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光陰裏的事散文

光陰裏的事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2W 次

兒時,對冬的感覺除了紛飛的大雪、厚厚的冰塊、呼嘯的寒風外,還有那裊裊炊煙、通紅的火焰以及火焰旁縈繞着的故事,快樂了歲月,溫暖了記憶。

光陰裏的事散文

每當夕陽即將落下,牛羊歸圈、雞兒靜臥在樹枝之時,母親忙着做一大家人吃的晚飯。每次盛飯時,除了父親在外工作,爺爺奶奶母親,加上我們姐弟5人,8個大小碗依次排開,圍了大半個鍋臺。母親盛飯,我們幾個端碗和菜盤。一家人圍着一張大桌子說着、吃着、聊着聽到和見到的鄉間事。至今我還記得飯桌前爺爺讓我們猜的謎語:太陽西邊升東邊落(道光), 一斗穀子九升米(康熙),騎着龍頭搬龍角(乾隆),得病只有一劑藥(順治)。

陪我們度過兒時光陰的是飯後爺爺講的故事,這些故事來源於爺爺聽戲的結果。爺爺記性好,聽過不忘。爺爺雖然沒進過學堂,卻也認識幾個字,瞭解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爺爺沒學過表演,卻能把故事講得繪聲繪色、形象逼真。爺爺講故事的模樣至今刻在我腦海裏。講到熱鬧處,他老人家一雙大眼睛炯炯有神,臉上的皺紋都帶着笑,嘴角的兩縷鬍鬚翹起來,手腳並用,情不自禁地表演故事中人的動作和言行,惹得我們大笑。爺爺講過的故事就是古戲裏常唱的,如三俠五義、隋唐演義、三國水滸等。講程咬金栽的樹怎麼也數不清是多少棵;講羅成算卦陽壽多少年;講陳世美如何攀龍附鳳甩掉秦香蓮的……爺爺最愛講他當兵幾年的事。我問爺爺你打仗時怕不怕?他說:“不怕!打日本時,隊伍裏大家一條心,一起戰鬥。”一次戰鬥中,堅持到最後的'爺爺真勇敢,還救過傷員呢。爺爺總說一輩子沒做壞事,敵人的槍子不會落在自己頭上。講得精彩處,我們屏住呼吸,安靜地聽着、想象着:戰爭的激烈、不停地廝殺、血流滿地、悲慘的死去。這時候,爺爺陷入沉思:他習慣性地拿起旱菸袋,裝上菸絲,劃一根火柴點燃,大口大口地抽着,還時不時地用手摁了下菸嘴、添些菸絲,繼續吸菸。我們都明白,他老人家在回憶當時的戰爭,緬懷死去的戰友。

兒時的我們,最先聽唱大鼓、弦子書、快板戲。農閒時節,村裏來了兩三個說書唱戲的人。村民們輪流管吃飯,或者對糧食讓唱戲人在固定一家吃飯。每當晚飯後,大家匯聚在打穀場上,自覺圍成一個圓。盯着說書人,一邊打着剪板,一邊放聲高唱。聲音時快時慢、時高時低。有時,清唱兩聲或白話幾句。真佩服說書人,在沒有話筒、沒有音響的情況下,一唱就是幾個小時,散場時已是大半夜。回家路上,還在議論戲中的情節,隨時哼上幾句。

一個村子唱了半月,然後再轉移到鄰村。我、鄰居姐姐、鄰家奶奶及村裏幾個愛聽戲的人也會跟着去聽戲。晚上聽了半夜戲。鄰家姐姐因爲不能按時起牀,被她爸爸大聲叫着、罵着,才揉着澀澀的雙眼,慢吞吞地去地裏幹活。鄰家奶奶是最喜歡聽戲、看熱鬧而又記不住故事情節、不懂戲裏唱的是哪個朝代的故事,常常被我們幾個嘲笑,仍然樂呵呵地陪我們一起按時走向鄰村的戲場。

記得第一次有唱大戲的,鄰家姐姐載我騎車去十多裏的村莊聽古裝戲。唱戲人站在搭好的高臺上,穿着不同身份的戲裝和象徵着自己身份的帽子和靴子,臉上塗滿油彩,曹操的白,包拯的黑,關羽的紅……,比小戲好看多了。

小時候看電影是黑白片。很奇怪,一束光投射在一張方形白布上,怎麼就出現人像呢。然後有了彩色片更覺神奇。 記得第一次看李連杰主演的彩色武打片是《少林寺》。每一個武打場面,每一次對打對決都成了男孩子模仿的對象。電影放映後,就連幾歲的小孩子也會“哈,哈,哈”喊上幾聲,出拳對打。

那時,聽說哪村放電影,幾個人一商量,從沒想過害怕,就會跑到四五里遠的路程看電影。那場面比在電影院壯觀,人挨人,人擠人。前幾排搬個小凳子坐下,後面的站着,再往後就站在土堆上、凳子上,有人爬上樹,坐在樹杈上向下看。有的人想後來居前,總想鑽進人羣,跑到最前面看個清楚。側着身、勾着頭往人縫隙裏鑽。前面人不同意,因此而吵起來。惹得周圍人一邊勸架,一邊看電影。碰到愣頭青不聽勸,電影也不看了,兩夥人拉到空曠處打起來。總會有一方以失敗告終。嘴裏揚言:一定要在下次看電影時再來決一高下。

電影一結束,黑乎乎的,沒了燈光,人們一下子處在黑暗裏。此時,唯一的亮光就是手電筒。許多人打開手電筒,一束束光照着回家的路。此時的人們沒了秩序,四面八方發散開來。喊叫聲此起彼伏,呼朋引伴回家。轉眼,我卻看不到姐姐了,急得大聲叫着。但姐姐沒聽到我的聲音。嚇得我哭起來。幸虧姐姐及時回來找到我。不然,真的不知道怎麼回家。現在想起來那黑壓壓的人多場面,還有點後怕呢。

兒時,生活很艱苦,思想也簡單。有的是大片的光陰可以享受,有的是飽滿的精力可以奔跑,追逐着皓潔的月光聽戲、看電影,哪怕跑丟了鞋子,哪怕迷路差點回不了家。心仍是輕鬆和快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