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陶淵明的五斗米有多重要

陶淵明的五斗米有多重要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W 次

陶淵明不爲五斗米折腰。“五斗米”究竟指什麼?孟浩然說:“欲徇五斗祿,其如七不堪!”但是不是指俸祿,卻一直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說起俸祿,當然需從他當了什麼官說起。有研究者說:《晉百官注》指“當時縣令的年薪是四百斛,按月發放,每月米十五斛,錢二千五。十五斛米除以每月三十天,恰好是五斗米”;又有學者說:晉代官位第六品的“縣令千石至六百石”……

陶淵明的五斗米有多重要

實際上,東晉是俸田和俸錢雙軌制的,縣令有俸田,所以陶淵明與妻子爭論究竟種什麼?田裏的收成不固定,俸錢是否能按時足數拿到也很難確定。

陶淵明最初的官職務是州祭酒,有人提出沈約的《宋書·百官志》記載:“晉成帝鹹康中,江州又有別駕祭酒,居僚職之上,而別駕從事史如故,今則無也。”於是就懷疑他當的是“別駕祭酒”,甚至因此認爲其地位僅次於刺史王凝之。但393年陶淵明出仕時,老黃曆已經翻不得了。“其任居刺史之半”的別駕是刺史的佐官,別駕祭酒也只是佐官的佐官,地位並不高。

晉朝有武職的“軍諮祭酒”,左丞相司馬睿就曾以祖逖爲“軍諮祭酒”,就是左丞相負責軍事的佐官。文官祭酒則在晉傅鹹的《贈何劭王濟》有:“國子祭酒王武子”之說,晉武帝咸寧四年設國子祭酒一職,而州祭酒充其量不過是地方教育機構的負責人而已。

陶侃曾是這個政權的核心人物,作爲他子孫的陶淵明在“自己人”的政權中謀個小吏噹噹沒問題,但要有實權必須有實力,陶淵明不可能得到。

陶淵明離職後被招爲“主簿”,實際權力在祭酒之上,他沒接受。然後當了參軍,由不入流的“吏”升到了五品的“官”,他卻“謂親朋曰:‘聊欲絃歌,以爲三徑之資,可乎’”他想幹的還是能夠起到教化作用的文官,於是“執事者聞之,以爲彭澤令”,晉朝縣令的官位和俸祿都在參軍之下。

當時五斗米道的盛行是可以想像的,也不能排除王羲之父子、許瑤之之類名字後拖一個“之”字者,以及陶淵明一族中也有人與五斗米教有瓜葛的可能性。但名字是長輩取的`,而且說拖一個“之”字者說就與五斗米道有關係,也並沒有確切的記載。

入五斗米道以及治病都需交五斗米,更何況儒、佛,特別是佛教在這地區存在強大影響力。拿得出五斗米的有錢人也未必都入五斗米道,名字拖“之”字的窮人也未必都能入五斗米道。“少無這俗韻”的陶淵明,就除了諸子百家,對佛教也有極大的興趣,392年他曾與慧遠建過潛慧寺,同年他還在江西建過桂林寺,他與五斗米道發生牴觸是很自然的。

是否拿得出五斗米,就可以是衡量貧富的標準,相當於民間調侃式的“貧困線”。至今,《陶淵明年譜》已經有十五部之多,其中就有把說“不能爲五斗米折腰”這句話的時間,放在最初當州祭酒時的,似乎也看出了“五斗米”與官職俸祿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