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四 陸氏大綱 性質。陸子美。精神。子靜。〔若海〕問陸梭山同異辨。曰:"若本有,卻如何掃蕩得?若本無,卻如何建立得?他以佛氏亦曉得理。如既曉得理後,卻將一個空底物事來口頭說時,佛不到今日了。他自見得一個道理,只是空。"又曰:"佛也只是......

  • 《申鑒》識大綱 右荀悅申鑒五卷.悅字仲豫.潁川人.荀氏八龍儉之子也.漢書本傳雲.悅好著述.初闢鎮東將軍曹操府.遷黃門侍郎.累遷侍中.時政移曹氏.天子恭己而已.悅志在獻替而謀無所用.乃作申鑒五篇.其所論辨.通見政體.書奏.帝覽而善之.......

  • 《朱子語類》卷八 學二大綱 ◎總論爲學之方這道體,饒本作"理"。浩浩無窮。道體用雖極精微,聖賢之言則甚明白。〔若海〕聖人之道,如飢食渴飲。〔人傑〕聖人之道,有高遠處,有平實處。〔道夫〕夫道若大路然,豈難知哉!人病不由耳。〔道夫〕道未嘗息,而人自......

  • 《朱子語類》卷五十九 孟子九大綱 ◎告子上△性猶杞柳章問:"告子謂'以人性爲仁義,猶以杞柳爲桮棬',何也?"曰:"告子只是認氣爲性,見得性有不善,須拗他方善。此惟是程先生斷得定,所謂'性即理也'。"〔至〕孟子與告子論杞柳處,大概只是言杞柳桮棬......

  • 《朱子語類》卷十一 學五大綱 ◎讀書法下人之爲學固是欲得之於心,體之於身。但不讀書,則不知心之所得者何事。〔道夫〕讀書窮理,當體之於身。凡平日所講貫窮究者,不知逐日常見得在心目間否。不然,則隨文逐義,趕趁期限,不見悅處,恐終無益。人常讀書,庶幾可以......

  • 《孔子集語》序大綱 《孔子集語》者,陽湖孫觀察星衍字伯淵所撰也。孔子修百王之道以詔來者,六經而外,傳記百家所載微言大義,足以羽儀經業、導揚儒風者,往往而有。其纂輯成書者,梁武帝《孔子正言》二十卷、王勃《次論語》十卷,皆不存見。存楊簡《......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五 歷代二大綱 大亂之後易治,戰國嬴秦漢初是也。〔揚〕周太繁密,秦人盡掃了,所以賈誼謂秦"專用苟簡自恣"之行。秦又太苟簡自恣,不曾竭其心思。太史公董仲舒論漢事,皆欲用夏之忠。不知漢初承秦,掃去許多繁文,已是質了。〔至〕學蒙錄:"漢承焚......

  • 《中論》夭壽第十四大綱 或問:孔子稱仁者壽,而顔淵早夭;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而比干、子胥身陷大禍,豈聖人之言不信而欺後人耶?故司空頴川荀爽論之,以爲古人有言,死而不朽,謂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其身歿矣,其道猶存,故謂之不朽。夫形體者,人之精......

  • 《朱子語類》卷一百 邵子之書大綱 康節學於李挺之,請曰:"願先生微開其端,毋竟其說。"又恐是李學於穆時說。此意極好。學者當然須是自理會出來,便好。〔方〕"伊川之學,於大體上瑩徹,於小小節目上猶有疏處。康節能盡得事物之變,卻於大體上有未瑩處。"用之雲:"康......

  • 《荀子》宥坐篇第二十八大綱 孔子觀於魯桓公之廟,有欹器焉,孔子問於守廟者曰:「此為何器?」守廟者曰:「此蓋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顧謂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滿而覆,虛而欹,孔子喟然而歎曰:......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四 歷代一大綱 司馬遷才高,識亦高,但粗率。〔閎祖〕(以下歷代史。)太史公書疏爽,班固書密塞。〔振〕司馬子長動以孔子爲證,不知是見得,亦且是如此說。所以伯恭每發明得非細,只恐子長不敢承領耳。史記亦疑當時不曾得刪改脫槀。高祖紀記迎太......

  • 《荀子》哀公篇第三十一大綱 魯哀公問於孔子曰:「吾欲論吾國之士,與之治國,敢問如何取之邪?」孔子對曰:「生今之世,志古之道:居今之俗,服古之服;舍此而為非者,不亦鮮乎!」哀公曰:「然則夫章甫絇屨,紳帶而搢笏者,此賢乎?」孔子對曰:「不必然,夫端衣玄裳,絻而乘路......

  • 《朱子語類》卷五十一 孟子一大綱 ◎題辭陳丈言:"孟子,趙岐所記者,卻做得好。"曰:"做得絮氣悶人。東漢文章皆如此。"〔卓〕解書難得分曉。趙岐孟子,拙而不明;王弼周易,巧而不明。◎梁惠王上△孟子見梁惠王章希真說孟子對梁惠王以仁義章。曰:"凡事不可先有個利......

  • 《朱子語類》卷二十一 論語三大綱 ◎學而篇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章周伯壽問:"'爲人謀而不忠'三句,不知是此三事最緊要,或是偶於此照管不到?"曰:"豈不是緊要!若爲人謀而不忠,既受人之託,若不盡心與他理會,則不惟欺人,乃是自欺。且說道爲人謀而不忠後,......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七 戰國漢唐諸子大綱 家語雖記得不純,卻是當時書。孔叢子是後來白撰出。〔道夫〕家語只是王肅編古錄雜記。其書雖多疵,然非肅所作。孔叢子乃其所注之人僞作。讀其首幾章,皆法左傳句,已疑之。及讀其後序,乃謂渠好左傳,便可見。孔叢子鄙陋之甚,理既......

  • 《朱子語類》卷二十五 論語七大綱 ◎八佾篇△孔子謂季氏章季氏八佾,止是多添人數,未有明文,故夫子就其事責之。若三家雍徹,則分明歌天子之詩,故夫子引其詩以曉之。〔人傑〕問:"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曰:"季氏初心,也須知其爲不安。然見這八佾人數熱鬧,便自忍而用......

  • 《朱子語類》卷九十一 禮八大綱 ◎雜儀自三代後,車服冠冕之制,前漢皆不說,只後漢志內略載,又多不可曉。以下服。古者有祭服,有朝服。祭服所謂鷩冕之類,朝服所謂皮弁、玄端之類。天子諸侯各有等差。自漢以來,祭亦用冕服,朝服則所謂進賢冠、絳紗袍。隋煬帝時始......

  • 《家範》家範卷六 女/孫/伯叔父/侄大綱 女子也應學詩書【原文】《禮》: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聽從,執麻枲,治絲繭,織紝組紃,學女事以共衣服。觀於祭祀,納酒漿籩豆菹醢,禮相助奠。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古者婦人先嫁三月,祖廟未毀,教於公宮;祖廟既毀,教於宗室。教以婦......

  • 荀子》修身篇第二大綱 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惡也。故非我而當者,吾師也;是我而當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故君子隆師而親友,以致惡其賊。好善無厭,受諫而能誡,雖欲無進,得乎哉!......

  • 《朱子語類》卷一百五 朱子二大綱 ◎論自注書△總論傅至叔言:"伊洛諸公文字,說得不恁分曉,至先生而後大明。"先生曰:"他一時間都是英才,故撥著便轉,便只須恁地說。然某於文字,卻只是依本分解注。大抵前聖說話,雖後面便生一個聖人,有未必盡曉他說者。蓋他那前聖,......

  • 《中論》治學第一大綱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沒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學也(此二字徐本脫)。學也者,所以疏神逹思,怡(《御覽》卷六百七作"治")情理性,聖人之上務也。民之初載,其矇未知。譬如寶在於玄室,有所求而不見(此四句《御覽》作"初學則如夜在玄室,......

  • 《朱子語類》卷五十三 孟子三大綱 ◎公孫丑上之下△以力假仁章彝叟問:"'行仁'與'假仁'如何?"曰:"公且道如何是'行仁、假仁'?"曰:"莫是誠與不誠否?"曰:"這個自分曉,不須問得。如'由仁義行,非行仁義'處卻好問。如行仁,便自仁中......

  • 《朱子語類》卷三十一 論語十三大綱 ◎雍也篇二△子華使於齊章子升問:"冉子請粟,聖人不與之辨,而與之益之。"曰:"聖人寬洪,'可以予,可以無予',予之亦無害,但不使傷惠耳。"〔木之〕"冉子與之粟五秉",聖人亦不大段責他。而原思辭祿,又謂:"與爾鄰里鄉黨",看來聖......

  • 《孔子集語》卷六大綱 主德五《尚書大傳》武丁祭成湯,有雉飛昇鼎耳而雊。武丁問諸祖己,祖己曰:"雉者,野鳥也,不當升鼎。今升鼎者,欲爲用也。無則遠方將有來朝者乎!"故武丁內反諸己,以思先王之道,三年,編髮重譯來朝者六國。孔子曰:"吾於高宗肜日,見德之......

  •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 本朝四大綱 ◎自熙寧至靖康用人問荊公得君之故。曰:"神宗聰明絕人,與羣臣說話,往往領略不去;才與介甫說,便有'於吾言無所不說'底意思,所以君臣相得甚懽。向見何萬一之少年時所著數論,其間有說雲,本朝自李文靖公王文正公當國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