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那年那月,我的秋日少年遊散文

那年那月,我的秋日少年遊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很是喜歡南宋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小小的一首詩,形象生動地把讀書的益處寫了出來。

那年那月,我的秋日少年遊散文

少年本是讀書時,可是,現在的少年書生,對讀書的喜好淡了。因爲,他們鍾情的“方塘”,是擁有着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的手機,書籍已經不能夠吸引他們了。有時候,看着他們對手機的癡迷,我總是會想起我的少年時代,那個和書有關的時代……

入學之始,就讀的是一所村小,老師所教的內容有限,啓蒙讀物主要就是小人書了。

對於那時的小學生來說,小人書受歡迎的程度,不亞於現在的手機。小人書的種類很是齊全,有名著類的,有神話類的,有抗日題材的……每拿到一本小人書,我總是愛不釋手,眼睛先是盯着上面的圖畫,然後視線轉移到下面的文字,圖文並茂,很快就把一本小人書讀完了。讀完後,總是感覺不過癮,於是,就拿着小人書,和小夥伴們交換。可這樣的交換也是解一時之饞,畢竟,每一個小夥伴的小人書也不多。沒有小人書讀了,就渴盼着,渴盼着賣小人書的小販的到來。

終於,小販搖着撥浪鼓來了,貨品很是琳琅,可我全部的注意力都盯注在小人書上。有《鐵道游擊隊》,還有《武林志》,還有……這些小人書,絕大多數都是沒有看過的。於是,我就飛跑回家中,拿出積攢的幾毛錢零錢,再氣喘吁吁地跑到小販的攤位前,理直氣壯地擠到前面,伸出手,在放小人書的攤面前左挑右揀了一番,拿起了這本,又盯着那本;拿起了那本,又盯着這本,哪一個都想買。可是,就那幾毛錢,只夠買一兩本的,導致每一次的抉擇,都是那麼地艱難。在小販的催促中,我最終選了最心儀的小人書,像護着珍寶一樣,抱在胸前,回家了。

我多想痛痛快快地看一場小人書啊!可終究是不能得償所願。因總是這樣想着,有時在夜晚睡覺的時候,我會夢到自己來到一個放滿了小人書的店中,躺在小人書上,隨便看,還不花錢。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那時,少年的我,拿雲般的心事,都飄渺到了小人書上。

有一年的秋天,聽大一點的上了初中的同村夥伴說,位於我所在村北面的小合隆站有一家小賣店,因爲靠近中學,在賣貨的同時,兼做一些租書的生意,書很多,小人書也很多。看一本小人書,據說只需要兩分錢。聽說有這樣的一個好去處,我的心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時時惦念着想去看一看。

終日這樣想着,心中的渴望愈發地強烈。終於,一個秋日的午後,在家中百無聊賴的我,終於決定要把這個理想變成現實了。

我所在的東道村到小合隆站村有四里地的路程,需穿過一條水庫大壩,還需穿過一個叫作大田家窪子的村莊,在折轉,一路向北,纔到小合隆站村。

這是一個黃沙漫天的日子,那輪高懸的太陽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光芒,慘淡地掛在天空。我穿着單薄的衣裳,在風中瑟瑟地走着。我不敢直視前方,把手垂直放在額前,看着腳下的`路。一不注意,被風揚起的灰塵就會調皮地鑽進我的眼中,粘在眼角膜上,刺癢得很。當走到水庫大壩上的時候,風更強勁了。蜚瓦拔木一般,呼嘯着。我躬下腰身,頂着風,勉力前行。

大壩的西面是浩淼的水面,那時水庫裏的水還有很多,在夏日的時候,是頑童們嬉戲的絕佳場所。而那日,它卻怒吼着,翻卷着水浪,一波一波地,擊打着岸邊的岩石。在與岸石接觸的那一刻,迸濺出無數的水花,有的,飛落到我的臉上,我的身上,涼涼的,但舒服得緊。

而在大壩的東面是一片蘆葦蕩,在風的吹拂下,時而彎身,時而挺直,搖曳着。“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這是前幾日剛學的詩,題目叫《蒹葭》,是在一位鄰居大哥的筆記本中見到的。因爲喜歡,所以留意,因爲留意,所以記誦了下來。那時的記憶力真是好,看過的東西,無意中就記住了,哪像現在,費力地去記,也記不住幾句話,記住了,很快就忘記了。所以,當一個人在少年的時候,是應該多記憶一些東西的。那時,記住了就記住了,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在經過大田家窪村的西側村口時,會見到一所中學,這是一所坐落在鄉村中的中學。一南一北兩排紅磚紅瓦的房子,北面是教室,南面是老師的教研室和校辦工廠。這是我初中的校園,很是簡陋,可當時的我見到它的時候,卻感覺很是雄偉,想象着,當我上初中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呢?想着,想着,看見小合隆站村已經近在眼前了。

當我走進村中的時候,一陣火車的汽笛聲響起,一列火車如長長的巨龍,停在火車站。我遠遠地望去,在朦朧中,我望見一些旅客從站臺上走了下來,有的向南,有的向北,有的向東,有的向西,四散開來,進入各個村屯。這樣的景觀,是我以前所未見的,我呆呆地看着,出了一會神。當覺知到此行的主要目的後,才凝聚心神,尋找着那家租書的小賣店。

少年的我,很是羞澀,最害怕的,就是和生人說話。可是,人地生疏,我真不知道那家小賣店在哪兒,爲了儘快看上小人書,我厚着臉皮,問了兩個人後,終於見到一處人家的門口的牌匾上寫着“食雜店”,也就是當時我們所說的小賣店。

這家是用紅磚砌成的院牆,院落很大,前面有兩間瓦房,是賣貨的地方,後面是四間瓦房,應該是住家的地方。我走進食雜店,迎面是一個曲尺形的櫃檯,裏面被分成了三層格,擺放着各種商品。當我說明來意後,店主人,一位中年婦女站起身來,拖着肥胖的身體,把我引到裏間屋中。這間屋和外屋相比,小了三分之一。一半放着店中的存貨,另一半就是讀書的地方。在讀書的區域,有兩架自制的木頭書架,擺放着各種書,小人書只有兩層書架,但對於我來說,也是豐富得很了。

交了押金錢後,這整個的下午就屬於我和書的約會時間了。我躲在這裏,開始了半日的讀書時光,讀了許多小人書,也讀了幾本大書,名字已經忘記了,但那日,我是第一次嗅到了濃濃的書香,至今憶起的時候,還令人回味無窮。

荏苒的時光送走了一個個春夏秋冬,三十年的輪迴,把我送進了不惑之年,而那年,那月,那個秋日下午的少年遊,卻成爲了我不滅的記憶,日久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