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高中滿分議論文

高中滿分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論文對於所有教育工作者,對於人類整體認識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義。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論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滿分議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滿分議論文

高中滿分議論文1

探究成爲我國現行課程標準的學習方式之一,讓學生們體驗探究性學習,而不是一味地聽取老師的教導。探究會讓學生樂於思考,樂於學習。

從古至今,教育不外乎就是老師講授知識,學生接受。而對這種教育方式,韓愈曾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可見,早在唐朝,便有學者認識到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

在探索中,我們可以對所學知識提出疑問,通過自己或團體的力量去證實,去解惑。期間,我們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以及合理運用已學知識來解答的能力。這樣,我們便能更加深入全面地瞭解領悟這個知識,也更能讓我們體會到經過辛苦後獲得知識的幸福感和滿足感。這樣便是學習中的快樂了。

在探究中,更能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不論在哪個領域,真正的天才都是在探究中成就的。沒有哪個偉人是靠他人傳授而成爲巨人的。倘若牛頓沒有去探究那個掉下來的蘋果,他能夠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嗎?倘若伽利略沒有探究,又何來著名的斜塔實驗?在探究中,我們能不斷深入,不斷挖掘自己的潛能,充實自己,也許你會在探究中發現自然的祕密、生活的真諦。

探究,是要求我們主動思考。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便說過:“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他還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見,先賢多麼重視思考的重要性。在探究性學習中,我們需要思考,思考我們所學知識的正確性,思考生活中的問題在學習中的運用,思考過後,便是收穫。在探究中,學生們樂於思考,樂於學習,更能收穫到學習的快樂。

探究,是一個學習過程,他要求我們去發問、去思考、去解惑。這種學習方式,會讓學生更加熱愛學習。當學習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接收時,你便會發現它是多麼可愛,多麼令人驚喜!

探究,創造學習最高峯。

探究,成就學習上的巨人。

高中滿分議論文2

生於世界上,存於宇宙間,我沒有叱吒風雲的雄偉氣魄,沒有武帝揚鞭東指的九死不悔,更沒有司馬遷成一家之言的宏功偉業,但我渴望陶淵明的怡然自得,渴望能有自己的一片天。

或許,我好像那個摔了跤的小孩,此時正經歷爐火的冶煉,家庭,學校,社會的期盼,讓我手足失措。雖然摔了一跤,然而我能夠再重新爬起,我從來沒有懷疑過我的這種能力。

困難非吾畏。我願自己走下去,摔到了又怎樣,失敗了又何妨。我只想有一雙自由翱翔的翅膀。請讓我自己爬起。因爲我堅信,一花凋零荒蕪不了整個春天;一星隕落,暗淡不了整個宇宙,一次失敗,影響不了我對明天的渴望。

困難非吾畏。站在歷史的門檻上,撿拾一枚枚成功的貝殼,上面寫滿了挫折,沒有人的一生是一帆風順的,本爲夏陽子,少小越龍門,文采燦華星,鐵筆鑄英魂。腐刑焉能動,浩志豈自淪,不負男兒志,千秋太史君。成就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他在監獄裏過着非人的生活,遭受了人甚恥之的宮刑,然而挫折壓不倒他,他不是從挫折中爬起來了嗎?

仲尼厄而作《春秋》,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這些偉人達士都是在歷經磨難之後才獲得成功的,在挫折之後,帝王將相能成蓋世偉業;在困難之後,我要擎起明日之朝陽,以經爲徑,以陌爲緯,尋找我向往的桃花源。

我並不畏懼困難,但我極易迷失方向。太多的關心,讓我寢食難安,生怕再次走錯的路,太多的愛也會使我嬌生慣養。我不懼怕困難,我渴望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在這競爭日益激烈,越來越紙醉金迷的世界裏,沒有自己爬起的能力就無法長久立足。我熱切的希望獲得這種能力。

不要用言語打擊我的自信,我用激揚的熱血再獲重生,也不要用手助我一臂之力,我會勇敢的自己站起。不是全部的壓力都會有好的收穫,必要時,請給我自由的空間。我要感謝全部的關心和愛,但我更加地呼喚屬於我的空間。給我自己爬起的機會吧!不是全部的完美都成就人,也並非全部的遺憾都一事無存。困難我不怕,請讓我自己站起。

高中滿分議論文3

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上海日益發展成爲了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

上海這個大都市,整天演奏着忙碌的曲調,馬路上車水馬龍,但是這些如此忙碌的旋律中還夾雜着一些不和諧的樂章。“現在的上海人真會斤斤計較!”這是許多外來者對上海人的評價。的確,現在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鄰里之間因爲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爭吵起來;別人損害了自己的利益,而因錢的事爭吵起來,甚至打鬥……爲什麼城市發展得越來越快,但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而漸漸疏遠了呢?

記得父母提起過以前的上海市區,是非常熱鬧與和諧的。那就要回到上海的老弄堂時代了——

那時候的上海,隨處可以聽到叫賣聲和吆喝聲:“梔子花,白蘭花……”“修洋傘……”而如今,這些都已成爲了老上海弄堂的象徵罷了。以前每天傍晚,大家就都搬出了家中的藤椅、板凳,坐在門口乘風涼,就這樣三三兩兩地,大家都出來了,擠滿了整個弄堂。爺爺奶奶們就都聚在一起喝喝茶、下下棋,爸爸媽媽們就在一起拉拉家常,小孩子們則聚在一起玩一些我們現在連提都不會提起的弄堂遊戲,一片其樂融融的景象。

還聽父母說過,以前他們小時候吃一頓飯要跑好幾家呢!每當晚飯時間,小孩子們就端着飯碗去串門,去東家搛點青菜,去西家挑點肉。不一會兒,飯碗上的菜就堆得像豐收的小山似的了。

以前鄰里之間還互相幫助。下雨了,幫鄰居家收被子、收衣服,所以你永遠不用愁自家的衣服會被淋溼。看到鄰家門前很髒亂,也會幫忙清潔。

而如今,這些和諧的情景被一扇又一扇堅固的防盜門給隔了起來。人們信奉“自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原則,變得不再相信任何人,處處提防着別人,生怕別人會損害自己的利益。那消逝的風景——和諧的老上海弄堂去哪了呢?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國際化,而這個城市以前的風景呢?這些城市之前的風景已慢慢消逝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不和諧的因素,或許再過不久,老上海弄堂會徹底的從人們的記憶中抹去。

這些老上海弄堂的風景真的消逝了……

高中滿分議論文4

《莊子·齊物論》裏風吹萬竅,聲音各異,有嗚咽聲,有的像鬼哭狼嚎,也有動聽的沉吟,“吹萬不同”,可風一停,就沒了聲音,死氣沉沉。這自由的風來得真好。一如自由的說話,別人無話可說處,你依然有話要說,也許是個性的彰顯,也許是人來瘋,也許是不相信皇帝真穿了新裝的質疑,又或者,是創新意識的靈光一現。有多少張牙舞爪的另類,也就有多少“老魚跳波瘦蛟舞”的詩意,斷不可少了這份自由。

別人無話可說,或許後知後覺,不及你聰明。或許是大家畏懼權威,如童話故事裏看皇帝的新裝,心知肚明,不願發聲,裝糊塗。我們這個民族,似乎尤爲喜歡沉默爲金、韜光養晦。按阿城說法,大概老莊孔孟中的哲學,都是老人做的哲學,我們後人講究少年老成,與此有關。

那麼,若爲真理而發問,乃至質疑,這種個性的彰顯,就是不畏權威,是“吾愛吾師,但吾更愛真理的”的執着。但是,若一味爲問而問,爲說而說,彰顯個性,便成了張揚個性,是叛逆,是青春荷爾蒙的旺盛,是刷存在感,標新立異。這樣的人,如今多了去,網絡上隨處可見暴跳如雷的鍵盤俠。許多講座提問環節,多有怪異的問題,言之無物,不知所云,卻賺足了眼球。

可我們不會因噎廢食,依然寬以待之,由他們各抒己見,因爲,不把渠道堵死,纔會有精彩之語,纔有創新之見。而創新之人,有時也是彰顯個性之人。創新意識,有時也閃現在愣頭青的張揚裏。今日之彰顯,是他日的獨樹一幟;今日之叛逆,是明日的不落窠臼。木心說:“凡是偉大的,都是叛逆的。”就像黃遵憲寫詩:“我手寫我口,古豈能拘牽。”

他的創新,難免遭人譏諷,可他不在乎。昔日義玄禪師,別人講的他不這樣講,越發顯得他是野狐禪,被罵得掃地出門,好不悽慘。正所謂“一路行遍天下,無人識得,盡皆起謗”。後開臨濟一宗,法脈延續最久。當年馬雲四處遊說,描繪網絡購物的願景,也四處碰壁,看上去更像是一個歪瓜裂棗的笑話。一以貫之不易,獨闢蹊徑真難。他們的個性、叛逆,是創新最初的倒影,可是,未能修成正果前,只是另類罷了。

所以,呼喚創新,不妨從尊重個性,甚至尊重一個偏見開始。錢鍾書在《論偏見》裏說,假如我們不能懷挾偏見,隨時隨地必須得客觀公平、正經嚴肅,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廳,沒有臥室,又好比在浴室裏照鏡子還得做出攝影機頭前的姿態。羅素也說“須知參差多態,乃是幸福的本源”。

千人一面,時刻保持一種姿態真讓人膩味。《紅樓夢》裏晴雯被攆出賈府,王夫人回賈母似有若無的疑問時,說:“有本事的人難免吊歪。”你看,有本事和吊歪,創新和個性,總是如影隨形。那麼,何必繃着個臉呢?

可是,我們看見多少中規中矩的標準,扼殺了個性,也扼殺了創新。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裏說:社會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善人;文學上之習慣,殺許多之天才。

多少有棱角的後生被磨得合乎所謂的規矩,少有創見,沒有創新,察言觀色,人云亦云。龔自珍詩說“不拘一格降人才”,這詩現在依舊不會過時。有人曾批評如今的年輕人暮氣沉沉,沒有朝氣,批評得對,可是,什麼環境促使年輕人特有的蓬勃朝氣日漸稀薄,更值得商榷。否則,未來的年輕人依舊暮氣沉沉。

《一代宗師》有句臺詞我很喜歡。八卦掌掌門人年事已高,承諾退隱,說:“年輕人要出頭,總要給他個機會不是?”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年輕人要出頭,不妨就給他們個機會吧,彰顯個性,銳意創新,由他們造反爲王去。

高中滿分議論文5

庸者,相信別人,懷疑自己;愚者,相信自己,排斥別人;智者,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題記

有人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於是相信別人,讓別人決定自己。有人說:“只有自己才最瞭解自己。”於是閉目塞聽,在錯誤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意見看似是不可統一 的矛盾雙方,但二者卻有統一的一面,它們正如我們的左臂與右臂,缺一不可。在競爭激烈的今天,我們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別人。

相信自己,是對自己的充分肯定,是對自己能力的贊同。一個連自己都不相信的人,又能相信誰呢?當自己有着清醒理智的認識時,就應當“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中國女排主教練陳忠和在當初改組女排時壓力很大,任務很重,許多人勸他以“保險”爲好。然而他力排衆議。相信自己,起用馮坤等新將,最終改組成功,奪回了失去17年的獎盃。假如當初他採納別人建議,那金牌獎盃還有誰拿?正是在關鍵的時刻相信自己,陳忠和取得了驕人戰績。

然而,凡事都有限度,“過猶不及”。我們在相信自己時,也要相信別人。這是由事物的多變性與自我侷限性決定的。很多時候,我們的目光被禁錮在一個狹小的範圍內,“鼠目寸光”而又“自以爲是”。這時別人多角度的觀察、評價更具客觀真實性,我們要相信別人。唐太宗接納魏徵等人的進諫,於是有了開明盛世;朱元璋接受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的建議,於是也國泰民安。相反,那頑固的馬謖置王平忠言於不顧,自認爲“熟讀兵書”,結果痛失街亭,丟掉性命。別人的意見有時是好的,有時則不是,我們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全盤肯定,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纔是明智之舉。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都不能誇口自己是完美的,代表亙古不變的真理;但同時,也沒有人一無是處。因此我們要相信自己,也相信別人。

在“胸有成竹”時相信自己,在“迷茫悵然”時相信別人,讓兩者相互配合,相互補充,你會擁有精彩的人生

高中滿分議論文6

最終從“爲了城市把人管住”轉向了“爲了人管好城市”,由公衆共同參與取代了政府單方管理,凝聚了共識。該地立法機構人士感嘆:今日好評就源於昨日爭鳴,沒有爭鳴哪來共鳴!

爭鳴如同燧石,讓各種看法和觀點公開論辯,反使真理變得更加奪目。人類認知難免有侷限性,無論是立法還是決策,一下子就拿出成熟方案几乎是奢望。事先多些爭鳴,就多了些參考系數和認知視角,汲取其合理成分,就會更接近規律和真理。付諸實踐,方能穩操勝券。爭鳴越透徹,和諧共鳴度則越高。把最大公約數找出來,法規或政策由紙上走進生活就會“事半而功倍”。

“深水區”改革的時代,“摸着石頭過河”難度大了。重點環節的各種改革,無不“牽一髮而動全身”。每項改革也都如同下棋,一步不慎,步步被動,“悔棋”代價往往更大。從爭鳴中“摸規律”,用共鳴增合力,已成提升執政能力和執政智慧的基本要求。

由爭鳴到共鳴需要時間,決策也會“慢”下來。這種“慢”不是慢慢吞吞,而是調查研究、諮詢論證、公開討論,以求謀定而後動。無論是改革還是公共決策,想所有人同等同時獲益很難,只有少數人獲益又令人無法接受,只有絕大多數人獲益才行。這就得在爭鳴中協調各方利益,求大同、存小異。共鳴度高,落地就快,“慢”換來了高效率。

高中滿分議論文7

生命的奇觀

世間最頑強的是什麼?是生命,正是這生命的頑強造就了各種美好,正是這生命的不屈創造了無與倫比的奇觀。

傳說中,有種鳥叫刺鳥,它們之所以叫刺鳥,是因爲它們總是死在利刺之下,它們一生只鳴叫一次卻能撼動天地。美麗的辛亞斯公主爲了挽回深愛着自己,最終被穿心而死的侍衛的靈魂,自願變成刺鳥用叫聲去喚回他。爲了成長,這隻可憐的刺鳥不分晝夜的飛翔,心中愛的信念讓她苦苦支撐。長大後的刺鳥又不知疲倦地飛向荊棘叢,大海的怒號,沙漠的侵蝕讓它痛苦不堪。她告訴自己要拼搏,來到荊棘叢,即使許多刺飛向她,她仍不回頭,但她的血卻一滴一滴地滴下來。終於,她看到了那株她盼望已久的金色的荊棘,她用盡最後一絲力氣,把荊棘刺入了自己的心臟。這隻刺鳥發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叫聲,這叫聲如狂風怒吼般犀利,如驚濤拍岸般磅礴,天地萬物爲之動容。看到愛人的靈魂漸漸聚合,她笑了,她閉上了眼,頃刻間,灰飛煙滅。

正是心中有目標,刺鳥才突破重重困難,創造了一個個奇蹟,這衝向荊棘的一霎那,是奇觀,是頑強的生命的奇觀!

生命的奇觀不止在神化中,其實這奇觀隨處可見。黃山鬆紮根岩石,不畏風雨,迎接遠客是奇觀;小草突破泥土,堅強不屈,奮力向上是奇觀;翠竹藐視困難習辛忍讓忍讓湖南,虛心向上,決不低頭是奇觀;仙人掌克服困難,棲身沙漠,絢麗綻放是奇觀;雨燕戰勝自我,長途跋涉,追求理想是奇觀------

不止是植物,動物,我們人類一樣也創造了種種奇觀。有這麼一位父親,爲了掙錢給身患尿毒症的女兒治病,起早貪黑,不幸遭遇車禍。送到醫院,後因搶救無效被醫生診斷爲腦死亡。他已失去了生的希望,可他卻死死抓住命運之神的手,不肯離去,他的心臟依舊跳動,呼吸仍然繼續。幾天後,他停止了呼吸,但心臟仍不肯停下。他的家人明白了,他是想留下一口氣,爲女兒換腎。原來在以前他得知與女兒的血型完全符合,具備換腎條件,它要求換腎的想法在家人的堅持下被否決了。而現在,他躺在病牀上,奄奄一息,復原已不再現實,所以他用最後一口氣支撐着,只想爲女兒留一個鮮活的腎,家人被他的堅定打動了。後來女兒康復了,而他帶着微笑離開了。那頑強跳動的心臟,那充滿欣慰的微笑,是可以融化一切的奇觀。

生命的震撼力是無窮的',奇觀的背後必定是艱辛的付出,而汗水和不懈,再加上堅定不移的信念,定會創造出生命的奇觀.

高中滿分議論文8

爲什麼我們非要片刻不息,馬不停蹄地登頂呢?難道最終的結果就那麼重要,山頂也不過“雲海茫茫,羣山隱約”罷了。

其實,人生很多時候不妨淡然一些,淡然是一種恬適的心態、一種忘懷的境界、一種優雅的姿態。人生因爲淡然而美麗,因爲淡然而從容。

蘇軾才高八斗,文采出衆,很早就名滿京師,可謂少年得志。那時的他意氣洋洋,前途無量。但是仕途的傾軋、官場的黑暗,打斷了他的功名之路。烏臺詩案後,他被一貶再貶謫,從繁華京都到蠻荒之地,從衆人仰望的大才子到待罪的犯人,這其中的落差該有多大。所幸,蘇東坡沒有沉淪,他在命運的浮沉之中感悟到了山水之美,人生大道。憂患離亂讓他學會從容平淡,“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他的天賦才情在命運的急劇轉彎中得以盡情釋放,“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淡然之間,蘇東坡得到了人生最美的收穫。如果他在仕途受挫後,心有不甘,也許歷史就少了一位如此可愛,如此偉大的文學家吧。

處世淡然,能夠讓人正確看待成敗得失,擁有從容、理性的姿態,讓生命之花芬芳美麗。

李斯,原本是楚國一小吏,他才高齊天謀深如海,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建立不朽功勳,可謂功業有成。但是他卻爲了目的不擇手段,貪圖名利,不懂進退之道,結果爲趙高所忌,被腰斬於咸陽鬧市,可謂悲矣!如果他能夠對名利看得淡一些,透一些,也許就能避開腥風血雨的政治鬥爭,得以善終吧。

當世社會也有這樣一類人,他們處處鑽營,削尖腦袋往上爬,一心想要成爲人上人,爲此,他們無心顧及自己的家庭,沒有時間陪伴自己的父母,疏遠與朋友的聯繫,他們表門面風光,其實內心滄桑。甚至爲了目的不擇手段,踩踏了道德法律底線,受到法律的懲罰。等到後悔的時候,已經悔之晚矣。哎!要想今日,又何必當初呢。凡是看得開一點,看得淡一些,這樣才能心平氣和,不爲外物所惑。

人生在世,名利如過眼雲煙,如其匆匆趕路,錯過太陽,錯過星星,不如緩步徐行,感悟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喜悅與幸福。

人生就是一場旅行,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過程,淡然上路,我們才能且行且歌,看遍風景萬千。

人生最美是淡然。

高中滿分議論文9

有人笑說:“門縫裏看人,把人看扁了。而當今的社會,卻是門縫裏看人,把人看遠了。”然而,笑聲背後的辛酸,卻不僅僅是逐漸淡漠的鄰里關係,更是人心鑄成的一道道心門,將人與人之間近在咫尺之心靈隔得遠在天涯,隔出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隔出了所謂的安全感,也隔出了一個冰冷的世界。

然而,沒有人是一座孤島,社會中的你我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只有每個人都點燃心中善的火焰,順手的小事,平常的愛心,便能拯救整個社會的明天。

順手的小事不一定小,別人的事也不一定只屬於別人,倘若修船工不願爲別人的船補一下多餘的洞,那如果划船的孩子中也有一個是他自己的掌上明珠,他又怎能不因沒有順手做小事而後悔莫及?

順手的小事,彰顯的不只是一種向善的習慣,更是道德社會的脊樑。被“彭宇案”“許雲鶴案”嚇怕了的十位路人,竟忍心看着可憐的小悅悅遭受兩次車輪碾軋之苦,卻不敢只是順手地將她拉到一邊。

冰冷的雨滴拍打的不僅僅是小悅悅摔倒下的那塊土地,更是十幾億國人的冷漠之心。還好,還好有人願意伸手,還好有人願意做這樣一件順手的小事。還好有善良的拾荒阿婆陳賢妹願意拉小悅悅一把,她這一拉,不僅僅是將小悅悅拉出瀕臨死亡的邊緣,更是將我們這些旁觀者拉出道德滑坡的冷漠世界。

一個拾荒者,有的卻是超越衆人的至善至美。她的善,不是驚天動地的英雄壯舉,卻足以使冷漠的靈魂爲之震顫;她的美,不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卻足以讓每個人都爲她的魅力所折服。

但你我更要知道,這種魅力並不是你我力所不能及,只要我們願意將順手的小事用心做好,將平常之愛心播撒在身邊,我們的世界便不再是孤島一樣的荒涼暗淡。

也許,平常的愛心只是蘇州撐傘女孩的一把傘,它卻可以撐起愛,撐起陽關,撐起人與人之間的橋樑;也許,平常的愛心只是那位白衣少女的一次人工呼吸,這卻可以挽救一個生命,挽救一片道德,挽救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順手的小事與平常的愛心便是善的橋樑。

高中滿分議論文10

古來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可見,古時之人就把修

身放在了

第一位。我也認爲:安家、安國、安邦,必先安心。

志者,必先安心。有志之士,必先有心。確定心之所向,志向也將勢如破竹地衝破一切阻礙,成就一番事業。諸葛孔明忠義乾坤世人皆知,一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便把“伏龍”這個名字照得亮堂堂的,孔明將心安在了漢室統一上,最後雖然出師未捷身先死,可後人永遠將佳話圍繞在了他身邊。元帥岳飛將心安在大宋,一首《滿江紅》,歌出了“精忠報國”的英雄氣概,志者, 安心,心如磐石。

治者,必先安心。冰心詩中寫道:“心若冰清,天塌不驚”。治國之人,必先做到天塌不驚。心安得穩,國安得就穩。勾踐臥薪嚐膽終報國恥的故事再次證明了治者安心。記得從書上看過這麼一句話“不可忘,不可念”,用在這裏正合適,所謂國仇不可忘,天

塌不可驚;家恥不可念,心應若冰清。治者,

安心。心若冰清。

智者,必先安心。曾經疑惑,曾經迷茫,將心放平,你便是智者。做得到寵辱不驚任庭前花開花亂,做得到去留無心,看天上雲捲雲舒,這纔是將心放平,一朝不得志便抑鬱而終的人,也許是詩人,也許是文學家;也許是富五車,也許家財萬貫,但不懂得笑看風雲,不懂得安心的人,決不是智者。智者,是一份瀟灑、一份幽默、一份認真、一份玩笑、一份勇敢,五份安心。智者,安心。心比鏡湖。

知者,必先安心。佛曰:“渡人自渡。”也許這就是安心的最高境界。與人爭名逐利,不如守掘歸園田的恬淡輕鬆;與人比權量力,不如渡人自渡的豁達明朗。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只有懂得寬宏,懂得不把世界看得太清楚,懂得笑看得失,淡觀榮辱的人,纔是知者,才懂得笑看得失。知者,安心。心似蒼穹。 安家,安國,安邦之人,必先安心。將心安如磐石的人是“志者”;將心置若冰清的爲“治者”;將心比作鏡湖的必爲“智者”;將心看似蒼穹的實作“知者”。

安心、安家、安邦,之後安天下。

高中滿分議論文11

從小就聽說猴子摘果子的故事,淘氣的小猴摘了苞谷丟了桃子,丟了苞谷去摘西瓜,結果卻一無所獲,年幼的我們都對那隻可愛的小猴付之一笑。匆匆間我們都已長大,奔忙於晨夕之間,明白了很多道理,卻依然在上演一幕幕小猴摘果子的現代劇。有人忙碌於追求自己的夢想,卻認爲失去的才最珍貴;有人懷揣着許多的獲得,卻身心疲憊,不敢放棄。靜心去想,其實我們並不快樂。

如果說"擁有"是寶貴的財富,我們因爲擁有知識和能力而驕傲自豪,因爲擁有親情和友情而幸福快樂;而不知道珍惜卻使它埋沒於凡庸,就會分文不值。

花開絢爛,只因有愛花的蜂蝶才倍加美麗;漠視它,只會在花敗英殘後哀嘆感傷。日出燦爛,只因有熱愛陽光的人才倍加溫暖;藐視它,只會在黑夜裏孤寒後悔。

飢餓者視糧食貴於金錢,寒冷者視衣帛重於珠玉,只因他們真正體會到衣食的重要。成功的人珍惜自己的成功,失敗的人珍惜自己的付出,因爲他們知道成功的不易,付出的辛勞。而智者,居陋室而自娛,無得失而自樂,他們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因爲他們知道,只有現在的擁有才最值得珍惜,失去的和將來的只是水中月鏡中花,雖美卻虛幻。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古風悠悠中陶淵明吟唱于田園菊下,坦然恬然笑嘲一切務幻望虛之子。

也聽過哲人說,人如負筐採石者,於歲月的崎嶇蜿蜒間採擷心愛的珍寶,載着越來越重的行囊,追趕流逝着的光陰而懷揣曾經希冀的未來。當衣食使人淪於瑣屑庸俗,成敗使人墮爲鉤心鬥角,擁有,竟成了累贅。或許,讓昨天隨風而逝,讓明天姍姍而至,失去些擁有,我們會更輕鬆。

有登山者不幸將腿夾於兩石間,呼喚、推石都不得救,他竟勇敢地用刀剪將腿卸下,血流殷紅,浸潤石土,他忍痛爬行找人幫助。後來他得救了,雖丟失了健壯的肢體卻保住了完整的生命。

面對強權富貴的逼迫誘惑,職位榮耀都成了陷阱上的屏障。李白憤然甩袖而去,"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他超凡於名利之上,慨然擺脫擁有的羈絆,名垂千古。

壁虎能斷尾,所以弱小的它們勇敢地長存於世;蝸牛不捨殼,所以只能緩慢地爬於尺寸之地。 捨棄,不是浪費。當前進的步伐因行囊而蹣跚,舍掉偌重的負荷,腳步纔會更堅實。甚至捨棄比擁有需要更多的勇氣,擁有是我們曾經辛苦的汗水、心愛的珍品,棄之,幾許依依之情絲痛心呵!

許多的選擇與行爲都令人難以左右,處於昨日與明朝,總會有幾多惆悵幾多憧憬。人生就似乘車,於一站站的聚合離別而或喜或悲,成熟就在選擇中成就。珍惜自己的擁有,學會割捨自己的擁有,才能真正擁有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