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流年古巷追憶散文(通用11篇)

流年古巷追憶散文(通用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看過散文吧?散文是一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你有了解過散文的寫作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流年古巷追憶散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流年古巷追憶散文(通用11篇)

流年古巷追憶散文 篇1

陽春三月,江南草長鶯飛,美妙的聲音無處不在,側耳傾聽,似乎能聽到湖水隨着春草漫溯到河泥裏,滲入它的肌膚。河畔邊的石子好像還是水靈靈的,像東湖深閨裏的茶香泡了幾度,愈益清明,恍惚間,我彷彿又看到了那條古巷,又看到了那雨中的人兒。

每每想起家鄉的老巷,便彷彿憋見了一段斑駁的舊時光,喟嘆着日暮鄉關,一季季的滄桑變遷,而唯一不變的便是我對於古巷那深入骨髓的想念。

記憶中的古巷,蜿蜒曲折,鋪滿青石板的路面,灰濛濛的房屋,七零八落的店鋪,隱隱留存着一股時代遺落的滄桑的氣息,偶爾會有誰家的嬰孩哭啼,劃破了古巷的靜謐安詳,平添了幾分生機,倒也不顯突兀。

我總是迷戀着小巷,即使我曾經那麼想要逃離……

我至今仍無法忘懷的,便是正值雨季時的古巷,那時的巷子,彷彿是一架古琴,細細密密的雨珠由輕而重,敲擊着瓦片,流淌過青磚綠瓦,似撥動着琴絃,傳遞着古典的優雅,時而又有一股細流沿着瓦槽屋檐淅淅瀝瀝滴落下來,像一聲聲清脆的琴音流過小巷。那時年幼的我們總會爭先恐後地拿着玻璃盆罐接雨,“滴答,滴答”,一滴滴的雨珠覆在青苔上,一點點滲透入我的心中。每每這時,我們總是昂着頭,目光灼灼地望着屋檐,滿懷期待地盼望着那胖嘟嘟的雨珠兒順着瓦槽蹦落下來,那雨聲可以直接濺落到我們的心湖上綻出一朵朵奇異的花兒來。

雨後,屋檐上還掛着幾顆欲滴未滴的雨珠,我們便迫不及待地輕輕飛過小巷中的流光,偶爾在幾處不太穩妥的石板用力一踏,石板的一端便因此猛的一沉,一朵嬉笑的水花便以一種極爲優美的姿態繡在我的衣裙上,白色的衣裙頃刻間便染成了一副水墨畫,我彷彿透過時空又聽到了母親的嗔怪以及小巷中迴盪着的串串銀鈴般的笑聲。

時光的老人趿着木鞋,透過毛茸茸的陽光向我走來,我彷彿又看到了昔日那位滿頭銀絲、步履蹣跚的帶着秋菊般溫暖笑臉的老人,曾經無數次的雨後玩鬧,總是這位慈祥的老人用粗糙的佈滿雙繭的手輕輕牽起我,帶我來到房檐下,拿着毛巾輕輕爲捋拭衣角的泥跡,輕柔地幫我縷了縷額前的髮絲,那般小心翼翼,彷彿她手裏捧的便是整個世界。每個溫暖的午後,老人的庭院中總是一羣孩童嘰嘰喳喳的玩鬧,偶有幾個文靜的孩子也會依偎在老人的懷裏,努力汲取着溫暖,或許對於老人而言,我們是她暮年時的一縷光,給她的生活帶來生機與快樂,而對於我們而言,老人便是一種包容,一種依賴,更是一股暖流,溫暖着我今後無數個冰寒交加的夜晚。

時光荏苒,嗒嗒的木鞋聲漸行漸遠……昔日的孩童都已長大,昔日的庭院早已一片荒蕪。

幾乎每一個未長大的孩童都喜歡小巷,因爲這裏有太多太多的樂趣,太多太多的美好,太多太多新鮮的東西……幾乎又是每一個將要長大的少年都希望離開古巷,因爲少年們有他們自由的理想,他們張揚的青春,而小巷那僅僅兩堵牆的天空束縛了他們想飛的野性的翅膀,於是,他們一個個卯足了勁兒,拼命地振翅高飛……

終於有一天,當我如願逃離小巷時,當我面對外面彩色的世界時,我是絕決的。自然,那時的我還不知道未來路途有多艱辛,當我終於帶着滿身的疲憊領受成長的洗禮後,驀然回首,才發現我心心念唸的地方竟還是那條小巷,它就這樣靜靜地佇在過往時光的盡頭,就這樣,在我靈魂深處深藏,我想,我是幸運的,至少我還沒有遺失自己,還在內心深處留有一方淨土,一段美好的流年時光。

青草青,陽光香,古巷已待成追憶……

流年古巷追憶散文 篇2

晨曦的古巷,清風徐徐,青石板路橫斜阡陌。我和先生牽着手,漫步於這條靜謐的寬窄巷子,恍惚走於千百年前的蜀國,幽深清靜。前面梳着兩個麻花辮,穿着白色蕾絲裙子蹦蹦跳跳的女兒,撒下一路歡笑。

古色古香的木製老屋商鋪沿着青石板路蜿蜒到看不見的路盡頭,雕花的兩邊櫥窗裏擺着或精緻,或可愛,或典雅的絲巾,蜀錦,髮釵等商品,琳琅滿目。那些透着青光的石板路訴說着古老的歷史。我拿着把刺繡小扇,穿着一身檸檬黃絲綢裙,摩梭着腳下的石板,擡頭看頭頂的四方天,觸摸着那些雕花的窗棱,沉浸在這一片安靜裏。“咔咔”,先生拿着手機拍下了我這沉思的一幕,我給了先生一個回眸一笑。

古巷不算長,清晨時,遊人或還在沉睡。沒有夜晚時的遊人如織,摩肩接踵。三兩的遊人,閒閒散散的緩步於古巷中,彷彿走在回家的路,悠閒自在。或許就是和我們一樣,想探索古巷靜謐美的人,不習慣那古巷的熱鬧。我和先生走走走停停,累了,隨意街邊找了家古茶店坐下,點了兩杯菊花茶。先生坐於那端,我坐於這端。女兒隔着綠窗,朝着我們笑。我們時而低語,時而一起看下窗外的藍天,對街的窗景,時而低頭端起杯子喝茶。菊花,味淡而清香,在水裏浮沉,在人心裏滌盪......

陽光漸漸穿過樹梢,撒到了青石板路上,印出影影綽綽的樹影。遊人漸漸多了起來,有拖着行李箱就來的,有三五好友一起的,有一個人慢慢逛的,古巷甦醒了。我們一家,緩緩離開了古巷,留下一個漸行漸遠的背影。

流年古巷追憶散文 篇3

用一塊塊石頭壘起的的石牆,歷經歲月的洗滌,已沾染了多少歷史的風塵?誰也不知道。特別是石牆後面的人家,蘊藏着不知有多少離奇怪異的故事呢。

漫步在巷中的古舊石板路上,彷彿在傾聽一闋曲高和寡且平淡優雅的古曲。

石板路。凹凸不平的石板路。飽經風霜的石板路。雙腳釦擊的過程,是一個和歷史對話的過程。被古巷包裝過的回聲,空落落地迴響在天地之間,瀰漫着一股穿越遠古的氣息。

小巷隨地勢時而窄狹,時而開朗。兩旁的庭院深深,不甘寂寞的攀緣紫藤,偶爾會將開滿繁花的枝芽探過牆頭,垂下來,塗成大片大片綠茸茸的色彩。映入眼簾,煞是扎眼,不時地撩撥着淡淡的心境。

一旦遇到了煙雨濛濛的梅雨季節,古巷會變得溼漉漉的。連牆根兒的青苔,也會一下子喚發出了生機,瘋狂的繁衍開來。好象是潑了一地的綠色,令人不敢邁開步子,生怕不小心踐踏了這些剛剛甦醒的小精靈。每每看到牆角的那一撮綠,心裏總會燃起一股莫名的心緒。這羣不起眼的小精靈,自顧自憐,依然不忘使命,在最陰暗的地方,以飽滿旺盛的精神的狀態,展示短暫的年華。誰說沒有陽光的生命便不燦爛?青苔以它旺盛的生命,給那些懦夫以震撼心靈的一擊。清晨的青苔最是可愛,穿着自然饋贈的精美絕倫的外衣,佩帶着晶瑩的露珠,生機勃勃,興致昂然地迎接新一天的到來。

漫步在雨中的巷子裏,傾聽雨聲是別有風味的。細聽滴滴答答的雨點擊打着石板,會有一種平平仄仄的韻律感,彷彿是一首詩,從小巷中飄蕩而出。似乎能領悟出悠長的時光與瑣碎往事的氣味。當然,要想從七拐八叉的小巷中,迎面遇見一撐着油紙傘的丁香般的女子是不可能了。守着小巷的,常常是步履蹣跚的老嫗,慢騰騰地從巷中踱過。

一年四季的光陰演繹成一幕幕的風景。雨打芭蕉,秋風落葉,雪映梅花,歲月蹉跎,年深月久,不變的是小巷的靜寂與精神。雖然,離開小巷的人越來越多,但小巷的靜寂與精神卻永恆。

穿越古巷,猶如穿越一幅歷史的卷軸。每一步都走得有板有眼。人的生命,也在這一步步的積累中變得豐滿,變得成熟起來。

只有穿行,才能領略小巷的婉約風情。走不完的小巷,道不盡的人情世故。

古巷中的風,沒有阻礙,直來直去,似乎有一種俠肝義膽之氣。它不象林間酥風,攜滿未嫁花朵的芬芳:也不象數九寒風,冷酷無情:更不象苦澀的海風,載滿思鄉人的淚。古巷的風是富有的,總儲存有諸多渴望與之邂逅的心。思想散落在風裏,時光和生命也散落在風裏,混雜着歷史的況味,便形成了古巷的風格。

漫步在古巷中,身後是石板,石牆;身前也是石板,石牆。忽然間,有了一種陶醉的感覺,真真的自我陶醉了。哦——

古巷深深深幾許?

流年古巷追憶散文 篇4

鐘樓以西,有一座褐色的古建築,藍底黃字寫着——文武盛地。在它的背面,還有一座古建築,名曰:西文寶殿。再向裏延伸,竟然出現了一條古街,原來是一條回民街:“回坊風情街”。和街道相比,這裏人山人海,顯的熱鬧、繁華。

踩着透亮的青石板走過,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國籍的人,匯聚在這條充滿民族風情的古巷。街道不寬,但卻悠長,道路兩旁五花八門的招牌一家連着一家,那些店鋪的老闆,夥計,用地地道道的陝西話,招攬着南來北往的客人,語調韻味悠長,把大西北人的憨厚、樸實表現的淋漓盡致。店鋪一家挨着一家,經營品種繁多,大多以回民風味的小吃、雜貨爲主:有烤羊肉串兒的,飯店,乾果、調料、日雜,小工藝品,民族服裝等等。烤羊肉串的小夥,一邊吆喝,一邊麻利的烤肉,那香味兒不時撲鼻,令人口饞。做年糕的夥計,竟然拉起精到的年糕麪糰,長長,白白的,白的像哈達,展示他們精湛的`技藝。還有一家做年糕糖的,門前安放着一個石窩,裏面放着黏黏的糕料,年輕的漢子,穿件背心,輪起木錘,一起一落,沉悶的聲響伴隨着夥計的歌聲,喧囂了半條街道,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人們爭先恐後,排起了長蛇陣搶購年糕糖。道路兩邊的樹上,大紅燈籠高高掛起,發出火紅的燈光,顯的格外喜慶,和着笑聲,說話聲,渲染了整條古街。看看那些招牌,一家比一家大,一家比一家氣派。最爲炫目的還是那裝修豪華氣派的賈三包子,老孫家羊肉泡饃,老白家泡饃等,且門廳金碧輝煌,生意十分火爆,進進出出的人絡繹不絕,真不愧爲名店。爲了顧及老公,建議品嚐一下賈三包子。倆人在服務生的帶領下,要兩籠包子,一盤小菜,津津有味的品嚐。那薄薄的皮兒,透亮的幾乎能看出裏面的肉餡,咬一口,黏黏的,嫩嫩的,香氣撲鼻,美味可口,一口嚥下,穿腸的恬暢。飯畢,走出賈三包子店,繼續向西延伸。路過清真寺,雖然不到誦經時分,但我似乎聽到誦經之聲,聲聲悅耳,韻味十足。高家大院,洗去曾經的浮華,寂靜的坐落在一片繁華之中,顯的那麼落魄淒涼。穿越灰色的石牌坊,繼而走到了盡頭,被塊黑色大理石碑擋住去路。和老公拍照留影后細細觀摩這塊石碑的文字,上寫:“西安鼓樓北院回坊文化美食風情街爲北院門、西羊市、化覺巷形成的環形旅遊散步道,全長1100米,是明清回坊中宣平坊和傘巷坊的所在地。街區爲明清建築風格,南有鼓樓,北有牌坊,清真大寺,古宅大院鑲嵌於鱗次節比步入其中,地鑲青石,鋪懸金匾,老街似錦,美味飄香,是西安獨居古城風貌與現代文明歷史文化美食旅遊街區”。這段文字,精闢的概述了古街的人文歷史,飲食文化,表現了伊斯蘭人的勤勞,善良,這裏,也是古絲綢之路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倆人又向東南南的古巷慢步,顯然,這裏寧靜了許多。有了年輪的樓房顯的那麼滄桑,狹窄的通道,零亂的電線,臨街簡陋的門面,無不折射出歲月的痕跡。道路很擁擠,有開小車的,騎摩托的,蹬三輪車的,在這條狹窄的小街上飛奔,不時讓人感到危險。兩邊的店鋪依然很多,還出現了一個豪華的店鋪:“賈二包子”似乎和賈三是弟兄,只是猜測。這裏的店主不怎麼招攬客人,靜靜的坐在門前,等待客人選購。走過,路過,在繁華的深處,感知伊斯蘭人的勤勞質樸,熱情好客,那種氣息不時感染着你。不覺又回到了金華廣場。此時已近黃昏,鐘樓已被燈光染上色彩,亦顯的那麼華麗,更增添了它的魅力。

流年古巷追憶散文 篇5

踏越萬水千水,不及守候家門的情節,赤誠而溫暖。澧州被稱爲古城,因爲它有源遠流長的澧水,三百年前的蜚雲塔,南宋時期的八方樓,還有范仲淹時代的洗墨池,明清時期的古城牆……

有一段城牆包圍着澧縣最高學府一中及範公洗過墨的水池。洗墨池因範公而得名,那麼,這段古城牆會給周邊的人們帶來什麼?那可能是澧州城保存得最爲完好的古牆了,它從清苑樓開始,中間隔了一中的花壇,一直延伸到襄陽路,牆下修築着幾米寬的水泥路,順着護城河風,清晨還是黃昏,雨天還是雪飄,都是不錯的景緻。

古牆上的野草因風的走動給人許多信息,青草叢生卻不雜亂;野生的樹木數松樹最顯得古老,想必已有多年的歷史,粗而高大,枝葉繁茂,風無論從哪個方向吹來,最先有感觸的當然是高處的枝葉,然後將一些細微的信息傳遞給矮下去的植被。

觸牆仰望而去,風撩動着臉面,發也亂了,草動,樹動,影不動,給人一種觸目的滄桑。那種滄桑,並不是那種澈人的淒涼,相反還能嗅到歲月深處的痕跡。沿城牆外深處走,應該可以進去千米以上。天已黃昏,望牆而生許多感慨。古巷悠深,住在巷子裏的那些居民,我彷彿有一種隔世的感覺。彷彿,我是住在喧囂的城市中央,過的是一種滾滾紅塵的生活,而他們,則過着青豆角、綠蔬菜的小園生活,連城牆腳下與水泥路之間泥土間隙都充分利用起來,種栽着藤式的蔬菜,或牽長長藤的絲瓜,或攀枝而上的豆角,稍微空閒的地方還栽着幾株辣椒,牆上佈滿了綠意,掩飾了許多塵埃和滄桑,與城牆上的植被遙相呼應,也是一番風景。

如今,我已看不見古牆內外金戈鐵馬的壯觀景象,也不希望看到那樣的景觀;很想順着風聲聽一聽那戰鬥的號角,閉上眼,刀光劍影的場面依然清晰,那是想象,也是對歷史的回顧。沒有故事的城不叫古城,古老的城都是牆蘅建圍起來的。清晨的風聲裏,只要靜心就能聽到琴聲悠揚,就能聽見朗朗書聲。黃昏的城牆角下,或許也能聽見《二泉映月》的二胡聲音,還有古箏《漁舟唱晚》的聲音,再晚一些,流螢撲來,壎聲彷彿是從牆蘅深處流放出來的,微顫中帶着些許淒涼,彷彿在昭示着歷史的滄桑。

流年古巷追憶散文 篇6

我喜歡擡頭仰望天空,我始終相信,天際的那一抹淺藍是大自然最美麗的顏色,是顏料調不出的恬淡。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屬於家鄉記憶中的天空,而我珍藏的,不是這個城市的紅燈綠酒,而是早已被人們遺忘的佛山的老街古巷。

它們默默地在城市深處喘息,往往和繁華只有一路之隔,形成了鮮明的諷刺。喧囂褪盡,繁華散落,唯有一條青石板路緩緩延伸,懵懂的我去尋找曾在城市動脈裏流過的歲月。腳下的石板路,被歲月洗刷的光滑、明亮,一路探尋,腳下發出“踏踏”的響聲,祥和而渾厚,像是古鐘擊蕩發出的餘音,回聲漸漸消失在巷子深處,隨後,天地如寂,這裏又回覆了寧靜,這種靜謐蔓延着,安撫着我躁動的心。心靜如水,思靜如水,我早已化作一縷輕雲飄散在這空氣中了。青石板路的兩邊矗立着低矮的窩耳屋,青磚,碧瓦,還有門前低吼的石獅、雕花的木門,無一不向我訴說着曾經的輝煌,如今的滄桑。窩耳屋上兩隻高豎的“耳朵”鮮豔的紅顏料褪卻了,隱若看見模糊的線條勾勒出一道道弧線;繁華,低落,百年來的歷史在這裏流淌過,印刻在高高低低的弧線中,一直蜿蜒下去。仰望着它,屋子依然是一個孤獨的姿勢,翹首凝望天空。它真的老啦,經不起聲勢浩大的拆遷,經不起機器嘈雜的轟鳴,經不起太多的變故……透過虛掩的木門看見院中繁花滿院,那股茂密的衝勁兒,就像詩中說的“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樣可愛,奈何又有多少人來欣賞讚嘆呢?倒是牆上的青苔,告訴人們有一段回憶曾經確鑿的鐫刻在這片廣闊的蒼穹之下。

有時,會看見慈祥的老人倚坐在臺階上,等待着兒女歸來。她臉上的皺紋,雙鬢額銀絲,輝映着老巷的古樸鉛華;夕陽的餘暉灑落在老人身上,遠遠地看見朦朧的輪廓與老巷融爲一體,一天就在夕陽的光芒中隱去、隱去。每當經過這裏,都情不自禁地駐足,看着青石板的匍匐,心湖中彷彿投進一顆石子,泛起圈圈漣漪,激盪不斷,喚起了我迷離的悵惘。老巷,夢寐的記憶裏,她,始終是在佛山血液裏流淌的一部分。

蘇軾曰:“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人如吾兩人者耳。”何處無古巷?何處無文明?只是被我們遺棄在角落裏罷了。我沉醉於夕陽餘燼在這裏燃起的熊熊火焰,點亮着巷外橘黃的燈籠;沉醉於青石板路上“叮叮咚咚”奏響的唱晚,彷彿是誰搖曳起童年的風鈴;沉醉於古巷的神奇,交錯相通,路轉溪橋又現一方新天地;沉醉於巷中那口方井,歷經百年滄海桑田的變換,依然捧出一掬清泉,孕育出淳樸和睦的人民和難以磨滅的歷史變遷……一切一切,都見證着這座城市的蓬勃發展,久遠前,就描繪出一幅城市百年的綺麗藍圖。

有句話說:塵世就是唯一的天堂。那麼,我想,沉寂在夕陽下的古巷就是天堂的世外桃源。無論何時,這位垂暮的老人都會站在門坎上向我們招手,她以她博大的胸懷迎接一批批駐足於此的疲憊的追夢人,也無聲無息地忍受着落寞。“回來吧——”沙啞的呼喚聲在耳畔邊響起,久久地牽縈在心頭,思緒,回到了那巷、那街、那人、那輪欲墜的曦日……

“在我們建設城市美好藍圖的同時,請不要忘記,我深愛的古巷,請不要忘記,曾經哺育過我們的慈愛的母親。累了、厭倦了,重回屬於我們佛山人記憶的天空,你仍會看見,在原始的天幕上的淺淺的藍,盪漾着淺淺的微笑,雲朵編成的共同的夢想。”重新以45度仰望藍天,我深情地在日記裏寫下這樣一段話。

流年古巷追憶散文 篇7

斑駁的兩面高牆,圍成一條窄小幽長的古巷,也圍成了許許多多的故事。完整的,或零碎的;悽婉的,或美麗的;動人的,或殘忍的……不知從什麼時候起,這些故事就開始上演了,也許一直延續到今天,永遠也沒有停歇過——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月光,不同的落葉,到頭來卻改不了一樣的結局。

一塊青石頭的硬度,能夠抵禦鋒利釺鑿敲擊,卻經不住長年的流水和一雙雙鞋的磨搓。光滑,光溜,觸摸的手感十分舒服。歲月讓這些冰涼的石塊變成了少女一樣滋潤的肌膚。

不知哪一個朝代的哪一個祖先把一塊塊青石安置在了高牆圍成的巷弄裏,幾百年來,人們像韭菜一樣一茬接一茬在上面走着,也不知是哪一個雨天晴天,石板表面上最後一絲鋒利,在割破一雙腳丫流出鮮血之後,也被腳板搓得平整起來,從此青石板選擇與人類和諧共處。

此時原本的白牆黛瓦也就上了年紀長了斑紋,鮮亮的色澤轉成陰暗,這樣的變化竟然不着一絲痕跡。甚至讓你覺得昨天古巷還是年輕的,只是一夜之隔便恍如白了頭的伍子胥一樣。當這一切都完成的時候,擡過石頭砌過牆的一茬人早已走到了人生的盡頭,他們相約着走進與村莊一山之隔的另一處埋在泥土裏的房子裏去。在那裏他們的靈魂依舊扛的扛、擡的擡,砌一面新牆建一條新巷。莊稼人,手藝人,習慣了,怎麼歇得下呀。可怎麼的他們也就歇下了。歇不下的是他們的繼任者:新一茬的韭菜。與父輩一樣,他們做的事情沒有任何創新,一樣砌着青磚黛瓦馬頭牆,一樣圍成青石板的巷道。一個村莊在他們的手中得到了延伸,擴展。在一座座新的宅院裏,嬰兒新鮮的啼哭一刻也沒有停止,因爲每一條古巷都是母體連接幼兒的臍帶。

古巷伸向哪,故事就伸向哪;小巷通向了石橋下的石潭,故事也通向了石潭。那是一個死亡的故事,兩個出了軌的男女在私情暴露之後,女的騎了木驢,男的綁了石頭沉了潭……一種野蠻在歷經數百年之後,還能成爲恐嚇孩子的話:別哭!再哭,看把石井裏的鬼魂哭醒了,爬出來把你給背去!

野蠻規範着秩序的同時,一種被那個時代過份追捧的榮耀以另外一種方式,幫助統治着禁錮青草般鮮活的思想。橫豎交錯的古巷上騎着好幾座牌坊,表旌忠孝節義。上面的聖旨恩榮代表着當時的最高統治者的態度,級別之高當真無可比擬。是而《新安家族》一劇中,得到皇上下旨修繕一新準備慶祝的汪家義字牌坊,被皇上的另一道聖旨拉倒之後,那份悽慘和苦楚,豈是三兩句話說得清楚明白的?

在古巷面前,每一個人都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客。古巷喜歡原生態的品質,不加矯飾,不用掩蓋。於是,人類變換着模樣粉墨登場。於是,古巷見證着越來越多的故事……或真或假,亦真亦假。任誰也別想說明白。“上國棲遲歲欲終,此情多寄寂寥中。鍾傳半夜旅人館,鴉叫一聲疏樹風。古巷月高山色靜,寒蕪霜落灞原空。今來唯問心期事,獨望青雲路未通。”獨自吟誦處,樵夫擔柴而過,一縷晨光探進身來,空氣中好多好多的塵粒歡呼跳躍着,充滿了青春和希望。心情,一下子也跟着輕鬆起來。

流年古巷追憶散文 篇8

初秋的早晨,在細雨朦朧中,我用腳輕輕地叩響了江南古巷的大門,撩開了她神祕的面紗。走在悠長圓潤透着青綠色的石板路,斑駁灰白的馬頭高牆,錯落有致的黛色屋檐,精雕細琢的門窗,狹窄淳樸泛着雨霧的小巷的天空.......我似乎聽到了了她緩緩地訴說着,訴說着古巷歷經的悠悠往事。

在寂靜的古巷裏,一位穿着旗袍的女子從我的眼前飄然而過,她那婀娜的背影,引人遐想,高跟鞋敲擊石板發出的清脆響聲,餘音嫋嫋,猶如一首老歌,將我帶入了夢一般的境地。在遠去的身影裏,我彷彿看到了她童稚時的天真爛漫;少女時的情竇初開,蓋上紅蓋頭時的嬌羞......時間過濾去了她的浮躁和激情,讓她變得沉穩而恬靜。

一隻鳥兒落在了一個大樹上,四處張望,好奇地打量着我這位不速之客,“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它是在叫醒還在睡夢中的人們,還是對遠道來的客人表示歡迎?

此刻,古巷依然是靜靜的,鳥兒的啼鳴,更加讓她多了一份悠閒和自在。我佇立着,任憑雨絲在我的臉上拂過,凝神屏息,不覺中一種熟悉的氣息緩緩地沁入了心底最溼潤的地方。我與古巷那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再次朦朧了我的視線。童年時,母親帶着我,走在巷子裏探訪外婆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可如今物是人非,外婆早已駕鶴西歸,而古巷成了我追憶與外婆共度美好時光的紐帶。

我生性喜愛古樸與精深,喜愛典雅和凝重。我想,或許是古巷的景和物激發了我的靈感,是這裏的水土滋養了我;或許,我曾經就是古巷裏地一棵青柳,搖曳在古鎮橋畔溪水岸邊;或許,我曾是一尾小魚,自由自在遊弋在清波盪漾的古池裏;或許,曾是一位深宅大院裏的大家閨秀,用五彩的絲線編織着縷縷的夢幻.......哦,古巷就是我夢中的家,若不然,何以時隔多年一走進古巷,我便有了一種如歸的感覺?一切那麼親切,那麼熟悉,那麼自然。我彷彿穿越了時間的隧道,凡俗的塵世喧囂已經遠離我而去,心漸漸地下沉,心靜如水,寵辱不驚。終於,我找到了那種久違的靜,心得到了從未有過的撫慰。

回眸望去,古巷是安寧的,但她的心中至今涌動着難以抑制的活力;古巷是微小的,卻分明讓人感受到了她的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那白灰的牆,深黑的瓦,墨青的路儼然一幅淡然優雅的水墨畫,在煙雨飄渺中,遠遠近近,濃濃淡淡,深深淺淺變化無窮,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當中.....

流年古巷追憶散文 篇9

老公今天很精神,似乎腿不那麼疼痛,執意要步行往回走,說想運動一下筋骨。沿大街向南走不遠,來到了道路以東的步行街,這裏,花壇、松樹影影倬倬。兩邊高高的樓房上,巨型的廣告牌懸掛其中,彰顯出它的氣勢。但和回坊街相比,這裏冷清許多:稀疏的身影,裝簧考究但無人問津的店鋪,使街道顯的空曠、冷寂,唯有迷離的燈光發出孤光怪影,平添了幾份寒意。

不知不覺已到南大門。夜幕降臨,古塔、城牆,古樓已經被璀璨的霓虹裝點的分外妖嬈。假如說古城的白天流淌着一幅古韻的氣質,而晚上的古城則是一座人間天堂,美的讓你眩暈,目不暇接。身處美輪美奐的世界,我彷彿回到了大唐盛世,在宮廷朱門,粉黛桃李,笛聲古樂中徜徉,是夢,非夢,此情此景,怎不叫人醉在其中。啊!醉了,這不夜城的燈火,六朝古都的奼紫嫣紅,超越夢境的不夜城……

不知穿越了多少條大街,進入了多少條小巷,我們又被陷入了一條古街道。擡頭一看,霓虹燈中的門牌雕樑畫柱,十分精緻,上寫:“書院門”。原來我們又陷入到了一條文化街。心中喜幸,在此能看到沾滿墨香的街道,雖然累點,心裏還是很知足。漫步幽暗的街道,已到關中書院,漆黑中,唯有兩盞大紅燈籠高高掛在大門兩端,在夜色裏,尤爲溫暖、熱烈、奔放。走過長長的書畫街,沒有燈火通明,車鳴人喧,家家店鋪緊閉,諾大的一條街,唯有一兩個店鋪發出昏暗的光。看看錶,才八點不到,正是都市不夜城的開始,這裏卻沒有人流穿梭的身影,內心充滿了陣陣涼意。一天走過了兩條古巷:回坊街風光佔盡,落滿繁華:這裏卻人丁稀少,門廳空寂。我沒有看到白天的書院街是怎樣的情景,是否也和回坊街一樣人山人海、繁花似錦。我想一定不會,書院街應該是充滿雅緻、寧靜,浸透書卷氣、書生氣、藝術氣、文人氣、流淌着古韻,高雅,似高山流水涓涓細流,合成了一幅畫,一首詩,一幀書法,在墨香中獨酌,那種意境,纔不枉一個書院街。

我們在古巷中左拐右拐,彷彿進了迷宮,無法辨別東南西北,就像迷失了方向的羔羊,漫無邊際的瞎碰。無奈便問一老者,才知我們離住的地方已經很遠。按照他指引的方向,我們又開始下一個站口。

走出小巷,穿越十字,建國街已到眼前。建國街,這條曾經飽嘗過戰亂,裹着滄桑,富有傳奇故事的街道,雖然不那麼氣派、壯觀,似乎顯的普通、平凡,但兩個民族英雄,一批仁人志士,卻給人一種力量,一種強大,一種精神,在生命的骨骼裏延續,在穿越歲月的河流裏迴旋、搏擊,就像一顆鑽石,一座豐碑,永久的駐守在人們心裏,時間愈久,愈加璀璨。

走街串巷,看的不是熱鬧,主要看古巷的文化底蘊、人文氣質,看古城裏老百姓的生活點滴,它反映着不同時代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精神狀態,還能聆聽到低處的聲音。

別時,暮然回首,那人,那景,卻在一片燈火闌珊處。

別了,繁華深處的古巷……

流年古巷追憶散文 篇10

青磚白瓦,斑駁的古牆,古老的庭院,朱漆大門,一條條彎彎曲曲的巷子,包羅了世間萬象,百態人生,穿過了漫漫的歲月長河……

巷子,應該屬於江南吧!

古色古香的房屋,古樸素雅的建築,斑駁的古牆佈滿了墨綠色的青苔,捲起的屋檐上,爬滿了絲絲縷縷的青藤,微風疏雨飄過,吹散遍地落花,那淡淡的幽香瀰漫在煙雨朦朧的古巷子,延伸到路的盡頭……

杏花,春雨,小橋流水,勾勒出我的江南夢。漫步行走在古樸的江南小城,走進一條悠長的巷子,雙腳踩踏在青石板上,發出咔咔的聲響,震顫出清脆的迴音。

巷子,是歷史和古老文化的凝聚地,它融合了塵世百態,風情萬千。試想,長長的巷子口,穿梭着南來北往的過客,或擦肩而過的驚喜,或並肩前行的溫情,或不經意的回眸莞爾一笑,都處處蘊藏着詩意的美好吧!

如此,用一個字形容,妙,妙得恰到好處呢!

常常在想,文人墨客筆下的雨巷,是屬於戴望舒的雨巷吧!那個撐着油紙傘,身着旗袍的姑娘,冉冉婷婷,在濛濛細雨中,獨自漫步,有種即古典又憂傷的悽美,是真實的,還是遐想的呢?

走進了巷子,就走近了人間煙火。輕輕撫摸這斑駁的古牆,細細觸碰時光的脈絡,眼前瞬間就會出現一幅幅富有生活氣息的畫面。“賣杏花,賣杏花嘍!”清脆的聲音從巷子深處傳出,涌進了春色裏,潔白的杏花綴滿枝頭,淅淅瀝瀝的春雨從天空飄落,吹落了一樹杏花雨,鋪滿曲徑,香氣兒怡人。巷子深處跑來手提竹籃賣杏花的孩童,身着布衣,眸子清澈,那脆生生的童音,在空氣中迴盪,沒有憂傷。

有人說:每一個多情的女人,身體裏都包裹着一顆古典的心。巷子對感性的女人來說,有種特殊的情愫,她們天生多情,愛幻想,並對深巷子裏萌發出的無數愛情故事深信不疑,心馳神往。

試想,暮色西沉時,細雨悽迷,春色瀲灩,幽深的巷子裏,一座四合院,緊閉的朱漆大門裏,種滿了花花草草。古色古香的雕花窗內,一位面容清秀的女子,獨守深閨,靜靜地倚靠在窗臺上,含情脈脈凝視着窗外,眉眼兒裏流露出的柔情,似水般流淌在春光中。雨絲飄逸,輕輕敲打窗櫺,將一份柔情鎖在春色裏,原來,她在等待愛情。

客居嶺南,雖與江南相隔不遠,但依舊對這些羊腸子一樣的巷子,有些特殊的情愫,說不清,道不明。

嶺南的巷子,少了烏鎮的夢幻,缺了蘇杭的唯美,卻有着不同的韻味。獨自修建的角樓,青灰色的古牆,佈滿了苔蘚,走進幽長的巷子,七拐八拐的彎彎道,充滿了神祕感。

偶然的機會去嶺南水鄉小州村遊玩兒,終於與古巷子邂逅。

當夕陽西下,天色已黃昏,一抹斜陽倒掛在狹窄的巷子口,發出金燦燦的光暈。整條巷子曲折蜿蜒,房屋參差交錯,古樸的氣息,撲面而來。信步前行,一排排店鋪在巷子兩側排列,手工藝製作的作坊,琳琅滿目,精美的手工刺繡,凝聚了嶺南的風土人情,各式各樣的西關美食,甜品,操着客家話的生意人,優雅的粵劇段子,天后宮媽祖廟內香菸縈繞,南粵的古老文化,被髮揮的淋漓盡致。

人們說,巷子是人生百態,是地域文化的心肝腸肺。我想,巷子和高樓大廈相比,更具有人情味。

走出清幽的古巷子,剎那間被吸引住。巷子口,高大的木棉樹,枝頭綻放着紅色的花朵兒,微風輕哨,火紅的花蕾紛紛揚揚的落下,真真的下了一場花瓣雨呢!

樹下的青石板上,坐着年邁的阿公,阿婆,提着竹籃,撿拾着木棉花瓣兒,談笑風生。他們笑容可掬,一邊拉着家常,一邊與來往的街房們打着招呼。巷子裏,跑來跑去追逐的孩童,手裏拿着五顏六色的風車,追趕着斜陽,嘰嘰喳喳的笑聲在巷子口迴盪。

懶散的家貓佝僂着腰,蹭着阿婆的衣襟兒,阿公提着籃子,攙扶着阿婆在最後一抹夕陽墜落下,蹣跚前行,構成了一幅溫馨的畫面。

晚霞褪去華彩,炊煙裊裊在巷子裏瀰漫,勾起了我無盡的鄉愁。故鄉的巷子,是兒時的遊樂場,童年奔跑的樂園,盛滿了無數歡笑和淚水的回憶。而今,每次回故鄉,恍如隔世,曾經熟悉的巷子,空蕩蕩,少了喧囂,沒了昔日的場景,那些陪伴了童年時光的夥伴兒,早已散落於天涯海角,空留下回憶,再也回不去了……

流年古巷追憶散文 篇11

今夕,元宵節逢花燈,喜氣濃,古巷逸興,卸下昔日蒼涼的厚重,隱去滄桑的悽清。歲月多從,幾重夢,樓闌處,紅燭映,暖朱閣,攜一壺古井貢酒,載歷史的韻腳,赴一場花燈的約會。

夕陽晚,大地橋畔,渦河岸邊,燈仙降,浮於黛色的古道旁。斜屋檐,披晚霞,燈眉宇舒,心間有悟,卿附靈魂於古巷,寄繾綣向蒼穹,共邀皎月破滄海,喜鬧古都渡紅塵。一年一次牽絆於凡塵,紅塵劫,阡陌誰與伴行?

暮色垂簾,西窗剪燭,靜倚軒窗,慵懶於古案邊,溫一壺酒,觀一盞一盞燈,載着主人的夢,有的掛在樓檐,有的飄往夜空,有的順水遠行。那片紅,盛開一方絢爛,暖蒼穹,醉風景。

燈海下,是一座名樓的古巷,花戲樓;

燈海下,是一位名醫的古巷,華佗故居;

燈海下,是一罈名酒的古巷,古井貢酒;

燈海下,是一位梟雄的古巷,曹操故里。

紅影伴,相約花戲樓。晚風起,玲瓏戲樓,銅鈴響徹雲霄,花戲樓臺,三國戲猶在演出,知音少,戲有誰聽?三國戲,戲鬧三國,戲裏尋尋,戲外覓覓,三國英雄埋於古巷,藥都之鄉,怎可遺忘醫聖華佗。斯人一生矢志爲醫,精研岐黃,精通數經,鑽研救人之法,濟世之方,恩重緣深之廣。怎不嘆?垂名於精湛醫術,葬送於醫術獨特。何故,曹操斬醫聖,此舉對錯,誰與評判?傷心處,獄吏火,焚盡心血素論,無一卷流傳,燒斷紅塵念。戲文終,花燈淚難斷,只爲薄命醫仙。煙霧處卻見一幕,劍客爲燈抹淚,柔情流於燈。

傾聽小敘一段風流神話,花燈煥然。曾幻想,轉世醫仙與曼陀羅花一場邂逅,神農藥架,炫麻醉散,福澤衆生。怎奈?紅顏盼與醫仙共賞,奈何橋邊,輪迴路上那一道風景,因果相遇,致使早逝於英年,赴一諾之約,造化一段姻緣。塵緣起,曼陀羅花開時,三生輾轉,夢境圓。

神話戲完,花燈暗,龍燈花鼓,御風逍遙,巷南巷北鬧。紅紗幕下,黛瓦無涯,似孤傲劍客,一襲華衣,獨步青雲,歲月無痕,駐足於道陌上,得歷史造詣,染紅塵魂,刻一幅丹青。塵風亂,嫣然笑,紅與黛,相纏相映,似劍客迷情於燈,似燈鬧情於劍客,相伴月下。

百聞難得一見,沉香菸霧纏繞處,似劍客無酒,瀟灑之資,優哉遊哉,沉澱心性,於花燈約會,樂在逍遙,清逸於半巷。燃起一份劍客情愫,一念流年,揮一套五禽戲,健步走,蒼音徊,一招一式,旋開旋落,曼妙似舞,柔中顯剛。豈知?五禽戲非戲,華佗引虎鹿熊猿鳥之資,運五禽之氣,練百步汗功,修體魄,斬病魔。

月下,赴燈會,無酒,怎行?古井貢酒,醞甘泉之精粹,奪稻穀之造化,凝精髓,漉糟粕,埋藏千年光陰,承載歲月甘甜。傳頌,一口深藏千年古井,聚天地之靈秀,竊自然之奧妙。

月夜已染紅,幾縷陳酒幽香,刺穿歲月,拂過隧道,尚未飲,聞香先醉。煮酒對月,燈下一壺酒,暫伴殘月影,劍客肆意酣暢,不醉不休。酒過三巡,樓臺戲紅燭,眉間染溫葩,醉否,醉否,燈搖亂步,踩着燭焰搖擺的旋律,劍客拔劍隨之曼舞。

醉裏賞燈舞劍,夢迴三國曹營。大地升騰一片狼煙,戰馬浩蕩,刀光劍影,亂世梟雄,乘赤雲,一襲玄衣臨風,昂首豪言,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曾幾何?曹卿借九醞春酒,博得帝王心。揮刀潑墨,試問天下,誰才堪稱英雄?一世滄海夢醒,劍舞斷,笑問紅燈,誰敢與曹比肩,凌駕於蒼穹?

古去今來,遺址已久,曹墓已冷,難尋古戰場,尚存將軍志,灑酒同君飲,劍客折服長嘆寄於情。紅燈落影,徘徊星辰下,追問劍客,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今夕依舊否?遙望落寞處,古巷亦得曹君垂青,運兵道綿延幽長,譽爲地下長城;曹族故宅,安於魏武故里;錯落精舍築,香菸迷繞處,藏一座譙令寺;設兩處觀稼臺,督耕觀種;建南北曹寺,屯曹家兵......方知,劍客怡情之所,壯志猶在,辭賦尚存,韻腳怎可不依舊?

北風搖曳,紅燈黯,月明星稀,寒光瘦,觀前塵過往,似南柯一夢。吟一曲歷史清商,誰爲此斷腸?傾一腔三國豪情,誰爲此歌唱?三國戲,日復一日傳唱,早已染蒼霜,回眸笑,戲文不老,難求舊夢沉香,怎奈,千年孤寂,無處話淒涼?

夜幕相繼沉寂,小軒窗,癡夢望長天,執手千秋萬卷吟腸,化作幾句寥落詩行。夜未央,月下燈作陪,醉望燈顏,共賞三千煙花遙寄天邊,片刻,煙花流年化爲雲煙,曾綻放過,亦無悔,亦無怨。

塵落,逢一劫花燈,閱古巷恆古深情,怡情尋彼岸,渡幾世滄桑。赴年復一年的燈會之約,元宵月下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