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秋遊蓬萊散文隨筆

秋遊蓬萊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5W 次

從秋浦河入江口驅車溯流而上,公路和河道像兩條綢帶交織在一起,一綠一黑,時分時伴,到石臺貢溪才分道揚鑣。一路上山環水繞,峯迴路轉,車如同行進在一個巨大的山水盆景中。時值枯水季節,秋浦河失卻了夏日的豐腴,雖然不能飽覽春夏間“一水繞田將綠護,兩山排闥送青來”的沿途風情,但古柳津渡、澄碧秋水還是會不時激發出“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裏”的詩情畫意。

秋遊蓬萊散文隨筆

車至目的地,擡頭看見掛有“荀鶴山莊”牌匾的接待處,方知“蓬萊仙洞”恰處晚唐詩人杜荀鶴的故里———貢溪鄉杜村。心裏一陣莫名的激動,慣有的思古幽情瀰漫開來,目光逡巡着四周的山水田園,希望能尋到有關這位落魄詩人一星半點的蛛絲馬跡,好讓久仰的心情有所歸依。最好能親自到他的故居或墓地拜謁一番,即便因此耽擱了遊玩仙洞也是值得的,因爲這份意外的驚喜已經讓我覺得不虛此行了。

可惜我的願望落空了,問導遊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也難怪,時隔近一千二百年,若沒有後人刻意保護修葺,什麼樣的建築墓園能經受得住時光之流的滌盪呢?帶着這樣的遺憾,踏上通往“蓬萊仙洞”的青磚甬道,磚縫中透出的苔蘚綠意顯得古味盎然,更添了一份欲訪不值時“應憐屐齒印蒼苔”的落寞之感。

進入“蓬萊仙洞”,先前的黯然被洞中鬼斧神工的造化神奇漸漸沖淡。“蓬萊仙洞”分地洞、中洞、天洞三個層次,洞中有洞,洞洞相連,堂廡深廣,氣象宏闊。地洞洞口左首赫然矗立着一座狀如金鐘的'巨型鐘乳石,高約九米,寬近八米,底邊周長三十餘米,其上有一盤龍提鈕,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彷彿有意炫耀“洞主王母”鐘鳴鼎食的皇家奢華。沿方磚通道向地洞縱深行進,如同闖進了古羅馬的王室宮殿,高高的穹頂,乳白色的細膩洞壁,頗有幾分拜占庭風格的建築意味。抵達地洞盡頭,拾級攀援而上,好像登上了一艘巨輪的舷梯。俯身下望,已然身處第三層“甲板”,回首來路,呈“之”字形繞壁盤旋,其上人頭徸徸,絡繹不絕。

稍事休息,經中洞一鼓作氣爬上了“南天門”,到達了天洞仙境。山水壁畫影影綽綽,太過抽象,倒是旁邊的“瑤琴宮”名副其實。洞中難得一見、發育良好的衆多鐘乳石構成了一個五、六平米的天然密室,許多中空的石鐘乳拄頂接地,粗細林立,恍如誤入了瑤臺瓊林。幾片狀如編鐘的鐘乳石懸於半空,依次敲擊,果然能發出不同音階的悅耳琴音。可惜部分已被無良遊客肆意敲斷,留下了難以彌補的缺憾。

走完天洞的盡頭,就來到了“蓬萊仙洞”的核心景區———王母瑤池。一片罕見的潔白如雪的鐘乳石從洞頂垂掛下來,如靜止的瀑布,又如玉樹瓊枝、霧凇冰掛,更似晶瑩剔透的絹絲羅帳,讓人不得不嘖嘖稱奇、歎爲觀止。瑤池應算洞中最精緻、最典雅的一處景點,連地面上隨處可見的石筍、石柱都泛出玉石的光澤,溜光鋥亮,洞頂垂掛的石鐘乳也與別處大不相同,雪白,淺黃、淡綠,慄褐等色五彩雜陳,環拱如花。整體仰觀,極似一朵盛開的碩大牡丹,而每一片花瓣猶如千姿百態、色彩斑斕的海底珊瑚構成。在各色燈光的投射下,在明鏡水面的倒映中,整個瑤池流光溢彩,放射出天然洞穴向來罕有的珠光寶氣,似乎將洞中所有的精華都聚集到了這裏,呈獻給遊客,讓人覺得亦真亦幻、飄飄欲仙。

步出洞府,日懸中天,早已飢腸轆轆了,就近到“荀鶴酒家”用餐。環顧四壁,希望能看到杜荀鶴的一首詩或是他的一幅詩意畫,聊以慰藉此次洞外神遊,可惜依然遍尋無着。也許是天意註定我和杜公無緣吧,就像千年前天意註定了荀鶴與他近在咫尺、朝夕相伴的仙洞無緣一見一樣,要不《全唐詩》裏一定會多出幾首歌詠洞中奇景的千古絕唱。那麼,“蓬萊仙洞”的人氣也一定會比現在更火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