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議論文作文 > 以慢爲話題的議論文

以慢爲話題的議論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8W 次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藉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慢爲話題的議論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以慢爲話題的議論文

以慢爲話題的議論文1

據說美國有一所中學,校訓是“慢慢來”。乍一看來,覺得似玩笑,如兒戲。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看到的類似“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效率”的標語實在是太多了。但是,“慢慢來”,仔細想來,卻大有深意。

爲什麼要“慢慢來”?

因爲現實生活中,有不少的人“蘿蔔快了不洗泥”,做事情,總是急功近利,恨不得一蹴而就;工作總是馬馬虎虎、粗心大意;性情浮躁,靜不下心;做學問淺嘗輒止、如蜻蜓點水。

因爲“急”,因爲想“快”,造成錯誤、造成重大損失的例子,在我們身邊實在是多了去。

許多城市、甚至海島建起成羣的高樓大廈,無人居住猶似鬼城;許多的舊城爲建新城,扒掉具有文物保護價值的建築,然後又因爲要發展旅遊再去修建假古蹟;河流被污染就填上,爲了美化城市再挖出新的河道;等等。爲什麼不能“慢慢來”呢?爲什麼不能先好好地規劃規劃,長遠地打算打算呢?蓋起了大樓再拆大樓,修好了馬路再挖下水道。這樣的例子,在我們身邊怎麼數得完呢!

不說也罷!

還有,剛修好不久的大橋,就坍塌了;汽車剛開動就壓了人,你慌什麼?成千上萬的交通事故不都是因爲跑得太快嗎?!

爲什麼要“慢慢來”?

這是因爲,“慢慢來”可以養成細心謹慎的工作習慣,“慢工出細活”,慢不容易出差錯;“慢慢來”可以促使你多觀察、多思想;“慢慢來”可以使你提前發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就像學數學、物理或者化學,定理公式等等還沒有真正理解,就急着做題,你怎麼可能做得對?就像寫計劃、寫報告,急急忙忙寫好,就拿給領導看,那麼多的錯別字、病句、論述不嚴謹,領導看了煩不煩啊?

特別是將來,你的肩負的使命、責任或許會非常大。你一定要記住:越是重大的工程,越是要細心謹慎;越是緊急的時候,越是容易出大錯;越是關鍵的時候,越是急不得。

當然,“慢慢來”,不是不講效率。“慢慢來”是說,開始要慢,等到一切步入正軌,然後再慢慢地加快速度,正如火車、汽車、輪船一樣。

以慢爲話題的議論文2

“汽車剛駛出高速地段,車裏的乘客有的無聊地聽着隨身聽,有的不耐煩地看着報紙,有的乾脆扶着前面的座位瞅着,妻子坐在我的身邊,無精打采地看着地面。我坐在窗口,突然一地鮮花映入我的眼簾,五彩繽紛,煞是好看。於是我請示司機停車並答應只要採一束花的時間就夠了。剎車一拉,全車人詫異地看着我,待我從路邊採來一束美麗的花給妻子時,她開心極了,他隨即將它們分給車裏的每一個人,頓時車裏春意盎然”

這是我曾經看到的一篇文章,它給我啓發很大,也因此想起了席慕容的一段話:其實,歲月一直在消逝,今日的得總會變成明日的失,今日朦朧的幸福也總會變成明日朦朧的傷悲,今日的擁有總也贖回不了昨日的過錯。可是,無論如何,我總是努力而認真的生活過了。

努力而認真的生活,不是走馬觀花,也不是浮光掠影,擠身於知識快速、信息高速,一切飛速的新時代,我們還會有上文中那位年輕人的“停下來慢慢欣賞”的經歷嗎?

所以,我想在我們的時代,訪放慢一些速度,有的地方也許一生只會到過一次,不慢慢欣賞周圍的事物,該會是多麼遺憾的事啊!

紀伯倫有句名言:烏龜比兔子更能多講些道路上的情況,阿爾卑斯山口的路牌上也寫道:“慢慢走,欣賞啊!”

社會的競爭,生活水平的提高,總讓我們更加擔心自己跟不上時代的車輪。於是我們給自己一個勁兒地鼓氣:快些,再快些。如果遇到這一個時候,我建議主,讓我們先暫且放一放高速,慢些,再慢些,欣賞一下週圍還值得我們細細品味的點滴。

“花開不是爲了花落,生命不是一次簡單的奔赴死亡之約,侯鳥由南飛到北,又由北飛到南是爲了經歷四季的更替”

當一切都將變成高速,出門有高速公路,就餐有各式各樣的快餐,打開書報有各式各樣的`文化快餐,打開電腦更可以幾分鐘內“網盡天下”時,請記得放慢一下腳步,那時我們就會感受到生活有多少別樣的滋味。

以慢爲話題的議論文3

米蘭昆德拉在小說《慢》中曾寫道:“我相信慢是一種幸福的標誌”。這同樣讓我想起了一句話:“放慢自己前行的腳步,不是停滯,而是爲了明天更好。”

着眼現在,繁華社會,已進入了快節奏的信息化時代,太多的誘惑讓我們不捨,讓我們慢不下步調,只知道一味的前進,前進。快是實現目標的希望,然而快並不代表收穫幸福。在一味追求快的同時,我們也常體味過度追求快的辛酸和苦澀。在快的途中我們可能已經錯過太多本該享受的年華。

在交通安全事故中,快是第一殺手,“寧停三分,不搶一秒”已成爲家喻戶曉的警示名言;新中國成立不久,中國領導人錯誤估計社會發展形勢,在“超英趕美”的豪邁誓言中,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於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爲從實際出發的代名詞。

有時慢是爲了更好的快,如果說快是曇花一現的過客,慢則是品味幸福的標誌。回顧歷史,多少墨客在慢中灑脫生活,不如讓我們學學他們的慢,去品味慢的幸福。

莊子是慢的,慢到了解游魚之樂,舞蝶之悅,慢到脫離塵世與名利,慢到只追求夢中化蝶的逍遙,只感受人生中清而澈,柔而涼的泉。無疑莊子的慢是幸福的,他在慢中讓自己的心靈飛翔着。

那不爲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在南山下守着他“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的樂趣;那獨釣一江寒雪的柳宗元,吟唱千山鳥飛絕,萬徑人中滅的絕句;那挽着飛瀑落九天,捧起桃花潭水,呼喚遠影孤帆的李白更讓我們看見了他人生中獨特的浪漫。

歷史是長河,在這條長河中遨遊着無數放慢腳步享受生活的人,同樣也沖毀了那些在快節奏中消逝的生命。

“一息尚存,奮鬥不止”的作家狄更斯,當他不停腦的工作到晚飯時間時,剛坐在飯桌邊便永遠的睡着了。他把生命當做工作的籌碼,甚至忘記自己是血肉之軀,不是鋼鐵之身。這樣的快節奏生活是對自己的踐踏與不負責任。

在追求學業,積累知識的過程中,快是美好的希望,但循序漸進纔是收穫希望的保障。“三更睡,五更起”是扼殺希望的頑敵,“題海戰術”、“疲勞戰術”是摧殘希望的藥劑。

是時候放慢自己的腳步了,去聽聽清晨的第一聲鳥鳴,去看看路旁盛開的一朵野花,去嗅嗅雨後泥土的芳香,你會發現這樣的慢,是一種幸福。放鬆,休息爲了明天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