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春酒》課例分析

《春酒》課例分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92K 次
《春酒》課例分析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民間文化爲主題,所選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動豐富的民風民俗以及民間藝人軼事,文筆生動,妙趣橫生。
《春酒》是一篇詩化的散文。作者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故鄉濃濃的風土人情,抒發了對童年、對故鄉和對母親的無限追思之情。“我”的天真可愛,母親的善良能幹,鄉人的淳樸厚道,都令人神思飄飛。如詩一般的生活織就瞭如詩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詩般的語言描繪出這一切:兒童聖潔的心靈,美好的生活情趣,這是一種對人性的謳歌和讚美。
教學設想:
1、激發學生生活體驗,創設閱讀氛圍。學生對於新年總是有着許多豐富的感受。教師在課前可以引導學生漫談自己過年的故事、體會,引導學生感受那些經歷中蘊涵的情感和意蘊。
2、在充分調動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要求學生認真研讀文章,細細品味文章關鍵詞語和句子,運用所掌握的批註方法進行閱讀批註,然後組織學生交流閱讀體驗,感悟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
教學目標:  
1.深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思鄉的情感。
2.品味文中的細節和關鍵詞語,體會其作用,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3.感受文中的風俗美、人情美,豐富精神世界,獲得思想啓迪。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作者通過敘述家鄉的風土人情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2、理解細節描寫對錶現文章主題的作用。
3、體會琦君散文結構嚴謹、寫人傳神、文筆流暢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還記得過新年的情景嗎?(大家七嘴八舌地講怎樣過年的)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的地方過年的風俗也有不同。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今天,我們就跟隨作家琦君去她的家鄉浙江溫州,看一看那裏的人們是怎樣過年的。(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確立閱讀主題。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劃出你認爲能表達思鄉之情的句子。
2、想一想,作者懷念的僅僅是家鄉的春酒嗎?
學生討論、交流:
教師指導:
(作者不僅僅是懷念家鄉的春酒,文中主要通過春酒寫故鄉的風俗美、人情美,寫自己對家鄉的懷念,對母親的追思,其間流淌着的是濃濃的思鄉之情,是對一種讓人難忘的生活的深情懷念。)
3、這篇文章表現出作者對童年、對母親、對家鄉濃濃的感情,寫得非常有情趣,原因是什麼?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文章通過細節描寫將文章寫得情趣盎然。從而將品味細節描寫的妙用定爲本次閱讀的專題。
三、組織學生進行批註閱讀。
教師參與其中,尤其是關注學習自覺性較差的同學,督促其自覺閱讀、思考及評點,對其迸發的思想火花及時地予以鼓勵表揚,增強其閱讀的信心。對於程度較好的同學,引導其在深入文本上更進一步。
四、組織學生交流批註閱讀的成果。
(現將交流片段摘錄如下)
同學1:
我是母親的代表,總是一馬當先,不請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裏還捧一大包回家。(我到各家喝春酒,吃得肚子鼓鼓的,和蜜蜂到處採花釀蜜,腹部也鼓鼓的非常相似,這個比喻非常生動貼切。文中的我是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女孩。)(學生鼓掌)
同學2:母親給我在小酒杯底裏只倒了一點點,我端着、聞着,走來走去,有一次一不小心,跨門檻時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裏,酒卻全灑在衣襟上了。抱着小花貓時,它直舔,舔完了就呼呼地睡覺。原來我的小花貓也是個酒仙呢!(這段話寫出了作者對八寶酒的喜愛。“一點點”,指對母親的小氣感到不滿足,“走來走去”,說明我捨不得喝。“跌了一跤,杯子捏在手裏”,這說明作者對八寶酒的喜愛,摔倒了都捨不得丟掉酒杯。小花貓舔着我衣襟上的酒就呼呼地睡着了,說明小花貓喜歡八寶酒,足以證明八寶酒的香甜。這也讓我想起小時候有人到我們那裏來照相,媽媽就叫我趕快去照,當時,我手裏拿着一個烤紅薯,聽到媽媽的呼喚後,我就把烤紅薯放在褲兜裏,歡喜地跑出去。結果在跨門檻時摔了一跌,人一下子就撲了出去,烤紅薯壓扁了,褲子也弄髒了。結果照了個哭笑不得的相。)(生大笑)
同學3:
母親終年勤勤快快的,做這做那,做出新鮮別緻的東西,總是分給別人吃,自己卻很少吃。(這真是一個善良大方,助人爲樂的好母親。)
同學4:
花匠阿標叔叔也巴結地把煤氣燈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點燃了,掛在客廳正中,讓大家吃酒時划拳吆喝,格外的興高采烈。(作者的家鄉有着善良純樸的鄉親,有着美好的人情,真是讓人嚮往。)
同學5:
她總是笑眯眯地說:大約摸差不多就是了,我也是沒有一定分量的。但她還是一樣一樣仔細地告訴別人。可見她做什麼事,都有個尺度在心中的。(母親善良大度而又有分寸。)
同學6:
春酒以外,我家還有一項特別節目,那就是喝會酒。凡是村子裏有人急需錢用,要起個會,湊齊十二個人,正月裏,會首總要請那十一個人喝春酒表示酬謝。
(這裏作者寫有人急需錢用,就要起個會,湊齊十二個人。爲什麼要起會,起了會又怎麼辦,我覺得作者這裏沒交代清楚。)
(同學們展開熱烈討論。)
同學7:
一句話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鄉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兒去找真正的家醅呢?(對家鄉的思念和無法回到家鄉的痛惜之情一覽無餘。我想起了李白《靜夜思》中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獨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張九齡的《望月懷遠》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也寫出了思鄉之情。)
(同學鼓掌)
五、總結(幻燈顯示)
琦君說過:“人和花草樹木一樣,都有自己的根。”是啊!故鄉是一個人的根,有誰能夠忘記生養自己的故鄉呢?,遠離故鄉的人,無論與故鄉的距離有多遠,總不會忘記故鄉的山水、故鄉的親人、故鄉的一切。每年春節前夕,離家的人儘管票難買、車難乘,但家還是要回的。父愛天高,母恩難報,最難忍受思鄉情。這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積澱下來的中國人最深厚的情感基礎。事實上,正是這種特有的情感基礎,才讓我們中華民族一代一代繁衍壯大,成爲偉大的民族。
六、作業:
1.整理生字詞.
2.積累“思鄉”的詩句。


教後反思:
在這堂課中,同學們都能積極主動的投入閱讀,並能在閱讀中隨手寫下自己閱讀的感悟,有對文章遣詞造句的評價,有對文章內容的質疑,有自己的真實的感想,有由文章產生的聯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得到的不僅是知識的增加,能力的提高,更爲重要的是,他們在批註式閱讀中找到了讀書的樂趣,得到了健全的心智,形成了獨立的思想,擁有了自主的精神。這種閱讀方式極大的改變了原來老師條分縷析,學生埋頭死讀的死板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爲閱讀課的主人.
在交流過程中,學生充分地發言,各抒己見,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暢所欲言的機會,都能表達自己讀書的收穫。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傾聽別人的見解,汲取他人的觀點,然後給自己的批註作適當的修改補充,以達到批註的內容更加完善,具體。
不足之處是作爲讀者、教者,也作爲學生批註交流的欣賞者與鼓勵者的教師參與度不夠。作爲讀者,教師與學生一起感悟,一起探討,發表己見;作爲教者,時時指導、點撥學生,在教學目標、方法策略、理解的深度廣度等方面給予指導;作爲欣賞者與鼓勵者,教師要蹲下來看孩子,要尊重學生的閱讀感受、獨立思考、批判思維和創造性等個性風采。 還要有選擇地對學生的發言自然、靈活地作補充,還應根據學生彙報的情況,作出精而簡的疏導與點評,使學生鞏固和完善自己的認知結構,體驗成功的喜悅。在以上方面自感做得不足,我相信在不斷的總結中,我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