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1

我一生只看重三個人:魯迅、梵高和妻子。魯迅給我方向給我精神,梵高給我性格給我獨特,而妻子則成全我一生的夢想,平凡,善良,美。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吳冠中

吳冠中是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他的畫作《獅子林》以1。15億元創造了中國現當代藝術和吳冠中個人作品的拍賣紀錄。在他幾十年的丹青生涯中,妻子朱碧琴一直與他相濡以沫、陪伴在他身邊。年邁的朱碧琴患老年癡呆症,她時而清醒,時而糊塗,過去的記憶幾乎全沒了,她唯一記得的就是丈夫畫畫的事情……

金手鐲和紅毛衣

吳冠中1919年出生在江蘇宜興,起初他學工科,因一次機緣,他參觀了當時由畫家林風眠主持的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吳冠中立即被那種五彩繽紛的美迷住了,他骨子中的藝術細胞也被全部激發出來。中學畢業後,吳冠中考入了杭州藝專,開啓了他的繪畫之緣。

1942年,吳冠中從藝專畢業時,正趕上日本人打進國土,他到重慶沙坪壩的一所大學任助教。在這裏,吳冠中認識了他一生的情感歸宿朱碧琴。這年的朱碧琴剛從師範學校畢業,也在那所大學的附小任教。當時朱碧琴正跟着李長白學習畫作,有一天,吳冠中到李長白家裏玩,第一眼看到年輕漂亮的朱碧琴在斑駁的陽光下習畫,他突然就呆住了。那幾秒鐘,吳冠中感到自己的心臟像是被什麼擊中。朱碧琴看李長白家裏來了客人,忙起身告辭,吳冠中的心跟着那個美麗的女孩飄走了,好多天都神不守舍。

那時的吳冠中經家人介紹,剛認識了一個女師的學生。李長白不好直接點破吳冠中的心事,爲了給兩人牽線,他就讓朱碧琴去給吳冠中送顏料,讓他們私下裏單獨見了面。吳冠中一開門看到外面的女孩,低頭淺笑間帶有幾分羞澀。這不正是他那日見到的姑娘?他的心一下又狂跳起來,趕緊將朱碧琴讓進屋。

那天下午,他們聊了許久。眼前這個高高瘦瘦又博學多才的男孩,讓朱碧琴也是怦然心動。從那之後,吳冠中和朱碧琴經常相約着一起習畫、出遊。漸漸地,兩個年輕人越走越近。

但兩人的戀情,遭到了朱碧琴家人的反對,她的父親說:“學藝術的將來都很窮。”在家人的壓力下,朱碧琴有些猶豫了。眼看心愛的女孩搖擺不定,吳冠中心裏着急,但他一直默默堅持守護在朱碧琴的身邊,最終將她的心徹底融化了。

兩人相處以後,朱碧琴發現吳冠中的脾氣有點急躁,在愛情中甚至有點“暴君”的感覺。這讓性格溫和的她有點不能接受,再加上來自家裏的壓力,朱碧琴幾次三番地想要離開吳冠中,但最後都敗在了他如火一樣的熱情中。她總不忍傷他,雖然她常有怨言“除了我,誰也不會同你共同生活”,但骨子裏深深相愛的他們還是在1946年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半年之後,有個全國範圍的公費留學機會,只有兩個繪畫的名額,吳冠中考中了。得到這個消息,他興奮得一把抱起妻子。朱碧琴雖心中也高興,但以她溫婉的性格,絕對不會把狂喜流於表面。

臨去法國之前,吳冠中特別想要一塊手錶,如果沒有手錶在國外很不方便。對於新婚的他們來說,根本沒有錢買這種奢侈品。朱碧琴有一隻金手鐲,那是母親送給女兒的嫁妝,是家裏唯一值錢的東西。吳冠中試探着對朱碧琴說,想把這個金手鐲賣了去買隻手表。但是,這不僅是母親送的紀念品,更是家裏最值錢的東西,朱碧琴還想把錢用在刀刃上。所以,思前想後,她對吳冠中說:“這個手鐲是假的,只是裝飾品,不值什麼錢。”吳冠中信以爲真,但他還是鬱悶了好幾天,以他小孩子似的性格,心事全明擺在臉上。

朱碧琴看着孩子氣的丈夫爲一塊表整日愁眉苦臉,心又軟了。幾天後,她對吳冠中說,“這個手鐲是真金的,你拿去賣了買手錶吧。先前我有點不捨得,現在看來這手錶更重要。反正你走後,我就住到鄉下去了,也不需要戴這個。”吳冠中大受感動,他深知這手鐲在妻子心中的分量,暗暗下決心,將來一定要買一隻一模一樣的手鐲送給妻子。雖然這個願望,直到四十年後才實現……

手錶有了,朱碧琴又擔心吳冠中在國外穿得太寒酸受人排擠,她賣掉了自己的一件鍛子夾襖,換了點緊俏的毛線,緊趕慢趕,織了一件紅色的毛衣,既可保平安,又能保暖。大冬天,妻子身上穿的卻是老太太們才穿的厚重棉襖,吳冠中看了心裏真不是滋味。想來妻子也正值青春年華,卻爲了他不能盡情打扮,他的鼻子瞬時酸了。

對這件毛衣,吳冠中格外珍惜,第二年春天,他同一位法國同學利用假期駕船沿着塞納河寫生。第一天就遇到風暴,船在河中心翻了。吳冠中不會游泳,在河裏差一點淹死,當時他身上正穿着朱碧琴給他織的紅毛衣,腕上帶着那隻金鐲換來的手錶,懷裏還有妻子的照片……他在水裏拼命撲騰,想着自己不能就這樣死去,他還要給妻子買手鐲,給她買漂亮的衣服。

也許老天聽到了他心中的呼聲,他被人救了。直到回國後,他纔將這件事告訴妻子,朱碧琴聽後大哭了一場,後怕地說,如果當時他死了,她也活不下去了。吳冠中深情地抱過妻子,他怎麼能丟下她離開呢?

愛你到落牙時候

1950年,吳冠中回國後,將朱碧琴和3歲的孩子接到了北京定居,一家人終於過上了團聚的小家庭生活。之後,他們的第二個和第三個孩子也相繼出生,家庭經濟壓力越來越大。吳冠中每年都要多次揹着油畫箱到深山老林和窮鄉僻壤寫生,還將有限的工資花在了購買材料上。朱碧琴生性淡薄,她自己安於過苦日子,但看着三個正長身體的孩子,她心裏還是酸酸的。

有一天,幾個孩子因爲眼饞別人家的糖果,可憐巴巴的樣子讓朱碧琴心裏很難受。回家後,她看到吳冠中還在畫板前頭也不擡地作畫,喊他好幾聲都沒回應。想想這些年來,自己擔負着整個家庭的安排,照料丈夫孩子的生活,連生孩子時他還在作他的畫。自己受點委屈倒也算了,可孩子們也跟着遭罪……她越想越氣,抹着眼淚對着吳冠中喊了起來:“你再這個樣子,我不跟你過了!”這一招還真管用,吳冠中從來沒見妻子動過這麼大的氣,他立即從畫布前跳開,跑到妻子面前,緊張地說,“我可不能離婚,我這一輩子也離不開你,難道你真捨得丟下我?”一看到吳冠中緊張的樣子,額頭上急得都出了一層的冷汗,朱碧琴的心一軟,忍不住“撲哧”一笑。她像是中了他的蠱,到底是逃不出他的手掌心。看妻子破涕爲笑,吳冠中懸着的心落了地。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2

米開朗琪羅,1475年3月6日出生於佛羅倫薩,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雕塑家、畫家、建築師和詩人。他13歲時跟隨基蘭達約學畫1年,後從師貝託多學習雕塑1年。他的藝術創作深受人文主義思想和薩伏那羅拉宗教改革運動的影響,以現實主義方法和浪漫主義的幻想,表現當時市民階層的愛國主義和爲自己而鬥爭的精神面貌。在藝術上具有堅強的毅力和雄偉的氣魄。

米開朗琪羅中年時期的作品《大衛》雕像,被認爲是象徵着爲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力量。他還在西斯廷教堂的天花板上連續工作4年,獨立完成了《創世紀》的巨型天頂畫。他晚年所作的美第奇陵墓雕像《晨》、《幕》、《晝》、《夜》,具有冷靜而沉鬱的悲劇性質,顯示出人物心情的激動與意志的矛盾,反映了當時意大利人民失去自由和獨立的精神狀態。其它重要作品還有壁畫《最後的審判》、雕塑《摩西》及《奴隸》等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3

我是我們家裏第一個上大學的。爲了籌錢讓我讀書,母親每天需要工作12個小時,只有星期天才能休息一下。大學畢業後,我成爲一名中學老師,但我會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學校和公共劇場的表演,可我沒想到有一天,我會以表演爲業。

有一天晚上,我意外地接到了一個電話,是我認識的一個製片商打來的。他叫我去演由杜魯門·卡波特的小說《草豎琴》改編的一個電影當中的角色,兩星期後在羅德島的首府普羅維斯登進行彩排。

雖然我心中有一萬個聲音在說“好”,可我仍然要求他給我一天的時間考慮。我立即給母親打了電話,告訴她:“表演會從九月延續到明年的五月,我每個星期都能拿到薪水。”

母親說:“我知道,你不會辭掉原來的那份好工作。”可是,我還是辭掉了教書的工作,搬出了公寓,賣掉了傢俱,把車子留給了妹妹,搬到了普羅維斯登。我的夢想在召喚我,我不能置若罔聞。

我知道,我再也回不到業餘表演的時候了,我要朝着新生活邁進。

排演在三一廣場大劇院進行,《草豎琴》受到了一致好評。在去百老匯演出之前的那天上午,導演亞德里安·霍爾召集了所有演員,叫我們拿出劇本,說:“在今晚的演出開始前,我要進行一些削減,減少一些劇中的場景,第25頁到27頁的內容不要了,第41頁頂上到第48頁中間的內容也不要了。”

第25頁到27頁的內容正是我演的,我舉手表示反對,但被導演忽視了。他說:“大家先休息一下,今晚我們要給觀衆一個驚喜。”導演說完就走出去了。我正準備去追,舞臺管理員抓住了我的手,問:“你要去哪裏?”

“我想找亞德里安,我認爲他沒有意識到減掉了我的臺詞。”我說。舞臺管理員安靜地說:“戲劇太長了,亞德里安這才決定減掉你的臺詞。這在劇院裏是經常發生的事情。”

晚上,我在幕後毫無目的地低着頭走來走去,沒有人看到我哭。“我的夢想就這麼完了嗎?”我問,“我怎麼辦?”我決定留在普羅維斯登,直到我的合同到期爲止。但在這段時間內,我需要做一些事情來填滿我的日子。後來,我得到了一份當代課老師的工作。每當放學後,我不想孤獨地面對黑夜時,就去普羅維斯登公立圖書館,並且與一個圖書管理員成了好朋友。

我跟那個圖書管理員說了我的故事,她向我介紹了幾本書,我如飢似渴地閱讀了里斯·惠特利、保羅·勞倫斯·鄧巴、藍斯頓·休斯、詹姆斯·韋爾登·約翰遜等人的作品。我問教堂裏的牧師,我能不能分享我從書中學到的知識。他找我要了照片,貼在教堂的佈告板上。

幾天後,我在去學校的路上,看到一個書店的櫥窗裏貼着一幅設計精美的海報,海報上是我陽光燦爛的臉,旁邊寫着:“喬安娜·費澤斯通,三一廣場大劇院的著名演員,將於3月21日晚上7點開始在伊貝尼澤施洗教堂進行個人公演,演出內容爲非裔美國人寫的詩歌和故事。”

噢,天啊!我的朋友決定辦成一次大型活動,卻沒有跟我商量。但海報已經在整個城市張貼了,我已經沒有退路了。

我接到三一廣場大劇院打來的電話,問需要提前預定位置嗎。之前的導演和幾位演員同伴前來捧場,他們說:“我們都不知道你還有一場個人表演秀。”這是我自己也不知道的事情。

我匆忙把材料編成表演節目,請唱詩班在我表演的故事和詩歌之間唱上一段。

我演練了一遍又一遍。

很快,到了表演的晚上。我從幕後走出來時,發現教堂裏擠滿了人。

演出開始了,我努力地演繹着我選的詩歌和故事,賦予了它們新的生命,連我都覺得非常生動。當演出結束,我向臺下觀衆鞠躬時,我聽到了經久不息的掌聲。那個晚上的演出,出乎意料地成功。我想,沒有那天晚上的演出,後來的我無法成爲一名出色的演員。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4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范仲淹年少求學時,由於家貧,他的生活十分艱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飯,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凍後,用刀劃成四塊,早上吃二塊,晚上再吃二塊,這就是“劃粥”。沒有菜,就切一些醃菜下飯,這就是“斷齏”。生活如此艱苦,但他毫無怨言,專心於自己的讀書學習。“斷齏劃粥”的典故即由此而來。

范仲淹的艱苦生活,被當地留守官的兒子知道後,深爲同情,便從家裏送來了好菜好飯,范仲淹表示感謝,收下了飯菜。幾天之後,留守的兒子來看范仲淹之時,看見自己送給他的飯菜還在那裏,都已經壞了,大惑不解。范仲淹解釋說:“您贈我好飯菜,實在感激不盡,但我平時吃稀粥慣了,並不覺得怎樣苦。現在我如果貪食這些東西,吃好的食物慣了,我將來怎麼辦呢?”留守的兒子回家後,將范仲淹的話如實告訴了他父親。他父親誇獎說:“真是一個有志氣的孩子,日後必定大有作爲呀!”後來范仲淹終於成爲宋代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5

巴爾扎克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的代表。巴爾扎克一生共完成了九十本長篇小說,平均每天工作十二小時以上。每天深夜十二點時,僕人就會叫醒他,他穿上白色修道服,立刻奮筆疾書。一般他會連續寫五六個鐘頭,直到累到極點纔會離桌休息。

巴爾扎克是舉世公認的觀察和剖析人性的高手,但在現實生活裏,他卻不太精明。在年輕時,他曾經商失敗,欠下了六萬法郎的債務。等他成名後,儘管收入不菲,但由於奢侈浪費,最後弄得入不敷出。在這段日子裏,還發生一樁趣事。

有一天晚上巴爾扎克醒來,發覺有個小偷正在翻他的抽屜,他不禁哈哈大笑。小偷問道:“你笑什麼?”

巴爾扎克說:“真好笑,我在白天翻了好久,連一毛錢也找不到,你在黑夜裏還能找到什麼呢?”

小偷自討沒趣,轉身就要走。巴爾扎克笑着說:“請你順手把門關好。”

小偷說:“你家徒四壁,關門幹什麼啊?”

巴爾扎克幽默地說:“它不是用來防盜,而是用來擋風的。”

巴爾扎克曾自詡要超過拿破崙,“他的劍做不到的,我的筆能完成。”他的確做到了,可惜他只活了五十歲,留下許多未完成的作品,成爲全人類巨大的損失。

巴爾扎克曾自詡要超過拿破崙,“他的劍做不到的,我的筆能完成。”他的確做到了。巴爾扎克的例子又一次生動的說明了生活是一種心態。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6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裏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牀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可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着事物,僅僅憑着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7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生物學家、教育家、中國實驗胚胎學研究的創始人之一。曾任山東大學副校長,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首任所長、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主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全國政協副主席、山東大學動物系主任兼教授等職。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也是國際知名的科學家。他從事實驗胚胎學的研究近半個世紀,是我國實驗胚胎學的主要創始人。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縣的一個偏僻的小山村裏。由於家境貧困,小時候一直跟父親學習文化知識,直到17歲才邁入學校的大門。

讀中學時,由於他基礎差,學習十分吃力,第一學期末平均成績才45分。學校令其退學或留級。在他的再三懇求下,校方同意他跟班試讀一學期。

此後,他就與“路燈”常相伴:天矇矇亮,他在路燈下讀外語;夜熄燈後,他在路燈下自修複習。功夫不負有心人,期末,他的平均成績達到70多分,幾何還得了100 分。這件事讓他悟出了一個道理:別人能辦到的事,我經過努力也能辦到,世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之後,這也就成了他的座右銘。

大學畢業後他去比利時留學。在國外學習期間,童第周刻苦鑽研,勤奮好學,得到了老師的好評。獲博士學位後,他回到了災難深重的祖國,在極爲困難的條件下進行科學研究工作。

沒有電燈,他們就在陰暗的院子裏利用天然光在顯微鏡下從事切割和分離卵子工作;沒有培養胚胎的玻璃器皿,就用粗瓷陶酒杯代替,所用的顯微解剖器只是一根自己拉的極細的玻璃絲;實驗用的材料蛙卵都是自己從野外採來的。就在這簡陋的“實驗室”裏,童第周和他的同事們完成了若干篇有關金魚卵子發育能力和蛙胚纖毛運動機理分析的論文。

解放以後,童第周擔任山東大學副校長的同時,研究了在生物進化中佔重要地位的文昌魚卵發育規律,取得了很大成績。

到了晚年,他和美國坦普恩大學牛滿江教授合作研究起細胞核和細胞質的相互關係,他們從鯽魚的卵子細胞質內提取一種核酸,注射到金魚的受精卵中,結果出現了一種既有金魚性狀又有鯽魚性狀的子代,這種金魚的尾鰭由雙尾變成了單尾。這種創造性的成績居於世界先進行列。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8

東漢時,有一個叫班超的著名人物。他從小就很有志氣,立志要爲國家幹一番事業。公元62 年(漢明帝永平五年),他的哥哥班固奉命到洛陽擔任校書郎,他與母親也隨同前往。由於生活艱苦,班超不得不替官府謄抄文件,每天從早忙到晚,所得的報酬只能維持生活。一天,班超一邊抄着文件,一邊想起自己的抱負,心情非常激動,忍不住猛然把毛筆扔到地上,嘆息說:“男子漢大丈夫縱然沒有別的大志向,也應該學習張騫,在與別國的交往中建立功勳,以取得封侯。怎麼能老是埋頭於筆墨紙硯之間呢?”不久,他參加了軍隊,因作戰英勇,身先士卒而得到了升遷。後來,朝廷又派遣班超出使西域。在多次出使西域的過程中,班超只帶着少數人,靠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難,爲加強漢朝與西域各國和古羅馬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聯繫,做出重要的貢獻,被封爲定遠侯。班超在西域三十餘年,直至和帝時,才因年老回國。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9

我從兒子蓋茨那裏學習到:童年時的好奇可以持續一生。

當蓋茨年幼的時候,我經常帶他去圖書館,他非常熱愛閱讀。蓋茨無休止地閱讀事出有因,每年夏天,學校的老師都給他的學生一張列有暑期閱讀的書目,每逢開學的時候會有一場競賽,看看哪位學生能夠讀完清單上的大多數書籍。蓋茨生來爭強好勝,他總是想在競賽中拔得頭籌,而他也往往能如願以償。

儘管如此,我相信蓋茨對閱讀如此着迷的主要原因是他對世界充滿好奇。他不是隻想了解某些事情,而是想了解萬事萬物。

還在學校讀書期間,蓋茨、保羅和另一位朋友就已經成立了他們的第一家公司,製造他們開發的一種稱爲Traf—O—Data的設備並將其推向市場,以此開始了他們的商業冒險之旅。

這款名叫Traf—O—Data的設備是一種計數裝置,專門用於蒐集並分析那些小汽車的數據。對任何一個試圖根據交通路線和道路信息做出出行決定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項有用的工具。

在經過了多次成功的實驗後,我兒子說服了西雅圖市的一些居民和商人來家裏,參觀他的現場演示。但那天發生的一切並沒有按計劃順利進行。Traf—O—Data計數實驗宣告失敗。那天他一套設備也沒能賣出去,大家誰也沒有感到奇怪。

從這件事上,我們或許應該懂得的一個道理是: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容易讓人變得深刻、冷靜而穩重。

蓋茨的好奇心永不動搖,他善於進行深度分析,這一思維方式從來沒有改變過。

當他和保羅創立了微軟後,他制定了一項規章制度———他所謂的“思考周”,每年開展兩次。“思考周”爲微軟的員工提供了一個探索並展示其理念的機會,激勵業務團隊內部提出更系統的、極富想象力的計劃。在“思考周”,員工呈現的是最富靈感的理念,大家談論的是10年後的產品,遠遠超越了當前產品的水平。而蓋茨在“思考周”裏則大部分時間獨自一人,仔細研讀員工們寫的技術論文,開啓創造性思維,慎重思考着有關公司發展的問題。

1975年他從哈佛大學輟學。促使他做出這一舉動的是一通電話———他從宿舍給墨西哥阿爾鈞克基的一家公司打去電話,當時那家公司開始生產世界上第一臺個人電腦。這通電話改變了他的人生。隨後,蓋茨向我們宣佈,決定從哈佛輟學以抓住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爲等到他從哈佛畢業時,早已錯失改變世界的良機。當然,作爲父母我們聽到這樣的消息,自然難以接受。但他向我們承諾,“隨後”會回到哈佛完成學業。

“隨後”這一天最終姍姍來遲。在20xx年6月7日那天,哈佛大學授予蓋茨榮譽法學博士學位。我去現場觀看了他獲得學位及致謝詞的整個過程。

致謝詞後,蓋茨對觀衆說道:“下面這句話我等了30年,今天我終於可以把它說出來了。”他看着我:“爸爸,我早就告訴過你,我會回來拿到我的學位的!”

那些擁有奇思妙想的孩子其實從一開始就希望獲得自由的發展空間,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而對於這些孩子的家長來說,讓孩子成功的祕訣其實就是:不要限制孩子的夢想。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10

飛翔是很多人的夢想,萊特兄弟是飛行的始祖,他們忠於夢想,努力奮鬥,才成功發明了飛機。

萊特兄弟從小對機械很感興趣,但如果他們沒有合作無間的話,可能飛機的發明又會晚了幾十年,萊特兄弟一生奉獻于飛機的發明,雖然在努力的過程中受到很多冷嘲熱諷,但他們努力不懈,終於發明了飛機,完成了夢想。

偉伯萊特出生於一八六七年,奧維伯則在一八七一年出世,偉伯十一歲時,爸爸買了一個簡單的飛行玩具,啓發了兩兄弟的靈感,飛行的夢想在他們小小的心靈中萌芽。他們同心協力發行了一份報紙──”迪頓週刊”,可是因爲大報社的惡性競爭而改行做腳踏車。後來因爲德國發明家李連的飛行實驗,讓他們重新對飛行感到興趣。一九零零年萊特兄弟進行了第一次滑翔機的實驗,雖然失敗了,但他們鍥而不捨,在第二年制造了第二號滑翔機並修改了第一次的錯誤。一九零五年,萊特兄弟的”動力飛機”成功飛行了三十九公里,創下佳績。四年後他們在迪頓成立”萊特兄弟飛機公司”,開始大量製造飛機。但不幸的事降臨了,偉伯染上了傷寒,雖然他努力的和病魔纏鬥、抗爭,終因天命難違,偉大的發明家就與世長辭了,享年四十五歲。而萬萬沒想到的是他們奉獻一生所發明的飛機,竟然在世界大戰中成爲可怕的殺人工具,這件事讓奧維爾痛心不已。奧維爾纏綿病榻,一九九年四一月三十日安祥的離開了人間。

萊特兄弟努力不懈,再接再厲,正是”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最好的典範。雖然飛機的發明成了戰爭無情的殺手,但也讓交通更無遠弗屆,使距離縮短了許多,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互動更加快速、頻繁,這正g他們人生偉大的地方。萊特兄弟克服了許多困難,從不向失敗低頭,他們對於發明的堅持和力求上進的態度,正是“勇者的畫像”也是我們效法的最佳楷模。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11

有個叫布羅迪的英國教師, 在整理閣樓上的舊物時, 發現了一疊練習冊, 它們是皮特金幼兒園B(2)班31位孩子的春季作文, 題目叫: 未來我是-------

他本以爲這些東西, 在德軍空襲倫敦時在學校裏被炸飛了, 沒想到它們竟安然地躺在自己家裏, 並且一躺就是五十年.

布羅迪順便翻了幾本, 很快被孩子們千奇百怪的自我設計迷住了.

比如有個叫彼得的小傢伙, 說, 未來的他是海軍大臣,國爲有一次他在海中游泳,喝了三升海水都沒被淹死;

還有一個說自己將來必定是法國的總統,因爲他能背出25個法國城市的名字.而同班的其他同學最多的只能背出7個.

最讓人稱奇的是一個叫戴維的小盲童,他認爲將來他必定是英國的一個內閣大臣.因爲在英國還沒有一個盲人能進入內閣.

總之三十一個孩子都在作文中描繪了自己的未來, 有當馴狗師的; 有當領航員的; 有做王妃的, 五花八門,應有盡有.

布羅迪讀着這些作文,突然有一種衝動,何不把這些本子重新發到同學們手中,讓他們看看現在的自己是否實現了50年的夢想.

當地一家報紙得知這一想法, 爲他發了一則啓示, 沒幾天書信向布羅迪飛來,他們中間有商人, 學者及政府官員, 更多的是沒有身份的人.

他們都表示很想知道兒時的夢想,並且很想得到那本作文本. 布羅迪按地址一一給他們寄去.

一年後, 身邊僅剩下一個作文本沒人索要,他想這個叫戴維的人也許死了,畢竟五十年了.五十年間是什麼事都會發生的

就在布羅迪準備把這個本子送給一傢俬人收藏館時, 他收到內閣教育大臣布倫克特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那個叫戴維的是我, 感謝你還爲我們保存着兒時的夢想. 不過我已經不需要那個本子了, 因爲從那時起我的夢想一直在我的腦子裏. 我沒有一天放棄過, 五十年過去了,可以說我已經實現了那個夢想,今天我還想通過這封信告訴我其他的三十位同學: 只要不讓年輕時的夢想隨歲月飄逝, 成功總有一天會出現在你的面前

布倫克特的這封信後來被髮表在太陽報上,因爲他作爲英國第一位盲人大臣,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真理: 假如誰能把三歲時想當總統的願望保持五十年, 那麼他現在一定已經是總統了.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12

上個世紀初,一位少年夢想成爲帕格尼尼那樣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一有空閒就練琴,練得心醉神癡,走火入魔,卻進步甚微,連父母都覺得這可憐的孩子拉得實在太蹩腳了,完全沒有音樂天賦,但又怕講出真話會傷害少年的自尊心。

有一天,少年去請教一位老琴師,老琴師說:“孩子,你先拉一支曲子給我聽聽。”少年拉了帕格尼尼24首練習曲中的第三支,簡直破綻百出,不忍卒聽。一曲終了,老琴師問少年:“你爲什麼特別喜歡拉小提琴?”少年說:“我想成功,我想成爲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琴師又問道:“你快樂嗎?”少年回答:“我非常快樂。”老琴師把少年帶到自家的花園裏,對他說:“孩子,你非常快樂,這說明你已經成功了,又何必非要成爲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可?在我看來,快樂本身就是成功。”

少年聽了琴師的話,深受觸動,他終於明白過來,快樂是世間成本最低、風險也最低的成功,卻能給人真實的受用。倘若舍此而別求,就很可能會陷入失望、悵惘和鬱悶的沼澤。少年心頭的那團狂熱之火從此冷靜下來,他仍然常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於帕格尼尼的夢想。這位少年是誰?阿爾伯特·愛因斯坦,他一生仍然喜歡小提琴,拉得十分蹩腳,卻能自得其樂。

快樂即成功,這是充滿陽光的人生哲學。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難見到這樣一類人,他們臉色紅潤,身體健康,笑口常開,心情愉快,他們活出了人之爲人的全部趣味,在事業上卻沒有太大的建樹,與名利雙收、功成名就不怎麼沾邊。這樣的人果真是失敗者嗎?我看未必。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13

7歲那年,他便在臺北百貨公司的魔術專櫃前流連忘返,對專櫃前表演的奇幻魔術深深着迷。於是,他用零花錢買下了人生中第一個魔術道具——“空中來錢”。

這個少年開始在課堂上偷偷練習“空中來錢”的魔術。有一次他在課堂上練習時,一不小心讓硬幣滾落到了講臺邊,氣憤的老師當場沒收了他口袋裏的全部硬幣。男孩羞紅着臉,站起身來奶聲奶氣地說了一句:“老師,我要成爲一個魔術師!”

小男孩的話使全班同學鬨堂大笑。委屈的男孩回到家,對父親說:“爸爸,我的夢想是成爲魔術大師,可他們卻嘲笑我……”他的話還沒有說完,氣急敗壞的父親就跺着腳朝他大叫:“你瘋啦?”

但他瞞着父母,繼續陷入對魔術世界的癡迷中。當同齡人還在玩捉迷藏時,這個男孩卻在各大商店的魔術專櫃前悄悄學習魔術師的表演,用好奇的鑰匙一次一次地去解開魔術的謎底。

因爲對魔術的熱情和癡迷,他遭到了父母的打罵、同學的冷落、鄰居的嘲笑。人們說,這個整天胡思亂想的孩子是不是瘋了?有一天,內向羞怯的他突然站在講臺上宣佈:“我的魔術師夢想不會遠了!”同學們一陣哈哈大笑。在同學們的嘲笑聲中,他開始表演神奇貨幣穿盒術,表演結束後,教室裏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他的魔術表演成功了,轟動了全校。

爲了練好一個動作,他一個人在家裏重複了上千遍。爲了讓自己的一雙手在魔術表演中“呼風喚雨”,他在家裏用瓶瓶罐罐搞化學實驗,有一次還釀成了火災,滾滾濃煙引來了消防車。

12歲那年,他去參加兒童魔術大賽。在與數百名強手的競爭中,他脫穎而出,獲得了國際魔術大師大衛·科波菲爾頒發的大獎。他把獎盃高高舉起,父母驚訝地張大了嘴:“看來,我們得尊重這個孩子的夢想,並幫助他去慢慢實現了。”

16歲時,他認識了職業魔術師徐先生,徐先生告訴他:“魔術不是閉門造車,魔術同這個世界一樣,奇妙無比。”在徐先生那裏,他的魔術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2歲那年,他正讀大三,第一次參加國際魔術比賽便得了第二名。那次比賽,父母陪着他去了。在臺上,他舉起獎盃,朝臺下的父母深深地鞠了一躬,父母的淚水一下子奪眶而出。他對父母說:“爸,媽,我離夢想還遠,我要奪第一!”這一次,父母相信了他的話。後來,他一連5次奪魁。

在隨後征戰世界各地的魔術表演大賽中,他獲得了10多次國際性大獎,成了馳名世界的青年魔術大師。有人稱這個“魔法無邊”的年輕人爲現實版的哈利·波特。而這個年輕人,又在今年的央視春節聯歡晚會上,表演了讓人歎爲觀止的近景魔術《魔手神采》。他就是在新一年的春天裏令全國觀衆最爲津津樂道的年輕魔術大師——劉謙。

是什麼激勵劉謙在通往魔術大師的漫長路上不斷探索和奮進呢?劉謙說,就是因爲小時候那個被嘲笑的夢想,才讓他一天一天地去用心努力進取,並最終摘取了魔術王國的桂冠。

被嘲笑的夢想,如果不放棄,往往會迎來實現的那一天,讓心懷夢想的人得到命運的饋贈。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14

英格麗褒曼是國際影壇上的一位巨星。她從小就表現出了極高的藝術天賦,還經常站在鏡子前面練習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

英格麗褒曼十八歲時報考瑞典皇家戲劇學校,但她只有這一次機會,如果考不上,就必須聽從家人的建議,放棄做演員的夢想,成爲一名售貨員或者祕書。

英格麗褒曼排練了一個小品,她演一個快樂而且大膽的農家少女。在考試的前幾天,她給戲劇學校的老師寄去了兩個信封,一個白色的,一個棕色的,白色信封代表錄取,棕色信封代表沒錄取。

該英格麗·褒曼表演了,她跳到了舞臺中央,歡快地大笑起來,說出了第一句臺詞,可是評委們卻在聊天,根本沒有看她的表演。頓時,英格麗·褒曼感到非常失望和難過,連臺詞也忘了。這時,評委對她說:“謝謝你,小姐,下一個。”

英格麗·褒曼失望了,她沒有了繼續生活下去的勇氣,來到河邊準備投河自盡。但看到河邊生機盎然的水草,她突然醒悟了:“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也要有迎難而上的勇氣,決不放棄!”於是,她放棄了自殺的念頭回家去了。

誰知第二天,英格麗·褒曼收到了她送去的白色信封,這讓她感到非常意外。

很多年以後,英格麗·褒曼已經是一位大明星了,一個偶然的機會,她遇到了考試時的評委,於是她問評委:“爲什麼當時我表現得那麼差勁,你們還要錄取我呢?我還因此想過自殺呢。”

評委說:“怎麼會呢?你表現得那麼好,當你跳上舞臺的那一瞬間,站在那兒對着我們笑,我們就說:‘好了,她被選中了,她多有自信啊,她的颱風多好啊!’”

英格麗·褒曼聽了這話,感慨萬千,看來自己沒有放棄最初的夢想是絕對正確的。

夢想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去實現,通向成功的路,並不是只有一條。在我們以爲遭到失敗的時候,一定要像英格麗·褒曼那樣不放棄夢想。

關於夢想的名人故事 15

18歲那年,他讀大學一年級。有一天,在學校圖書館裏,他偶然看到一本書《硅谷之火》。書中講的是喬布斯、比爾·蓋茨等硅谷英雄的創業故事,正就讀於計算機系的他看得熱血沸騰。

接下來的好幾天,他不斷地追問自己:“我該怎樣去塑造與衆不同的人生?我該怎樣讓自己活得有價值、有意義、有追求?”然後,他聽到了自己內心最深處的回答:“像喬布斯那樣,在中國的土壤裏,創辦一家在世界上受人尊敬的企業。”這是他18歲時的夢想。

他並沒有把夢想停留在繼續做夢上。他用了兩年的時間修完了大學所有的課程,還發表了論文,完成了畢業設計。上大四那年,當週圍的同學忙於做畢業論文、找工作時,他已經以賣電腦的四五千塊錢作爲啓動資金,和三個高年級的同學一起辦起了公司。後來,由於經營不善,這家公司開張半年之後就關門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創業,以失敗而告終。

大學畢業後,他加入了金山軟件公司。在那裏,他一干就是16年,從初出茅廬的年輕程序員一步步地成長爲舉足輕重的高級管理者。在金山軟件公司最艱難的歲月裏,他帶領着他的團隊衝出重圍,最終使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經過十幾載的摸爬滾打,在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江湖裏,他稱得上是穩坐頭幾把交椅的掌門人。

金山成功上市後,他卻選擇了隱退。

一轉身,他又一躍成爲中國最成功的天使投資人。他投資的凡客、優視科技、多玩網、拉卡拉等,都堪稱經典,都很快成爲10億美元重量級的公司。

活到40歲時,他功成名就,過着人人羨慕的生活。日子,本可以這般一如既往地向前滑去。

可是,有一天夜裏醒來,他想起了18歲時那個沒有實現的夢想。原來,多少年過去了,他心裏還一直有一把“硅谷之火”。他問自己:“你還有勇氣去追尋小時候的夢想嗎?你還要去創辦一家世界級的偉大的公司嗎?”

其實,年齡越大,談夢想越難,因爲輸不起。他深知,創業是一件高風險的事情,其艱難程度難以想象,還有可能因此身敗名裂、傾家蕩產。周圍的朋友、原來的部下都很成功,如果自己創業搞砸了,豈不是毀了一世英名、遭人嘲笑嗎?

但就這樣認命嗎?他有點兒不甘心。經歷了一番猶豫和掙扎,40歲生日那天,他終於下定決心去賭一把。他說:“只有這樣做,我的人生纔是圓滿的。至少當我老了的時候,還可以很自豪地說,我曾經有過夢想,我曾經去試過,哪怕我輸了。”

那天,在生日宴上,和夥伴們分享了一盆小米粥之後,他開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創業。不久,在素有“中國硅谷”之稱的北京中關村,一家名叫“小米”的科技公司誕生了。

小米手機一經問世便受到了追捧,在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的佔有率迅速名列前茅。短短4年的時間,“小米”科技就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發展成估值100億美元,包括手機、電視、電視盒子等多條產品線的新型公司。它的崛起成爲商業界的一個奇蹟。

命運又一次青睞於他。他把自己的成功歸結於勤奮、努力,有着堅實的基本功,同時抓住了機遇,站在了颱風口。當然,最重要的,還得有夢想。

他叫雷軍,是小米科技的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他相信“人因夢想而偉大”。帶着這種信念,他在40歲的時候重新起航,去圓18歲時的夢想。

紀伯倫說:“不要因爲走得太遠而忘記爲什麼出發。”當年華逐漸逝去,你是否還記得你18歲時的夢想,是否記得涉世之初你對人生的期許?那是我們心靈最隱祕的角落裏與上天的約定,是值得用生命的長度去履行的對自己的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