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回味年年散文

回味年年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8W 次

這裏說的年年,不是說每一年的意思,是我們當地俗話,指春節的哪段時間,年在普通話裏本來讀二聲,我們這裏讀作四聲與輕聲。年字最早的寫法昰一個人揹負成熟的禾的形象,表示莊稼成熟,指年成。特指的年年就一天,指臘月三十(小近二十九)除夕,大年初一稱過年。

回味年年散文

年年是男女老少共同的節日,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時節,有歌謠唱到,"新年到,新年到,閨女要花兒要炮,老媽子要個花手巾,老頭子要個氈頭帽。”,"小孩小孩你別讒,過了臘八就是年”,臘月初八喝臘八粥,醃臘八蒜,拉開了年年的序幕。臘月二十三是小年,稱急咯躁,開始準備年貨,臘月二十三要辭竈,祭竈神,也就是送竈王爺上天,這一天一般要供糖瓜,好讓竈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送吉祥。從小年開始,就加快了年的腳步,有民謠唱到,"三咯躁四掃屋,五蒸饃饃六殺豬,七八乒乓,九十吃扁食(水餃)”。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推陳迎新,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臘月二十五,沾煎餅,蒸饅頭,這天還是迎玉皇的日子。二十六殺豬割肉,困難時期,人們只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二十七趕大集,宰年雞。臘月二十七、八“乒乒乓乓”剁餡子“過油”了,過油炸酥雞、酥魚、酥丸子。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大年三十昰除夕,吃水餃,貼春聯,守歲吃年夜飯,看春晚,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大年初一,金雞報曉,早燃爆竹,吃素餡餃子,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帶歲錢。過了初一有年俗道,"初二走親戚,初三捏尖,初四喝麥穗,初五捏嘴”。年初二,金吠報春。親友互訪或回訪,東家吃飯、西家酒筵。大年初三,肥豬拱門。媳婦回孃家、女婿看望老丈人,禮物要帶雙數。大年初四,三羊開泰。恭迎竈神回民間。大年初五,又稱破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財富路路通。大年初六,馬到成功,走親訪友,瀝酒拜街。大年初七,人壽年豐,敬火神。大年初八,放生祈福。大年初九,慶賀玉皇天誕。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正月十二,搭建燈棚。正月十三,竈下點燈。十三十四預放元宵。正月十五元宵節,看燈展,吃元宵,扔條帚疙瘩,放滴滴機,擡人燈籠。

回味年年,年是一種強化的生活。一切好吃好穿好玩以及好的想法,都要放在過年上表現。平日竭力勤儉,歲時極盡所能,緣故是使生活靠向理想的水平。年,實際是一種努力生活化的理想,一種努力理想化的生活。 於是,無論衣食住行,言語行爲,生活的一切,無不充溢着年的內容、年的意味和年的精神。鞭炮、春聯、福字、年畫、水餃、年糕、糖瓜、元宵、燈展、花會、祭祖、拜年、壓歲錢等等這些年的專有的.美好的物事,單說餃子,原本是日常食品,到了年節,卻非比尋常。從包餃子“捏小人嘴”到吃 “團圓餃子”,都深深浸染了年的理想與年的心理。千百年來,“年文化心理”就是驅邪降福。人們通過年這種理想方式,生活變得可親可愛。過年時我們對生活有一種十分特別又美好的感覺---吉祥、平安、團圓、興隆、長壽、富貴……這些都是年的意蘊,是鐫刻着濃濃年味的符號,它們凝聚了人們對生活、對生命的所有的美好祝願。

回味年年,是醇厚雋永的美酒,是心靈守望的親情,是團圓桌上母親製作的美味的享受,是電視春晚精神的盛宴——過年是人間生活的頂峯,也是每個孩子甚至大人一年一度燦爛的夢,雕刻在心中,此刻,人的心靈都在溫馨的港灣安然停靠,古老的年味,依然在我們的人生歲月中代代流傳。時代發展,文明進步,民風年俗也將有所改變,不合時宜的部分將被拋棄,新的文明年俗也將隨春風飄來。年之回味,情之所繫,夢之所繞,魂之所牽。年已滲入人們的血液,將永遠是我們最重要的節曰。