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由夫妻相說開去散文

由夫妻相說開去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W 次

民間有“夫妻相”的說法——一對夫妻相處久了,彼此面貌會逐漸相似起來。這一點爲不少人所證實。其實,不僅相貌,就連生活習慣或者舉手投足、思維方式都會相似起來。前段時間有報道說,家裏養的寵物貓狗都會有主人的神態或“家風”。這種現象值得思考與探究。

由夫妻相說開去散文

成語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俗話有“薰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之說。這些道理,從環境改變人到物以類聚、人以羣分,都闡述了生活中的一些規律。所謂“不是你影響別人,就是別人影響你”。事實上,影響也是相互的,看各人內心的認可度吧。生命都有趨向合理和適應環境的特質,如果在某種氛圍中沉浸久了或者說發現有更好的方式方法,就容易在某種程度上改變自己。成長的過程,也就是不斷改變自己、同時也影響周圍的過程。

這種現象起碼能讓我們在以下幾點進行思考:

一、良好的適應能力是生存與發展的前提。

古人說,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可見環境並不一定能適合自己。這時,就要學柔韌的小草而不是易折的枯枝,要用堅韌與樂觀來面對一切不順利。因爲你在排斥環境的同時,環境也會同時排斥你,外圓內方就好,不必事事計較。在隱忍中保持自我,在努力中改變處境。這是每一個有追求者的必修課。

二、想做好一件事,一定要有極強的定力。

做事並不是在象牙塔中能夠完成的,而是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各形各色的事。如果沒有極強的定力,就無法抵抗干擾,也無法保持一貫的鬥志與清醒的頭腦。定力來自於對事情的投入與對困難的充分估計,當然也與不斷的訓練有關。從最小的自律開始,逐漸向最大的沉穩過度,便能處變不驚、處亂不慌、處擾不躁了。

三、意志堅定才能不被負面事物同化。

不管是一位心理諮詢師面對情緒變化不定、心態扭曲混亂的求助者,還是日常生活中安慰失意者、面對各種考驗,都需要意志堅定,否則就容易被其同化。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想要保持本我,不被負面事物同化,就要有極強的意志和巧妙的自我保護方法。這些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可視場合而探索出不同的具體執行步驟。

四、相處中的問題不是一個人的責任。包括家庭教育。

正因爲彼此可以互相影響,所以所有相處的問題都不是一個人的責任,而是集體的責任。包括最常說起的家庭教育,如果父母做得不到位,孩子就可能出現心理問題,近而影響到學習狀態和人格健康。父母的問題包括:不能與孩子平等交流,不能信守答應孩子的事情,不能做到以身作則,等等。這些,如果一味怪罪到孩子頭上,只能是加劇事情的惡化,於事無補,再大的火氣也只是缺乏智慧的表現。改變別人要先改變自己,責怪別人要先檢討自己,如此,方爲有的放矢。

五、選擇朋友或建立家庭,不能有根本的觀念衝突。

我以前說過,觀念相近是感情的基石。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如果觀念上存在着較大的分歧卻一定要勉強相處,到最後不是一方被同化,就是彼此各懷心事、各行其道,名義上的親近也就名存實亡了。古人交友重在“志同道合”,今人戀愛重在“性格相投”,都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以後的牴觸與掙扎。

六、要理解“求同存異”的難度與重要性。

求同存異很不容易做到,但又確實是很重要的處世之道。其難度在於,彼此都要有堅定的自我,而彼此又都要有包容的胸懷。人們很容易在“光暈效應”(一好百好、一差百差)下全面認可或全面否定,很難有所保留的認可與有所保留的否定。所以,要把握這個度,一定不能感情用事,而是需要有脈絡清晰的生活主線。非如此,就容易陷入愛憎的漩渦中。

七、善待關愛你的人等於善待自己。

關愛你的人和你所關愛的人,其實都是與你息息相關的。這樣的觀念與心態像無數棵樹木形成的森林一樣,能夠形成獨特的氣候環境。能夠彼此認可本身就是緣份,這個不是委屈求全或者挖空心思可以達到的`效果,而是性格與素質的綜合吸引。善待他們,也就是善待你自己,因爲你與他們已然在最高層次上達到同步,是生活中彼此的支撐與動力。

八、努力不是一個人的事,收穫也不是一個人的功勞。

集體的力量是不可輕視的,做事也不可能完全憑藉個人力量實現。只要身處現實,就要考慮到這個因素。有句歌詞“軍功章兒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恰如其分的道出了集體的作用。名言“每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女性”,反過來也成立。家庭和諧和睦,孩子纔會陽光而向上;情感親密融洽,夫妻雙方的事業或心情才能晴空一片;單位或集團中,最大限度的做到公平公正,纔能有整體的合力。所以,要想成功,就要善於發掘和利用人脈,而這一點更需要包容的心態、真誠的風格和謙和的風範來實現。這一點已爲無數成功者所驗證。曾文正公說的“彌天之功,當半分於天”,今天提倡的感恩的心,感恩所有與你相遇的人、事,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由“夫妻相”想到了很多,當然不免掛一漏萬。只是積極的思考每一點每一滴的生活片段,都能夠讓我們舉一反三、收穫多多;生活是一本大書,是最好的老師,但如果沒有這樣的悅納與思考、感悟,或許也就不能儘可能讀懂它、傳承它、發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