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名人故事 > 范仲淹築范公堤的故事大綱

范仲淹築范公堤的故事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6W 次

宋前時候,現在的大豐縣還是一片汪洋大海。當時范仲淹在東臺西溪當鹽官。他當鹽官時,這一帶海水經常上漲,造成澇災,發一次大水,總有上萬人被淹死。

范仲淹爲民造福,決定在海邊上修個堤。他把這個修堤的打算向皇帝奏本,很快,就得到了批准。

批准之後,范仲淹就動員民工沿海築堤。那時還沒得儀器,海水時漲時落,沒法掌握,有的築在高處,這個堤就築住了;有的築在矮處,剛剛築得差不多,海水一漲,堤又崩掉了,這樣連續搞了兩三次,不是這塊缺口,就是那塊被沖掉,就是築不起來!

這樣一來,范仲淹是整日愁眉苦臉,滿腹心事,茶飯不香,想不出一個好辦法來。後來他的心事被他的女兒知道了。她想幫父親解決造堤的事,就女扮男裝,騎着一匹馬,沿着整個造堤的工程,全線南北走了一遍。回來以後,她就向父親出了一個好主意。出的個什麼好主意呢?她要父親在八月十五這天,用海船裝上稻糠到東海邊,從南到北沿海岸線將稻糠倒到海水裏去。因爲稻糠浮在水上,趁着月半大汛的時候,浮在水面上的稻糠就全部被推到海岸上來,等期水瀉了下去,海岸上就留下了一道“糠線”。這時姑娘就講:“爹,你現在只要沿着稻糠線造堤,就不會再被衝倒了。”范仲淹就依計而行,把堤築成了。范公堤爲什呢彎彎曲曲的?就是因爲這樣造成的。

現在橫貫南北的通榆路,就是當年的范公堤。

范仲淹築范公堤的故事

范公堤

【注】范公堤是江蘇省黃海沿岸防風防海潮的堤壩。范公堤是當地老百姓爲了紀念北宋范仲淹主持修建的捍海堤壩而命名的。位置位於江蘇蘇中沿海,長江口北面,北起阜寧,南到啓東和呂四,全長大約有300公里。當時建成的范公堤,大致從鹽瀆到東臺沿線大約有百把公里,海堤堤高5米,堤底寬10米,堤面寬大約有3米,在河穿堤入海的地方弄磚頭、石頭圍襯,而且在堤裏向種柳樹植草皮,加固堤防,施工技術非常完善。元、明、清、民國,一直到新中國,范公堤多次維修。古人登范公堤東望,堤外有煙墩 (烽火墩)七十餘座,遠近相接,如有兵變匪警,即在墩上點火報警;還有潮墩 (救命墩)103座,漲潮時,趕海人爬上潮墩避難。煙墩、潮墩星羅棋佈,海霧飄忽,茫茫蒼蒼,別是一番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