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以手機爲話題議論文(通用5篇)

以手機爲話題議論文(通用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6W 次

相信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尤其是有嚴密的邏輯性的議論文,議論文可分爲三部分:是什麼,爲什麼,怎麼做。那麼寫這類作文時還應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以手機爲話題的議論文(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以手機爲話題議論文(通用5篇)

  以手機爲話題的議論文1

如今,手機已經成爲現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通訊工具,有的人用它辦公,有的人用它聊天,有的人則用它劈劈啪啪地發短信……現代人無論做什麼,都離不開手機,手機都是我們所認爲的最好的“朋友”。

在我們的生活中,雖然手機可以增進交流,方便溝通,但同時也可能帶來一定的的弊端,讓我們養成一種常見症狀——“手機依賴症”。

手機依賴症可使你的學業或事業荒廢(分論點一)。一名來自廣州的女白領,他原本自信幹練,可一次挫折後,自己覺得被生活打敗,從此患上了手機依賴症:手機沒電就像沒命,發微信只爲求點贊;工作出信息焦慮,時刻刷屏爲資訊……

這種人大多來自於富貴家庭,自己對自己的自制力不強,所以患上這種症狀。這種症狀毀了他的事業和生活,這些現象警示我們,在生活中要加強自身自制力,要多加強與朋友的交流,不要把精力寄託在那些虛擬的世界中。

手機可使人們的攀比心理增強(分論點二)。一高中學生拿着一個蘋果5S的手機到學校張揚,有一些同學看了不以爲恥,心生嫉妒,回家和家長要錢買,造成了他們的攀比心理。而有些人卻因家裏窮,上外偷自行車賣了來買手機,填充自己虛榮的心理。

這種人嫉妒心和攀比心太強,這不利於他們以後的發展,會對他們的未來造成不好的影響。所以我們要正確利用手機,不能利用手機來贏得別人的嫉妒與羨慕,讓手機發揮它真正的作用。

手機可使人的身體受到侵害(分論點三)。從事40多年電磁輻射研究的中國通信學會,中國電子學會認爲手機的電磁輻射可使人體產生比較嚴重的神經衰弱症候羣,如頭痛,頭暈乏力等不適,或出現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視力下降,耳部腫脹,面部出現紅斑等症狀。手機功率越大,使用越頻繁,對人體組織細胞損傷就越大。所以我們要適當遠離手機,避免手機對自己的健康造成危害,我們要明白: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換一時的快樂。

  以手機爲話題的議論文2

作家劉震雲有一篇小說就叫做《手機》,其實也不是談手機,談人,談爲人,談婚外戀,反映社會現象。梁實秋在《雅舍小品》集裏有一篇文章叫《信》,那個年代不流行手機,天各一方的兩人靠信飛來飛去,傳遞感情。梁實秋是個有品位的人,他說,西人稱書信是最溫柔的藝術。而他喜歡的信也必須是雅麗可誦纔好。可惜他覺得我國尺牘繁多,居今之世,大多書信淪爲庸俗。我想說的是,自從有了手機,天下人就只知手機不知信了,還哪裏有雅俗之分,大凡願意親筆躬耕,以一張潔白的信紙,不吝筆墨,不吝時間,悠哉樂哉的給你寫信者,我想不必看內容,那一定是屬於比較雅的人吧。從某種意義上講,手機是不是讓人變俗了?

我覺得很有必要談談手機。

手機讓人變得直接了。中國人歷來都比較含蓄,寫信恰能有充足的時間挖盡心思編織巧言花語,可以一環扣一環的表達綿綿情意。可是手機就不同了,兩個男女青年聊天,聊到正熱乎時,一不留神就脫口而出:做我女朋友吧、做我男朋友吧之類云云,概不誇張。然後如果兩人確實郎有情妾有意還算好,女孩兒羞羞一笑:好啊倒也快哉,若是一方恰不願意,這可就不免尷尬了,弄不好兩人反目,連朋友都難做了。

手機的功能是:正經話不善長篇大論、高談闊論、滔滔不絕,說多了不免冗繁,聽者記不住,說者也未必知道自己說了什麼,聽者聽得認真了,說者說的隨意了,難免又起干戈。廢話倒是一籮筐一籮筐的說,煲電話粥倒也未嘗不妥,要麼是情侶,閒着無聊,不能彼此肌膚相親,又不能睹物思人,便只好在電話裏甜言蜜語,也大多是問問今天吃的什麼飯,遇到了什麼人,發生了什麼事兒,實在無話可說沒有話題了,就說:今天這兒好涼快呀,你那怎麼樣?有個小蟲在我面前爬呢。如此云云。總之沒有一句不是廢話的`。或者就是好朋友,兩個人互吐苦水,或是一個人吐,一個人接,一個牢騷滿腹,一個裝成熟擺大哥,循循善誘。

手機讓人變懶了。看書,做題,購物,充話費,都可以用手機實現,聽歌不用MP3了,照相不用數碼相機了,玩遊戲不用遊戲機了,看視頻了不用電視了,查個資料也不用翻字典了,算個賬本也不用計算器了......古詩詞不用背了,歷史不用學了,不懂直接百度就OK了,隨時隨地可以瞭解最新新聞了,也不用背時事政治了,上上微博,看看騰訊,你就成潮人了。

正因如此,手機讓人上癮了。工作帶着它,學習帶着它,運動帶着它,開會帶着它,就連洗澡也帶着它,工作累了發個短信,學習倦了,玩會遊戲,跑步時放放歌,睡覺前靠在牀頭更是盯着手機一刻不肯離開,我有一朋友用手機看電子書到了癡顛程度,睡前躺牀上看,睡醒趴牀上看,吃飯邊吃邊看,蹲廁所邊蹲邊看,走路看,上課看,生病了躺牀上打着吊針更看,更牛的是,期末考試進考場的前一分鐘還在看!這手機可害他不淺。據說有人一天沒有手機就會寢食難安,兩天就會瘋狂,三天沒有就近崩潰了。它像空氣一樣,讓人離開了就會窒息。想起《荒島餘生》裏,那與主人公朝夕爲伴的排球偉信,我想失去手機的痛苦與無奈莫過於當初主人公逃生時失去的偉信。

手機如此不可或缺,也不是因爲要和誰一刻不停的聯繫。有人總是盼望着有人給自己打來電話,可是從來也沒人打來過,可是他還是一天24小時開機,手機從來都是放在身上,晚上睡覺放在牀頭,去個廁所忘帶了再跑回來拿走再去......神經質的認爲或許自己不在的某一瞬間,就會有人打電話來,可是最終還是無人問津,而他仍然樂此不疲。有人正好相反,打給他電話的人很多,他卻常常關機,還常常停機,原因不乏沒電,沒費,壞了等等如是。或者就是一到晚上某點某時就關機,一律不接電話。他們的電話要麼正好出去沒帶,要麼逛街放那又大又厚的手提包肩跨包裏,沒聽見,或者又是調靜音。如此云云不勝枚舉。後來,拿起手機,終於看到了未接來電,也是愛回不回,收到短信自然更是愛理不理,反正自然是拿手機了,必是要用,該幹嘛幹嘛,忙完我的再說。

手機有時候也會很讓人煩。那是當不斷有不可理喻之人騷擾時。

手機有時讓人等的焦灼,那是當你給喜歡的人或是暗戀的人發出一條信息時。

手機讓人看不到表情,摸不清對方心境,或許談話間是歡笑,實際卻是面露悲傷或怨怒,或許實則心裏坦坦蕩蕩,電話裏卻讓人誤以爲計較生氣,不知如何是好。

手機對於人類之重要,莫過於它給我們帶來的方便。可是若是人們自身不好好利用和珍惜,它卻會引來很多的不便,甚至是危害。至於手機是不是使人變俗了,已成一個毫無意義的引子。其實,對於怪手機給自己帶來某些的困惑,完全是冤枉了它。若是今日寫信,或許還會落得杳無音信的下場。若是一封文采飛揚情意綿綿感人肺腑的情書告白信,被丟之,甚或不回被收信人棄之,實在可惜。不像徐志摩、王小波此等人物,還有愛人珍存着,惦記着呢。

  以手機爲話題的議論文3

手機,通訊時代的代言詞,潮流的代養人,現如今,全國約有2。4億人在使用手機,這看起來似乎很帥。但是,孰不知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手機亦是如此,他也有陰陽兩面。

現如今,手機已成爲人們生活中的一樣必不可少的一樣工具。一提出這個觀點,很多人會無視他,也有人會反駁說,手機的好處很多,它可以方便人們的聯繫,有利於人們的生活,還有很多功能可以幫助人們生活,這是不假但是,現象過他的危害嗎。吸菸的危害,相信已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如果有人跟你說,每年因爲手機而死亡的人數,比因爲香菸而死亡的人數還要多時,你是否會大吃一驚?!

近日,英國一名癌症研究專家發出了迄今爲止最嚴重的手機警告:因使用手機致死的人數將超過吸菸受害者!

有統計顯示,全世界手機用戶已達吸菸人數的3倍。因此,專家認爲,手機的危害將比香菸更嚴重。目前全球每年有500萬人因吸菸導致的疾病死亡。

1977年,記者勞德首次發表提出使用手機可能會對大腦產生不良影響。由於當時使用手機的人很少,這篇文章沒有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1985年,美國科學家林恩推測,長期用手機可能會誘發腦瘤。他還建議,儘量只用手機接電話,而不要往外撥打。所以說手機不盡危害自己還危害家人。而且,現在有的學生上課玩手機,用手機做題。令成績一落千丈。我不能阻止別人買,但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在這,我要告訴大家,任何事都有兩面性,換一個角度思考會更好。

  以手機爲話題的議論文4

我看了一篇關於您願意出資40萬元購買傳統手機以根治某中學學生的沉迷於智能手機問題的文章。你的兒子也是因爲過度玩智能手機而導致視力下降,而更換傳統手機後,視力好轉。您認爲更換傳統手機是拯救在智能手機中沉迷學生的最好辦法。可憐天下父母心,您對祖國新一代的關心確實值得追崇,可是我始終認爲這種辦法太過獨斷專行,也不能從根本上根治手機病。

有一句戲言是:“世上最遠的距離,莫過於我在你面前,而你卻低頭看手機。”這句戲言充分反映了智能手機帶來的危害。功能多樣化,內容豐富化,都是帶來問題的弊端。手機病是大部分人羣的通病,而其中一大羣人居然是在校學生。我也是一名中學生,能充分體會這種感覺。離不開手機,在課堂上也在偷偷的看手機,打遊戲。小說,遊戲,微博,QQ等一系列高科技產物在無時無刻侵蝕我們的正常生活,身體健康等。

“玩物喪志”是一種寫實。有一段時間,我迷醉於小說裏,不管是玄幻的浮誇,還是穿越的紙醉金迷,都令我不能自拔。早上看,晚上看,下課看,上課也看。於是不聽課,跟不上老師節奏,功課全靠抄。眼睛近視度數加深,脊椎和脖子痠痛。災難終是到來了。期末考試一敗塗地,脊椎病等一系列問題接連出現。

這該怪誰?難道是玩手機的過錯嗎?溫婉的老師與我促膝長談了一次。無外是從我成績下降而引發的智能手機爭論。她說:‘’成功的人不是智力最好的,也不是最努力的,而是最善於控制自己的。”而後,她又說到‘’我也是喜歡看小說的主。“還亮出手機給我看。”可是我從未耽誤你們的課程。不是要制止你們玩手機,而是要讓你們正確使用手機。”現在我依然在看小說,可是我已經收斂了,認真聽課,認真完成功課,認真複習。最後抽出時間來看小說。現在學習穩定了下來。我認爲使用智能手機不能‘’一竹竿打死一船人”要正確引導和溝通。

  以手機爲話題的議論文5

走進今天的中學校園,我們會發現許多中學生都擁有自己的手機。從某種意義上說,手機已經成爲他們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爲此,我們調查了本校的部分學生和老師,據他們瞭解,每個班裏約有10個左右的學生使用手機,有的班級甚至更多。按照一個班60人計,有大約16%左右的中學生使用手機。在調查中,我們發現,這些使用手機的學生中,分爲固定和臨時兩類。固定的是家長親自給孩子買的,學生可以自由支配,而臨時的是當家長在某個時期不用時,拿給孩子用的。小縣城如此,大城市又如何呢?據網上資料顯示,一個記者在兩所中學發放了500份問卷,對中學生使用手機的情況作了一次抽樣調查,調查結果是:擁有手機的學生達到258人,佔調查總人數的51.7%,其中以高中學生爲主。在北京、上海等經濟較爲發達的地區,其比例更是達到了驚人的程度。就連一些來自發達國家的外籍教師也對此感到驚訝。

那中學生該不該擁有手機呢?對於中學生使用手機是利是弊,引起校方和學生家長們的極大關注。

家長:用手機遙控孩子行蹤

主張給孩子買手機的家長都表示,買手機的目的一是爲了關鍵時刻能找到孩子,比如放學後能督促其儘快回家。二是一旦孩子路遇歹人,也能及時用電話報警。我們來聽幾位家長的聲音:一女士聲稱現在的手機價格不高,樣子又很漂亮,給孩子買一個,聯繫起來挺方便的,省得一整天都找不到人。暑假就給17歲的兒子剛買了一部手機。

另一位家長也說孩子有了手機之後,我們之間的交流多了。以往總好象兒子大了就與媽媽有了代溝,現在,他會時不時地給我們發發短信,聊聊天開開玩笑。家裏氣氛好多了。手機實際上是一根繩,能拴住孩子讓做父母的放心。

看來,家長們的本意是好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有手機的學生也給家長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劉先生也給今年升入中學的兒子買了個手機。誰知,每當劉先生有事需要馬上找到兒子時,手機總是關機,怎麼着急也聯繫不上,現在,兒子照樣晚回家,理由不是手機沒電了就是忘記了開機,反正他能有一百個理由等着你。

一位家長還說,自從給孩子買了手機,孩子乾脆不用家裏的電話了,常躲着父母用自己的手機對外聯繫。家長還承認,孩子用手機談論學習方面的內容少,主要用於學生之間發短信、玩遊戲,或是登錄互聯網。

有一些同學對父母這片好心的理解爲:父母動不動就給我打電話,‘監視’我的一舉一動,特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