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十度春風鬢已霜散文

十度春風鬢已霜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8W 次

十度春風鬢已霜散文

即將踏入知天命之年,我越來越覺得,人這一生,走過多少路,遇到哪些人,經歷什麼事,都是要靠機緣的。就像十年前我憑冥冥之中的機緣來到志丹,進入志丹縣高級中學工作一樣。

只是偶然在別人拿的報紙上瞟了一眼,恰恰就看見了一則招聘高中教師的廣告,偏偏就被上面的地名所吸引:志丹,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陝北的第一個落腳點,被譽爲“紅都”;陝北紅軍高級將領,人民英雄劉志丹將軍出生地,又被譽爲“英雄故里”。歷史的輝煌再加上如今盛產石油的“經濟強縣”的名號,令人心馳神往。

於是,2008年的初夏,神差鬼使般從老家轉乘幾趟車到甘肅慶陽,再搭乘一天僅通一趟的班車到志丹。一路上翻山越嶺,道路崎嶇難行,顛簸的腸子都要吐出來了。沿途的景色單調,寂靜荒涼。車子駛過一山又一山,心中的失望也多了一重又一重。

然而,轉過一座山頭,眼前突然一亮,原來車子駛入了夾在兩道山樑之間的狹長川道。順着川道的三條街道乾淨整潔,無數高樓聳立,綿延十幾公里。進入街道,店面排列整齊,各式廣告牌讓人眼花繚亂。志丹,就這樣毫無預兆的出現在我眼前。她靜靜的安臥在連綿的羣山懷抱之中,又被山腳下的一彎平靜碧綠的河水環繞。她的新興的龐雜建築,有都市的豔麗;兩邊山樑上蔥鬱的樹木又夾雜着山野的清純,這兩種混搭的畫風卻一點沒有違和感。志丹,像掩藏在深山裏的一顆明珠,是“養在深閨人不識”的美少女,既華貴,又清麗的呈現在我的眼前。第一眼,我就喜歡上這個小縣城了。心想,一路的顛簸也算值得了。

我應聘的志丹縣高級中學在縣城北邊新規劃的教育小區。也許在老家見到的破破爛爛的校舍太多了,以至於一踏進學校的大門,我就被這些漂亮氣派的樓房震撼到了:學校建在兩山之間一片開闊地上,面對公路,背靠河沿。精心規劃的校舍依大門不遠處的噴泉呈對稱佈局。樓舍高大寬敞,白底藍邊,裏邊現代化教學設施一應俱全,即使與西安的高中名校相比也毫不遜色。每棟樓的建築都獨具風格,樣式各不相同。都有一個高懸着鎏金大字的富有詩意的名字:“躬行樓”,“莫閒樓”,“三省樓”,“齊賢樓”……校園裏綠樹掩映,花木扶疏,曲徑通幽。連校園的圍牆也做成開放式鐵柵欄,爬滿了綠藤,低垂着柳絲,一切都那麼安謐又美好。一座多麼美麗的“花園式學府”!我希望自己能有幸進入這個學校工作。

考試、講課、面試,一輪輪的考驗、淘汰之後,是漫長的等待。8月8日,我終於接到了學校錄用的電話。通知我的劉高明老師,電話結束不忘叮囑我:“路老師,這邊路不好走,您路上注意安全。”這句人情味濃濃的話語,溫暖了我的心,拉近了我和這個陌生的學校的距離,瞬間我對自己的選擇感到踏實。

2008年秋季,一個新的學年,我正式來到志丹縣高級中學任教。

新學校、新環境、新學生、新同事,新鮮感着實讓人興奮了一陣子。然而每天除了上課,從六樓宿舍推窗所見,東西兩邊的山樑遮斷了遠眺的雙眼,觸目可及的永遠是紅褐色的山坡,坡上是零星的碧草和雜亂的綠樹。偶然可見點綴在山坳裏的幾排窯洞。單調的景色,讓人的視覺疲勞;單調的生活,更使人心靈孤獨。

一天,我終於忍不住問先到一年的同事:“走上山頂能看到什麼?”

“還是山。”

我不相信。山頂上怎麼還能是山呢?肯定和站在老家的山頂上一樣,會看見四周綠毯似的原野。田野上有筆直寬闊的公路,路旁載着兩排高大的白楊樹,公路上車水馬龍,行人如織……終於,在一個初冬的早晨,我去爬眼前的山,想看個究竟。一登上山頂,我就傻眼了:這麼多的山!被西風吹得枯黃的山!山連着山,連綿不斷,簡直是山的海洋啊!那一刻,昔日老家慣看的風景一齊映入腦海,那些綠色,那些豐潤,多麼讓人懷戀……然而,選擇就意味着放棄。故鄉,從此將漸行漸遠。滿目蕭瑟霎時惹出鄉愁無限:

長相思

風蕭蕭,

雪飄飄,

楊柳枯枝惹寂寥,

夢隨故鄉遙。

山高高,

路迢迢,

望斷天涯暮與朝,

空見白雲渺。

還好,教師這個職業,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會寂寞。身邊簇擁的學生,總讓你處在熱鬧的中心;總有細心的學生,能讀懂你臉上的落寞。我就是在與我的學生心靈相遇的時候,有了異地他鄉的第一批朋友。

志丹的學生,單純、直率、仗義、待人真誠。課堂上,我們是師生;課餘時間,我們處成了忘年交的朋友。週末,學生來我的宿舍,會說:“老師,你離家遠,就把我們當作你的親人吧。”“我們和你兒子年齡差不多,我們都是你的孩子。”我接受過學生從家裏給我帶來的蔬菜、甜瓜、玉米棒……學校放假,怕我孤單,有女同學會來陪我擠一張牀睡覺。我也在宿舍擀麪條、包餃子,他們吃得津津有味;我從老家帶回來的小飾品,她們愛不釋手……我的宿舍窗前掛着一串紫色風鈴,那是我的課代表,一個乖巧的女生送給我的。至今,我都記得她送給我時說的話:“老師,風鈴一響,你就能聽見風從故鄉吹來的聲音。這樣,你就不會想家了。”多麼有情有義的孩子啊!

的確,慢慢的`,我就不想家了。因爲,我又結識了第二批朋友。這些朋友是本地的同事。人,無論身處何地,只要敞開心扉,總能找到心靈契合的朋友。從最初辦公室客氣的點頭之交,到課餘閒談中彼此熟悉,再到休假一起逛街,買東西,一起吃飯,我們的友誼在熟稔中建立。本地老師很包容大氣,做事並不排外,相處中善解人意。這,就是典型的志丹風格。不久,我們這些外地老師就被同化了。週末,我和她們相約,爬遍了縣城周圍的每座山;我吃過她們帶給我的陝北特色飯洋芋擦擦、蕎麪攪團、羊湯餄餎;我搭過她們的順風車去延安、逛西安。甚至,學校澡堂出故障,我會在週末時受邀到她們家裏洗澡。而她們,一點也沒有嫌棄的意思。如今,我們的關係,是同事,更是朋友和閨蜜。

當我的雙腳跨出學校大門之後,我和志丹的接觸更廣泛,我對她的瞭解又深了一層。志丹人淳樸善良,待人厚道實在。無論是小商小販,還是的哥司機,很少有宰客現象。他們不像關中人那樣精明,做買賣很少搞價,也絕少缺斤短兩現象。買東西時,如果你對他的秤質疑,他會像受了侮辱般說:“我的秤,你願到哪裏‘止’(校對),短一兩都補給你。”許多次,我買水果或者蔬菜,付錢時,攤主都會主動說:“零頭就算了。幾毛錢,麻煩。”如果問路或者找人,他們一定會詳盡告訴你路徑、處所,甚至熱心地帶你去你要去的地方,找到你要找的人。而你,一點都不必有受騙的擔心。志丹,就是這麼個讓人心裏踏實的地方。

秋去春來。放眼望去,志丹的山山峁峁又換了新裝。從嫩綠、翠綠、濃綠,一直過渡到夏天煙堆霧繞的墨綠。站在校園一擡眼就看見的山,讓我在眺望中就能感知季節的細微轉換。志丹,原來這樣妖嬈善變。一個輪迴過去,我就熟知了志丹的氣候特點:冬季漫長而寒冷;夏季短暫而溫暖。冬季,室內的暖氣很足,連花草也在爭先恐後的瘋長,很舒適;夏天,適度的涼爽,和關中的悶熱難耐相比,簡直是避暑勝地,更舒適。於是,我在心裏,把志丹分爲兩季:5月到11月,這是志丹最美好的季節,綠意蔥蘢、清新明豔;11月到來年5月,衰草連天、天高雲淡。她綠時是工筆畫,精美華麗;她黃時是大寫意,清冷寧靜。但無論她裝扮成哪種模樣,天都是瓦藍瓦藍的,空氣都是清鮮乾爽的。人在這裏,會覺得流轉的時光慢了下來,一切都那麼安逸、享受。鄉愁,漸漸薄成了一縷淡煙輕霧:

越調?天淨沙

風悄人靜花眠,翠山新雨寒煙。

相映春光朱顏。

登樓望遠,斜陽恰照欄杆。

不知不覺之間,我到志丹已經整整十年了。十年中,我帶出了三屆學生。如今,我也會像地道的志丹人一樣順溜的說出“十字街”,“二道街”,“三馬路”這些街道的名稱;走到街上,也會遇見熟人,大多是教過的學生或者他們的家長;打招呼也會說“哪可來來(去哪裏了)?”也能聽懂本地人說放學“尋娃娃”只是接孩子回家,而不是孩子找不見了;也知道大家口中的“照井的”,就是井隊的看井工人;甚至也會把“什麼(shǐmá)”說得和本地人毫無二致,以至於回老家,我一下火車就被人詢問:“你是陝北人?”我還沒有學會“大口喝酒”,但是已經會“大口吃肉”了。我也心領神會了陝北民歌爲什麼會唱出“蕎麪圪坨羊腥湯,死死活活相跟上”。因爲這兩樣東西一起吃,實在是絕配。

課餘和同事說話,我會自然的說出:“我們志丹……”這話常常受到本地老師善意的揶揄:“倒都成‘你們’志丹了!是‘我們’志丹好不好?”

我說:“是‘你們’的志丹,也是‘我們’的志丹啊!你想,它管着我的錢包,管着我的飯票,怎麼能不是‘我’的志丹呢?”

最驕傲的,是學生背地裏對我的稱呼——“路媽媽”。這個稱呼,既是孩子們對我的認可和熱愛,更是對我的鞭策和鼓勵。天下哪有媽媽糊弄自己的孩子呢?這個稱呼,讓我在教書育人的崗位上更加兢兢業業。

現在,無論走多遠,甚至回老家,幾天過去,便有了作客的感覺。只有回到志丹,回到自己在學校的住所,心,纔會安定下來。蘇軾有詞雲:“此心安處是吾鄉。”多年漂泊,志丹,已經是我安放心靈的地方,早已成爲我的第二個故鄉了。

十一

十年回望,我從未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我對這塊紅色土地充滿了感激之情。我感恩志丹,以她的包容大氣,接納了漂泊的我;我感恩學校,讓我擁有這份工作,可以體面的、有尊嚴的生活;我感恩我的專業,讓我浸潤在詩意書香中,不會淪落成一個俗人;我感恩我的學生,帶給我歡樂和充實,讓我的生命有了價值和意義;當然,我更感恩我的同事們,是他們,讓我體味到人生的溫暖,在這個遠離家鄉的地方,有了家的感覺。可以說:

十度春風鬢已霜,一朝回首心不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