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繼承優良傳統開創嶄新未來有感範文

讀繼承優良傳統開創嶄新未來有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7W 次

“班集體建設是一項多角度、多層次、多途徑、多方法的複雜工程。我區在現代班集體建設過程中,注意緊扣現代班集體的時代內涵,全方位、多角度關懷學生的精神成長,不斷創新,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與探索。現代班集體是由活生生的個體組成的,每個個體都具有很強烈的個性色彩,張揚學生個性正逐漸成爲潮流。”是的,對於教育者來說,教育需要藝術。

讀繼承優良傳統開創嶄新未來有感範文

教育是藝術,它的魅力就在於它的可塑性,它的互動性,它的靈活性,它的創造性;教育是生活,它需要快樂,需要激情,需要靈感,需要心靈的溝通。陶行知先生說過:“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裏發出來,才能打動心靈的深處。”因此,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在自我反思中提高道德素養,無疑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作爲班主任,應該富有創造性的開展活動,這樣才能在教育中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才能“巧把金針度與人”,才能產生源源不斷的教育活力,才能讓孩子們的心靈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洗滌、得到啓發,使道德之花在他們的心上生根、發芽、開花。

  榜樣教育——喚起情感的共鳴

一位哲人說過一番耐人尋味的話:天空收容每一片雲彩,不論其美醜,故天空廣闊無比;高山收容每一塊岩石,不論其大小,故高山雄偉壯觀;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故大海浩翰無比。哲人之言無疑是對寬容最生動直觀的詮釋。的確,寬容作爲一種美德就像是一縷縷和煦的陽光,再冷的角落都能變得溫暖,再灰心喪氣的臉龐都能變的燦爛。

記得曾經發生這樣一件事:一天中午,劉某向我報告,說他的一本字典被人偷了,並懷疑他的同桌,我知道:那位同桌的成績在班上非常優秀,但父母親離異,他一直跟着奶奶過……劉某又說:“在字典的第一頁我畫了一隻小鳥……”而在這時,我突然發現他的同桌向我投來求助和惶恐的眼神,我似乎明白了什麼。因此,我只是略微沉思了一下,說:“或許哪位同學無意拿了你的字典,或許是你不小心……但我肯定拿你字典的同學現在一定很後悔……”說着,我拿出自己的字典說:“這樣吧,我這本字典就送給你吧。不過我要告訴這位同學,隨便亂拿別人的東西,不是好習慣,希望這位同學[內容來於斐-斐_課-件_園]好好學習,改掉自己的壞毛病。”幾年後,拿字典的這位同學小學畢業了,在畢業之前來看我,並講述了他那次拿字典的原因:“……如果不是老師的寬容,如果老師當場揭開這個‘祕密’,我就無地自容,我就不會有今天。正因爲老師的寬容,激勵我今後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對得起老師,我今後要更加勤奮地學習,報答老師。”

是的,有時侯學生犯了錯誤,大多數都會後悔,希望得到寬容、諒解。有些學生只要我們老師拉一拉,就能成爲好學生。當老師寬容地對待他們的錯誤後,他們也將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以及與他人的相處中學會寬以待人。

學生之間的矛盾往往是缺少了一份寬容所致。於是,我利用班會課,開展以“寬容”爲題的主題活動,通過辨析、小品、故事等形式,讓孩子們明白:對別人的過錯能寬容原諒是一種美德,誰擁有了它,誰就會擁有更多的朋友,更多的財富。慢慢地,孩子們之間的爭吵少了、矛盾少了,幫助多了……在他們之間更多的是笑聲與歌聲……

  引導教育——形成認知的共識

現在的孩子,任性自負、依賴成性,自我意識普遍膨脹,會懂得尊重他人勞動成果的人幾乎寥寥。作爲班主任,我常以朋友的身份走進學生的生活,和學生交朋友,在他們認識事物出現偏差時,進行勸說;在他們做事不認真時,耐心教育;在他們犯錯時,加以正確引導。

平時與學生接觸時,總會聽到這樣的聲音:“我沒帶作業,因爲媽媽沒有把我的作業整理好。”、“我早上遲到了,是因爲奶奶昨晚忘記把鬧鐘調好。”……在學生的潛意識裏,似乎這些都是別人的錯,而自己只是個受害者。正因爲認識有偏差,我結合生活實際,在他們認識事物時作出正確的引導:自己能做的事情就自己做,要靠自己,不能事事都依賴別人……我還利用班會課,開展了“人人爲我,我爲

人人”的主題活動,通過親情測試、故事感悟、競賽激勵、假設體驗、採訪體會、讚美感恩等5個活動環節,充分讓學生體驗到小學生應從小學會尊重他人,體會勞動者的艱辛,感謝和珍惜他們的勞動成果,感悟“人人爲我,我爲人人”的重要性。

此次活動下來,家長們也反映,孩子們在家中對長輩的態度變了,還會爭着做家務了,自己的事情也會學着自己做了……這一切的變化,不正是我們所期待的嗎?

  感悟教育——指引正確的行爲

這一情景大家都很熟悉吧:每當颳風下雨,學校門口就排起長蛇陣——家長送衣、送鞋、送雨具。更有甚者替子女打掃教室。可憐天下父母心哪!現在獨生子女往往成爲家中的“皇帝”、“公主”,父母對他們百依百順。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只知道吃喝玩樂,根本談不上自立,也不會懂得去體諒別人,真是令人擔憂。

針對這一現象,我班舉行了一次主題班會——“廚房裏的小能手”,要求每位學生學會做一道拿手菜。活動採用從預先給定的多種主料和輔料中選擇若干種,現場烹製,現場評選的方式,最後評選出優勝小組和優勝個人。可想而知,學生們沒有一定的實踐經歷,是無法順利完成這次活動任務的。據瞭解,活動任務佈置下去後,許多學生一改往日的“小皇帝”、“小公主”脾氣,主動要求父母讓他們下廚房鍛鍊,不少學生是第一次拿起鏟子,端起油瓶,但最終也學會了炒雞蛋、紅燒魚等,真是替他們高興。

活動結束後,孩子們深有感觸,他們都認爲,此次活動很有意義。我趁勢追問:“同學們,在這次活動中,你有什麼感想要和大家分享呢?”大概是平生第一次下廚,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道出了做菜的經歷,並暢談了自己的感受。有的說:“以前,我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還經常埋怨父母做的飯菜不合口味,使小性子,自從我自己學做菜後,我就覺得其實做菜也不簡單,要做得好吃更不容易……我現在這麼大了,要學着幫爸媽做些家務了,不僅要學會做菜,還要學做飯、洗衣服、收拾房間……我也會更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的,你們大家爲我加油吧!”有的認爲,自己吃着親手做的菜,心裏有種成就感,還說:“雖然我做的菜不好吃,可爸爸、媽媽卻說很好,還鼓勵我繼續努力,我好感動啊!我平時爲什麼從來沒對他們說過這樣感謝的話呢?爸媽對我真好,今後,我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來減輕一下他們的負擔……”……他們的每句話都是出自內心的,我很欣慰。從那以後,孩子們變得更獨立了,也開始學會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了,家長們也反映這次活動後,孩子們在家的表現也不一樣了,從此,“小皇帝”、“小公主”不見了。

教師富有創意的體驗活動,能給人以啓迪,在實踐、體驗的過程中,老師、孩子們之間展開了思想與思想的碰撞,心靈與心靈的接納,都沉浸於一種豐富、智慧、博大、寬容的氛圍之中,由此獲得一種觸及心靈的影響,進而指導自己的道德行爲。這種體驗活動,更多的不是說教,而是潤物無聲,育人無痕,孩子們受到了無形的薰陶、震撼,這將會在他們的心靈深處留下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