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胡氏古宅散文隨筆

胡氏古宅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華燈初上,漫步於天水鬧市街巷,想看看今日天水的容顏與我十年前上學時發生了哪些變化。迎着寒風,站立橋頭,放眼遠眺,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流光溢彩,燈火璀璨的車隊如蒼龍巨蟒蜿蜒前行,潺潺流淌的藉河在閃爍的霓虹燈下輕吟淺唱,濃濃的時尚現代氣息撲面而來。順着民主路前行,看着步行街熟悉的仿古建築羣和孔廟內挺拔的松柏,親切溫暖,如同見到了久別的老朋友。

胡氏古宅散文隨筆

流連回想間,一棵古槐忽然映入眼簾,勁杆虯枝黑黢黢的,皴裂的樹皮飽經滄桑。細看樹牌,這棵編號0二0號的古槐已經四百多年啦!望着寒風中的大槐樹,忽然就想到了明代大槐樹與移民。“問我祖先何處來,山西洪洞大槐樹”,聽老輩人講我的祖先也來自山西大槐樹下。不知道這棵大槐樹與當年的移民是否有關!古樹附近有古建築,果不其然,旁邊不遠立有一塊“胡氏古民居建築”碑。望文生義,這應該是古代胡姓人居住過的房子吧。高聳精美的牌樓,古樸典雅的屋瓦,黝黑威嚴的大門,透視着歷史的滄桑和文化的厚重。門口有天水民俗博物館和天水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兩張牌子,看來故居已被用於民俗文化的保護和展覽,這纔是物盡其用,錦上添花。真想一睹爲快。可夜已深,只能望門興嘆,只好明日再來。

隔日前來,發現民居與孔廟毗鄰,分列馬路南北,隔街相望,當地人稱“南北宅子”。大門東側不遠處還有一棵古槐,樹齡更長,都已經七百多年了。瀏覽《景點介紹》方知,南宅子爲明代山西按察司副使胡來縉居所,建於明萬曆年間;北宅子爲胡來縉的兒子胡忻的私宅。再看看這父子倆,父親胡來縉,曾任大興知縣,在任三年,不徇私情,秉公執法,那些官宦人家不但懾服,而且對他稱譽推薦,升遷戶部郎中。在職時,革除舊弊,下司屬吏,不敢欺矇。後擢升山西按察司副使,雁門兵備道,歿於任上。兒子胡忻,是進士出身,初任山西臨汾知縣,後來升爲工部給事中,官至太常寺少卿署正卿。在任時曾多次直言上奏,被人們讚譽爲“北海瑞”。父子崇尚清高,景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在這繁華鬧市中營造了這麼一處幽靜的庭院,爲我們留下了這座“甘肅省唯一的,也是全國罕見的具有典型明代建築風格的古民居建住宅院羣”。

整個南宅子坐南向北,佔地4422平方米,建築面積2701平方米,由13個院落,78間單體建築組成和1處藏寶洞組成,爲四合院形式三進院落。大門在東北角,上有“分巡隴右道右恭政”李國士所題“副憲第”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一座凝重的大門,跨越了400多年的歷史,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磚一瓦,讓我們感受着明萬曆年間的生活氣息和文化氛圍。入大門有一天井,迎面有一座影壁,東西各設一垂花門,門邊修竹婆娑,清淨幽雅。垂花大門內,以南北通道分爲東西兩區,西區有桂馥院、槐蔭院、書房院、棋院和花園組成,是南宅子的主體部分。東區由銀杏院、凌霄院、楊家樓院、董家院和雜院等五個小四合院組成。穿過西邊垂花門,進入四合院,院內甬道相聯,門套門,院連院,如入迷宮。

槐蔭院是西區的第二個院落,因懸於後正廳大門上胡鎬所題“槐廕庇芾”匾額而得名。自然讓人聯想到了大門口的那兩株千年古槐,在歷史的風雨中爲多少小樹苗遮風擋雨。“五月槐花香,香飄五月。” 若是五月漫步槐蔭院,在濃廕庇日中嗅着馥郁花香,定會別有一番情趣。這個院落有後正廳、東西廂房和廚房組成。後正廳是祭祀祖先的祠堂,正面牆上是楷書“謙受益”。在全家祭祀這樣重要的日子裏,胡來縉不是勉勵子孫光宗耀祖,飛黃騰達,而是告誡後人“謙受益,滿招損”,難怪被邑人譽爲“父子鄉賢”。東西廂房是小姐的閨房,靈巧的小牀,輕挽的帷帳,處處流轉着女兒家的細膩溫婉。按說小姐的閨房男子是不得入內的,如此莽撞的闖入小姐的閨房,用瞭解民俗的藉口,帶着好奇的目光偷窺,不知能否說得過去。正廳東面即是廚房,古樸素淨的櫃子和几案,透着溫暖的罈罈罐罐,走進四百多年前的廚房竟然一下子就就有了一種回家的感覺,真好。特別是那個用鐵絲吊在半空中的竹筐,一下子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給我講,她們小時候外婆把蒸好的饃饃放在筐內吊起來,彷彿那就是外婆曾經用過的竹筐。

進入花園,頓感豁然開朗。寒冬時節,百花凋零,園中有一玲瓏假山,山前有一泓池水波瀾不驚,幾片枯葉在枝頭瑟瑟發抖,樹下只有一些小草點綴着一抹綠色。門口三根四棱鐵柱,呈三足鼎立之勢支撐着一個轆轤,輕輕轉動,便會發出吱吱聲。園子東牆邊放着一輛大軲轆車,車邊牆上掛着套馬車用的轡頭等,這樣豪華的大車在今天應該相當於奔馳了吧。北邊牆角有石磨石碾,牆邊掛着辣椒大蒜,滿滿的都是生活氣息。看來當時的大戶人家,吃喝拉撒都要自家加工。南邊牆角一樹賞心悅目的黃,鵝黃色的.小花恣意地點綴枝頭,那晶瑩透亮的花朵不知是真是假,對於來自塞外的我與同事都不敢確定。疏瘦清秀的褐色枝條,樸素淡雅的花瓣黃的純粹,沒有一點瑕疵。同遊的同事是一女孩,玉指撫摸,輕輕一嗅,興奮地笑臉如同綻放的白玉蘭,“是真的!是真的!還有花香呢!” 我走近輕輕一嗅,一股淡淡的幽香清新宜人。真是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恣意枝頭綻,幽幽暗香裏來。看着女孩在花叢中唯美的樣子,真是滿樹臘梅,只爲伊人飄香。

院內處處有景,玉蘭、紫藤、紫薇、凌霄、銀杏等名貴花卉,儘管不是枝繁葉茂,鮮花盛開,一看介紹,都能想象那繁花似錦,花香四溢的美景。院內處處皆畫,楊家樓內的大戲院,設計精巧,古香古色,夏天涼風習習,喝着大碗茶聽着《花亭相會》該是多麼愜意。冬天戲院已經停業,我的願望看來是不能實現了,那就找個最中意的位置留個影,也是美美地。順着逼仄陡峭的通道,在陰森恐怖的燈光中,慢慢進入寒氣逼人的藏寶洞,一箱箱金光閃閃的金銀珠寶便展現在了你的面前,古人藏寶還真是頗費了一些心思。民居雖然經過了整修,但修舊如舊,仍然保持了400多年前的明清風貌。建築上出挑的鬥口、精緻的雀替、造型優美的耍頭、隔扇的直櫺、脊飾的哺龍,與陳列的木刻、工藝、手工作坊設備、刺繡、禮儀、書卷、生活生產用具,相映生輝。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領略了天水人古時候的生活百態,真是獲益匪淺。

兩顆古槐,兩座古宅,古風猶存。胡氏父子,爲國爲民,彪炳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