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北師大版八下《題李凝幽居》教學設計大綱

北師大版八下《題李凝幽居》教學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教學目標:

北師大版八下《題李凝幽居》教學設計

1、通過學習課文掌握鑑賞即景抒情詩的方法

2、掌握詩歌創作中正襯與反襯的藝術手法

 教學重點:

通過對詩歌意境的分析把握詩人情感

 教學難點:

借景抒情詩中的襯與反襯

教學方法:

講練

 一、導入

知識點回顧:

即景抒情詩:借歌詠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園等景物,或用借景抒情,或用情景交融的手法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筆下的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觀情感。

鑑賞要點: 把握景物的特徵和寓意,進而感受詩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意境:作者主觀情感與自然客觀物象融合的整體。)

主要內容:

1、借景表達自己與衆不同,厭倦官場,不願同流合污的高貴品質。

2、表達報國無門、懷才不遇等感傷。表達客居他鄉,懷友思親的感情,或其他或喜或悲或憂的感情。

3、描寫自然景物,表現對田園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二、內容分析(寫什麼)

【學生齊讀】

1、題目是作品的眼睛,讀詩先讀題,題目是什麼意思?

【題中“題李凝幽居”中的“題”字的意思是__,“幽居”的意思是_________。】

思考一下:

作者爲什麼要“題李凝幽居”呢?------爲的就是抒情

抒發什麼樣的感情呢?------下面我們就從意象開始

2、即景抒情詩是通過寫景狀物來表現思想感情的,這首詩前三聯寫景,尾聯抒發了“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的感情,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情呢?三聯都分別寫了哪些景物(意象)?描繪了一個怎樣的畫面?展現了一種什麼樣的氛圍?表現了一種什麼樣的感情?

首聯“閒居少鄰並,草徑人荒園”寫友人李凝幽居的環境。詩人沿着一條雜草叢生的小徑走去,尋訪友人幽居之處;小徑通向荒蕪的小園,周圍很少有人居住。暗示了李凝的隱士身份。

頷聯“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寫幽居的靜寂。友人幽居之處旁有一池塘,池塘邊有樹,詩人來到門外,輕叩門扉。月夜之下一片寧靜,敲門聲驚動了樹上的鳥兒,它們發出了聲響,或飛出盤旋一陣又回到巢中。

頸聯“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寫回歸路上所見。詩人走過一座小橋,視野開闊起來,依稀分辨得出原野上斑斕的色彩;夜風輕拂,雲腳飄移,讓人覺得彷彿山石在移動。詩人反說此景,別具特色,因爲“石”並未動,是“雲”在動。一說古人認爲雲“觸石而生”,故稱石爲“雲根”,所以在這裏,“移石”和“動雲根”是同一意思。這樣更顯出了環境的幽深而迷人。

尾聯抒情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點明詩的主旨:我暫且離去了,但不久會再來,不負共同歸隱的諾言。前三聯是寫景敘事,作爲鋪墊,最後方托出此一主旨,即對隱逸生活的嚮往。

板書:

首聯 少鄰並 草徑 荒園 幽

頷聯 鳥 池邊樹 僧 月下門 靜寂 幽

頸聯 過橋 野色 (雲) 月 幽美迷人

規律總結:

意象------抓住畫面的氛圍特點組合成一幅畫面(意境)--------作者的情感內容

【學生抓住意象背下這首詩】

 三、藝術手法的分析(怎麼寫)

  1、寫法分析

*【學生小組討論】如果要讓你給這首詩找出詩眼,你認爲最能表現詩歌思想內容情感的是哪一個字?請你說說理由。

概括

此詩緊扣“幽”字,首聯寫李凝所居之地的幽僻,頷聯寫所居之地的幽寂,頸聯寫所居之地環境的幽美,尾聯抒發詩人對隱居生活的嚮往之幽情,層層鋪墊,將詩人歸隱志向表達得水到渠成。

  2、藝術手法

這首詩寫景抒情,首先我們來看看在寫景上它有哪些特色。

(1)寫景中的反襯手法

*【小組討論】“僧敲月下門”初擬用爲“僧推月下門”,你認爲“推”“敲”兩字哪個字用得更好,爲什麼?

“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二句寫景獨特、煉字精準。據說,賈島騎驢入城,仍搜索枯腸,忽得“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二句,初擬用“推”,又改爲“敲”,不覺撞上了京兆尹韓愈的車騎。韓愈細問後不僅沒有責怪他,反而幫他分析,確認“敲”字佳。那麼佳在何處呢?詩人尋訪友人,是在月光皎潔的晚上,友人外出未歸,柴扉緊閉。詩人上前輕敲門扉,驚動了樹上棲息的鳥兒,引起一陣喧鬧。鳥兒或許還飛出幾隻轉旋幾回又飛回窩中。兩句表現了清幽空靈的景象,暗含着詩人自願遠離塵囂的真實情懷。

*【堂上練習】

學生堂上討論分析王維《鳥鳴澗》、《鹿柴》詩中的以動襯靜的反襯手法的運用。

(2)抒情中襯的.手法

“一切景語皆情語”,意即寫景是爲了抒情服務的。因此,從抒情的方式來講,作者是借用景物來抒情。在這首詩中,前三聯寫景,尾聯抒發對隱逸生活的嚮往之情,這種手法叫做借景抒情。但是,從另一個角度講,“一切景語皆情語”,還應該包含着這樣的一個意思:那就是在寫景的同時,作者的喜怒哀樂之情就早已經滲透進了景物之中,作者所寫的“幽景”其實就已經把自己的“思幽”之情傾注在其中,這個手法我們把它稱之爲“融情於景”。

弄清了融情於景的手法後,我們還想讓大家探討一個關於景和情關係的問題。在這首詩中,我們讀到的是幽美之景,爲的是突出作者的思幽之情,因此,從兩者關係看,寫景是陪襯,抒情是目的。自然就構成了一種“襯托”的關係。當景與情的表現方向是相似的或一致的,如“幽美之景”襯“思幽之情”,我們稱之爲“正襯”,這首詩在抒情方式上就是一個典型的正襯;而如果反之,比方說寫樂景卻是爲了襯哀情,我們就稱之爲“反襯”。

*【堂上練習】

學生堂上討論分析杜甫的《蜀相》和《登岳陽樓》

【分析概括】 正襯與反襯

襯托有正襯、反襯兩類。利用事物的相似條件來襯托就是正襯;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就是反襯。描寫中以動襯靜是反襯,以樂景寫哀情也是反襯,但是詩歌中如果是樂景寫樂情或是用哀景寫哀情,那就是正襯,如《鳥鳴澗》就是描寫上運用反襯,而在全詩抒情手法上看則是正襯。

  3、語言特色 平實質樸、清新幽雅

*【學生有感情朗誦】

*【學生談談本節課的收穫】

佈置作業:閱讀並背誦《借景抒情詩四首》之《登幽州臺歌》、《望月懷遠》,從景物分析入手,指出作者抒發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運用了什麼樣的藝術手法。

 板書

寫什麼 幽 熱愛與追求

怎麼寫

1、借景抒情 融情於景

2、反襯(以動襯靜)與襯托(以樂景襯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