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7描寫端午節的散文

2017描寫端午節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5W 次

中國的歷史源遠流長,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文明享譽世界。下面是本站小編整理的2017描寫端午節的散文,歡迎大家閱讀!

2017描寫端午節的散文

  【2017描寫端午節的散文1】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我們老家的端午節,又稱五月節。小時候也不知道究竟爲何要過這一五月節,只知道這一天在農忙之餘還能有好吃的糉子。所以端午,最忘不了的是吃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我們的傳統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爲鹼水糉。

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糉。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糉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糉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端午節的早晨家家吃糉,一般是前一天把糉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糉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糉葉。糉子的傳統形式爲三角形,一般根據內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糉,米中摻小豆的叫小豆糉,摻紅棗的叫棗糉;棗糉諧音爲“早中”,所以吃棗糉的最多,意在讀書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狀元。過去讀書人蔘加科舉考試的當天,早晨都要吃棗糉,至今中學、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亦要做棗糉給考生吃。

煮糉子的鍋裏一定要煮雞蛋,有條件的還要再煮些鴨蛋、鵝蛋,吃過蘸糖的甜糉之後,要再吃蘸鹽的雞蛋“壓頂”。據說吃五月端糉鍋裏的煮雞蛋主夏天不生瘡;把糉子鍋裏煮的鴨蛋、鵝蛋放在正午時陽光下曬一會再吃,整個夏天不頭痛。

其次讓我難以忘懷的就是插艾草。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我們家鄉把插艾作爲重要內容之一。以艾條插於門楣,懸於窗戶。端午插的艾草,我們稱之爲家艾,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可見,插艾是有一定防病作用的。

端午節的早晨,天剛露出魚肚白,媽媽就去自家的菜園地的角落採集艾草。那些散發着香氣的艾草一拿回家,滿屋清香。早飯後,爸爸端起板凳,放在門檻上,將一把艾草整整齊齊的豎着插到門上。微風搖曳着艾草,散發出陣陣清香。我們的家鄉流傳着這樣的歌謠:“端午艾,是藥草,家家戶戶離不了;門上插把端午艾,蠍子蜈蚣無處逃。”

艾草又是一種天然蚊香。到了晚上,天將黑的時候,媽媽就拿出早已上一年端午節用過的幹艾草,點燃起來,然後薰遍屋內屋外的各個角落。艾草冒出的`黃色煙霧,散發出的特殊香氣,充滿了整座房子。我好奇地問母親,爲什麼要用艾草薰。母親總是慢騰騰地說:“燻草香,香滿堂;薰蚊蟲,辟邪惡。家裏上上下下,裏裏外外,薰艾草,一年裏人也不會生病。”記得夏天,只要我們身上生了痱子,媽媽就用陳年的艾草燒水,給我們洗澡。秋天或者冬天,身上有寒氣,也是用陳年的艾草薰燒,一出汗,馬上就好了。

在端午節的這一天,家裏人還會上街,花上幾分錢或者一毛錢,給我們這些孩子買來香囊,掛在身上。我記得自己佩戴過的香囊,最喜歡的是紅辣椒形狀的。傳說佩戴香囊有避邪驅瘟之意,實際是用於襟頭點綴裝飾。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最後就是在中午吃飯的時候喝雄黃酒。雄黃其實是一種中藥材,中醫藥書籍說雄黃能治百蟲毒、蟲獸傷,所以民間有“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五月五日飲雄黃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蟲”、“帶雄黃進山不怕蛇”等諺語俗語。在碘酒未發明年代,我國人民就是用白酒調配雄黃和白礬水來塗抹毒蟲蜇傷和蚊叮蟲咬的。人們熟悉的《白蛇傳》裏,端陽節,許仙聽信了法海的話,讓白娘子飲了雄黃酒而顯露出了原形。現在不少地方在端陽節還要在屋內外噴灑雄黃水,並在兒童的耳、鼻、額頭上塗抹雄黃。不過據現代科學分析,雄黃有毒,不宜內服。

家鄉的端午節,已經離我們漸漸遠去,多想再過一次家鄉的端午節啊!

  【2017描寫端午節的散文2】

端午節一天天地近了。這個週末的傍晚,當我小吃街上看到不斷增多的糉子攤點,尤其是嗅到那清香醇厚的氣息時,不禁想起了故鄉的端午節。

故鄉的端午節,是一曲意味深長的歌謠。舊時家鄉的民謠裏唱得好:“喜鵲叫,麥梢黃,麥收過後糉飄香。”端午節之所以跟喜鵲扯上關係,源於一則感人的傳說。相傳喜鵲在覓食時被猛然降落的牛糞掩埋,幸好被公雞扒了出來。喜鵲爲報答救命之恩,遂於每年農活最重、須最早打鳴的麥收時節爲農人報時,讓公雞得以休息。雖無法考證傳說的真僞,但可以明顯地感到,端午前的麥收時節,平素早早唱響的雞鳴消匿了,唯餘一聲聲婉轉嘹亮的喜鵲鳴叫回蕩在村子裏,催促着農人下地。在倍感新奇的同時,也讓我們體會到感恩的深意,更從側面告誡我們不管關山相隔,無論身在何方,都不能忘本。

故鄉的端午節,是一道永駐心間的風景。記憶中,每年端午節前,祖母總會叮囑我多割刈些艾草,早早攤在打麥場上曬乾。雖然難免有插在門前“辟邪”減災等傳統意義上的考量,但更多的是實用價值。點燃後冒起濃煙的艾草,不僅可以在盛夏驅除蚊患,更是豬牛羊等大牲畜產崽時消毒、預防大出血的良藥,倍受鄉親們的青睞。端午節當天,還有包糉子、煮鹹雞蛋、抹雄黃酒、掛香囊、洗夏季“頭茬澡”等大事。每年的這個時節,母親總會早早地到村邊的竹林裏折下鮮竹葉,清洗後在開水裏燙一下,裹上浸泡好的糯米,綁上棉線,爲我們蒸出一篦子滑嫩芳潤、清香醇厚的竹葉糉子。鹹雞蛋的鮮香肥美自不必說,抹雄黃酒和往手足上掛香囊也被認爲是節日大事。據說雄黃酒可以驅除蛇蟲侵擾,掛香囊能夠保平安。雖然其功效不得而知,但都煞有介事地遵從照做。至於洗夏季“頭茬澡”,則是相傳三閭大夫投汨羅江後,上蒼憐憫民間悽楚,遂於每年端午節晨往天下江河湖塘遍灑良藥,沐浴後有健身防病之效。端午節時的塘水還有些許涼意,但大夥仍然踊躍參與,以圖吉利,那副天真純樸的憨直勁煞是可愛,引人回味。

故鄉的端午節,是一根牽動鄉愁的絲線。仔細想來,未在故鄉過端午節已有十餘年了。祖母已病故多年,村邊的竹林也被伐掉墾爲耕地,抹雄黃酒的習俗被證實無益於健康而早早摒棄,昔日碧波漣漪的池塘疏於治理,被淤得幾近消失。村裏的中青年人都去了南方務工,大牲畜早已無人養殖,艾草也沒了用處。只有那熟識的歌謠和鮮豔的香囊,仍陪伴着孤獨的老人和留守兒童們。麥收過後的糉子仍很香,只不過已沒有人再去費心費力地製作了,直接從小賣部的冰櫃裏買來完事。有時重返故園,欣賞着村裏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小洋樓,看着空蕩寂寞的村落,在爲鄉親們物質生活大幅改善倍感欣慰的同時,總感到少了些什麼。尤其是在端午將至的氣氛裏,總能引起我無盡的遐思與慨嘆。

懷着這樣的心緒,晚上竟做了一個溫馨的夢:漂泊多年的遊子都學到了一技之長,具備了自主創業能力。端午節裏,他們與親友歡聚一堂,描繪着返鄉創業的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