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忠以爲國,孝以爲家散文

忠以爲國,孝以爲家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本是儒家內聖外王的代表思想,其中修身是前提條件,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是最終目的。我覺得這種思想體現在中華傳統美德上就是忠與孝,忠以爲國,孝以爲家。

忠以爲國,孝以爲家散文

忠,原指心態中正、立正糾錯。作爲中華傳統美德則要求爲人正直、盡心竭力、堅持真理、實事求是、後再忠於他人、忠於君主及國家。

忠作爲封建社會的傳統道德模範也導致了很多歷史悲劇,而這些悲劇的成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忠於君還是忠於國的主次問題上。最典型的是岳飛精忠報國,我覺得岳飛之所以能名垂青史取決於他忠以爲國。

自北宋靖康之恥徽欽二宗被金虜去以後社會動亂急需有人主持朝政,不久宋高宗趙構繼位,這便是南宋。岳飛生逢正時,三次投戎,收復建康,使得六郡盡歸南宋,大丈夫當如是也。正當岳飛慷慨激昂挺進中原準備迎接二聖時,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阻截,被宋高宗趙構的十二道金牌詔回,岳飛苦心經營的十年功破矣!

靜心思之,岳飛挺進中原直搗黃龍迎接二聖不大快人心嗎?答案是肯定的,可有些人不樂意啊,這個人就是宋高宗趙構。從全局來看迎回二聖宋朝能夠重歸統一,百姓不再流離失所飽受金人的欺辱,這一切也是岳飛精忠報國的理想。但從宋高宗趙構的覺度來看,這實在是太可怕了,迎回二聖就會同時有三個皇帝,那將又會是一場殘酷的`權力鬥爭。

因此,宋高宗趙構借秦檜之手除去了岳飛。岳飛被十二道金牌詔回後再也沒有慷慨陳詞,他痛惜自己的十年功力毀於一旦。在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封建古代,忠於國而不忠於君註定是悲劇的。

家庭是國家小的縮影,國家是衆多家庭及家族的集合,忠對於國家來說是根本,而作爲中華傳統美德的孝對家庭及家族來說也同等重要。

孝,從爻從子,爻的傳統釋義是天地萬物變動、生生不息的規律,綜合起來理解就是下一代順應上一代,其實就是上一代與下一代的關係。

現代人由於交通方式等的變革而身居異地他鄉,對家庭乃至家族的意識比較淡薄,尤其是農村空巢老人及留守兒童居多,這不得不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這種社會問題古已有之,不同的是古代人背井離鄉多數是做官從商,今天的人多數則是迫於生計。好多人都說好男兒志在四方,年輕人應該多到外地闖蕩,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可有家室的人畢竟得有所顧及,家庭是事業成功的後盾。

這個問題很矛盾,就是所謂的忠孝難兩全。從孝的層面說父母生病了做子女的就得親嘗湯藥聽命於面前,《詩經》上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因此,在家侍奉父母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情不可違。從忠的層面說,回家盡孝就得對上告假,如身居要職要位一時抽不開身時,就得克己奉公以大局爲重。

社會發展到現階段,我們還是要孝以爲家。孝是家庭和諧的基礎,家庭和諧則成就事業無後顧之憂,事業有成則能謀利一方,謀利一方則能和諧社會一處,和諧社會一處則能爲國分憂一分,爲國分憂是爲忠也。

所以,孝到一定境界可以昇華爲忠,這也正是漢武帝舉孝廉的依據所在;爲國盡忠則是謀利一方,我覺得謀利一方的意義要高於回家盡孝,因此謀利一方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盡孝,是故忠以爲國,孝以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