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以孝爲話題的

以孝爲話題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1W 次
以孝爲話題的
歲月不饒人,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長大了。當我在感慨我漸漸長高的身軀時,我不經意看到了彎曲的脊樑,那經受不住時間的脊樑,在秒針的滴答聲中,在水的流動中,在嘮叨的話語中,甚至在我們視而不見的瞳孔中,它漸漸地彎曲了。它到底還是沒有我想象中永遠那麼直,那麼健康。
  那是我慈祥的、可愛的姥姥的脊樑啊!
  從闊步走,到小步走,再到彎腰走,從穩健的步伐到不安全的小碎步,經過了多少時間折磨。可人老了,思路混濁了,記憶不清了,卻時時不忘對我們的叮嚀,時時不忘爲我們加衣、倒水、蓋被,那份對我們的愛,時間摧不垮,風吹不倒,雨淋不溼,火熔不化,多麼偉大的愛!
  看着姥姥彎曲的脊樑,聽着她緩緩的腳步,感受着那一下一下沉穩的心跳,我的心在一點一點溶化,溶化進姥姥無比溫柔的心,無比疼愛子女的情感,雖然有幾句略帶怨意的責怪,但還是表現出了那無垠的愛的綠洲!
  姥姥爲我們付出了那麼多,那可以成河的汗水和對不懂事處在叛逆期的我們無比的寬容和忍讓,我們就算是付出畢生的精力,一輩子也難以報答,何況我們還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姥姥爲我們付出的一切,是那樣的多,那一道道刻在臉上的深深的皺紋可以見證,那雙長滿繭的手可以見證,這經歷過時間磨鍊的一切,都可以見證!
  爲了我們,姥姥操勞了那麼多,她把年輕健康的心給操累了,把皮膚光滑的手操粗了,把精力旺盛的大腦操疲了,難怪姥姥還沒過八十就老得這樣快,都是因爲我們這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啊!
  真是辛苦了姥姥,爲了我們這一羣孩子!她老人家就是希望我們能考一所好大學爲家人爭氣。或許我能做的只有上好學,回來盡孝心啊!可我現在都那麼大了,卻一點都沒有孝!對不起,姥姥,我在這之前沒有好好孝敬您,我真的怕哪一天突然看不見您,看不見您那慈祥的臉,所以我正在努力啊,姥姥,對不起,請允許我爲了能孝敬您,盡力而爲!
以孝爲話題的作文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知恩感恩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具備的品質。從古到今,有許多知恩報恩的故事。
  我要講的第一個故事是發生在一隻小烏鴉身上的:烏鴉媽媽生了一隻小烏鴉,它活潑可愛,烏鴉媽媽很喜歡它。每天烏鴉媽媽都要飛到很遠的地方爲小烏鴉捉蟲,回來一口一口地餵它的孩子,而自己經常餓肚子。慢慢地,小烏鴉長大了,烏鴉媽媽也老了,飛不動了。小烏鴉爲了報答媽媽對自己的養育之恩,每天也捉蟲回來喂媽媽。多麼感人的故事呀!這是我們學過的一首歌《小烏鴉愛媽媽》中寫的,因此小烏鴉也被稱作“孝鳥”。
  下面講的是韓信“一飯千金”的故事。韓信遇難時曾有一位老婆婆施捨了一碗粥給他吃,讓他得以活命,後來韓信被封高官後親自帶了很多禮物前去拜謝那位好心的婆婆,感恩當年的一飯之恩。這就是“一飯千金”的由來。
  在我們身邊也發生了很多這樣的故事。記得那是一節語文課,我們都在埋頭寫作業,我的同桌李夢奇卻焦急萬分,原來她的鋼筆盒忘帶了,沒法寫作業,我急忙從文具盒裏拿出一支鋼筆遞給她。她接過鋼筆連聲說:“謝謝!”後來有一次上美術課,我的彩色筆沒水了,四處問別人借,周圍沒有一個人願意借給我,馬上就要下課了,我很生氣也很着急。這時坐在後幾排的李夢奇看到了,主動把彩筆遞給我,解了我的燃眉目之急。事後我奇怪地問:“你爲什麼借我用彩筆呢,不怕我把水給你就完了嗎?”她笑笑說;“這沒什麼,同學之間就應該互相幫助,你上次不也‘救’了我嗎?”她還記得上次我借她鋼筆的事呀!我可沒把它把回事,早都給忘記了。
  知恩報恩是很重要的。我們一定要像小烏鴉、韓信那樣,做一個知恩圖報的人。在學校要好好學習,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完成作業,就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在家裏,聽從父母的教導,做一個聽話的孩子,就是對父母最好的報答。在社會上,做一個遵紀守法,文明孝道的好公民。萬行之首,以孝爲先。讓“孝”這個傳統美德永遠發揚光大。
以孝爲話題的作文
  每當過年之後,別人都是高高興興地談論着春節,而我,卻總是由於長途的折騰生病,一回家就要和媽媽住進醫院,整天和吊針打交道。
  去年爸爸剛剛給爺爺買了一個新房子,去年過年時那房中的裝修味又引起了我的過敏,所以媽媽要求今年不回松原過年了,想讓爺爺來我家過年。爸爸說:“那就領着咱爸去三亞吧。”媽媽勉強答應了。但她又覺得帶爺爺的話就得帶姥姥,他們都是孤身一人,怎能扔下一個不管呢?所以我們先來到北京,白天去複查身體,晚上冒着寒風,走向地鐵站去看姥姥,姥姥家坐地鐵要換好幾次車,真麻煩。我幾次想回去,可媽媽不讓,她說:“快過年了,總得去看看呀!”我無耐,只得去了姥姥家。九點多返回旅館,我的腿已經直了,結果着了涼(地鐵裏很擠又熱,下車是風口,打不到車,便站了好長時間),三亞之行我和媽媽都是伴着鼻塞和頭痛開始的。
  媽媽爸爸就是這樣,爸爸爲了一個“孝”字,存兩三個月錢,就去交爺爺的樓款,(本來嗎,他們是長輩呀!)所以,錢就得在我和媽媽身上省,我媽媽很少給我買衣服;爸爸的背心黑了,媽媽努力洗,直到不能穿了,就當抹布用。家裏總來客人,媽媽要幹許多家務。所以,有些無名的煩惱油然而生。爸爸很少回家,他不知道家裏缺什麼,用什麼。家裏的沙發,窗簾,桌椅,等都用了十幾年了。爸爸老說準備換,可是總沒換成。媽媽爲這次帶兩位老人去旅行,安排住處聯繫買票,如何經濟又實惠,每天都在算計,牙全腫了,連吃東西都吃不下。有時,媽媽就把火撒到我身上,我感到無比的痛苦。
  古人就講:“人生在世,孝字爲先”可爸爸的孝是拿錢,讓別人說“好”;媽媽的孝則是拿情,不能讓老人不快樂。我尊敬他們,他們有自己的方式去“孝”。可我不明白,爲什麼別人家都是先樂自己,而我們卻總是要算計着過呢?我想讓爸爸媽媽知道。‘老吾老以其人之老'不要爲了‘孝’而付出一切,不要爲‘孝’忘記了妻兒,更不要爲了美名而去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