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女兒眼中的茶文化作文

女兒眼中的茶文化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一眨眼女兒已經三歲了。應該說她是伴着茶香長大的。喝茶,她最喜歡的是上世紀70年代的青磚,只是這茶已經沒的喝了,因爲我家裏也沒有了。所以我現在想着,是不是要爲她未來的飲茶之路買點青磚存着呢?

女兒眼中的茶文化作文

一歲多時,讓她玩相機,她也興高采烈地說要拍茶樣。每次有快遞員把茶送過來,她是第一個站到門口去迎接的,然後拿着茶和我商量:“讓我先玩一會兒。”

因爲我工作的原因,經常會和人說起茶文化。茶文化究竟是什麼,很多時候,大家都有種摸不着頭腦的樣子。我的意見是“茶不遠人,道不遠人”。茶文化就是你端杯喝茶,就是你端起茶杯,就是你不經意間想起茶,談起茶。有緣故沒有緣故,茶文化都隨時存在。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的學者和專家但凡談起茶文化,就有點羽化成仙的味道,高深乎如宇宙探祕,縹緲乎如九天流雲。拿起茶杯,不是飲茶,而是拿着魔法師的魔幻杯,一臉別人都是喝茶唯己飲的是文化的樣兒。這讓很多想親近茶的人,見此只有敬而遠之。整天開口閉口推廣茶文化,很多人卻不知道這些舉動和行爲已經讓想親近茶的人都有了距離感。

這天,女兒泥泥騎着她的大狗車到我的書房,看到裝着茶葉雜誌的包裝袋,說:“爸爸,我可以把茶文化拿出去嗎?”我說:“可以的。”她便提着袋子,騎着大狗車晃晃悠悠地去了客廳。

我在書房工作,聽到泥泥在客廳裏一遍一遍地說:“什麼是茶文化啊,茶文化就是茶,茶就是茶文化。”她這個小傢伙,反反覆覆唸叨着。聽得我不禁笑了起來,想想我們這些整天在研究茶文化的人,口中不斷、心中不斷,卻不知道茶文化竟然是這麼簡單的事情。

茶就是茶文化,茶文化就是茶。離開茶,哪裏有茶文化呢?

喝好面前的一杯茶,就是推廣茶文化,就是在傳承茶文化。

非九天流雲,而是眼前一杯茶而已。

茶與禪的結合淵源

唐朝茶業的興盛與佛教興盛是分不開的,特別是佛教的禪宗影響茶業的發展特別大。根據封演所著《封氏聞見記》所載:“開元中,泰山靈巖寺大興禪教。學禪務於不寐,又不夕食,唯許飲茶,人自懷夾,到處煮飲,從此轉相仿效,遂成風俗。”又根據陸羽《茶經·七之事》引釋道悅《續名僧傳》:“宋釋法瑤姓楊氏,河東人。永嘉中過江,遇沈臺真,請真君武康小山寺,年垂懸車,飯所飲茶。永明中,敕吳興禮致上京,年七十九。”又摘引《宋錄》:“新安王子鸞、豫章王子尚詣縣濟道人於八公山,道人設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從此可看出,在魏晉南北朝時代,我國的僧道在江淮以南的寺廟中,已經有尚茶的風氣了。

茶和佛教的關係,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關係,在現實的生活上,佛教特別是禪宗需要茶葉來協助修行的功能,而這種嗜茶葉的風尚,又促進了茶業的發展。而精神境界上,禪是講求清淨、修心、靜慮,以求得智慧,開悟生命的道理;茶是被作爲藥用的特殊作物,有別於一般的農作物,它的性狀與禪的追求境界預爲相似。於是“禪茶一味”、“茶意禪味”,茶與禪形成一體,飲茶成爲平靜、和諧、專心、敬意、清明、整潔,至高寧靜的心靈境界。飲茶即是禪的一部分,或者說:茶是“簡單的禪”、“生活的禪”。

佛教禪宗的主要修爲方法是坐禪,而坐禪除了選擇寂靜的地方外,還要求注意“五調”:調食,調睡眠,調身,調息,調心。這五調,特別是調睡眠,都與飲茶有一定的關係。就是佛教其他的各宗各派的修行,對於五調也多少需要注意到。茶葉不但受到佛教禪宗的重視,同樣的,也受到其他各宗各派的重視,以致於所有名寺大廟,不但設有專門招待上客的茶寮或茶室,就是法器,或者是一些法會活動也都與茶有關,例如:普茶、施茶等等。而在佛殿、法堂的鐘、鼓,一般都設在南面,左鍾右鼓,若是設有兩鼓,就將兩鼓分設在北面的牆角;設在東北角的,叫“法鼓”,設在西北角的,就稱“茶鼓”。這些與茶有關的作爲和稱呼,無疑的也是佛教對茶的一種重視的表徵。

茶禪一味的佛家茶理

茶文化閱讀8月27日賞:佛教在中國興起以後,由於坐禪需要,與茶結下不解之緣,併爲茶文化在中國和全世界傳播作出重要貢獻,其核心是“茶禪一味”的理念。禪,梵語作“禪那”,意爲坐禪、靜慮。南天竺僧達摩,自稱爲南天竺禪第二十八祖,梁武帝時來中國。當時南胡佛教重義理,達摩在南朝難以立足,便到北方傳播禪學,北方禪教逐漸發展起來。

禪宗主張坐禪修行的方法“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就是說,心裏清靜,沒有煩惱,此心即佛。這種辦法實際與道家打坐煉丹接近,也有利於養生;與儒家注重內心修養也接近,有利於淨化自己的思想。禪宗在中國傳到第五代弘忍,門徒達五千客人。弘忍想選繼承人,門人推祟神秀,神秀作惕語說: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弘忍說: “你到了佛門門口,還沒入門,再去想來。”

有一位舂米的行者慧能出來說: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佛性常潔淨,何處染塵埃。”這從空無的觀點看,當然十分徹底於是慧能成爲第六世中國禪宗傳人。神秀不讓,慧能逃到南方,從此禪宗分爲南北兩派。中唐以後,士大夫朋黨之爭激烈,禪宗給苦悶的士人指出一條尋求解除苦惱的辦法,又可以不必舉行什麼宗教儀式,作個自由自在的佛教信徒,所以知識階級的文人墨客也推祟起佛教來。而這樣一來,佛與茶終於找到了相通之處。唐代茶文化所以得到迅猛發展與禪宗有很大關係,這是因爲禪宗主張圓通,能與其他中國傳統文化扣協調,從而在茶文化發展中和互配合。

茶道與禪宗

佛教對茶的歷史發展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歷史上有不少的得道高僧是品茶、製茶大師,他們在茗茶的芳香之中促進了中國茶道的發展,在這些高僧大師的不斷努力之下,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了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

其一曰“苦”

佛理博大無限,但以“四諦”爲總綱。

釋迦牟尼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之理。而“苦、集、滅、道”四第以苦爲首。人生有多少苦呢?佛以爲,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等等,總而言之,凡是構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以及人類生存過程中精神因素都可以給人帶來“苦惱”,佛法求的是“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參禪即是要看破生死觀、達到大徹大悟,求得對“苦”的解脫。茶性也苦。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載:“茶苦而寒,陰中之陰,最能降火,火爲百病,火情則上清矣”從茶的苦後回甘,苦中有甘的特性,佛家可以產生多種聯想,幫助修習佛法的人在品茗時,品味人生,參破“苦諦。

其二曰“靜”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爲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鑑、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佛教也主靜。佛教坐禪時的無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調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是以靜爲基礎。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 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其三曰“凡”

日本茶道宗師千利休曾說過:“須知道茶之本不過是燒水點茶” 次話一語中的。茶道的本質確實是從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瑣碎的平凡生活中去感悟宇宙的奧祕和人生的哲理。禪也是要求人們通過靜慮,從平凡的小事中去契悟大道。

其四曰“放”

人的苦惱,歸根結底是因爲“放不下”,所以,佛教修行特別強調“放下”。近代高僧虛雲法師說:“修行須放下一切方能入道,否則徒勞無益。”放下一切是放什麼呢?內六根,外六塵,中六識,這十八界都要放下,總之,身心世界都要放下。放下了一切,人自然輕鬆無比,看世界天藍海碧,山清水秀,日麗風和,月明星朗。品茶也強調“放”,放下手頭工作,偷得浮生半日閒,放鬆一下自己緊繃的神經,放鬆一下自己被囚禁的行性。演仁居士有詩最妙: 放下亦放下,何處來牽掛?作個無事人,笑談星月大,願大家都作個放得下,無牽掛的茶人。

茶禪一味之佛俗同天

茶禪一味之佛俗同天

“茶禪一味,佛俗同天”。這是內江市詩詞楹聯學會楊方德老師的詩廟觀庵聯,讀來清風滿袖,清香滿懷。茶香與禪思就如莊周之於蝴蝶、蝴蝶之於莊周,悠悠晃晃地撲扇而來,如影隨形,令人交纏莫辯。

入座半甌輕泛綠,閒緘數片淺含香。茶有許多種,禪也有許多種,但都是慢歌款曲的清性、雅性之物。再濃烈的茶,也不像咖啡和烈酒那樣使人煥發衝動的激情。在落霞的黃昏、喜雨敲窗的春季或伴着籬笆瘦菊的朗日,潔淨的杯中蒸蒸瀰漫,茶香滌心蕩肺,沁心潤脾。茶葉入杯後在沸水中猶如仙子甩着水袖,舒展着翩翩的舞姿,沉沉浮浮的青葉盪漾在青碧透亮的茶湯中,鮮醇高爽,使人心曠神怡。“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茶是引發思維以助清興、禪定入靜的神來之物,清雅美境牽動了無限的幽思心境。詩情奇韻便從飄浮無跡的茶香泌入心脾,揮之不去,回味無窮。一個人面對一杯茶,在時光中獨坐,看茶葉在沖泡時上下翻騰舒展,那些嫩葉舒展着,打着轉兒慢慢地沉進杯底,彷彿活過來一般。湯花在轉瞬即滅的霎那間,顯示出瑰麗多變的景象。每一片葉子都在高山深谷裏浴過風雨雲霧,每一瓣茶朵都是一個動人的'傳說,如同每個人豐富的人生歷程。那些紛繁而至的人與事,一如杯中那些葉子載浮載沉。紅塵滾滾中有遮天嘉蔭,更有離愁飄掛。《法句經》上說,蛇飲水化毒,牛飲水化乳。是毒是乳,關鍵在於是否有一顆觀照的心。彼時彼刻,茶香與禪韻匯成一股款款的清芬,縈繞於心腦之間,天上雲舒雲卷、窗外黃葉飛花,直啓性靈妙處。這就是茶之品,禪之性。

茶能夠積澱馥郁的心事,禪則涵蓋了所有的春夏秋冬。一縷清風,一片清興,暖暖的禪意萬萬全全泡開了它。在深棕色濃香中舉起杯子,高衝低斟、細啜慢品,茶湯又澀又苦,同時微甜的味道在舌上的每個胃蕾上跳躍起來,滿嘴清香,含有南北風雨的浮塵,有四季風霜的味道,有風雨過後的平靜與淡泊。我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居士有句詩偈說:七碗受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真是寧靜淡泊,融潤通達,雅俗共鑑。禪思中會意超然,澆去胸中無數塊壘,感悟悠然恬靜,於人間百態中來一個“靜處閒看”,在超越時空界線的廣闊世界,與古今同道神會。讓千年的記憶,如潮般在腦海裏流過,盡品生命如花。歷史把世態百相風乾成了一捏兒茶,分不清哪是茶葉,那是茶花。有的人生像陳年佳釀,百讀不厭;有的人生如倒啖甘蔗,漸入佳境;有的人生卻像一枚青青的檄欖,品盡苦澀而後漸現清香……此時,茶香凝固成溫馨的遊絲,使我們脫離俗世的煩惱;禪意成爲智慧、澄明、清涼的主題,補中益氣,清心寡慾、養氣頤神,如同時光的翅膀交錯地讓人沉醉、回味。

一盞香茗,綠塵起,碧波翻,在淡淡漂浮的幾片青瘦的茶葉享受着古老的禪意的擁抱,將滿捧的氤氳盛入清澈的茶湯,盛入別人的生活和日子。清茶數盞,文靜雅觀,品茗蘊釀着禪意。《文心雕龍·養氣》說:“清和其心,調暢其氣,煩而即舍,勿使壅滯。” 品茗參禪,心中有的是建盞爭輝的外觀和茶葉的芳香,以及隨茶湯注入心扉的內在感受,彷彿置身於高山大谷之中,獨坐幽篁,領略那“入山無處不飛翠,碧螺春香百里醉”的意境。這如許的風景,使心中很多沸騰的東西,走過寂寞和熱烈,逐漸沉澱。人生從容的韻味盡在其中。此間心無旁騖,還有何等瑣事不變得簡單超然?一味的歡樂是一種殘缺,正如同一味的悲絕。人生如果像乏茶是無法使人振作的,拒絕隔夜茶纔不會把人的肉體與精神攪和渾濁,目光纔會保持明澈和靚麗。沉浸在茶禪淡若清風的魅力和空間,淘洗了面上的顏色,也潔淨了心上的浮塵。惟有一份樸素安雅在心間盪漾,在衣鬟鬢影間顧盼自若。

把禪茶文化推進爲一個價值核心

中國茶道從一開始就與佛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最初,茶爲僧人提供不可替代的原料,而僧人和寺院促進茶葉生產的發展和製茶技術的進步。創立中國茶道的茶聖陸羽在其《茶經》中就有著不少對佛教的頌揚和對僧人嗜茶的記載。在茶事實踐中,茶道與佛教之間找到越來越多的思想內涵方面的共通之處;禪茶就是在這樣的基礎上產生的。

禪茶文化是把“禪茶一味”的文化內涵,通過詮釋,把禪茶文化推進爲一個價值核心,一個新的教養水準,來規範我們周圍的世界,通過這種文化現象改變自己,改變周圍。禪茶文化裏有禪、有生活禪、有禪茶一味的概念。“禪”是梵文,譯爲“靜慮”、“思維修”之意,是通過調節身心,超越狹隘的自我的修習方法。

茶文化的發展是基於儒家的治世機緣,倚於佛家的淡泊節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倡導清和、儉約、廉潔、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由於有了佛家禪文化的滲透,纔有了“禪茶一味”的思想以及今天的禪茶文化精神和功能。

要真正理解禪茶一味,全靠自己去體會。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實踐去感受。也可以通過對茶詩、茶聯的品位去參悟。下面的四幅對聯與四首茶詩很有趣,對理解“禪茶一味”的意境有一定幫助。因爲只要茶人,一個追求品茶的人,一定很愛惜茶、茶具等與茶有關的條件,任何作法,都不應傷到這些條件。只是無茶的人,纔會去破壞、損傷與茶有關的東西。

更多禪茶文章閱讀:

茶禪一味修行一生

峨眉山萬年禪茶文化

茶之禪茶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