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經典小故事 > 成語故事 > 邯鄲學步成語故事(精選6篇)

邯鄲學步成語故事(精選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有些成語本就是一個微型的句子。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描寫花美的成語精選,歡迎閱讀!

邯鄲學步成語故事(精選6篇)

邯鄲學步成語故事 篇1

故事出自《莊子·秋水》。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戰國時候,燕國有個年輕人,他聽說趙國的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瀟灑優雅,非常好看。於是,這位燕國青年決定去趙國學習邯鄲人走路的姿勢。

他帶上盤纏,跋涉千里,趕到趙國,躊躇滿志地準備學習邯鄲人走路的姿勢。

在大街上,他看着形形色色的人來來往往,看得他眼發花,腳發抖,不知該怎樣邁步子了。於是他決定跟在一個行人後面摹仿,人家邁左腳,燕國青年也跟着邁左腳,人家邁右腳,燕國青年也趕緊邁右腳。但他的兩隻腳沒有協調好,差一點把自己絆倒。

這個行人走遠了,他又跟在另一個行人身後亦步亦趨地學走路。別人走得隨意優雅,但他學得磕磕絆絆,引得街上的路人都把他當做怪人,停下腳步看他,甚至還有人捂着嘴笑他。

就這樣一連過了好幾個月,燕國青年的盤纏眼看就快花光了,他只好準備回家。此時的他不但沒有學會邯鄲人的步姿,而且還把自己原來走路的步法也忘了,竟然邁不開步子走路了。無奈,燕國青年只好四肢着地,爬着回去了。

邯鄲學步成語故事 篇2

【出處】

1、莊周《莊子·秋水》: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2、昔有學步於邯鄲者①,曾未得其彷彿②,又復失其故步③,遂匍匐而歸耳④《漢書》。

【釋讀】邯鄲:地名,戰國時趙國都城,今河北省邯鄲市,邯鄲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和中國散文之城、太極之鄉。國務院批准具有地方立法權的較大的市和市區人口超百萬的特大城市。邯鄲市位於河北省的最南端,東臨山東聊城,南鄰河南安陽,西鄰河北峯峯,北臨河北沙河。

步:行走,走路。 比喻模仿不成,反把自己原有的長處失去了。

從前有個人在邯鄲學習怎樣走路,結果不但沒有學會邯鄲人走路,而且忘了以前自己是怎樣走的,於是只好爬着回家去。

【故事】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

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該是什麼模樣。

家裏的人勸他改一改這個毛病,他以爲是家裏人管得太多。親戚、鄰居們,說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聽不進去。日久天長,他竟懷疑自己該不該這樣走路,越看越覺得自己走路的姿勢太笨,太醜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幾個人說說笑笑,只聽得有人說邯鄲人走路姿勢那叫美。他一聽,對上了心病,急忙走上前去,想打聽個明白。不料想,那幾個人看見他,一陣大笑之後揚長而去。

邯鄲人走路的姿勢究竟怎樣美呢?他怎麼也想象不出來。這成了他的心病。終於有一天,他瞞着家人,跑到遙遠的邯鄲學走路去了。

一到邯鄲,他感到處處新鮮,簡直令人眼花繚亂。看到小孩走路,他覺得活潑、美,學;看見老人走路,他覺得穩重,學;看到婦女走路,搖擺多姿,學。就這樣,不過半月光景,他連走路也不會了,路費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邯鄲學步成語故事 篇3

【拼音】hán dān xué bù

【典故】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莊子·秋水》

【釋義】邯鄲: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學步:學習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來自己會的東西忘了。

【用法】作定語、賓語、分句;指盲目崇拜的人

【結構】偏正式

【近義詞】鸚鵡學舌、東施效顰、數典忘祖

【相反詞】標新立異、獨闢蹊徑、擇善而長

【同韻詞】進退無路、銀花火樹、路長日暮、無孔不入、無長物、燕巢於幕、挨門逐戶、器滿將覆、翻腸攪肚、依艹附木、......

【年代】古代

【燈謎】最盲目趕時髦的人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趙國國都邯鄲人走路姿勢非常優美與瀟灑,外地人很讚賞和羨慕。燕國壽陵一個少年,特別迷戀邯鄲人走路的姿態,竟專門到邯鄲學習,他非常用心觀摩、效仿、練習,過了一段時間,他沒學會他們走路的姿態,連自己的也全忘了

【成語示列】半臂添寒尚書醉,屏後金釵楚楚,齊俯首邯鄲學步。 清·樑紹任《兩般秋雨庵隨筆》卷一

邯鄲學步成語故事 篇4

戰國時候,燕國有個青年人,他聽說趙國都城邯鄲的人特別有風度,他們走起路來,不緊不慢,又瀟灑又優雅,那姿勢特別好看。於是這位燕國青年決定要去趙國學邯鄲人走路的姿勢。他不顧家人的反對,帶上盤纏,跋涉千里,專程趕到邯鄲一心要學邯鄲人走路的樣子。

他來到大街上,看着來來往往的人羣,看得他都發了呆,不知該怎樣邁開步子。這時,迎面走來一個人,年齡和這位燕國青年相仿,那走路的樣子實在令人羨慕。於是等那人走過,燕國青年便跟在他後面摹仿,那人邁左腳,燕國青年也邁左腳,那人邁右腳,燕國青年也邁右腳,稍一不留心,他就搞亂了左右,搞得他十分緊張,哪還顧得了什麼姿勢。眼看那人越走越遠,燕國青年漸漸跟不上了,他只好又回到原地。接着他又盯住了一個年紀稍大的人,他又跟在別人身後一步一趨地學走路,引得街上的人都停下腳步觀看,有的人還捂着嘴笑。幾天下來,他累得腰痠腿疼,但學去學來總是學不像。

燕國青年心想,學不好的原因肯定是自己原來走慣了的老姿勢和步法,於是,他下決心丟掉自己原來的習慣走法,從頭開始學習走路,一定要把邯鄲人的步法學到手。

可是,一連過了好幾個月,燕國青年越學越差勁,不僅連邯鄲人的走法沒學會,而且還把自己原來是怎麼走路的也全忘了。眼看帶來的盤纏已經花光,自己一無所獲,他十分沮喪,於是只好回家了。可是他又忘了自己原來是怎樣走路的,竟然邁不開步子了。無奈,燕國青年只好在地上爬着回去,那樣子好不狼狽。

看起來,生搬硬套的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不但沒學到別人的,反而連自己原有的也給丟了,真是大可不必。

成語解析

《莊子.秋水》裏寫道:“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學行於邯鄲歟?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這個典故的意思是:戰國時,趙國都城邯鄲的人以走路姿勢優美而著稱。有個燕國人來到邯鄲,要學習他們如何走路。他發現滿街的人走路各異,但都優雅,就見一個學一個。結果,他什麼都沒學會,連自己原先是如何走路的都忘了,只好爬着回去。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有“壽陵失本步,笑煞邯鄲人”的`詩句。成語典故“邯鄲學步”即出於這則故事。

有學者研究認爲,邯鄲學步其實學的不是普通走路的步法,而是學的邯鄲舞步。當時在古都 邯鄲城流行 踮屣舞,是一種類似於現代西方芭蕾舞的點着腳尖跳舞的舞步,非常優美。

“ 回車巷窄和爲貴, 學步橋寬嘉壽陵。”這是今人馬新民創作《 邯鄲賦》中的一句對句。作者認爲壽陵少年來邯鄲學習的是類似現今芭蕾舞樣式的舞步,而不是走路。

壽陵少年刻苦學習,把腳跳到了腫脹而無法走路的地步,這種精神不但不能恥笑,反而應該嘉獎。即便外人可以警戒人們不可以一味地模仿,失卻了本性。但邯鄲人絕對不可以以此來笑話前來刻苦求學的人。

點評:

一個人一定要有主見。不要盲目崇拜和效仿別人。別人的長處固然應當積極學習和汲取,用來彌補自己的短處;但是,一味地爲了學習、效仿他人,結果別人好的東西沒學到而把自己的長處丟掉,這是貽笑大方的事情。 說白了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邯鄲學步成語故事 篇5

邯鄲是戰國時期趙國的都城,據說當時邯鄲人以善行而馳名各鄰近的國家。他們走起路來步伐輕快,姿式威武好看。這時,燕國武陵這個地方有個年輕人,嫌棄家鄉人走路的樣子八字腳朝外翻,搖擺蹣跚,不好看,就決心跋山涉水到邯鄲去學那裏的人走路。

這個年輕人風塵僕僕來到邯鄲後,上街一看,邯鄲人走路果然不一般,一擡腿一伸手,都有高雅的風度,他就連忙跟着行人學起來。

哪知道,看起來很容易的事,做起來卻難了。這個小夥子學了一段時間,總覺得越學越彆扭,走起來很不自然。他想,這也許是自己按老習慣走慣了,要改起來不容易,只有徹底拋棄老步法,才能學到新姿式。於是,他又決心從頭學起,每邁出一步的長短,一擺手,一扭腰,都要按邯鄲人的尺寸計算着去做。雖然他硬是比着邯鄲人的樣子,亦步亦趨地努力學習,但結果並不美妙,他不僅沒有學會新的走路的姿式,反而把自己原來走路的樣子也都忘了。最後,當他要離開趙國回到燕國的時候,連路也不會走了,只好爬着回去。

根據這個故事,後來引出“邯鄲學步”這個成語,比喻生搬硬套地去模仿別人,反會弄巧成拙,鬧出笑話。

邯鄲學步成語故事 篇6

相傳戰國時候,有一個燕國的青年,他聽說趙國邯鄲人走路的姿勢非常優美,就特地來到邯鄲,向當地人學習走路的姿勢。

邯鄲是趙國的都城,大街上人來人往,非常熱鬧。這個青年就整天在邯鄲的大街上,觀看來來往往的人怎麼走路。他非常地認真,一邊看一邊琢磨別人走路的特點,有時還模仿,跟在別人的後面走幾步。一次,他學一個行人走路,被那個人發現,結果被人大罵。雖然他一直都在用心學,可是總覺得自己學得不像。“爲什麼我學不好呢?”這個青年反覆地問自己:一定是我已經習慣原來的走法,所以學來學去也學不像。如果我丟掉原來的走法,從最簡單的擡腿、邁步開始學起,就不會再受原來步法的影響,一定不久就能學好。於是這個青年人下定決心,從頭開始。

這樣,每天他走起路來像木偶一樣,先考慮出哪條腿,再思考腰和手臂怎麼配合,心中還要盤算每步邁多大。青年人在邯鄲學習了半年多,卻毫無長進,最糟糕的是:不但沒學到邯鄲人的走路姿勢,反而把自己原來的步法也忘記了。眼看着帶來的銀兩就要花光了,青年人不得不返回燕國。可是他忘記了自己應該怎麼走路,只好狼狽地爬回家了。

拓展:邯鄲學步造句

1. 不管學什麼,都不能邯鄲學步,生搬硬套。

2. 他學習時不會認真思考,盲目地效仿別人的方法,結果成績沒有提高,還把自己的方法給忘記了,真是邯鄲學步。

3. 學習外國經驗不能邯鄲學步,連我們自己成功的經驗都丟了。

4. 有缺乏自信的人,纔會去一味的邯鄲學步,我們可不能學這種東施效顰的行爲。

5. 做人做事不能邯鄲學步,而要設法標新立異的學習真才,否則,只能讓我們後退,不能讓我們進步。

6. 用邯鄲學步的方式照單全收,不知取捨,最後會將自己原有的都忘光。

7. 公司經營要找出自己的特色,老是邯鄲學步,從別人那兒東搬西套,是無法獲得消費者青睞的。

8. 學習本是一件好事,但應掌握自我特色,不可全盤硬套,否則猶如邯鄲學步,最後連自我都忘了。

9. 張三的表演方式和李四完全不同,你硬要他去模仿李四,恐怕只會邯鄲學步,令他連自己獨特的詮釋工夫都無法表現出來。

10. 在邯鄲市區中心地帶有一座學步橋,傳說燕國少年就是在那裏學邯鄲人走路的。

11. 前人論述已經十分周全,無隙可駁,若再一味附和前人,只會如邯鄲學步。

12. 咱們做事得有自我的方法,不能邯鄲學步。

13. 明明在寫作時常常邯鄲學步,後來連自己原有的寫作風格也“丟”了,寫出來的作文不綸不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