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3W 次

導語:北魏孝文帝看清了歷史發展的潮流,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衝破保守勢力、習慣勢力的阻撓,放棄本民族的舊俗,接受先進文化,大力推行改革,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北魏孝文帝改革

1、關於北魏孝文帝改革

1、關於北魏孝文帝改革

(1)、 歷史條件

A.民族大融合趨勢的出現:北魏統一北方,黃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加速發展,西晉與十六國時期那樣劇烈的民族矛盾已漸漸隨着民族融合而消除(北方民族學會農耕,走向農業定居生活,出現封建化趨勢;漢人學習少數民族的畜牧業經驗,豐富了生產知識;在共同反對各族統治者的壓迫中密切了聯繫。

B.北魏內部的問題——階級和民族矛盾的加深 北魏強大與統一北方是孝文帝改革的基礎。

北魏政權面臨的問題。如吏治敗壞,賦稅混亂,政府財政困難,北方草原的柔然對北魏的威脅很大,鮮卑貴族中保守勢力還很強,皇權與舊貴族的矛盾加劇。這些都表明,北魏仍用原有辦法很難再統治下去了,必須實施改革;

C.北方長期以來兵革不息,土地大量拋荒,這使均田制的推行既有必要又具可能;鮮卑族原是遊牧民族,文化較低,社會發展落後,進入文明程度較高的中原地區以後,他們接受先進文化也是歷史的必然。隨着封建化的程度加深,與原有的落後國家制度產生矛盾。於是,在一些有爲、有志的統治者中產生了進行政治和社會改革的要求。

(2)、目的:面對民族融合的大趨勢,爲加強對各族的統治,接受漢族地主的建議進行漢化改革。

(3)、性質:把奴隸制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變革爲封建制的生產關係和上層建築

2、如何評價北魏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看清了歷史發展的潮流,順應歷史發展的趨勢,衝破保守勢力、習慣勢力的阻撓,放棄本民族的舊俗,接受先進文化,大力推行改革,他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改革者。

認識:(這是規律性的認識需要同學們會應用)

(1)、先進必然戰勝落後;

(2)、民族融合與孝文帝改革互爲因果關係;

(3)、改革必須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順應民意;

(4)、任何改革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都具有曲折性。

3.關於民族融合的基本理論

民族融合是指不同民族之間在民族遷徙、雜居相處、長期交往、矛盾鬥爭的過程中,不同生產方式、風俗習慣、文化心理特徵等方面的相互影響和滲透,是民族之間的自然融合,它是民族間經濟、文化以及生活習慣密切聯繫的結果。民族融合既包括少數民族漢化的過程,又有漢族對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吸收。這是中國歷史上的進步現象,對於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對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都有重要的作用。由於中國古代歷史上漢族的經濟文化水平明顯高於其他少數民族,因此歷次民族融合均以漢族爲核心發生。從經濟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由遊牧經濟轉向農耕經濟的過程;從文化風俗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漢化的過程;從整體社會發展角度講,民族融合就是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過程。

4、 中國古代民族融合的特點

第一,中國古代的民族融合是一個“漢化”或封建化的過程。從本質上看,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體現了生產關係必需適應生產力,上層建築必須適應經濟基礎的社會發展規律。

隨着少數民族接受漢族的生產方式,生產關係必然隨之調整;隨着整個經濟基礎變化,上層建築(包括制度、思想觀念和某些生活習俗)必然隨之改變,北魏孝文帝改革就是一個典型事例。落後民族在征服先進民族後被先進民族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文化知識所同化。(馬克思的觀點)

第二,民族大融合促進國家統一,國家大統一又促進了民族大融合。因此,民族大融合是中

國古代歷史發展的動力之一。

第三,中華民族以儒家大一統思想作爲民族的精神支柱。

5、 出現民族大融合的原因

①政治因素:國家分裂或戰亂,民族遷徙、雜居加強了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如西晉時,北方五族爲躲避戰亂大規模內遷。

②階級因素:統治者對各族人民殘酷的剝削壓迫或歧視,引起各族人民反抗,如西晉和前秦的民族壓迫。在反抗統治者的鬥爭中各族人民加強了聯繫,促進了融合。

③經濟因素:北方遊牧民族進入中原或漢族拓展邊疆,加強了民族的交流,少數民族學習漢族先進文化,由遊牧生活轉向農業生活,少數民族的封建化也促進了民族融合。

④統治者政策因素:諸葛亮開明的民族政策、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

6、我國古代 民族融合的形式(途徑):

第一,民族遷徒、雜居相處和相互通婚。魏晉以來,一些少數民族大批內遷,他們和北方漢族人民雜居相處;秦朝時內地人民遷徒到河套;中原人民遷徒到珠江流域;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人民南遷江南地區等等。

第二,聯合鬥爭。說到底是階級鬥爭,各族人民聯合起來,共同反對統治者的剝削和壓迫,使民族聯繫更加密切。

第三,友好交往。特別是在我國古代的`大統一的局面下,在和平的環境中友好相處,經濟文化交流頻繁,融合加速。

第四,中央政權的開明的民族政策和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唐代的民族政策,魏孝文帝的改革,大大加速了民族融合。

第五,“和親”、“冊封”促進民族融合。641年,唐太宗派人護送文成公主人吐蕃同松贊干布結婚。唐中宗又把金城公主嫁給尺帶珠丹,從此唐朝和吐蕃“和同爲一家”。回紇的首領骨力裴羅接受唐朝“懷仁可汗”封號。713年,唐玄宗封大祚榮爲渤海郡王,唐玄宗封皮羅閣爲雲南王。

第六,兼併戰爭,促進民族融合。春秋時在諸侯爭霸過程中,大國兼併小國,諸侯國逐漸減少,華夏族和其他各族接觸頻繁。

7、 我國古代民族融合的意義

①開發了邊疆地區,拓展了疆域。

②促進了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傳播了漢族先進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③創造和豐富了民族文化。

④促進中華民族總體發展,加強了民族的認同感,增強了民族的凝聚力。

認識:中國歷史上凡是入主中原建立政權的少數民族,無論是鮮卑、女真、蒙古,無論統治初期農牧文化衝突何等激烈,他們最終都必然採取漢化的政策,這是一個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爲轉移的客觀規律。由於歷史、自然條件和環境的原因,漢族在經濟文化發展與人口的數量上都處於領先地位或主導地位。在中原建立上層建築的少數民族政權就必然要適應當地封建的經濟基礎,於是,少數民族封建化就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只有這樣,才能鞏固其對中原地區的統治

8、關於均田制:

(1)西晉末年以來,北方多事,無寧日,農民離散,田地荒蕪。這時北魏政府的財政收入減少,也使政府掌握的無主荒地增多。推行均田制不僅必要,而且也有可能。

(2)均田制是當時比較完備的土地制度,它不觸動地主階級的利益,又使更多的農民成爲封建國家直接控制的編戶,保證了政府對土地、勞動力的有效控制,這也就保證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和勞役需要。地主則根據奴婢、耕牛受田的規定,官吏還可以受公田,他們的利益也都得到了保障。不準買賣土地的規定,對土地兼併有所限制;政府公開頒佈均田令,公開授田,確定租調的數額,這些都有利於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有些少數民族的貧苦百姓也成爲均田制下的受田農民,這也促使他們轉爲農耕定居,促進了民族融合,促進了北方少數民族的封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