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說紐帶”作文

“說紐帶”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2W 次

紐帶指的是起聯繫作用的人或事物,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說紐帶”作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說紐帶”作文

  “說紐帶”作文1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裏,阿拉斯加州的一家醫院裏,一名叫多麗的婦女,正強烈要求爲他提前兩週分娩,並寫了保證書。醫生執意不肯,好言相勸,可是經不住她苦苦哀告,終於同意了。孩子平安降生了!多麗讓護士馬上把孩子送到自己家裏去,因爲她的丈夫正期盼着個小生命的降臨。

到了多麗的家,人們才知道,多麗的丈夫患了絕症,希望在臨終前抱一下自己的孩子,體會一下做父親的歡樂和幸福。於是多麗決定提前分娩。這個不幸而幸運的父親,終於在生命的盡頭抱到了自己孩子,他微笑着對孩子說:"孩子,你真美麗!我是你爸爸。不要忘記我,好好生活!"說完,在孩子的額頭上吻了一下,便永遠地閉上了眼睛......

啊!多麼偉大的愛子之心!就算到了生命的最後一刻,也要看到他,也要叮嚀他,也要祝福他,也要親吻他。雖然,這是對孩子的第一句話,也是最後的一句話;雖然這個吻是對孩子的第一個吻,也是最後的一個吻。可是,這一吻之愛,來得是何等的不易呀!

多麗爲了讓丈夫感受到做父親的歡樂和幸福,竟冒着生命危險提前兩週分娩!是常人難以想象和做到的,因爲,這樣不但自己的生命會有危險,孩子也有可能會死去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說紐帶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說紐帶。可正是這種驚人的決定和執着的意志,才使自己倖免了危險,才使孩子平安降生。

愛,多麼溫馨的一個字眼,它蘊藏着一種親情,一種動人的感情。人世間有愛,纔會有幸福,纔會有溫暖,纔會有希望,纔會有光明。

親情是世間最可貴的感情!如果父親、母親和孩子的親情到了極限時,就會出現奇蹟,就會爆發出一種巨大的力量,那種力量是不可估量的,那種力量勝過人世間的任何力量。它就是天下父母所具備的的感情--愛子之情。

  “說紐帶”作文2

隨着社會發展,也許人們早已習慣了QQ與電子郵件的方便快捷,早已將耗時費力的書信遺忘在角落。曾經承載無數人情感的書信,只好在着紛繁世界的角落中暗自哭泣,而人們享受着科技帶來的快捷與方便的同時,心中是否感覺有什麼東西正在與我們漸行漸遠。

讀書的時候,書信是朋友間傳遞情感的使者。心中的喜悅與不快,傳統都寫在信上。查看信箱,似乎成了我們每日必不可少的事情。每當看到朋友寫給自己的信出現在自己的信箱。那種喜悅與激動溢於言表。於是,友情因爲書信一點點更加穩固。書信,像一條紐帶,讓彼此的心緊緊相連。

如今,通訊手段日新月異,不知何時,QQ成爲了同學間彼此聯繫溝通的主要手段。遠在千里卻時時可見,可視電話、手機,高效便捷,曾經伏案几小時給朋友寫信的情景少了,興沖沖跑去郵局寄信的人少了,站在信箱前滿懷期待尋找信的同學少了,......書信,正悄悄退出屬於它的舞臺,被遺忘在了我們心中的角落。

可是,每當我看到屏幕上那規規矩矩的方框中冰冷的方塊字時,心中還是感到有些失落。雖然QQ讓我和朋友之間的聯繫更加方便,但我感到與朋友之間有什麼東西正變得越來越脆弱,彷彿一觸即碎。

  “說紐帶”作文3

紐帶有很多,血緣、地緣、共同的理想、經歷、利益等,都可能構成“紐帶”。但整體上來說,所有紐帶可以分爲義、利、情三類。

所謂義,就是共同的信仰、理想、信念;所謂利,就是共同的利益。義、利都可以凝聚人、團結組織,但義凝聚的組織與利凝聚的組織,是否哪個更高尚、更有效,二者又是否截然對立,即所謂“義利之辯”,是兩千多年來儒家的核心命題之一。

儒家高談義理,看不起利益。子曰:“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大概意思是君子都是靠信仰、理想、信念的紐帶團結在一起的';小人都是因利而聚、因利而散,說的好聽點會舉商人的例子,難聽點比如搶劫團伙、盜竊團伙。這頗有點像德魯克講的知識型員工與勞動力,前者追求自我實現、自主權、工作價值與意義;而後者就像機械,加多少錢(油)幹多少活,因爲利益大家才聚合協作。

孟子、朱熹都是孔子的信徒。孟子答梁惠王說:“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談什麼錢啊,有仁義就夠了!宋儒程顥說:“大凡出義則入利,出利則入義。天下之事,唯義利而已。”天下事,不是義,就是利,非黑即白,你到底選哪個?

好在有墨家,墨者多來自當時的社會下層,即農工商,沒那麼“高尚”,注重經世致用,它們認爲“義,利也”,主張義和利是一致的。墨家缺少傳人,不過宋代永嘉學派樹起了功利之學的大旗。宋代學者葉適說:“古人以利與人,而不自居其功,故道義光明。既無功利,則道義乃無用之虛語耳。”你們儒生不要太迂腐,這所謂的“義”,說到底還是利的交換。

那麼,市場經濟中,以企業的眼光怎麼看義利之辯呢?在凝聚一個團隊、建設一個組織時,如何處理義和利呢?

首先要拋棄義利二元對立的想法,保留灰度;其次要除去義、利二字自帶的道德光環,不要覺得梁山好漢立了個忠義堂,就比打家劫舍的團伙更高尚。我們要承認利的正當性,有時候真小人比假君子要可愛,而現代社會契約精神的核心也就是利的博弈。亞當斯密還認爲,市場競爭中每個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就像被一隻看不見的手引導着,無意之中促進了公共利益”。

我們對人性應該有一種灰度的看法,人性本質上沒有善惡之分,人可善可惡。孔子一派對人性太過樂觀,“人之初性本善”,好像君子天天聊點信仰、理想當飯吃,知識管理者天天喝知識就能活。

在企業管理上,不妨採用一種工具理性的角度看待“義利之辯”。對已經“吃飽”的人,強化共同的信仰、理想、信念紐帶;沒“吃飽”的,要強化共同創造、共同分享、共同利益的紐帶。

義、利之外,還有情。愛情、親情、友情、歸屬感、榮譽感、團隊感等都屬於感性的層面。毫無疑問這種共同的感情紐帶,是維繫一個組織和團隊的重要力量。孔子沒有處理好這個問題,所以古代一些官員在守孝三年與朝廷需要之間,常常難以抉擇。但古代法律在情與義之間是有決斷的,它可不鼓勵大義滅親:“親親相隱”是古代刑律的一項原則,親屬之間有罪應當互相隱瞞,不告發和不作證的不論罪。蘇聯曾經發生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告發“思想犯”,實際上是摧毀了感情這一紐帶,家也就毀了。對於一個團隊,共同的經歷,尤其是苦難經歷、危機經歷,常常能培養長久、深刻的情感。

我們觀察古今中外一些傑出的組織、團隊、行動,都受益於義、利、情的紐帶。比如長征,義的紐帶是革命的偉大理想和信念;利的層面是跟着走吧,跟着走或許還能活下去,有口飯吃;情是對戰友、上級等等的感情,畢竟都共患難同生死過。

利、情,是人的天性;義,是人的神性所在。尊重人性,致力於共同的利益、共同的感情、共同的信仰這三個紐帶,組織一定可以保持團結、緊密,並持續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