘兵準備跳傘,商量,耳語,很快就將行動……大樹,小樹,團團的樹,形態偏頗的樹,都處在這種輝煌的時刻,豐滿成熟的極限,自我完美的巔峯,很快,這一刻就會消失,剩下一個個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但是樹有過憂傷麼?但是樹有過拒絕落葉的離開麼?

當然沒有。它作爲自然的無言的兒子,作爲季節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幟,不準備躲避或遷徙,這是它的天職。

當我們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樹的時候,哪怕是遠遠地,只看見團團的、兀然出現在地面上的影子,我們也會感到這是自然賜給我們的一番美意。當然隨之我們就會遺憾太少,要是更多一些該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該多好!但是畢竟是因爲有了這幾棵樹才引起我們內心更大的奢望。

對森林的奢望,是每個人對遠古生活的回憶和依戀。荒野是那麼寥廓;荒野上的道路是那麼漫長。

原先駐守在這片荒野上的樹呢?它們曾經無比強大,像一支永遠不可能消失的大兵團,密集的喧譁的笑聲,彷彿在嘲笑一切妄想消滅它們的力量,而且它們擁有鳥類和衆多的野獸,這些鳥獸類也不相信森林會消失。

但是時間被人利用了;時間使人成了最強大的。

人類堅持不懈的努力着,一斧頭砍死一棵樹,就像殺死一個士兵。最終,整個兵團消失了,連骨頭也不剩。

後來的人,誰還記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話呢?關於樹的呼籲已經很多了,我不打算重複了。

我忽然想到,當地球上砍伐掉最後一棵的時候,人類肯定是更發達、更神奇了。但是那時人類將用什麼辦法複製一棵樹呢?複製一棵真正的樹——會增長年輪的、會發芽、開花、結果、葉子變成金幣自動飄落的樹——假如有誰可以做到,那無疑會成爲科學史上的嶄新一頁。

但那將是多麼滑稽的一頁呀!

因此,對樹充滿敬意吧——從現在就開始,對任何一棵樹充滿敬意,就像對自己的上司那樣。

(節選自《周濤散文。伊犁秋天的札記》,有改動)

16.作者寫秋天的落葉,爲什麼要聯繫孩子和老人來寫?(4分)

17.請從修辭手法和表達效果兩方面對文章畫線段落加以賞析。(6分)

18.結合原文,理解下列詞語和句子的含義。(6分)

①童話 ②那將是多麼滑稽的一頁呀!

19.結尾作者呼籲“對樹充滿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層表現這一主旨的?(5分)

  參考答案

16.(4分)與對待落葉冷漠而又高傲的人進行對比。表明人類要愛護自然,珍惜自然豪華慷慨的贈予,或突出天真的孩子和睿智的老人能與自然和諧相處。

17.(6分)作者運用擬人、比喻、對比等修辭手法,從形、聲、色等角度描寫了秋光裏的“黃金樹”在告別儀式上端莊的表情,高雅的姿勢,輝煌燦爛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秋光裏的“黃金樹”由衷的讚美,爲文意的轉折作鋪墊。

18.(6分)

(1)喻指擁有衆多鳥獸的茂密而美麗的森林,表達了作者對森林變成荒原的憂慮。

(2)對想象中的情景發出感慨:人類濫伐森林又複製樹木的行爲是極其荒唐可笑的。

19.(5分)

由秋天的表情,寫到落葉及孩子和老人對落葉的態度,接着寫樹的成熟完美和作者對樹的讚美,然後寫

樹木被人類摧殘的命運及作者的憂慮、譴責,最後寫到作者的呼籲,從而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讓高貴與高貴相遇

鮑爾吉·原野

有淚水在,我感到自己仍然飽滿。

對不期而至的淚水,我很難爲情。對自己,我不敢使用偉岸、英武這樣高妙的詞形容,但還算粗豪的蒙古男人。這使我對在眼圈裏轉悠的淚水的造訪很有些踟躕。

我的淚水是一批高貴的客人,它們常在我聽音樂或讀書的時候悄然來臨。譬如在收音機裏聽到德沃夏克《自新大陸》第二樂章黑人音樂的旋律,令人無不思鄉。想到德沃夏克這個捷克農村長大的.音樂家,在紐約當音樂學院院長,但時刻懷念自己的故土。一有機會,他便去斯皮爾威爾——捷克人的聚居地,和同胞一起唱歌。“355-│3.21-│2.353│2——-│”。我的淚水也順着這些並不曲折的旋律線爬上來。譬如讀烏拉圭女詩人胡安娜。伊瓦沃羅的詩集《清涼的水罐》,詩人在做針線活時,窗外緩緩走過滿載閃光的麥秸的大車,她說:“我渴望穿過玻璃去撫摸那金色的痕跡”。她看到屋裏的木製傢俱,想:“砍伐多少樹纔能有這一切呢?露水、鳥和風兒的憂傷。……在光閃閃的砍刀下倒下的森林的悽哀心情”。讀詩的時候,心情原本平靜,但淚水會在此優美的敘述中肅穆地擠上眼簾。讀安謐的詩集新作《手拉手》,說“透過玫瑰色暮靄的輕紗/我看到河邊有個光腳的女孩/捧一尾小魚/小心翼翼向村口走去”。這時,你想衝出門去,到村口把小女孩手裏的魚接過來。那麼,在地上灑滿白露的秋夜,在把身子喝軟、內心卻異常清醒的酒桌上,在照片上看到趴在土坯桌上寫字的農村孩子時,驀然想起小心翼翼的小女孩,捧着小魚向村口走去時,難免心酸。

那麼,我想:我不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爲何會常常流淚?一個在北國的風雪中長大的孩子,一個當抄家的人踹門而入時貼緊牆壁站着的少年,一個肩扛檁子登木頭垛被壓得口噴鮮血的知青;我,不應該流淚,在苦難中也沒有流過淚水。生活越來越好了,我怎麼會變得“兒女沾巾”呢?至今,我的性格仍強悍。

後來我漸漸明白了一點。淚水,是另外一種東西。這些高貴的客人手執素潔的鮮花,早早就等候在這裏,等着與音樂、詩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見面。我是一位司儀嗎?不,我是一個被這種情景感動了的路人,是感嘆者。

如果是這樣,我理應早早讀一些真誠的好書,聽樸素單純的音樂,讓高貴與高貴見面。旋律或詞語,以及人心中美好的部分,使我想起海浪。當浪頭涌來時,你盯住遠處的一排,它邁着大步走過來,愈來愈近,卻在與你相擁的一瞬消散了。這是一種令人惋惜的美好,我們似乎無法盯住哪一排浪。但令人欣慰的在於,遠處又有浪涌來,就像使人腸熱的旋律、詩和眼裏的淚潮。

因而,我不必爲自己難爲情了。

15.題目中提到的兩種“高貴”分別指的是什麼?爲什麼說它們是“高貴”的?(6分)

答:

(1)兩種“高貴”分別指_______和________。

(2)說它們是“高貴”是因爲_________________。(不超過15字)

16.第三自然段寫了作者聽音樂或讀書時淚水悄然來臨的情景,分別是什麼樣的感情使作者流淚?(每條不超過10字)(6分)

(1)聽《自新大陸》: .

(2)讀《清涼的水罐》: .

(3)讀《手拉手》: .

17.第四自然段寫自己的生活經歷和性格特點,這樣寫有什麼作用?(4分)

(不超過30字)

18.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 」

A.高貴本是一個令我們敬畏的詞,而作者讓我們懂得:真正的高貴不是出身,不是權勢,更不是金錢,她是人們心中最真最善最美的感情。

B.“這些高貴的客人手執素潔的鮮花,早早就等候在這裏,等着與音樂、詩和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見面。我是一位司儀嗎?不,我是一個被這種情景感動了的路人,是感嘆者。” 這裏說“我”不是一個 “司儀”,而是一個“路人”,說明距離產生美。

C.“當浪頭涌來時,你盯住遠處的一排,它邁着大步走過來,愈來愈近,卻在與你相擁的一瞬消散了。這是一種令人惋惜的美好,我們似乎無法盯住哪一排浪。”此句中以“海浪”作喻,說明高貴常常來勢兇猛,使得我們猝不及防,讓人惋惜。

D.文章開頭一句領起全篇,表明作者自己是一個具有豐富精神世界的人。結尾一句,既收束全篇,又呼應開頭,表達了自己的欣慰之情。

E.作者綜合運用了記敘、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表達手法,細膩真切地向讀者展示了自己“高貴”的情感世界。

  參考答案

15,(1)淚水,韻、詩、世道人心中美好之物(或“使人腸熱的旋律、詩和眼裏的淚潮”,或“真誠的好書、樸素單純的音樂等和淚水”)(4分)(2)體現了純真美好的感情(意思對即可)(2分)

16.(1)懷念故土的感情(或“思鄉之情”)(2)珍惜美好事物的感情(或“美好事物被破壞的憂傷、悽哀心情”)(3)珍視童年純真的感情(注意找準有效的語句,加以整理概括)(每點不超過10字,各2分)

17.反襯美好事物的感人力量,突出人心需要美好情感的滋養。(4分)

18.B C(B牽強附會,實際上是說“當他們相遇時,我們應該能做一個見證人”;C “海浪”的比喻意在說明作者非常希望高貴與高貴經常相遇。只是需要我們有一顆善感善思的心)(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