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繼承與創新作文

繼承與創新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繼承!創新!這兩個詞是我們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有了繼承纔有創新,有了創新纔會有繼承。我們要懂得發揚自己的特色,用於創新,我們纔會活得更多的成功。下面是小編分享的繼承與創新作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繼承與創新作文

  【篇一:繼承與創新】

從前,有兩個雕塑家,一個勤奮刻苦,不斷的去向前人學習,但終其一生無所作爲;另一個大膽機敏,善於創新,卻在自我獨創中失去自我。

如果沒有創新,繼承就變成了一味的向別人模仿,久而久之便會失去繼續傳承下去的動力。正是因爲創新,纔有了袁隆平發明雜交水稻的偉大成就。設想一下,如果沒有創新,僅僅還是依靠種植老一代的普通水稻,中國有多少人會因爲吃不上飯而被活活餓死,雜交水稻的出現簡簡單單的就解決了幾億人民的吃飯問題。放眼中國的整個發展歷史,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創新,從最早的自己下田耕作播種,到今天全自動機械化的生產;從原來的騎馬來回奔波,到現在乘坐飛機翱翔於天際。這一次次生活中變革,無一不是在創新的領導下。

但同樣的,單單隻有創新也是不行的。沒有繼承的創新,就好像沒有土地的樹木、沒有源頭的泉水,終有一天會枯萎乾涸。創新並不是單純地用自己的主觀意識去胡編亂造,這是異想天開。真正的創新是指在前人正確理論的指導下再添加一些正確的自我意識。天才物理學家牛頓通過不懈努力,最終提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和運動三大定律。大家一定都覺得,他之所以可以取得如此成就,創新的作用功不可沒。但他自己迴應說:“如果說我看的更遠一些,那是因爲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這句話不無道理,如果沒有前人日以繼夜的潛心研究,牛頓想要的出這些規律,恐怕還要走上不少彎路。所以只有以繼承爲基礎的創新纔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

從古至今,繼承和創新就是相互依存的一對。就像太極的兩儀一樣,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無論是哪一極出現問題,都將失去平衡,正是在繼承和創新的共同引導下,我們的歷史長河才能源源不斷的向前奔流。

開頭說過的那兩個雕塑家,前者是理性的,不斷的向前人借鑑學習,是因爲他腳踏實地、勤勤懇懇,但如果只是這樣,無論走多遠,永遠都是原地踏步;後者相對來說更加感性,他有自己的想法,並且敢於爲自己的想法付出努力,可到頭來還是天馬行空。兩者的行爲都沒有錯誤,錯在他們把繼承與創新的一端發揮的太過了,從而忽略另一端。

如果說繼承是一張繪製好的地圖,那麼創新就是你的指南針,依據地圖你可以在任意的'在前人摸索過的地方行走,可總有一天你會來到一片陌生的荒野,地圖再也無法提供幫助。這時候拿出指南針,去探索屬於自己的新大陸吧。

  【篇二:繼承與創新】

現在的我們生活在一個物種豐富,思想多樣,信奉衆多的世界上,這些東西常常會我們眼花繚亂,讓我們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辦,到底是該繼承傳統呢?還是該勇於創新呢?

繼承,從小的方面說就是繼承一種信仰和信念,從大的方向說就是繼承中華民族以愛國主義爲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中華民族精神。創新,就是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上自己的探索與智慧而創造出來的結晶,無論是思想上,還是科技上。

但是,無論是一味地繼承陳舊文化還是創新發展都是片面的。

國內以前有一個人他叫王安,他在個人電腦領域稱雄被稱爲美國式創業成功的典範,但是由於他忽略了市場變化的情況,仍然堅持生產老產品而不創新,被美國的體積小且可以兼容的個人電腦取代,到後來導致銷路越來越窄,老客戶也因此相繼離去。最終王安的公司落得了一個破產的下場。用鮮活的事例闡明我們不懂創新就會導致失敗。證明了發展只是繼承是幹不了大事的。

創新也不是一味地靠自己的主觀臆想去隨意的瞎編亂造而是要注重繼承前人的優秀成果,在別人正確理論指導下創新纔會顯得更有意義。

著名的科學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和運動的三大定律,創新可以說是非常豐富,可是當別人問到他爲什麼會取得這麼大的成就時,他說:如果說我看的更遠一些,那是因爲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雖然這些話語說的非常的謙虛,但是如果沒有伽利略夜觀星空,沒有第谷數十年如一日的研究天體運行規律,那麼牛頓想要總結出物體運動的三大定律,似乎要大費周折了,可見繼承和創新是不可分的,只有在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的繼承中創新纔是可取的。

同時,創新需要對傳統有所突破。需要勇氣和智慧。

中國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學金獲得者楊振寧教授,他在報告中評價他的導師美國氫彈之父泰勒的成功時的一段耐人尋味的描述,他說:泰勒每天幾乎每天都有十個想法,其中有九個半都是錯的,但是他不在乎,然而他憑着這每天半個正確的新思想的積累,最後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說明創新需要勇於探索。就像楊振寧說的一樣:“創新有兩點,一是不要囿於前人的成就,二是不要怕犯錯誤,這兩點都需要膽量。”

繼承不等於停滯不前,創新不等於盲目尋求。所以我們要在傳統的繼承中不斷髮展,在想象的創新中不斷探索。

  【篇三:繼承與創新】

我們在做任何事情,在任何方面總會有兩種選擇:一是墨守成規,沿着前人的路走下去;二是根據前人的經驗,走創新之路。在生活中,要想獲得成功,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缺少了繼承,創新便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樣便難以成功只有既懂得發揚自己的特色,用於創新,又善於繼承前人的傳統,纔會更容易獲得成功。

對於前人優秀的地方,很多人都會進行“模仿”想變成自己的東西從而失去了自己最開始的想法,以至於自己成了別人的複製品,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繼承呢?

英國的莎士比亞說過“拙劣的藝術家永遠帶着別人的眼睛”這就像我們現代一詞“抄襲”抄襲就是指竊取他人的作品當作自己的,包括完全照抄他人作品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其形式或內容的行爲。但若你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創新,那麼這個創新就是你的了。襄陽的米芾大家都知道,他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年輕時學習很刻苦他借了很多晉代和唐代名家真跡來臨摹,當他把古人的真跡和自己的臨摹作品一道歸還原主時,連主人也分辨不出真假來。別人對他說“你寫字太像古代的人唯獨沒有自己的面貌這樣是不會有成就的,希望你要發揮自己的特長不能食古不化。”他聽後慢慢衝破古人的束縛,發揚自己的長處,到晚年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盲目的創新往往會弄巧成拙,讓人傳爲笑談。“邯鄲學步”這一成語想必大家都聽過吧。就是燕國有幾個青年羨慕趙國人走路的樣子,便相約去趙國首都邯鄲,細心觀察行人走路的姿勢,並竭力模仿,他們不但沒有學到趙國人走路的姿勢,反而失去了原有走路的能力,結果爬着回國。這幾個青年似乎是創新了,但是動機不純,方法不對,所以最後落了個爬回去的下場。

創新是需要對傳統的繼承有所突破,是一個不斷嘗試的過程,要在繼承中創新,再創新中繼承。英國十七世紀的科學家巨匠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和運動的三大定律,創新可以說是非常豐富的。可當別人問他爲什麼會取得如初的成績,他說“如果我看的更遠一些,那是因爲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雖然這句話只是一個謙虛之詞,但現在仔細想想,如果沒有伽利略和笛卡爾這兩位前人的經驗,那麼牛頓想要得出物體運動的三大規律想必肯定要大費周折了。可見,這創新需要吸取你前輩的經驗,然後自己繼續往前走。但前輩也可能有不足的地方,總而言之就是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真正有才能的人會摸索出自己的道路,繼承是手段,最後的目的是創新。但盲目創新就會弄巧成拙,一味的模仿也會失去本色。創新是對傳統的揚新,吸取前人的經驗,發表自己的新看法。創新需要勇氣和智慧讓兩者巧妙結合,讓兩者齊放光芒。

  【篇四:繼承與創新】

中國大部分地區都還保留着元宵節看花燈吃湯圓、端午節賽龍舟吃糉子、中秋節賞圓月吃月餅的習慣。這是爲什麼呢?因爲文化的繼承。有人說:“傳統文化是財富,它促進人的發展。”也有人說:“傳統文化是包袱,它阻礙人的發展。”我認爲傳統文化有好亦有壞,應該如論語中所說的“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樣,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革故鼎新。

孔子曾說:“不學禮,無以立。”傳統禮儀故事流傳至今,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爲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老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

適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老師,就恭恭敬敬立在門外,等候先生醒來,過來良久,程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後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楊時的懂禮儀流傳至今,被繼承了千千萬萬個輪迴。

文化在繼承中得以創新。在繼承文化的過程中,人們把自身的見解。感情和希望融入了文化中,造就了文化的創新。古有屈原堅貞不渝,以死明志,表達自身對君王的忠誠。有諸葛亮爲報知遇之恩,多年征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今有最美司機、老師等人物,爲救他人於水火中,英勇獻身,用自身的血和肉爲他人創造一個美好的明天。文化在繼承中得以創新,在現在改變着未來。如今我們愛國,卻不再忠君,我們守禮,卻不再封建,我們相信命運,卻不屈服。大江東去,浪淘盡,多少風流人物,他們的思想隨着文化的繼承得以改革,文化的繼承帶着他們的希望得以創新。

隨着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不斷變革,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

[繼承與創新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