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山河歲月散文隨筆

山河歲月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6W 次

無論哪一個巍峨的古城樓,或一角傾頹的奠基的靈魂裏,無形中都在訴說乃至歌唱時間漫不可信的變遷”――樑思成

山河歲月散文隨筆

也許很多人知道林徽因是因爲徐志摩,而很多人知道樑思成是因爲林徽因。而我知道樑思成先生是因爲他保護日本奈良古建築的佳話。他是個癡人,矮矮小小的,和徐志摩相比,沒有那麼大的浪漫氣質。但癡人總有種獨特的魅力。這種魅力來自他一生執着不息的山河歲月

當年樑思成先生談起北京城牆時,把它視爲一種生命來描述:“環繞北京的城牆,是一件氣魄雄偉、精神壯麗的傑作。它不只是爲防禦而疊積的磚堆,它磊拓嵯峨,是一圈對於北京形體的壯麗有莫大關係的古代工程。無論是它壯碩的品質,或它軒昂的外像,或它那樣年年曆盡風雨甘辛,同北京人民共甘苦的象徵意味,總都要引起後人複雜的'情感。” 沒有振臂高呼,沒有慷慨激奮,有的,只是一個知識分子以理性的方式,表達着自己的赤誠和責任。樑思成用這樣優美、充滿詩意的筆調來描述北京城牆,絕不因爲他是一位建築大師,他的心中涌動着對古建築的熱愛、讚歎和欣賞,他深知北京城牆對北京城的地位,在中國歷史文化長河中的位置。

然而他的凝聚了創造力和想象力的報告卻受到了批判,當時的不合時宜,讓他的遠見卓識被埋沒了。僅過了20年,樑思成對城市保護、城市規劃的思想就被驗證了,但是北京已經改變了,一個古色古香的京城風貌永遠的消失了,今天的北京到處都是摩天大樓,老建築被擠在一個尷尬的角落裏。歷史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遺憾,需要我們永遠面對、深刻反思。

老建築退出歷史舞臺的同時,留下的是斷裂的歷史,一個特定年代裏的陣痛。當時北京城市建築決策者的思路是:一切以人民名義。樑思成要保留古建築,他們就說那些東西不方便於人民生活;他們說這些建築如何礙事。也許在那時的中國,實在沒有多少人會靜下心來聽他講述歷史遺產的美麗與寶貴。人民,人民……我想起了羅蘭夫人的名言:自由,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以行!

那個時代像一個噩夢,文化被輕視、被消解,文化的尊嚴受到污辱,從噩夢中醒來,我們感到驚悸和後怕。錯批一人,多生幾億,這是說馬寅初的。錯批一人,少了名城,這是說樑思成的。

樑先生是在寂寞中逝去的,紛亂和喧囂是歷史長河水面的浮萍,惟有真誠和正直纔是支撐知識時代欣欣向榮的堅實支點。他是一位思想深邃的建築大師,一位冷靜的歷史主義者,他的深遠的目光可以照耀一個世紀的侷限。他讓我們感到慚愧,讓所有的破壞文化的人感到恥辱。然而在今天,像三孔慘遭水洗這樣的事件仍然在發生。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中依舊讓專家感到憤怒和心痛。南京城中山陵附近的法國梧桐被砍伐,浙江定海上百年的老街區被推土機化爲瓦礫。許多城市在規劃中仍然延續北京城的模式,遺憾依舊在延續。樑思成擔心中國的古建築將會隨着大規模的建設而覆滅,他的擔心至今仍未讓人放心。

當歷史的風煙散盡,我一次一次地回憶起這位中國建築史上的國寶級人物-------樑思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